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学生调查报告8篇范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列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学生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学生调查报告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根底上,运用比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根本办法,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高中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高中数学的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根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根底上,一般可以从解题思路中表现出来。然而,现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无从下手,或是一做就错,或是解题往往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也就使一局部同学丢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但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思维障碍是其中最主要原因。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那么来自于学生自身,来自于学生中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这严重地影响了数学思想确实立与数学办法的形成,因此,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障碍产生的本源及如何矫正,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分析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开展理论,学习本身是一种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学习总是要通过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到内〞的输入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一种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储存,也就是说学生能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效的旧知识来吸纳新知识,即找到新旧知识的“媒介点〞,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导致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但是这个过程并非总是一次性成功的。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地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因而在课堂上教师就把自己的“绝招〞、“金点子〞不断地传授给学生,课后,老师不断地寻找所谓的“好题〞塞给学生,以便学生迅速地掌握知识,而等到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如果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其新旧数学知识不能顺利“交接〞,则这时就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认知上的缺乏、理解上的偏颇,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就会产生思维障碍,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由于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思维习惯、办法也都有所区别,所以,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表现各异,具体的可以概括为:
1、数学思维的浅薄性
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开展过程没有深刻的去理解,一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自然也无法摆脱部分事实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质。由此而产生的后果:1〉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只顺着事物的开展过程去思考问题,注重由因到果的思维习惯,不注重变换思维的方式,不足沿着多方面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2〉不足足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往往善于处理一些直观的或熟悉的数学问题,而对那些不具体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常常不能抓住其本质,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模型或过程去分析解决。
2、数学思维的差别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根底不尽相同,其思维方式也各有特点,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偏颇。这样,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方面不大注意挖掘所研究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抓不住问题中确实定条件,影响问题的解决。在数学命题中,命题者往往利用隐含条件设计一定的“陷阱〞。比方:有的条件是题目中明确给出的,而有的条件却隐含在其它已给条件之中;有关的概念、公式、定理的限制条件中;特定的图形中等等…如果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不准确,考虑问题不严密等毛病都容易形成思维障碍。
3、数学思维定势的消极性
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推理方式和办法,变成了学生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这种现象叫思维定势。由于高中学生已经有相当丰盛的解题经验,因此,有些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很难使其放弃一些陈旧的解题经验,思维陷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的问题的特点作出灵活的反馈,常常阻抑更合理有效的思维甚至造成歪曲的认识。因此,在面对新的问题情境时,往往跳不出原有的框架,不足求异意识。如刚学立体几何时,一提到两直线垂直,学生马上意识到这两直线必相交,从而造成错误的认识。
由此可见,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开展,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注重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突破的对策
1、培养兴趣,激活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数学思维的“兴奋灶〞,也就能更大程度地预防学生思维障碍的产生。教师可以帮忙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别给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使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摸到桃〞的感觉,提高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例:高一年级学生刚进校时,一般我们都要复习一下二次函数的内容,而二次函数中最大、最小值尤其是含参数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的求法学生普遍感到比拟困难,为此我作了如下题型设计,对突破学生的这个难点问题有很大的帮忙,而且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普遍〔包括根底差的学生〕情绪亢奋,思维始终保持活泼。设计如下:
〔1〕求出以下函数在x∈[0,3]时的最大、最小值:①y=〔x-1〕2+1,②y=〔x+1〕2+1,③y=〔x-4〕2+1
〔2〕求函数y=x2-2ax+a2+2,x∈[0,3]时的最小值。
〔3〕求函数y=x2-2x+2,x∈[t,t+1]的最小值。
上述设计层层递进,每做完一题,适时指出解决这类问题的要点,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2、活教活学,寻找最正确切入点
教师针对学生的差别,灵活采取教学办法,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要注重启发,细心引导,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讲解,让学困生能充沛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判断推理。深入浅出的分析中,不仅使学生到达解疑的目的,而且还能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形成网络,融会贯穿。通过一定的训练,培养他们运用类比,归纳,总结等根本的数学办法,把所学的知识分门别类,连成一个整体,用知识的内在联系来让学生去掌握和学习数学。并提醒学生“活〞学,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正确学习办法和对知识的切入点。
3、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打消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随时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克服,使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情境时,能依据新的信息,及时调整思路,防止走进死胡同的被动局面,使思维过程灵活。实践说明,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包括结论、例证、推论等对于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学生暴露观点的办法很多。示例,教师可以用与学生谈心的办法,可以用精心设计的诊断性题目,有时也可以设置疑难,展开讨论,疑难问题引人深思,选择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不能正确运用的知识或容易混同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通过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能打消消极的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影响。当然,为了打消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只会“按部就班〞的倾向,在教学中还应激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不满足于用常规办法取得正确答案,而是多尝试、探索最简单、最好的办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开展思维的发明性也是突破学生思维障碍的一条有效途径。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向我们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开展教学是我们高中数学教学的主旋律,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素质化的关键因素。为了有效克服学生的各种思维障碍,就必须认真研究学生思维障碍产生的本源,增强预见性和针对性,切实纠正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错误偏差。对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疏导,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不好就嫌弃他们,相反,教师不仅要关怀保护他们,还要针对思维障碍的成因和心理的个别差别进行对症下药,不断优化疏导的策略,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得到合理的锻炼和最正确的开展。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开展为己任,那么势必会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摆脱题海战术,真正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从而为提高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作出我们数学教师应有的奉献。
高中学生调查报告2海南省从XX年开始实施高中的新课程改革,其目的也就是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的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从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无论从教学容量还是教学难度上讲,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所以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学习化学很轻松也很有兴趣,但一上高中以后由于容量太多、难度太大,都渐渐的对化学失去了兴趣。而此次新课程改革降低了高一化学的难度,其教材的宗旨是内容广泛但都点到为止,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保持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则在实际教学中有没有到达这样的效果呢?为此,就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本人进行了一次调查。
1问卷调查
1.1问卷内容设计此次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进行,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代表性,问卷是结合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主要精神进行设计的,有选择题和判断题两种形式。
内容分为二局部:一是调查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目的意义作用的认识;二是调查学生学习化学的具体情况,包括学习的办法、伎俩等。
1.2调查对象
此次的调查在海口市第一中学的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中进行,每个班随机抽取30~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了文科班和理科班。
2调查结果与分析
由于本人着重研究的是高一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我只分析了高一学生统计数据〔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表见附录一和附录二〕。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2份,占被调查学生的94%。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但相对以前旧课程的学习而言也有很多明显进步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2.1在学习化学的兴趣上有较大差别
在学习了一年的新课程以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在文、理科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别〔见表1〕,理科生大局部对化学的学习比拟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化学很神奇,有很多有趣的规律和现象,可以和很多生活现象联系紧密,很有用,学习起来也不太难。〞也有少局部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一般,理由是“找不到正确的学习办法,学习有困难。〞。而对于文科生,他们大局部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一般,调查显示许多文科班学生在高一上学期时因理科成绩不理想,很早就放弃理科学习,从而造成大面积文科班学生化学成绩偏低,他们在上学期时就已觉得化学比拟难学。因而,在高一年级中学生中化学根底参差不齐,这给组织课堂教学带来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握好教学深浅度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对化学学习很感兴趣感兴趣兴趣一般不感兴趣理科20%53.6%21.7%4.7%文科4.3%31.9%51%12.8%
2.2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办法不科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办法是搞好学习的关键。
众所周知,课前预习可以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有一大致的了解,对上课时重点的掌握、难点的解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课后复习可以对刚学的内容作系统的回忆、稳固,这有利于使知识系统化。但调查说明,只有8.5%的理科学生和4.3%的文科学生经常做到“课前预习〞,11.1%的理科学生和6.4%的文科学生经常做到“课后复习〞〔见表2〕;只有51.5%的理科学生和23.4%的文科学生对老师批改正的作业能做到“认真订正错误,及时弄清原因〞;只有16.2%的理科学生和6.4%的文科学生会及时整理复习听课笔记,而有51.1%的理科学生和72.3%的文科学生的学生是在临近期中或期末考试时才整理复习笔记。表2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情况经常偶尔从不课前预习理科8.5%60.9%25.1%文科4.3%44.7%51%课后复习理科11.1%67.7%10.6%文科6.4%66%27.7%
2.3比拟注重实践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21世纪的理想人格应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科学理性与价值关心的统一。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要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调查说明,经过这一年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做实验的兴趣大大提高,有84.7%的理科学生比拟喜欢或很喜欢做实验,在文科生中这一比例也高达61.7%;有70.6%的理科学生和63.8%的文科学生在实验课外的时间比拟想进入实验室做自己想做的实验;而习惯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去思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学生的理科学生占65.5%,文科学生占55.3%。
2.4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了知识的深化以及学习的深入。
调查说明,70.2%的理科学生和85.1%的文科学生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教师讲授为主,直到学生听懂为止,只有少局部学生认为教师不必讲得太细,应充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让学生讨论(见表3);
在课堂讨论问题时,大多数的学生没有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见表4〕,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应该以教师讲为主,直到听懂为止教师不必讲得太细,应多让学生讨论学生课堂主动性的发挥情况经常偶尔没有课堂主动提问题的习惯理科6.8%54%34.9%文科4.3%27.7%68.0%3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的现状3.1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根本思路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理念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教师专业开展等方面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根本。
高中学生调查报告3一、调查概况
我于xx年9月开始,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访谈教师对教学效果反应分析,虽然高一学生数学成绩理想,但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方面还稍有欠缺,就这个问题我对我校的学生就数学学习办法的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目的
1.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办法。
2.分析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差别的原因。
3.寻求高中生学习办法与学习效果的相关规律。
4.找出改善这种状况的办法。
三、调查对象及其方式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一年级(4)班和(19)班全体学生,调查的方式是问卷调查,并选出几名优等生进行问答。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8份,有效问卷共102份。
四、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预习情况、办法。
众所周知,预习是听好课的根底,也是体现学生自学能力的方式之一,预习意味着在认真投入学习之前,先把要学习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了解学习的大致内容及结构,以便能及时理解和消化学习内容。当然,要注意轻重详略,在不太重要的地方可以花少点时间,在重要的地方,可以稍微放慢学习进程。经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其中“老师要求预习〞和“想起来就预习〞的学生大约占55%,而自觉预习的学生只占25%。大多数学生预习也只是把课本看一遍就算完成了预习,而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并找出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的学生少之又少,重点班的优等生也有人经常预习,但是他们预习通常采用找重点和难点的办法,而中等生和差生那么大多是看一遍新课内容,而且只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以上结果都说明在预习这一方面,还是中学生学习比拟单薄的一个环节,老师要加以提醒和引导,应该把预习当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总结能力的一个途径,力争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死记硬背的学习办法和长期依赖教师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预习情况不预习老师要求预习想起来就预习课前看一下经常自觉预习
所占比率6%25%30%14%25%
预习办法看一遍找重、难点对照资料解决问题
所占比率42%20%13%25%
(二)听课情况、办法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途径,中学生自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影响学生听课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老师讲课的方式和课堂的活泼氛围,这些因素约占70%。因此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访谈教师说明,35%的学生会听老师的小结,在教学过程中,最后的课堂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就本节课的思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系统地梳理,同时教师可以小结过程补充讲课过程遗漏的地方,也相对学生做了一个小复习,让学生有了知识的稳固,教师适当指出重点和难点,学生复习的时候就有轻重之分。
(三)课堂笔记情况
调查结果说明,成绩较好的学生多采用上课记重点的办法,这类学生约占22%,他们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这种学习办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节省大量时间。大局部中等生采用做详细笔记的办法,如果课后没有及时复习,笔记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忘记学习过程中老师所讲的难点和考点,复习时就会感觉比拟吃力且学习效果不好;而差等生那么很少或基本不记笔记。剩下的0.5%学生那么以怕影响听课为由,不记笔记。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局部学生往往学习效果不如其他同学,就是他们不了解好记忆不如烂笔头的道理,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大脑能记住这节课老师讲的内容,但是下课后就很容易忘掉,这也是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原因之一。基于以上学生听课和记笔记办法上的区别,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听课、记笔记,帮忙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学生调查报告4问卷分析: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学生的“学〞为主,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对于高中生目前地理学习的态度、动机和心理状态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地理学习的现状,更好地将新课改的内容落实到实际教学中。然而,目前对于高中生地理学习态度的研究多数以定性分析为主,所以我做了本次调查分析,希望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高中生的地理学习态度的现状,从而为全面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些参考资料。
1调查的对象、办法和过程
20xx年6月完成问卷的设计工作,该问卷内容涵盖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办法等方面;20xx年9月发放给局部高一学生,回收率达100%,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尔后运用统计学原理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最终完成了资料的收集整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对地理课程的态度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虽然有许多同学认同地理学习的作用和意义,但他们在实际行动上却表现出地理并不是他们喜欢的学科。很多学生觉得地理是一门“副科〞,其高考中的地位远不如语数外重要,对于地理课程学习的重视度也相应较低,表现为: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不到位,花在地理上的时间很少等等。
2.2地理学习的心理
2.2.1学习兴趣缺乏
从调查的数据看,对于课堂学习,31.9%的学生有时浏览地理课外读物,26.4%的学生偶尔阅读地理的相关书籍。同时,表示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下列问题的学生只占全体的25%,37.5%的学生表示自己有时在听,偶尔加入课堂讨论,甚至还有3%的学生表示基本没有兴趣加入。
2.2.2学习不足主动性
对学生学习地理的态度的假设干项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虽有学好地理的明确目标和普遍要求,但在实际行动上那么表现出学习主动性的不足。比方,课前能自觉做好预习工作的只占9.7%;不安顿任何时间复习的有
5.5%。调查还显示,学生对身边的地理知识关注较少,有的甚至从不关怀,懒得去思考。
在地理学习中,喜欢一个人单独学习和思考的占16.7%,这表明学生不足合作学习的精神。58.3%的学生不想、不敢向地理教师提问题,认为自己学习的知识主要依靠教师的讲授,这反映出大局部一般中学高中学生的地理问题意识的养成、探究精神等方面仍有欠缺。
2.3、原因分析
2.3.1学校因素
学校提供学生学习的场所,学校对于地理的态度直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目前,地理课在中学里常常被当做“副科〞、“小三门〞而遭另眼相待:地理课时得不到保障,被所谓的语数外“主课〞抢占大量课时;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法单一,语言单调,无法充沛调动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积极性。
2.3.2家庭因素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既指在家庭中进行的教育,又指家庭环境因素所产生的教育功能。父母作为社会化程度上的“过来人〞,具有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尤其反映在他们对社会职业角色定位的价值判断上,对子女未来社会职业角色期待的影响方式有意或无意地施加于子女。因此,家长对地理学科的态度也影响着子女学习的积极性。家长大多希望子女选择理科一类的课程,
2.3.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关系等,这些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开展决定作用。社会舆论对于地理的地位评价并不高,认为地理是“冷门学科〞,地理专科人才的社会需求量远不如理工科,这也进一步削弱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2.3.4传统的地理学习方式----死记硬背占主导地位
审视现实的一般中学高中地理教学,统治着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就是死记硬背。老师是整个地理学习过程的主宰,教师不仅决定学生学什么,用什么方式学,而且用统一的规范评价具有差别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地理知识的地位,肯定难以到达比拟理想的学习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出发明型人才,这就是传统的学习方式的最大弊病。
2.3.5传统的地理学习观,造成学生探究能力的欠缺
传统教学理论强调间接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掌握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这种学习观往往使人对学习活动产生片面的理解:学习就是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学习就是听课、背书、记笔记;学习就是为了一场又一场的考试,分数高的就是好学生,分数低的就是差的学生。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学生形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泯灭了学生的探究精神,造成学生探究能力欠缺,进而造成学生发明力匮乏。
3应变对策
3.1改变学生的课程价值观
课程价值观反映了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有用的看法。学生认为某一学科重要,对自己将来的开展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他就会努力去学。因此,必须扭转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学好学坏无所谓的错误认识,改变学生的课程价值观:即地理是一门对实际生活帮忙很大的学科,正确认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可以帮忙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良好的地理素质。新课程规范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从地理新课程教学的开始直到结束,都要强调地理知识、能力在日常生活、工作、经济、军事、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大量学生可亲身感受的事例体会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可以从地理会考对于高中毕业的重要性,会考成绩对于高考录取的重要参照性,引起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高度重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3.2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2.1提高地理教师业务水平,加强个人素养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都遵循着地理传统的固定模式进行授课,这种方式因新教材的使用更失去了它往日的光荣,也更加减少了学生的兴趣。至于怎么讲对教师来说那么是一个素质问题,一个根本功问题。学生希望老师的课讲得更贴近自己、贴近生活,更具有吸引力。显然,光讲授明白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教师必须练好根本功,提高讲授技巧,要讲得有声有色,有理有趣,好听好记。此外,教师的感召权威源于教师的个人魅力。热情、和善、公道、守信的人格特点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冷漠、粗犷、失信、偏袒的人格特点那么导致学生产生不信任感。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是他们进行学习选择时参考教师倡议的根底。这就对地理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知识丰盛、教学得力、风趣幽默、和善可亲、有师德有耐心等,都是学生希望老师具有的素质。
3.2.2改变陈旧的评价方式,维护学生的尊严
教学中把学生的日常听课、发言情况都作为考核评定的一局部,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是最珍贵的财富,老师要为最大限度的保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努力。让他们去热爱地利,成为具备综合素质完整的社会人才。恰当的评价计划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
3.2.3改变师生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教育思想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中心主义的倾向。师生交往已经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叠加,现在的交往意味着对话、参与师生关系的构建。当学生体会到师生之间的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之后就很容易把心里的困惑提出来,从而锻炼培养了自己的钻研精神和自信心。可以大胆的直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种交往使学生的角色定位取向发生了变化:由教学中的配角转向双方的平等,进一步加强其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的实现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加以强,比方问题的分组讨论、资料收集等等。
4结语
本文通过高中生地理学习态度的调查,以及对其成因的分析,为进一步了解高中生地理学习现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然而由于时间上的匆促和本人实际水平的限制,成因分析局部还存在许多缺乏之处,在深度和广度上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而对于如何提高地理学科的社会影响等方面,也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理解和思考。
高中学生调查报告5社会实践〞这个词我早有耳闻,无疑就是学生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可是当我真正经历过一次时,我才发现之前那种想法很幼稚、可笑,因为它并不像我们想像的则容易。通过发展丰盛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缺乏,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象牙塔的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时机。深入基层,深入农村,能从中学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真实的理解了“从大众中来,从大众中去〞的真正涵义。确实,感性认识到只身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检验才知道其正确与否,同样,只有在实践中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这次短暂而充实的实践将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过渡作用,将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忙。
社会实践告诉我,在新经济时代学生应当具备创新观念和掌握成熟技术的能力,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富有团队精神等素质。要有严密的思辨能力和理性的思考能力,致力于探索理性、情操、才智、体质之完美,只有做到全面开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并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时刻与外界社会保持同步开展做到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时机,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学习好知识,运用知识,时刻牢记,虚度年华就是作践自己。与此同时,多多与社会接触是很必要的。如果我们想接受时代的挑战受到社会的欢迎,就抓紧时间好好地充实自我。不仅要学好各门学科,还要广泛地吸收各领域的知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一路的艰辛与微笑,虽有所收获,然所学是开始,新的考验和抉择要奋斗不息,请不要让我们年轻的时光留下太多遗憾!在这短短的暑假实践我碰过壁,受过累,流过汗,但是我却成长了,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珍贵的财富。
此次社会实践告诉我:“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则我们就应该在刚才起步的时候,用我们充沛的准备,去面对不知的过程,迎接称心的结果。
时间飞逝,暑假又到了,回头想想自己大一的生活,又想想自己将如何面对暑假,是回家还是在外面找工作,一时茫然。
毕竟身在学校,接触社会的时机很少,所以要让自己面对更多的各种各样的人,增加自己的阅历,因为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需要有更多的体验,更多的经历。所以我向家人宣布趁着暑假有这样一个时机,好好的大干一场。
放假之后的一个星期我都在市中心找工作,可是要不是工资低的养不活自己,就是怕自己累到。到最后三天过去了,我还是一无所获,我终于知道原来自己一直是眼高,觉得只有那种体面的工作才适合自己,眼看我就要放弃了,可是又想到我和家人说过我一定会找到工作,仍而他们却笑我不出一个礼拜就会放弃。我就不放弃,我就要做给他们看,让他们知道,我能行!
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成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缺乏和差距所在。
这次我不再把眼光放的则高,我想到自己是学市场营销的,所以我就专门去找那种大型超市,看下是否需要导购,终于在一个商场里面找到了一份导购工作。第一天工作就是小组主管交我商场里面的规定。
1、严格遵守商场的规矩。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自然,作为一个单位也有相应的规定了。
2、做事勤快,不能偷懒,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帮忙其他人。
3、虚心向别人学习,努力完善自己。
4、对待客人要面带笑容,耐心效劳。
5、要与同事和睦相处,争取在大家心中留存一个完美的形象!
就这样我开始了工作,也许是由于自己制定了完善的方案,所以工作还是很顺利的,虽然有些客人很叫真,很难缠,只要耐心解答就会解决问题;同事还是很友好的,也许是由于我的工作时间短,对他们没有竞争吧!
万事开头难,什么事都要有尝试,都要有开始,都要有经过,都要有失败。在经历了这次的工作之后,明白了“很多事情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与我们的想象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一个小小的商场的经营也不容无视,不但要有细心,还要有策略,谋划。总之,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周全。
高中学生调查报告6一、内容提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开展,人们也从饥饿受冻的时代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这二、三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消费也随之提高(特别是我们福清地处沿海地区经济相比照较兴旺,中学生的消费水平提高的较多),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追求名牌、盲目攀比、铺张浪费、买奢侈品、花钱大手大脚等问题层出不穷,为此本小组做了一次福清城乡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分析中学生现在消费观的弊端及原因并提出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研究背景
现在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通讯,科学技术兴旺的新技术。他们的视野可能比长辈们还要广大,加上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有的中学生能正确利用好手上的钱,但是有的人却出现盲目消费的现象。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学生消费状况,揭露这一现象,警示有这种行为的人,并倡议正确的消费途径,所以我们组选择这个课题。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既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又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开展,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的改造,以及新的市场的开拓,所以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更要正确认识当前中学生在消费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次调查研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课外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增广学生见闻,可以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研究的过程
1、与指导老师共同探讨,确定研究课题。
2、小组成员分工,并选出一名组长。
3、在确定问卷调查表的问题。有自家月收入、主要的消费、每月的零花钱多少、一天大略消费多少、平均每月花在衣着上是多少、买东西时是不是倾向与名牌、买东西较注重什么、拥有那些物品、每月的手机费用、装饰品的购置、化装品的购置、是否有方案的消费等问题。
4、调查完之后,将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5、组长根据调查情况写一篇调查报告总结。
五、分析结论
经调查所得,90%的学生家庭收入都是一般,仅有10%的人家庭收入较高。60%的学生月消费在100—200元之间,30%的学生月消费在200—400元之间,10%的学生月消费在500—700元之间。大局部学生一天的消费都是10元下列,中学生主要的消费是服饰、零食、话费等消费。30%的学生经常买名牌鞋和化装品。80%的同学认为买衣服时应注重效劳态度和款式。高中生多数都拥有手机;初中生多数拥有山地车,cd机等物品。大局部的学生都能做到有方案的消费,还有相当一局部的学生那么存在乱消费的现象。引起学生乱消费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青少年自尊心强。主要表现在:注重表面,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现在许多中学生穿的都是名牌的衣服,裤子,鞋子甚至袜子都要名牌,平时用的,吃的,喝的都要买好的,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想别人都尊重自己,这样很容易再同学之间形成攀比的风尚,这样,乱消费的现象更加严重。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兴旺,中学生们对新产品,新技术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好奇心强,很容易把钱花在这上面。如手机和电脑,现在在中学生当中,有的人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购置了手机和电脑等,其实这样做是很不理智的,是很浪费的,但是这种情况却又履禁不改。
(2)父母对儿女的溺爱。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十分疼爱,很容易使他们养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诸如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钱用光了,又向父母要,父母不给,便发脾气……如此下去,轻那么更加助长了他们乱消费的风尚,重那么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不考虑别人处境的性格。
(3)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这里不一一列举。而总的来说,中学生乱消费都是受外界影响为主。
六、倡议
既然外界的环境不易改变,则要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只有从小开始培养,从自身做起:有零用钱是正常的,但数额一定要合理;要合理地使用零用钱,不大手大脚,应用那么用,不要用在一些既昂贵,又不实用的东西上。如购置衣服鞋袜时,不必追求名牌,应学会购置物美价廉的;当自己买的东西不如别人好的时候,不必理回别人是怎样看你的,只要自己坚信这样做是对的;自己更加要多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懂得钱是得来不易的,我们应该学会节俭,用得合理,这样才会是父母感到放心。
七、感受和体验
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让同学们学会与陌生人沟通,怎样对不认识的人进行调查访问,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让我们也溶入社会,为社会尽一点力。虽然我们出的力并不是很大,但是也可以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奉献。这样的活动让我们觉得非常有意义。也会让我们改掉不好的消费习惯。
高中学生调查报告7一、调查背景
目前,中学生厌学心理较为普遍,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合理疏导这一心理问题,使中学生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厌学现象在不同层次学生中普遍存在。我校属于规范化普通高中,生相对较弱,厌学学生较为普遍。因此,我们想立足于我校实际,深入学生、家长、教师当中,调查学生厌学的具体情况,期待从中寻找高中生厌学原因,探讨疏导厌学心理的有效途径,以便能为学生、家长及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习与教育教学办法,为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开展打好根底。
二、调查对象及办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高一、高二年级局部学生、家长和教师。题组通过学生问卷、家长问卷、教师访谈等有效渠道,对我校在校高中学生做了厌学心理调查。我们在高一、高二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和100名家出息行了问卷调查,访谈了几位学生和教师。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厌学现象的主要表现
从问卷及教师访谈结果看,8%的学生时不时有厌学情绪,6%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厌学情绪,%的学生有很严重的厌学情绪。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一种不称心、不愉快的情绪失调性心理障碍。厌学这种行为是学生表现在学习活动上的主要问题行为。当前普通高中生存在的厌学现象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讨厌学习。上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心不在焉,无所事事,要么东张西望,要么昏昏欲睡,不做笔记,不回答下列问题,但下时精神十足。
2、不完成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求。前几乎不预习,堂上不参与教学活动,后不复习,不愿做作业,作业马虎应付,照抄照搬,有时甚至不能完成。
3、不能遵守班规校纪。常有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时有旷、逃学行为,有时干脆放弃学业;对教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有抵触、对立情绪。
4、回家不背书包,迷恋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听父母教导,与父母关系紧张,叛逆。
厌学学生大多数学习目的不明确意志力单薄,自制力较差,自信心缺乏,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造成厌学行为的原因
高中学生厌学行为表现及引发原因并不是完全在高中阶段出现的,绝大多数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从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及师生访谈结果看,造成普通高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
1、教育办法不当的影响。
从学生问卷简答题“请回顾有没有哪个事引起或加深了你的厌学情绪?〞的调查结果看,有40%的学生提到教育者的教育办法不当〔教师、家长的不当体罚,包括打骂、打击性语言、唠叨、冷漠、过度关注、不恰当比照等〕引起他们厌学或讨厌某一学科。80%以上的学生表达的诱发事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高中阶段情况根本稳定。下面列举学生说道的几个典型事。
事一:说起那天的事,A同学说:“那是小学时的一天,那天的太阳格外明亮、也分外的刺眼〞。周一升旗,他因犯错被罚站在旗杆下,他感觉“周围一片明晃晃的,经过旗杆下的同学似乎都在对我‘指指画画’〞,当时我多么希望那只是一场梦!〞但这个“噩梦〞却一直伴随着他,至今挥之不去。从那时起,他就“讨厌学校、讨厌老师、讨厌学习〞。
事二:同学B说:“那天因为考生字,有三个没写出,老师就让我把那个单元和前几个单元的生字每个写10遍,否那么就停我的。〞因为几个单元的字较多,他熬夜还是没能写完,第二天不得不让家长谎称生病而逃过老师的批评。自此,对于过量的作业或惩办,他常感到头疼,也常用类似的谎话或照抄等不当办法度过“难关〞,学习成绩自然也一落千丈,由此他也越越不喜欢学习了。
事三:学生写道:“小学数学老师打人,还常侮辱差生,然后我就不愿意学数学,现在一想起那个老师就讨厌他,一上数学就头疼,不想听。〞D同学写道:“小学英语上被老师打,从此不喜欢英语。〞
事四:E同学说:“自己从小到大被比照,尤其是有一个学习特别好的哥哥或姐姐,感觉自己很废、很渣,不是学习的料。〞
虽然以上事属个别现象,但类似教育教学办法欠佳,教育者教育批评方式及语言不当的事例在此次问卷中占一定比例,从某个侧面仍能反映出我们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小学起始阶段和初中过度阶段,学校、教师和家长如何爱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堂。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及一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家长不了解孩子身心开展特点,没有科学的育儿理念和家庭教育办法,导致教育方式单一,甚至粗犷。从问卷和访谈中可看出,当孩子学习成绩不佳或出现不良行为和情绪时,家长抚慰、关怀、引导的少,唠叨、指责、抱怨甚至体罚的多,这不但没帮忙孩子,反而使孩子心理再次受挫,更容易失去自信,产生厌学心理。同时,一局部家长的'过度溺爱,使孩子很容易滋生依赖性与懒惰性,不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一局部家长对孩子要求又过于苛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使有些强制性家长不顾孩子的身心开展特点和孩子的承受能力及需求和想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孩子的人生与未,逼迫孩子学习,甚至加入各种学习班,这样便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另外,夫妻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对孩子影响很大。夫妻关系不好、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往往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抹去的创伤,家庭创伤的阴影会占据孩子思想的很大一局部,导致孩子无心学习。同时,有些父母往往容易把家庭矛盾转嫁到孩子身上,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难以将精神集中到学习中去,使学习成绩难以提高,从而产生厌学情绪。F同学说“一回到家,爸妈常常吵架,家里氛围很沉闷,基本没心思学习。〞许多同学也提到家庭环境及亲子关系对自己学习的影响。
3、社会不良化的影响
不良社会化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较大。从开展心理学的角度讲,此阶段〔12–18岁〕的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生理上有“成人感〞,心理上却是半成人状态;言语上常有片面性、绝对性;行为上常有激动性、暴发性和极端性;情绪方面既易喜又易悲,波动幅度大且难于自控。人们常把此阶段叫做青少年的“心理断乳〞期或“急风暴雨〞期。在此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没有完全形成,因此,他们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客观、全面的看待、分析和判断。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产品遍及,网络知识,特别是网络游戏的丰盛、营业性娱乐场所普遍,这些趣味性极强的产品深深吸引着学生的眼球。由于中学生的身心开展特点,如果在这一时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管理,许多学生就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认为这些有趣的事情上,从而耽搁了学习。问卷和访谈结果也证明有许多厌学学生都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他们觉得堂教学与精彩的网上世界相比干燥乏味,因此兴趣发生转移,从而慢慢放弃对学习的努力,而把大量时间放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上,完全丢失学习动力,产生厌学行为。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厌学学生根本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足恒心,不足毅力,没有吃苦精神,学习办法不当,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其实,学生的许多自身因素也可归属于客观因素,这些可以说是我们做父母的及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视了对他们这些方面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只重视知识而忽略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中适应性困难的影响
高中程增多,学科难度增大,教学速度加快,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有些学生刚升入高中,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比拟差,再加上自身生理、心理特点的制约,难以适应高中学习。随着功的增多,学科内容与初中相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很大变化,有些学生还是以初中时的学习模式应付高中的学习便深感吃力。一些初中根底较好的学生学习也开始跟不上去。示例高中物理与初中相比拟难,对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局部学生由于思维模式、学习习惯未能及时转变,虽在物理上花了不少时间,但仍然很吃力,听不懂,跟不上,成绩比起初中下滑很多,因此就产生了“我不是学物理的料〞的想法,开始对物理失去信心,并开展到讨厌物理。
因程多,高中的作业量也比初中增多。一时难以应付的大量作业容易使学生预习、复习的时间减少,加之许多学生不会合理安顿时间,导致新不能得到有效的复习和稳固,造成学生不堪重负,身心疲惫,日子一长,便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除局部学生进入高中不能很快适应新程而产生对局部学科厌学外,一些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生活等,往往容易出现许多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导致失去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出现厌学情绪。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普通高中学生厌学现象及厌学成因是复杂多样的,但解决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办法及心理疏导途径,这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到达最正确效果。
高中学生调查报告8一、调查背景
目前,中学生厌学心理较为普遍,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合理疏导这一心理问题,使中学生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厌学现象在不同层次学生中普遍存在。我校属于规范化普通高中,生源相对较弱,厌学学生较为普遍。因此,我们想立足于我校实际,深入学生、家长、教师当中,调查学生厌学的具体情况,期待从中寻找高中生厌学原因,探讨疏导厌学心理的有效途径,以便能为学生、家长及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习与教育教学办法,为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开展打好根底。
二、调查对象及办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高一、高二年级局部学生、家长和教师。课题组通过学生问卷、家长问卷、教师访谈等有效渠道,对我校在校高中学生做了厌学心理调查。我们在高一、高二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和100名家出息行了问卷调查,访谈了几位学生和教师。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厌学现象的主要表现
从问卷及教师访谈结果来看,85%的学生时不时有厌学情绪,6%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厌学情绪,5%的学生有很严重的厌学情绪。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一种不称心、不愉快的情绪失调性心理障碍。厌学这种行为是学生表现在学习活动上的主要问题行为。当前普通高中生存在的厌学现象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讨厌学习。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心不在焉,无所事事,要么东张西望,要么昏昏欲睡,不做笔记,不回答下列问题,但下课时精神十足。
2.不完成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求。课前几乎不预习,课堂上不参与教学活动,课后不复习,不愿做作业,作业马虎应付,照抄照搬,有时甚至不能完成。
3.不能遵守班规校纪。常有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时有旷课、逃学行为,有时干脆放弃学业;对教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有抵触、对立情绪。
4.回家不背书包,迷恋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听父母教导,与父母关系紧张,叛逆。
5.厌学学生大多数学习目的不明确意志力单薄,自制力较差,自信心缺乏,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造成厌学行为的原因
高中学生厌学行为表现及引发原因并不是完全在高中阶段出现的,绝大多数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从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及师生访谈结果来看,造成普通高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
1.教育办法不当的影响。
从学生问卷简答题“请回顾有没有哪个事件引起或加深了你的厌学情绪?〞的调查结果看,有40%的学生提到教育者的教育办法不当〔教师、家长的不当体罚,包括打骂、打击性语言、唠叨、冷漠、过度关注、不恰当比照等〕引起他们厌学或讨厌某一学科。80%以上的学生表达的诱发事件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高中阶段情况根本稳定。下面列举学生说道的几个典型事件。
事件一:说起那天的事,A同学说:“那是小学时的一天,那天的太阳格外明亮、也分外的刺眼〞。周一升旗,他因犯错被罚站在旗杆下,他感觉“周围一片明晃晃的,经过旗杆下的同学似乎都在对我‘指指画画’〞,当时我多么希望那只是一场梦!〞但这个“噩梦〞却一直伴随着他,至今挥之不去。从那时起,他就“讨厌学校、讨厌老师、讨厌学习〞。
事件二:同学B说:“那天因为考生字,有三个没写出来,老师就让我把那个单元和前几个单元的生字每个写10遍,否那么就停我的课。〞因为几个单元的字较多,他熬夜还是没能写完,第二天不得不让家长谎称生病而逃过老师的批评。自此,对于过量的作业或惩办,他常感到头疼,也常用类似的谎话或照抄等不当办法度过“难关〞,学习成绩自然也一落千丈,由此他也越来越不喜欢学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婚内财产只归女方协议书范本
- 财务会计实习报告范文
- 部门kpi报告范文
- 2024年度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合同2篇
- 《防静电知识讲座》课件
- 基于二零二四年度的版权运营合同
-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
- 2024版租赁合同(办公场所)2篇
- 《工程构造》课件
- 琴行转让合同模板
- 智慧健康养老职业规划
- 新生儿红臀护理课件
- 中医药对呼吸道疾病的疗效及应用
- 《儿科护理学》课程说课
- 大数据与数字经济的关系
- 沥青行业成本分析
- 《增值税纳税申报》课件
- 2024-2023-2024年中考语文三年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16小说 试卷(含答案解析)
- 10KV配电室倒闸操作票
- 妇婴医院护理技术操作新生儿更换尿布法操作流程图与考核评分标准
- 胃癌科普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