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教案_第1页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_第2页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_第3页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_第4页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21-芙蓉楼送辛渐教案教学技能:

1、会认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方法: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体会伴侣间的离别之情。

情感态度:

体会伴侣间的离别之情。

教学预备:

教学挂图。搜集王昌龄的诗歌,或者关于送别的诗歌。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记得哪些诗人?关于王昌龄的诗歌你记得多少?能背一下吗?

2伴侣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你又知道那些关于送别的诗歌?

3揭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歌。

板题——读题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看看谁是第一个有快又通顺的读完本诗的人。

2指名读,订正不正确发音。

3再读,要求:连贯。

4赛读,(分小组进行)。

5你把诗歌读的这么好,可你知道里面的意思吗?

(1)同学说自己认为的诗意,老师进行辅导,鼓舞同学大胆的说,不要可怕说错。

(2)同学看图,听老师描述诗的意境。

(3)播放配乐FLASH,师范读(出示朗读记号),同学边听边体会意境。

(4)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察指导。

6伴侣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来吧,让我们走进,体会他的情感,体会那份伤感。

(1)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察指导。

(2)指名想象画面读诗,师生共评

(3)播放配乐FLASH,指名配乐读。

7要是能背下来哪就好了,你能吗?

(1)试背——互背

(2)指名背——齐背。

(3)同学个人诵读展现。(配乐)

(4)集体诵读(配乐)。

三、总结。

板书:(古诗全文)

学问链接: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

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怜悯与怀念。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诗在生前就负盛名,人称“诗家夫(一作天)子王江宁”。他的七绝前人往往以之与李白并称。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篇二

课时目标:

1、熟悉“芙、蓉、洛”3个生字,会写“芙、蓉、洛、壶”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芙蓉楼送辛渐》,背诵并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体会诗意,感悟诗情,读出画面。感受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转变志气的决心,激发同学从小立志做品质高洁的人的决心。

教学过程:

板块一激趣导入,渐入诗境

1、激趣导入。

(1)出示课题:《古诗三首》。

(2)师引导:我们学过许多古诗,你记得最熟的是哪首古诗?可以背诵给大家听听吗?

(3)生沟通,师适时点评。

(4)师导入: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尤其是唐诗,是古典文学中的灿烂明珠。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首古诗,看看这些诗又告知了我们什么道理,诗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情怀,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受。

2、生自由朗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标注自己的疑问。

板块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初读古诗。

(1)课件出示《芙蓉楼送辛渐》。

(2)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借助课文注音读准字音,借助课文解释读懂诗句。难读的诗句多读几遍。

(3)师指名开火车读诗句,相机订正字音;小组竞赛朗读,读通、读顺每句诗;同桌互读,边读边相互指正;师指三名生读,引导读出诗的节奏。

2、学习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师指名读带拼音的词语;全班齐读。

(3)师指名读去掉拼音的词语;全班齐读。

(4)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5)生小声认读,师引导:从字形的角度观看,这四个字要记住,难吗?你有什么好方法?

(6)师指名沟通,相机讲解。

①讲解示例:“壶”,上下结构,由“士、冖、业”组成。留意上面是“士”,不是“十”或“土”。

②播放“壶”字的演化视频。

③看完视频后,师引导:“壶”字在书写时要留意什么?(提示:上面的“士”要写正确)

④师指导书写“壶”,引导同学观看“壶”字在田字格里的占位,指导同学描红、书写。

板块三品读诗文,入情入境

1、诗题入手,了解背景。

(1)课件出示诗题《芙蓉楼送辛渐》。

(2)关注诗题中的大事——“送”。

①师引导:读诗先读题,你从诗题中的“送”字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还有哪些疑问呢?在提出疑问之前,可以看看文中的解释,看看能解决你的哪些疑问。

②生沟通。

③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元二使安西》《送友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④师引导:读了这些诗题,你发觉了什么?

⑤生自由读诗题。

⑥示例:这些诗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写的是伴侣将要远行,诗人在为伴侣送行。

⑦师引导: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吗?(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别董大》《赠汪伦》《山中送别》

(3)引导关注诗题中的人物、地点——辛渐、芙蓉楼。

①师引导生再读诗题,尝试用完整的句子说说诗题的意思。

②示例:是在芙蓉楼这个地方送别友人辛渐的。

③简介芙蓉楼、辛渐及写作背景。

(4)关注诗人王昌龄。

①师引导:这是一首很出名的送别诗。诗人王昌龄为什么会写出这么宏大的传世之作呢?

②课件出示王昌龄资料。

③生默看课件出示资料,快速地从中提取主要信息。

2、品读诗文,入境入情。

(1)课件出示古诗,生自由朗读。

(2)师引导:王昌龄的这首送别诗表达出了伴侣间的深情厚谊与依依不舍之情吗?它与其他送别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体会情感。

①师引导:静下心来看看解释,认真读读,我们可以从诗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②生沟通。

示例1:我从第1、2句诗中体会到诗人凄凉、伤感、孤独的心情。

示例2:我从第3、4句诗中体会到高尚、坚决的品行。

(4)学习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

①生自由朗读这句诗,师引导:对于这句诗,你读出了怎样的感觉?诗中哪个词向你传达出这种情感?(相机出示课件)

②师:什么样的雨能称为“寒雨”呢?诗人为什么要提到“夜”?

示例: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尤其是在下雨的夜晚,渲染了与友人惜别的黯淡气氛。

③(课件出示图片)师引导想象: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示例:秋雨蒙蒙,绵绵不绝,夜色渐浓。王昌龄和辛渐来到江边,抬眼望去,江面雨雾充满,凄清静谧。

④师小结:迷漫的烟雨覆盖着吴地江天,那寒意不仅充满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

⑤师指名朗读诗句,引导读出自己的体会。

(5)学习诗句“平明送客楚山孤”。

①师指名读诗句,引导:你又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什么?

示例:从“平明”,即天刚刚亮,可以看出诗人和伴侣很早就出门了,或许他们彻夜未眠。“孤”字直接写出了的心情。(板书:楚山孤)

②师指名读,要求读出自己的理解。

③师引导生连续看图: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示例:诗人和伴侣来到江边,依依惜别。远处的山,似乎也见证着这惜别的情景。

④师相机引导:在的眼里,孤独的不仅仅是楚山,孤独的还有诗人的内心。(板书:孤独)

⑤师指导:让我们带着无限的离愁再来齐读这两句诗。(师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6)学习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①师引导:王昌龄会和伴侣说些什么呢?

②师指名读第3、4句诗。

③师引导朗读:诗人特意从江宁送伴侣到吴地润州,然而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诗人站在江边,只觉一夜秋雨,寒意连连,江中远山,孤傲耸峙,离愁别绪,溢满心头。诗人想到伴侣立刻就会到洛阳,会见到自己洛阳的亲友,诗人就想让伴侣告知亲友……

④生齐读第3、4句诗。

⑤师引导想象:好友辛渐就要回去,即将见到家乡的亲友,猜想一下,王昌龄的家乡可能会有哪些亲友?这些亲友见到辛渐后可能会问些什么?

⑥生沟通。

⑦师引导朗读:王昌龄想让友人告知亲友什么?这些王昌龄都想到了,但是他在送别辛渐时只有一句嘱托的话——

⑧生齐读:“一片冰心在玉壶”。(课件出示:一片冰心在玉壶)

⑨师生合作朗读。

(师)当友人问起时,王昌龄会豪迈地说——(生)“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当结发的妻子问起时,王昌龄还会深情地说——(生)“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当年迈的双亲问起时,王昌龄照旧坚决地说——(生)“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引导理解:冰、玉有什么特点?王昌龄一遍又一遍地在心底呐喊,是想表明什么?

示例:尽管两次被贬,可诗人仍旧坚决自己的信念,仍旧不转变自己冰清玉洁的高尚品质。

(板书:坚韧纯净清廉正直)

3、总结全诗,领悟写法。

(1)(课件出示全诗)师引导:让我们再次走进这首诗,走进王昌龄,齐读整首诗。

(2)有感情地朗读。送别诗,送别的是伴侣,表达的是真情,表白的是自己,这也是送别诗的魅力。越读越能看出诗中的别样的意境,越读越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意深远。(生再自由读)

(3)生自由读后师指名读。

(4)师小结:秋雨绵绵,江水悠悠,寒意阵阵,两个夜行的人,他们是即将分别的伴侣。天还未明,早起的两人依依惜别,远处的楚山见证着一切。这寒雨,这孤山,是分别的离愁,更是诗人的心声呀——无论多少凄风冷雨,诗人内心都坚如磐石,纵然孤身一人,也冰清玉洁。果真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别具匠心啊。

4、默写古诗。

5、拓展练习。收集送别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篇三

一、学习目标

1、学问与力量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整首诗的意境和其中包含的情感。

(3)观赏并感受送别诗的不同风格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联想的方法体会古诗意境的方法

3、情感态与价值观度

体会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转变志气的决心,激发同学从小立志做品质高洁的人。

二、教学重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转变志气的决心。

三、教学难点

从“楚山”孤峙,“一片冰心在玉壶“中体会到诗人表现出来的顽强品质。

四、课前沟通

今日看到这么多的同学与我一同学习,感到特别兴奋。你们班一共有多少同学?……差不多是我们班的2倍了,真好,我喜爱大班上课热闹的气氛。

哦,忘了自我介绍,我姓郑,郑胜利的郑。名玉琴,玉是美玉的玉,琴是古琴的琴。你能介绍一下自己吗?

真好,我宣布,从现在开头,我又结识了()位新伴侣。你们情愿与我交伴侣吗?

好,那就请伴侣们与我一同进入这“古韵流香“的课堂吧。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看到“古韵“二字,你能联想到哪些词语?

说得没错,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绚烂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流香溢彩,举世著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古诗的迷人魅力。

(二)读诗题

(出示2:课题)我们一起来来读诗题:芙蓉楼送辛渐

师:读诗先读题,你从诗题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或者,引发了哪些疑问呢?

预设:1、地点2、送别诗3、送辛渐

师板书课题

疑:1芙蓉楼在哪里2辛渐和王昌龄是什么关系?辛渐要去哪里?(解释)

点击相关链接,供应给同学学习资料

那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读诗人

(三)读诗人(出示3:诗人)老师导语:

那么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诗人

先请同学们把自己预习所得沟通一下吧

同学沟通关于王昌龄的资料

师:同学出示资料

用一句话说说从这段文字中了解到关于王昌龄的哪些信息

1,一生坎坷

2很重感情

3广交伴侣

4才华横溢

(四)品读诗文,入境入情。

1、自由朗读全诗及解释

2、(出示课件)指名朗读4人左右

3、听范读,发觉不足

4、仿照诵读

5、你通过朗读古诗和解释知道了什么?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篇四

教材分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伴侣,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其次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本诗构思新奇,淡写伴侣间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前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了送别时的孤寂心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阔的胸怀和顽强的性格。虽名为送别,实际上却是以表达个人的情操为着力点,学习本诗,有助于同学对王昌龄这位宏大诗人的了解。

设计意图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字字凝练,句句隽永。第一句七个字就写出雨的多个特点,必需要指导同学在咀嚼、体会、感悟。诗句的难点在于,如何理解王昌龄把自己的心比作玉壶中的冰。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王昌龄当时的境况上。所以引入诗人的写作背景,把"问'作为诗眼,引导孩子思索洛阳亲友为什么会问,问什么,我为什么要回答"一片冰心在玉壶'?在此基础上,再来朗读,深化了同学们对诗意的理解。

最终,把送别诗进行复习归类,王昌龄名为送别,实际是要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操,果真比其他诗人高出一筹,不愧为"七绝圣手'。

原文呈现

教学目标

1、熟悉"芙、蓉、洛'三个生字,会写"芙、蓉、洛、壶'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芙蓉楼送辛渐》,并默写这首诗。

3、理解"玉壶'、"冰心'的含义,把握整首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

4、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介绍,解题导入

1、老师吟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同学跟着吟诵)。这是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七绝《出塞》。读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受?出示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闻名边塞诗人,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概雄浑,格调昂扬,布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世称"诗家夫子王江宁',作品有《王昌龄集》。

2、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1)板书课题,齐读。(板书:芙蓉楼送辛渐)

(2)请跟我一起写"芙蓉',这两个都是形声字,字体对称。

(3)"芙蓉'是什么意思?芙蓉是荷花的别称。

还记得王昌龄的另一首《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3、读诗首先要读懂题目的意思:(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1)这样,你你已经读懂题目了?芙蓉楼在哪?读解释。

(2)"辛渐'是王昌龄的什么人?猜猜看。"伴侣'是怎样的伴侣呢?

加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我给你们讲讲他们之间的故事:当年王昌龄在江宁任县丞,辛渐是他的好伴侣。辛渐要从镇江过江到扬州,然后北上到洛阳。王昌龄就送行一百多里,把辛渐从南京始终送到镇江,晚上在芙蓉楼两个好友喝酒话别,始终到天亮才依依惜别。

现在你觉得他俩是怎样的伴侣:知己好友

二、读通诗文,学习生字

1、王昌龄在送别知己好友之时,写了这首送别诗,究竟说了什么呢?我信任你(.)们早就会读了。(出示)请同学读。

2、提出洛、壶。洛是河流的名称,加上草字头就是"落'。展现"壶'字的演化。指导书写"壶'。

3、再读。读诗注意节奏,加节奏号读。读诗讲究音断气连,示范后请同学再试试。

三、品读诗文,赏析感悟

1、王昌龄送别知己好友,不送祝愿,也不说伴侣友情,却写了什么?齐读前两句诗。看作文吧看都写到了哪几种景物?

(1)雨:什么样的雨?寒冷(寒雨),雨大(连江),时间长(夜)

王昌龄用七个字写出了雨的三个特点,果真,七绝圣手不一般。

山:在眼里楚山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孤'呢?楚山非人,怎会孤独呢?好友辛渐远去,诗人感觉孤零零的,所以感觉楚山也孤零零的。

(2)景物中藏着的情感。

在这深秋的雨夜,绵绵不断的寒雨下了整整一夜,茫茫的江面烟雨覆盖,水天相接。此时,天刚刚亮,王昌龄要和好伴侣辛渐分别了,他会怎么说呢?(同学想象说话)

2、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的这位"七绝圣手'怎么说?出示,齐读。他为什么说这个呢?(我给你们讲讲背后的故事:王昌龄曾经在朝廷做官,为人正直,做官和清廉。由于对宰相张九龄被罢免表示怜悯,得罪了李林甫等人,被贬谪到岭南。后来朝廷大赦天下,他回到长安。不久又被贬到江宁当县丞,最终甚至被贬到龙标当县尉。他的官越当越小。)

(1)一再被贬谪,一再被降职,说他的闲言碎语就多了起来。各种流言蜚语,各种谣言,你猜猜都有哪些?

(2)这次好友辛渐回洛阳,洛阳有很多王昌龄的亲友,他们肯定会问,会问什么?(同学想象说话)

(3)所以,王昌龄对辛渐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引领个人读,齐读)

(4)"冰心'给你怎样的感觉?(纯净、透亮     的、冰清玉洁的)

"玉壶'是晶莹剔透的盛酒器,给你怎样的感觉?(高尚的,纯净的,正直的)

我王昌龄的心就像就像晶莹剔透的冰装在玉壶里一样,高尚纯净。

所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王昌龄之前,"冰心'"玉壶'早已被人写进诗里。(出示)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是南朝鲍照的诗句,(人像垂下的红丝绳一样耿直,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清透)他就用玉壶冰比方自己清透的人品。"离心何所赠,自有玉壶冰'是初唐诗人骆宾王的诗句。(离别的时候,我拿什么赠送给你,我这里自有如装在玉壶里的冰一样纯净的真情。)骆宾王用玉壶冰比方纯净的真情。

(6)王昌龄在送别辛渐时吩咐,自己的心就像装在玉壶中的冰一样,晶莹纯净又高尚,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流传千古。这两句诗好在哪里呢?他借着送辛渐表达自己的内心,用问答的方式,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操。果真是七绝圣手。我们齐读,感受!

3、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时候的表白,表明自己高洁清廉的品质。既写了离情别绪,又写了自己的志向与品行。真是七绝圣手。我们来背诵。

四、归类复习,拓展延长

1、王昌龄一共写了两首,这首是天亮时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时所作,另外一首描绘的是前一天夜里两人在芙蓉楼里饮酒话别时的情景。(出示第一首诗)

2、离别这种情感自古有之,与友人分别时或是表达伴侣间的深情厚谊,或是表白自己的心志,这种种的离情别绪都分散在这字字凝练的古诗中。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送别诗?

《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言语相送)

《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酒相送)

《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踏歌相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目光相送)

《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相送)

作业布置

1、背诵《芙蓉楼送辛渐》并默写。

2、尝试背诵《芙蓉楼送辛渐》(其二)

板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楚山孤寂

冰心玉壶高洁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透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诗意,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转变气节的决心。

教学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