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大赛一等奖-浅论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_第1页
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大赛一等奖-浅论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_第2页
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大赛一等奖-浅论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_第3页
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大赛一等奖-浅论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_第4页
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大赛一等奖-浅论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论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摘要】阅读教学中,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和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质疑,引导探究,让他们自主参与阅读实践可增强学生的能动性;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的独立性;创造条件,正确评价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基础和保障。【关键词】阅读教学主体性创造性思维引导探究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道德品质、意志品格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最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工作实践中,我尝试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优化阅读教学过程,进行探索。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个性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引导。只有教师与学生协调一致,主体主导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和共振,才是主体参与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做法: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它是比较现实和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学生的最佳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同时,兴趣又总是与情感密切联系着的,反之,消极的情绪体验则往往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许多教育家非常重视情绪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主张教学要依靠和利用教学材料,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充沛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体裁多样,内容非常丰富。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核心,从课文内容入手,通过各种途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设备,创设与教材有关的具体生动的情境,灵活设计教学过程,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童话故事,如《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美丽的公鸡》等。教学时,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或朗读、或表演,寓教学于活动中,学生很容易进入教学情境。像《曹冲称象》、《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等课文则可以用实验演示法教学,把课文内容展示给学生看;这样,避免了教师一味地静态地讲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或动眼观察等主体性活动中学习课文,效率更高。教师要把握好阅读的激趣点,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真正领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阅读的愿望更强烈。2.指导质疑,引导探究,增强学生参与阅读的能动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质疑探究活动,将他们置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一阅读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地位,让他们体验独立自主阅读的学习经历,积极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需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小学生学习语文也是这样。问题和疑惑既是学生求知的兴奋点,又是教师诱导学生熟读精思的良机。激发学生自己质疑问难,并通过积极思考,讨论争辩,达到释疑。这是比教师直接回答要高明得多的举措,不仅克服学生的被动情绪,使课堂气氛活跃,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还能使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得到增长和提高。首先,可以从课题上质疑。如从《飞夺泸定桥》这个课题就可以提出“谁?”“什么时候?”“为什么?”“怎么样?”等几个问题。教师适当整理就可诱导学生一步一步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及重点。其次,可以从字词入手质疑。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有学生就提出:“课文中,‘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从发起冲锋到战斗胜利才二十分钟’这两个句子中的“才”字意思相同吗?”这样的问题就很有价值。当然,可以引发学生质疑的方法有很多,这就要靠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去摸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能敏捷地作出恰当的处理,从而提高他们设疑、质疑的能力。因读书而马虎产生的疑问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去释疑;游离于学习任务以外的疑问,要适当冷处理;经过自己学习,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疑问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具有导向性的疑问要表扬提问的学生,并组织讨论、研究。提出问题了,就要训练学生自主地探究,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具体的内容和问题的难度,探究可以是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在这个积极交往、主体参与的过程中,学生活动的空间增大了,思考的时间充分了,表述的机会增多了。他们的想象力、语言的感受力和概括力、口头表达的能力、在阅读中捕捉、分析、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当问题解决了,他们会有眼前豁然开朗之感,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习更有劲头。探究的过程就是训练的过程,一切训练都是从学生这个主体出发,又落实到学生身上的活动。3.指导阅读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独立性。学会学习是主体性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加强学习指导目的是想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科学性,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等方法给学生提供具体帮助,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学生需能读书,需能作文,固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把阅读的方法内化为能力,并要做到能迁移运用,独立阅读。阅读方法的指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使学生愿意阅读、乐于阅读、学会阅读、善于阅读。教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效率,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最终视阅读为精神需求,体现出较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应该掌握的阅读方法有: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方法、分段的方法、段意概括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理解写作特点的方法、朗读的方法、默读的方法、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等。另外,还有“初读→细读→深读→熟读→”、“读→问→讨论→总结”和古诗学习的“感知诗意→进入诗境→体悟诗情”等阅读模式,是根据学生学习和认知的心理活动规律总结出来的,操作性很强,值得倡导。阅读方法渗透在阅读的训练过程之中。以理解词语为例:要使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单靠老师的讲解是无济于事的。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辨析同义词等理解词语的方法,并让他们动手实践,反复训练,这种方法就会形成他们理解词语、独立阅读的能力。遇到生词,即便是没有教师的讲解,学生一样能运用所学方法自己解决问题。阅读方法的指导方式有教师直接介绍学法、教法的渗透转化、多次学习后的归纳、寻求到答案后的追溯等途径。教师根据本册及单元训练重点和具体课文设计操作程序,让学生一步一步进行学习,逐渐达到用不着教。指导自学是进行学习指导的基础与前提。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自学的条件,保证自学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训练,注重合作,并加强反馈与校正,这都是主体性教学不可忽视的。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本质意义不在于让学生了解和记住一些阅读方法,而在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阅读方法的有关知识变成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般需要领悟→尝试→运用→总结→反复实践这样一个转化和迁移的过程。因此,教师“教”和学生“学”都不能操之过急,浅尝辄止。创造条件,正确评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品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性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的研究成果表明,实施愉快教育,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愉悦,情绪饱满这种状态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为此,教师首先应该创造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就能敢想、敢说、敢做、勇于创新,这样还可以锻炼他们勇敢的修改,促进思维健康发展问题是引起思维的动因。阅读教学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发问时多用“假如”、“可能”、“除了”等词,给学生以列举、比较、归纳、想象、创造的时间,采用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对激发和发展学生思维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讨论合作中分清是非,自已得出正确的结论,逐步树立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还可找准发散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给他们一个运用知识,,开展想象的空间。如:“说说要是你是文中主人公,你会自已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从课文中懂得了什么?”等等。教师创造气氛,科学提问,提供条件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基础,正确主人,肯定和鼓励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保障。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教育领域中,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目前阅读教学还是以课内为主,小学生的主体性也主要表现在课内。但作为完整的主体性阅读,还应该包括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新课标在“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向学生推荐了古今中外十几部优秀作品,并要求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阅读量为145万字以上。这些建议无疑是好的,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可如此庞大的阅读量,学生该如何在课外完成呢?笔者认为应该立足于课内的引导。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内容非常丰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材料,介绍与之相关的课外读物。如阅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时,可能讲讲巴尔扎克笔下与夏洛克一样嗜钱如命的葛朗台,阅读鲁迅的《孔乙己》,不妨也介绍另一个典型人物阿Q,鲁迅笔下的又一个典型人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并鼓励他们阅读后在同学间互相交流,交换心得,分享阅读的乐趣。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如竞赛、演讲、表演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且整个阅读活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主进行的,充分发挥了主体性,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见识。总之,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培养学生主体地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