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启恩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启恩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启恩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启恩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启恩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启恩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正确的是

A.罗斯福实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策实质上是社会主义B.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C.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D.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参考答案:D略2.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的口号。“后方挖蒋根”是指(

)

A.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B.民主党派的反蒋斗争

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中共在国统区的地下斗争参考答案:C3.以下关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反对禁欲主义,追求自由和幸福

②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③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④强调科学精神,反对宗教信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参考答案:C4.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危机的理解。由“1932年和材料的信息来看,主要反映了经济危机波及到全世界。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A。5.《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秋七月,初税田”B.“庶人食力,工商食官”C.“除井田,民得卖买”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铁制农具的使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A说明由于铁农具的使用,出现了私田,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积极劳作,生产积极性比井田制下的农民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政府对私田开始征收赋税;C项说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D说明由于铁农具的使用,人们开始使用牛耕,原来用于祭祀的牛用于耕地。B说明官府控制手工业,和铁农具的使用没有关系。故选B。6.奥地利的小施特劳斯被誉为(

)A.音乐神童

B.乐圣

C.K歌之王

D.圆舞曲之王参考答案:D7.“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了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儿子要顺从父亲的任何行为,小辈要无条件的尊敬长辈,所以与儒学宣扬的道德相符合,故答案选择D项。A项内容的表述与材料内容相反。B项本身说法错误。C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的发展·注重儒家伦理道德8.美国内战的主要历史意义在于(

)A.彻底消除了种族歧视

B.完成了广泛的社会改革

C.彻底废除了殖民制度

D.维护了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参考答案:D9.近代中国有许多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其中,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A.魏源的《海国图志》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参考答案:B10.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作“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尚未确立,本题凡是含④均是错误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含④,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含④,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含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社会的转变”的表现【名师点睛】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转型指的是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各种思想交相辉映。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1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说明了A.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

B.军机处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权力C.军机处大臣在皇帝心中没有任何地位D.军机处大臣揣摩皇帝意思拟发谕旨参考答案:D

12.18世纪晚期,“法国剧作家博马舍写出了名剧《费加罗的婚礼》。为避免当局查禁,该剧以西班牙为背景,实际影射法国。主人公费加罗是个仆人,机智乐观,常与贵族老爷斗智并取得胜利。从中我们可以提取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反对特权、主张平等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B.表达了第三等级战胜特权等级的坚定信心

C.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之间矛盾尖锐

D.法国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提倡思想自由参考答案:D13.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世袭的

B.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C.后世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

D.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是相对公正的参考答案:C考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说明秦、汉以后中国的用人制度逐渐走向公正,尽管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但较之三代世袭制却较为公正,宋明时期用人制度已经完全实现由私向公的转变,尽管存在缺憾但已经足够公正,所以C项说法错误,AB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材料涵义。14.拿破仑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你认为他这样说是因为A.40多次胜仗,徒有虚名,微不足道B.滑铁卢之战,使拿破仑前功尽弃C.《民法典》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拥护D.《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拿破仑对资产阶级的一大贡献,就是编纂《民法典》。这部由两千多条文组成的法典,把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这部法典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还传到美洲、亚洲和非洲地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答案为D项;A、B项,战争并非拿破仑这番话的重点,而且也是他自谦之词,并非真的微不足道、前功尽弃,因此二项都排除;《民法典》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封建阶级必然反对,因此不可能受到社会各个阶级的拥护,排除C项。15.1949年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鼓励发展——根本改造——有益补充——共同发展”的曲折过程,其中“有益补充”地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

C、计划经济退出中国舞台

D、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参考答案:A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过程主要是:“鼓励发展”(1949-1952)、“根本改造”(1953-1956)、“销声匿迹”(1956-1978)、“有益补充”(1978-1997)、“共同发展”(1997-今),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项开始于1953年,D项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于21世纪初,C项说法错误,我国至今是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模式,计划经济并没有退出中国舞台。16.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措施中,体现其经济上反抗殖民者的是(

)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B.恢复手工纺织,抵制英货C.拒绝参加英国殖民当局的宴会D.不去英国人开办的学校参考答案:B17.工业革命开始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自由主义;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生产力发展进行调整C.资本主义国家还没有找到合适经济政策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参考答案:B

18.江都王刘非是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兄长,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言论是()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C.“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伤也”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参考答案:19.罗斯福新政被称为是“复兴”、“救济”、“改革”三方面的新政,其中能够反映救济方面的内容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政策

D.兴办公共工程参考答案:D20.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参考答案: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这充分体现我国新时期“不结盟”“无敌国外交”的外交政策,即B。A是万隆会议精神,排除;C、D与上海合作组织的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21.2012年7月27日,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右图)于“伦敦碗”开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及时报道了这则消息。这体现出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是(

)A、远程教育

B、大众娱乐 C、传播资讯

D、政论宣传参考答案:C22.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云云。试分析秦始皇封禅的最主要目的是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C.给皇权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D.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参考答案:C23.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廉洁,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按三省六部制的功能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应该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中书门下

参考答案:A略24.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工业革命A.没有引起工业领域的广泛变革

B.呼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C.带来了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

D.结束了中世纪封建势力的统治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经济自由主义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越少越好,这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而中世纪欧洲是封建社会,政府、教会对企业的干预较多。故C符合题意。D项的“结束了中世纪封建势力的统治”是是由资产阶级革命而实现,此项虽符合史实但与题干无关。AB项明显不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迁·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迁的表现25.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参考答案:考点:91:鸦片战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历史意义.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三元里前声若雷”可知这是鸦片战争时期广州附近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表述错误.故选A.26.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B.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C.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D.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据材料“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基础的变化引发思想和政治的现代化,而中国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曲折,现代化运动与救亡图存结合,故中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故C正确。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没有突出中国救亡图存的背景,故A排除。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片面强调文化方面,故B排除。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片面强调政治方面,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影响;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特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影响27.诗人爱伦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希腊的光荣在政治上表现为A.法律体系的完美B.哲学思想的成熟C.民主政治的发达D.杰出人物的汇聚参考答案:C28.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参考答案:考点:36:宋明理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和心学的主要思想观点.解答: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之争.乙方是陆九渊的心学,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致良知”就可得到天理,反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甲方即朱熹的理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认知论上提出“格物致知”.A、D是陆王心学的观点;C是王阳明的主张.故选B.29.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

B.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D.宣传科学救国

参考答案:C30.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休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宋明理学的本质,其“存理去欲”的观点是压制个人的欲望,来符合封建伦理纲常的要求,其本质是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所以D正确,ABC不是目的。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2017年是辛亥革命106周年。“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理应再度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人民日报社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0月9日材料三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两岸和平是台湾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过去三年多,“政府”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并得以大幅度降低台海紧张,赢得国际社会的肯定与支持。三年多来,我们与大陆签署15项协议,每一项协议都做到了“对等、尊严、互惠”、“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两岸人民同属于中华民族,希望双方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助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和平关系。——台湾地区总统、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中华民国中枢暨各界庆祝100年国庆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失败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分别影响中国命运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国共两党为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共同进行了哪些努力?(3)材料三与材料二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你认为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失败原因: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限制(2)功绩:国民党——国民革命运动,动摇了北洋军阀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共同努力: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发动国民大革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分)(3)角度:材料二从祖国统一的角度,材料三从两岸和平的角度。原因: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或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或共同纪念辛亥革命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统一)。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限制。(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根据材料“20世纪上半期”“影响中国命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分别影响中国命运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发动国民大革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就是国共两党做出的努力。(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比较能力。从材料二、三叙述的重点可以判定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的不同角度,然后从辛亥革命的意义、海峡两岸加强交往的角度分析说明国共两党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32.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上半期,随着启蒙运动从英、法向整个欧洲的扩散,德国思想文化界的精英们也汇入启蒙运动的洪流之中。但是,德国的启蒙运动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为:一方西,它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另一方西,它还针对德国分裂落后的现状,将启蒙运动的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在宣扬理性等启蒙观念的同时,伴之以浓烈的民族情感,最终形成了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共生。由于这一特点,启蒙运动在德国成长的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构成了德意志民族的自信,而且最终催生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摘编自邢来顺《德国贵族文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材料二陈独秀说:“吾宁思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思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胡适也指山:“新文化运动的根本意义是承认中国旧文化不适宜于现代的环境,而提倡充分接受世界的新文化”,中国应该“接触新世界的科学民主文明而复活起来”。——摘编自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出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述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时期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与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的主要不同。参考答案:(1)内涵:①宣扬科学、民主、理性、宽容、进步、文明、民族情感;②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相伴共生,共同发展。(2)不同:①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形成背景是受启蒙运动影响、德意志的分裂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文化运动是在民族危机严重、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下兴起。②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强化了本民族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是彻底否定中国旧文化,主张以世界新文化取代中国传统文化。③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加强了民族自信,滋生了极端的民族主义;而新文化运动在推动中国近代文学艺术转型的同时,削弱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产生许多负面影响。(1)关于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根据材料一“它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它还针对德国分裂落后的现状,将启蒙运动的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在宣扬理性等启蒙观念的同时,伴之以浓烈的民族情感,最终形成了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共生”“启蒙运动在德国成长的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