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这是()
A.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阿伦法则D.贝格曼法则
2.下列群落成层现象多的是()
A.农田B.草原C.落叶阔叶林D.人工混交林
3.猫和老鼠的关系是()
A.竞争B.捕食C.共生D.寄生
4.下列属于群落交错区的是()。
A.森林和草原之间的灌丛地带B.湖泊到山地的森林地带C.山地到农村的农田带D.海陆交界的潮间带
5.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引起的生态问题的是()。A.海平面上升B.气候变暖C.气候带北移D.平均温度降低
6.防治害虫时,应该做到()
A.彻底消灭害虫种群
B.保护天敌
C.保护食物链的完整性
D.保护害虫种群
7.主要依靠风力进行传播的植物种子的特点是()。
A.花的雌蕊柱头特别发达,伸出花被之外,有羽毛状突起
B.花粉小,数量多,具圆滑的外膜,无黏性,在某些花粉粒上附有一对气囊
C.种子和果实或者很轻,或者具有冠毛,或者具有翅翼
D.种子和果实具有钩、刺等附属物
8.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A.石油B.煤C.天然气D.水能
9.海洋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B.光照C.空气D.压力
10.种群内各个体在空间呈等距离分布,这种分布为()。A.均匀型分布B.随机型分布C.成群型分布D.成群随机分布
11.下列不是导致生态失调的原因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B.滥用资源C.自然灾害过频D.经济与生态分离
12.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划分为()。
A.致死高温区、适宜温区、亚致死低温区
B.致死高温区、适宜温区、亚致死高温区
C.致死高温区、适宜温区、致死低温区
D.致死高温区、亚致死高温区、适宜温区、亚致死低温区、致死低温区
13.下述国家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美国D.俄罗斯
14.下列生物种群,数量呈季节性消长的是()。
A.旅鼠B.海洋浮游生物C.北极狐D.蝗虫
15.各种生态系统的共同特性是()。
A.生态群落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
B.营养级的数目不限,是一个动态系统
C.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功能
D.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
16.高山植物通常长得比较矮小,这主要是因为高山地区具有较强的()。A.紫外光B.红外光C.红橙光D.绿光
17.下列哪种细胞器在代谢过程中直接需要氧气?()A.溶酶体B.核糖体C.高尔基体D.氧化物酶体
18.生态位相同或相近的两个物种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难以长期共存的原因是()
A.捕食B.共生C.寄生D.竞争
19.下列生态系统中,维护自身相对平衡能力最强的是()
A.农田B.湖泊C.热带雨林D.北方针叶林
20.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环境组分,下列属于非生物环境组分的是()。A.植物B.动物C.微生物D.太阳辐射
21.在竞争中的种群增长方程中,竞争系数α、β与K1、K2决定物种1和物种2的竞争结果。如果物种2取胜,物种1被排斥,α、β与K1、K2的关系是()。
22.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A.矮化B.顶冠C.根系发达D.旗冠
23.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净生产力较高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
24.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A.发育历期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平均温度
25.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只有10%~20%能够流通到下一个营养级,其余的则为()所消耗。
A.同化作用B.异化作用C.合成作用D.呼吸作用
26.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A.谢尔福德B.达尔文C.奥德姆D.莫比乌斯
27.下述动物中属于昼行性动物的是()
A.松鼠B.夜猴C.家鼠D.壁虎
28.下面属于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A.捕食B.竞争C.食物D.以上三者都是
29.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A.成群型B.均匀型C.随机型D.聚集型
30.下列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冬小麦B.油菜C.菠菜D.晚稻
31.低温期(),植物受害越重。
A.温度越高B.越短C.越长D.有间隔
32.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33.施加有机肥、秸秆还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土壤中()
A.N素B.P素C.有机质D.微量元素
34.冬天雪兔换上了白毛,是对有雪环境的适应,但当降雪延迟,白毛雪兔很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中称为()。
A.保护色B.适应性C.生存斗争D.适应的相对性
35.下列植物中,属于乔木的是()
A.腊梅B.毛竹C.紫荆D.白杨
36.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首次提出的()。A.奥德姆B.林德曼C.达尔文D.坦斯利
37.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年龄锥体的形状为()
A.上宽下窄B.上窄下宽C.中间宽上下窄D.中间窄上下宽
38.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
A.雨量充沛B.温度适宜C.阳光充足D.食物丰富
39.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将发生()。A.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B.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C.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D.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
40.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是一种典型的()关系。
A.互利共生B.偏利共生C.原始协作D.负相互作用
41.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原因是由于()。A.它与其他学科的交叉B.它研究内容的广泛和深入C.它的理论逐渐形成D.以上全部内容
42.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A.周期性波动B.种群爆发C.不规则波动D.季节性消长
43.种群的季节性消长主要是()
A.环境因子的影响B.生物因子的影响C.人为活动的影响D.突发性自然灾害
44.以空贝壳为家的寄居蟹和作为其伪装的海葵之间的关系是()
A.互利共生B.寄生C.偏利共生D.竞争
45.把()作为研究中心,是近代生态学的特点。
A.生物与环境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
46.沿海赤潮产生的原因是()
A.过多的氮B.过多的磷C.过多的碳D.过多的氮和磷等
47.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的水俣病,其主要污染物是()。A.汞B.铅C.砷D.镉
48.种群的最大出生率是指()。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产生的新个体占总个体数的比率
B.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新个体占总个体数的比率
C.在一定条件下,种群出生的新个体与死亡个体的比率
D.种群产生的新个体占总个体数的比率
49.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A.海克尔B.坦斯利C.马世骏D.竺可桢
50.按照饶基耶尔对植物生活型的分类,高大乔木属于()。A.高位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面芽植物D.地下芽植物
二、填空题(20题)51.人类的某些活动,导致土壤、水和大气等非生物资源的恶化,正在继续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资源,同时也使______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52.世界人口的增长状况,是符合______式增长模型。
53.g·m-2·a-1是______单位。
54.多元重复可理解为生态系统结构上的__________现象。
55.微丝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组成,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_的骨架纤维。
56.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间通过取食与______关系联结起来的链索结构。
57.在完全发育的森林群落中,地上部分通常可划分为______、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四个基本结构层次。
58.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节律性的变化,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发育节律称之为______。
59.一个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取代的过程称为群落的______。
60.与成熟林相比,幼龄林的净初级生产力__________。
61.三基点温度包括最低温度、____________和最高温度。
62.生物量是指在任一时间里实际测得的单位面积内有机物总量,一般用______来表示。
63.种群的周期性波动包括季节性波动和_______。
64.陆生植物包括湿生、早生和______三种类型。
65.食物链是指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之间______的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序列。
66.根据降水量的不同,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三个等雨量区,分别分布着不同的植被,这三个区是______、干旱区和荒漠区。
67.按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分为原生环境和______。
68.种群增长的基本型有J型增长和______。
69.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后果是_______的融化和形成全球性热带气候。
70.大气中CO2的浓度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即_______。
三、判断题(10题)71.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72.纽芬兰中部冬季的驯鹿常呈随机分布的状态。[]
A.正确B.错误
73.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A.正确B.错误
74.不同的节肢动物和鸟类在不同的高度觅食、生存,这是植物的成层现象影响动物在垂直方向上按一定的空间分布。()
A.正确B.错误
75.水稻是属于短日照的植物。()
A.正确B.错误
76.生物的生态位重叠必然导致竞争。
A.正确B.错误
77.生态优势种最显著的特征是生物个体最大。()
A.正确B.错误
78.负相互作用是有害的。
A.正确B.错误
79.海拔升高与纬度增加对生物栖息地温度的影响通常是相似的。()
A.正确B.错误
80.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和食物调节都属于种群自动调节机制。()
四、简答题(5题)81.简述植物密度效应的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并解释最后产量恒值的原因。
82.简述温度与生物分布的关系。
83.简述紫外光的生态作用。
84.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85.简述种群年龄结构的含义及其基本类型。
五、论述题(2题)86.请叙述细胞内亲核蛋白的合成、加工与分拣过程。
87.以DDT为例,说明物质富集的危害。
六、单选题(0题)88.下列关于衰退型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幼龄个体少,老龄个体多B.年龄锥体呈金字塔形C.老龄个体少,幼龄个体多D.幼龄与老龄的个体数大致相等
参考答案
1.A
2.A
3.B
4.D
5.D
6.C
7.C
8.D
9.B
10.A
11.D生态失调的原因主要受气候变化、资源问题、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的影响。
12.D
13.A
14.B解析:海洋浮游生物在温暖的春秋两季,大量繁殖生长;在环境过热或过冷的夏冬季节则明显减少,呈现季节性消长,故选B。
15.D
16.A
17.D
18.D
19.C
20.D
21.B
22.D
23.C
24.A
25.B
26.D
27.A
28.D
29.C只有当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随机型。
30.D
31.C
32.D
33.C
34.D
35.D
36.D
37.B
38.A
39.A
40.B
41.D
42.B
43.A
44.A
45.D
46.D
47.A
48.A
49.B
50.A
51.生物多样性
52.指数指数
53.生产力
54.功能组分冗余
55.肌动蛋白纤维,7nm
56.被取食
57.乔木层乔木层
58.物候节律
59.演替演替
60.高高
61.【正确答案】:
最适温度
62.干物质重
63.规则的年波动规则的年波动
64.中生
65.取食与被取食
66.湿润区
67.旱生原生演替旱生原生演替
68.S型增长
69.极地冰川
70.温室效应
71.Y
72.A
73.B
74.A
75.A
76.B
77.B
78.B
79.A
80.N
81.植物的产量随密度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当密度达到一定值时,密度继续提高,最后产量基本是不变的。原因: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超过最适密度时,如果密度继续提高,虽然个体数量增加,但植株间的竞争加剧,个体变小,因而总的产量不会再增加。
82.(1)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的最高或最低临界温度时,生命活动就受到限制或无法生存。所以,生物往往分布于其最适温度附近地区。(2)由于多数生物的最适温度在20~30℃,因而温暖地区分布的生物种类多,低温地区生物种类少。(3)决定生物分布的因子不仅是温度因子,但它是影响生物分布最重要的因子。温度和降水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分布的总格局。
83.紫外线主要引起化学效应它有杀菌、产生红疹、引起皮肤癌和促进抗软骨病的维生素D的合成的作用。紫外线能被原生质吸收大的剂量能使植物致死。昆虫对紫外光具趋光性因此紫外光常用于害虫诱杀、消毒灭菌。紫外线主要引起化学效应,它有杀菌、产生红疹、引起皮肤癌和促进抗软骨病的维生素D的合成的作用。紫外线能被原生质吸收,大的剂量能使植物致死。昆虫对紫外光具趋光性,因此紫外光常用于害虫诱杀、消毒灭菌。
84.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
85.((1)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为年龄结构。(2)年龄结构的基本类型如下:①增长型。年龄锥体呈典型的金字塔形,下宽上窄(或答: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种群处于增长期。②稳定型。年龄锥体呈倒钟型,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状态。③衰退型。年龄锥形底部窄,上部宽(或答: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种群数量处于下降状态。
86.亲核蛋白在细胞质内合成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需要且能够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大多数亲核蛋白往往在一个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陈强离婚后债务承担合同
- 股权分配合同范本及协议
-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 环保砖厂股权买卖合同
- 化工仪表题库(附答案)
- 跨域线上供应链融资合作协议合同
- 校企合作培养合同书
- 日本餐饮服务培训
- 应急管理制度培训
- 舞龙儿童画课件
- 公安审讯技巧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液化天然气透平膨胀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6第六讲 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
- 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申请表(个人)
- 油浸式变压器工艺文件汇编
- 并网前设备电气试验继电保护整定通讯联调完整资料
- 南方科技大学机试样题练习南方科技大学样卷
- 北京广安门中医院门诊楼层分布图
- 法定代表人登记表
- 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
- 足球比赛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