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丁沟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丁沟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丁沟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丁沟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丁沟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丁沟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秋风袅袅秋虫鸣张强秋天是虫的季节。蝉在林中“知了,知了”不停地叫着,仿佛已感到时光将尽,要抓住这最后的时刻释放出生命中最后的热情;田野未收割的豆地里,蝈蝈也伏在豆棵下“吱吱,吱吱”聒噪着,和树上的蝉声相应和。夜晚月朗星稀,凉风习习,蛐蛐、油蛉、纺织娘躲在一个角落里忘我地弹唱,时而独奏,时而合唱,直到月已西斜,夜色阑珊,仍迟迟不肯睡去,它们怕辜负大好的时光。蝉从五月末由黑暗的地下爬出,开始羽化为成虫,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六月三日夜闻蝉》中写道:“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可见六月就已经可以听到蝉声了。“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阴。”整个夏季都是蝉的,它们不知疲倦,伴随着一路攀升的气温,把一个夏天吵得沸沸扬扬,这盛大的阵势一直要持续到秋初。古时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立秋的三候为“寒蝉鸣”,这时的蝉已禁不住越吹越凉的秋风和越来越浓重的夜露,开始发出凄苦的哀号。宋代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层秋雨一层凉,蝉弱小的身躯的确难以抵挡秋雨的侵袭,这凄凄切切的悲鸣或许就是它们无奈的抗争吧?“薄暮寒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郎士元《送别》)一声凄切的蝉鸣曾触发了多少人的千古愁思,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这悲凉,有的是身世之痛,有的是家国之思,有的则是离别之苦。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秋夜中叫得最欢快最忘我的莫过于蟋蟀,月华如水,洒在庭院中、窗台下,洒在枕边,洒在滴露的梦里。“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些从《诗经》中走来,唧唧吟唱的秋虫,此时就蹲在檐下的月影里,或者躲在墙缝里,趴在草丛中,它们歌唱凉如水的夜色,歌唱大地的丰收,歌唱村庄的温暖。“空庭疏雨后,四壁乱蛩鸣。”“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看,秋夜漫漫,陪伴人打发这寂寥时光的不只是一盏昏黄的灯,还有蛐蛐缠缠绵绵的歌吟。秋夜,纺织娘“轧织,轧织”“织、织、织啊,织、织、织啊”的叫声一点儿也不比蟋蟀逊色。和蟋蟀不同的是,纺织娘似乎很少躲到村庄的屋檐下,野外的草丛才是它们最宽广最自由的舞台。纺织娘古称“络纬”,《诗正义》中“络纬鸣,懒妇惊”是说纺织娘叫起来的时候,懒惰的妇人突然开始吃惊,原来她意识到秋天到了,冬天也就不远了,还没准备好过冬的棉衣,她怎能不惊呢?其实猛然吃惊的何止懒妇,李白《长相思》中写道:“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霜降三候为“蛰虫咸俯”,俯,蛰伏也。过了霜降,秋虫的吟唱渐渐稀疏,这时古人认为秋虫都蛰伏了,实则不然,即使养在笼中,置于炉旁,蟋蟀、蝈蝈、纺织娘也只能勉强活过春节。虫的寿命使然,非人力所能逮也。但秋虫的一生是响亮的一生,它们认认真真活过,这是它们对生命的尊重。我庆幸和小虫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吧,它们还醒着,还用村庄朴实的方言唱着大地的歌,生命不息,大地的歌唱也永不会停止!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描写秋虫在月夜忘我地歌唱,主要表现出秋虫对时间、对生命的珍视,展示了它们对生命的热爱。B.人们常以寒蝉来表现身世之痛、家国之思或离别之苦,这体现了王国维所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C.古人认为蟋蟀、蝈蝈、纺织娘到霜降后都蛰伏了,作者不认同这种说法,作者认为这时的秋虫大部分因为寒冷而冻死了。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层次条理清楚,行文自然流畅,极富文化意蕴,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表现出作者对秋虫的赞美。5.文章多处引用古诗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在作者看来,“秋虫鸣”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请结合全文概括。参考答案:4.C

5.(1)增添文章的文学性(语言典雅,富有文采),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2)丰富文章内容,使自己的见解更加深刻(突出作者的看法和情感态度),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6.(1)不辜负美好时光,释放生命的热情(忘我地歌唱)。(2)面对生活中的凄苦,虽无奈,但依然抗争。(3)歌唱生活的美好、大地的丰收、村庄的温暖,生命不息,歌唱不止。(4)生命虽短暂,但应尊重生命,要认真地活。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对表达技巧、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等等内容的考核。解答首先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然后对所给选项一一与原文进行比较。C项,“秋虫大部分因为寒冷而冻死了”说法错误,应是寿命使然。5.试题分析:题目要求简要说明文章多处引用古诗文的好处,是考查考生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引用一方面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另一方面可以让作者的看法见解得到佐证,使其更有说服力。本题引用的是古诗文,古诗文有增添文章的文学性,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的作用。依此思考,我们就可以得出答案。例如文章开头描写秋虫在月夜忘我地歌唱,主要表现出秋虫对时间、对生命的珍视,展示了它们对生命的热爱。点睛:在文章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真实性。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内容,使文章显现出文采。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答此类题切入角度:引用的内容,与作者的见解看法的关系;文本: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典雅性,增添文学底蕴。读者: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6.试题分析:题目要求概括在作者看来“秋虫鸣”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是考查探究作品写作意图的能力。要抓住关键信息“作者看来”和“生活态度”,在文中圈画出作“秋虫鸣”的句子和的作者情感态度语句。例如文章开头描写秋虫在月夜忘我地歌唱,主要表现出秋虫对时间、对生命的珍视,展示了它们对生命的热爱;还有“唧唧吟唱的秋虫,……它们歌唱凉如水的夜色,歌唱大地的丰收,歌唱村庄的温暖。”;再者“蝉弱小的身躯的确难以抵挡秋雨的侵袭,这凄凄切切的悲鸣或许就是它们无奈的抗争吧?”抓住了这些就不难得出答案。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沙海的绿荫朱春雨18号甲,是导弹某部队的一个研究所。偌大一个师级编制,女的只有三员。不记得是哪个休息日,欧阳美怡换上了那条有水仙花图案的旧裙子,从第二研究室小院门口经过,去她负责的放射线病理研究室拍小动物实验的照片。欧阳美怡不管穿什么衣服,看上去都那么端庄得体,加上她举止文静,谈吐大方,显得有见识,有风度。咣!一盆仙人掌从二楼阳台上摔下来,阳台上站着18号甲的老姑娘沈巧,她看着门口,爽声笑了,笑得站在门口的唐天虚心慌意乱。沈巧一声轻笑:“如果你真想谈恋爱,我看欧阳美怡这位凌波仙子对你不一定合适……”唐天虚愤愤然瞪着眼睛。“沈大姐——”不远处传来一句甜丝丝的声音,“你还是管管你自己的事吧,少说几句伤人的话。”“哟,这个小妹妹也恼我了。”沈巧顺着声音,在山溪跟前的马兰草丛里找见了一个娇小的身影。唐天虚此时此刻真是有点厌恶沈巧了。他扶扶近视眼镜,看见了植物苗圃的管理员黄金桃正挑着一对老大的箩筐走来,竹扁担在肩上咯吱咯吱响,一走身子一颤。她把这些花枝从苗圃里剪来,要压植到18号甲本部的每一条路边,让鲜花打扮我们的道路。“你看她,”沈巧指指黄金桃,喃喃地说,“为了用绿荫和花朵去给别人装点生活,这个含羞草一样的小姑娘总是这样默默工作,好像她生到世上,就是为了别人……”唐天虚烦躁地甩手进了第二研究室的小院门。从二楼阳台摔下来的那盆仙人掌在晒得滚烫的水泥地面上依然生机盎然,满身棘刺。他真奇怪:沈巧为什么独独喜欢这种生命力强悍的植物,既无芳香,又不华美?想想,沈巧这人,倒多少有点像仙人掌。父母早亡,使她过早地接触了人生;生相平庸,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固然是一种悲哀,同时又是一个难得的长处:她不会被千奇百怪的媚眼耗去金子一般的青春。优异的学习成绩像条闪光的金线,贯穿在沈巧的小学、中学、大学和留学苏联的漫长时日里。她穿上了军装,军人的天职很自然地渗进了她单纯而诚朴的灵魂。她懂得命令和服从,也懂得忠诚和牺牲,但她仍然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私生活.“没有对心的,我就当一辈子女光棍儿!什么孤独呀,寂寞呀,笑话!我有我的追求,我有我的爱好,我有我的做不完的工作。荡去那些世俗的迷雾吧!”第二天,沈巧拿着核查出来的一处运算错误,走到唐天虚面前:“唐天虚同志,你似乎不应该忘记,这里有一个∑系数的。”唐天虚伸手重新运算一番,果然错了。他说:“你作为助手,本来就有修正错误的责任。”“可惜我这个助手,无法排除你心灵上的故障。”沈巧狡黠地眨了眨她的眼睛。唐天虚压着火儿说:“沈巧同志,你最好能把精力集中到研究工作上,那会有助于你出成就。而我,也不需要你这么提醒。”“感谢你的警告。只是我并没有损人的念头,也没在利己上花心思。有了看法,我还是要说。”沈巧把一本两个月合刊的《学术通报》丢到了唐天虚面前。《学术通报》的目录是印在封皮上的,头题便是沈巧的文章:《∑系数在AR综合使用程序研究中不可忽视》。唐天虚怔住了。他的助手沈巧,竟然在∑系数上持截然不同的见解。“你干嘛用这样的眼光看我?”沈巧毫不胆怯地迎着唐天虚谴责的视线。“起码,你写这篇论文时,不该不让我知道。”唐天虚在咬着牙。“你在学术上的门户之见,足可以当一个严格管教孩子的家长。”沈巧回了一句。“你赞同顾雨时的观点,你可以申请调到他所在的一室去,我绝不挽留。那样,你可以全力以赴地搞你的∑系数。”唐天虚很是激动。沈巧强忍着不快,说:“申不申请到一室去,是我的事。但是,我还是要请你注意这个∑系数!我的文章,完全依赖事实。不管你高兴不高兴,我还是要把∑系数搞下去的。”“那——悉听尊便!”唐天虚把《学术通报》丢到嵌着三排仪表的实验控制台上。沈巧拿着还要继续核算的计算草稿,转身走了,边走还丢下两句话来:“荡去世俗的迷雾吧,让你的太阳闪光!”他从来没发觉在自己的信念沉积中还夹杂着“门户之见”。果真如此吗?唐天虚从控制台上拿起沈巧留下的《学术通报》读起来。从沈巧的文章里看不到盛气凌人的架势,寻不见强词夺理的词句,感觉不出发难于人的私欲;她用苦心的求证,来说明∑系数是个客观存在,她还苦于目前无法推导出∑系数的具体数值。她的论据不能说服唐天虚,起码目前不能。不过,唐天虚认真读完她的文章之后,对沈巧却由衷地刮目相看了。“荡去世俗的迷雾吧,让你的太阳闪光!”又是沈巧的声音,可是沈巧并不在跟前。(节选自《中篇小说选刊》,有删改)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沈巧讽刺欧阳美怡为凌波仙子,赞美黄金桃给别人装点生活,说明她赞赏勤劳无私的人,表现出她鲜明的爱憎取向。B.小说中间插叙交代沈巧的相貌经历,其中“优异的学习成绩”一句为后文她指出唐天虚的一处运算错误埋下了伏笔。C.小说运用了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塑造了唐天虚等鲜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三位女性人物的形象个性鲜明。D.小说人物语言含义丰富,例如“荡去世俗的迷雾”,其中“迷雾”既指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又指学术上的门户之见。6.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三位女性军人形象的特点。7.这篇新时期军事题材的小说突破了过去“战斗文学”的老框框,更注重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本文展现了哪两个方面的矛盾冲突?作用如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参考答案:5.A

6.欧阳美怡:端庄得体、文静大方,有见识,有风度;黄金桃:声音甜美,与人为善,默默奉献;沈巧:心直口快,单纯诚朴,执着钻研,没有世俗观念。

7.矛盾冲突:(1)学术上的矛盾冲突,沈巧与唐天虚关于系数有不同见解,产生了激烈的冲突;(2)感情上的矛盾冲突。唐天虚对欧阳美怡暗生爱慕,沈巧对唐天虚的感情直言不讳,他们在爱情的看法上产生了冲突。作用:在冲突中展现了军人对事业的认真执着,同时也有利于丰富人物形象,塑造真实可信的军人形象。【5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A项,“沈巧讽刺欧阳美怡为凌波仙子”重“讽刺”一说错误,文章前面提到欧阳美怡时说“欧阳美怡换上了那条有水仙花图案的旧裙子……欧阳美怡不管穿什么衣服,看上去都那么端庄得体,加上她举止文静,谈吐大方,显得有见识,有风度”,由此可知,欧阳美怡是一个文静优雅的女子,沈巧称她为“凌波仙子”是就其外貌而言,并没有“讽刺”之意。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三位女性军人形象的特点”,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从文中来看,这三个女子都是军人,却各有各的特点,如第二段提到欧阳美怡“换上了那条有水仙花图案的旧裙子……欧阳美怡不管穿什么衣服,看上去都那么端庄得体,加上她举止文静,谈吐大方,显得有见识,有风度”,这些内容表现出欧阳美怡的端庄得体、文雅大方;如提到黄金桃的时候,写到“‘沈大姐——’不远处传来一句甜丝丝的声音”“植物苗圃的管理员黄金桃正挑着一对老大的箩筐走来,竹扁担在肩上咯吱咯吱响,一走身子一颤。她把这些花枝从苗圃里剪来,要压植到18号甲本部的每一条路边,让鲜花打扮我们的道路”“为了用绿荫和花朵去给别人装点生活,这个含羞草一样的小姑娘总是这样默默工作,好像她生到世上,就是为了别人……”,这些内容说明黄金桃的声音很甜美,为人和善,工作上默默奉献;写沈巧的时候,主要侧重她的语言和行为,如她直接与唐天虚说欧阳美怡不适合他,直接指出唐天虚的运算错误,这些内容表现出她的心直口快单纯诚朴,如她在学术研究上坚持自己的看法,决心要把∑系数搞下去,这表现出她的执着钻研,从她对人对学术的态度来看,她没有“门户之见“,没有世俗观念。【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欣赏作品形象,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篇新时期军事题材的小说……更注重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本文展现了哪两个方面的矛盾冲突?作用如何”,然后到文中找出所写的人物,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明确矛盾冲突是什么,最后分析作品设置这些矛盾的目的是什么。从文中来看,所塑造的人物有沈巧、唐天虚、欧阳美怡、黄金桃等,他们既是事业上的战友,也是生活中的朋友,从事业上来看,沈巧和唐天虚关于∑系数存在争议,“他的助手沈巧,竟然在∑系数上持截然不同的见解”“你赞同顾雨时的观点,你可以申请调到他所在的一室去,我绝不挽留。那样,你可以全力以赴地搞你的∑系数”“申不申请到一室去,是我的事。但是,我还是要请你注意这个∑系数!我的文章,完全依赖事实。不管你高兴不高兴,我还是要把∑系数搞下去的”,二人对于这系数都有自己的看法,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这是矛盾之一,属于学术上的冲突;从生活中来看,唐天虚心中倾慕欧阳美怡,而沈巧认为“如果你真想谈恋爱,我看欧阳美怡这位凌波仙子对你不一定合适……”,这是他们在爱情看法上的分歧,这是矛盾之二,属于感情上的冲突。从两个矛盾设置的作用来看,学术上的冲突表现了军人对事业的认真和执着,而感情上的冲突又让军人变得真实可信、有血有肉,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点睛】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考生要从文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文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共3题,每题3分)

古琴的文化内涵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20.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琴乐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B.“和雅”“清淡”的琴乐意境深远,其精髓在于“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C.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D.林黛玉关于弹琴的言论诠释了弹古琴要达到天人交融的意境。21.下列对“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主张入世,重视人生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B.“琴者,禁也”,儒家希望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D.庄子推崇“天籁”,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2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章阐述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古琴的韵味和演奏,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B.伯牙在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便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意识到古琴演奏应达到天、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C.儒家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诀》阐发的正是这一点。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清淡”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作者引用李白的诗句,增强了说服力。

参考答案:20.D林黛玉关于弹琴要求的言论论述的是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21.D【解析】错在“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相关文字在最后一段,其中并没有薛易简,前段引用过他阐述古琴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的文字,但这与庄子道家思想无关。22.B【解析】A.主客颠倒,应是儒家和道家对古琴的影响;C.《琴诀》宣扬的是琴曲道德功用;D.无中生有。【解析】略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以寿春。《史记﹒廉蔺列传》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B.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C.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D.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距:抵抗,抵御B.纵奇兵,详败走

详:仔细地C.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

毁:说坏话D.阴使人迎之

阴:暗地里,私下里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赵王因以括为将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君何见之晚也?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C.赵以数困于秦兵

衡少善著文,游于三辅。D.廉颇卒死以寿春

(苏武)以始元四年春至京师10.下列各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翻译: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B.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翻译:父亲与儿子不同心,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去领兵。C.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翻译:赵括取得了廉颇的职权后,就全盘更改法令,调动安排官吏。D.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翻译:廉将军虽然已老,饭量还很不错,可是与我一起坐着时,一会儿工夫就上了三趟厕所。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廉颇坚守不战的情况下,秦军间谍散布谣言,说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担任将军,赵王于是用赵括取代了廉颇。B.蔺相如认为赵括的毛病在于胶柱鼓瑟,只会死读马服君赵奢的书而不知变通,但他的意见最终没有被赵王采纳。C.燕用栗腹之计击赵,却被廉颇打败,割让五城求和;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又让他代行相国的职权。D.廉颇虽然接受了楚国请他为楚将的请求,但他认为楚国士兵的素质不如赵国,因此没有取得战功。1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中,宾,同“傧”,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B.“衡少善著文,游于三辅”中,“三辅”是指汉朝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同时也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方。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中,“为寿”是祝颂之辞,指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D.“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中“马服君”是赵孝成王赐给立有大功的赵奢的封号,其子孙遂以“马服”为姓,后改单姓“马”,赵奢是马姓始祖,邯郸是中华马姓的祖源地。1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2)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参考答案:7.D

8.B

9.D

10.B

11.D

12.D

13.(1)大王最终要派他领兵,如果他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能不受株连吗?(2)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当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披挂上铠甲上马,以此(或者翻译为“来”也可以)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7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前提是粗通大意,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把握句子特征,结合上下文的理解断句;其次,要掌握一些应试技巧,如注意句首、句末虚词,句式特点(如判断句和对称句);最后还应注意选项特征以及文体的语言风格。可用排除法。该句主要看“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和“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的如何断句。按语意疏通情况看,“朝”是动词,接受朝拜,是“括”(即赵括)发出的动作。“军吏”是名词,做“无敢仰视之者”的主语,其中“之”是指代赵括。“军吏无敢仰视之者”之前停顿合适,排除A和C项。“田宅可买者”是定语后置句,意为“可买的田宅”。“田宅可买者买之”语意不通,因为“之”代指田宅,“买之”前应该停顿,排除B和C项。D项,阅读审查,断句合理。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再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活用现象,理解时,根据语境辨析正误。B项,错误。“详”,解释为“仔细地”,代入原句,语意不通。按语境需要看,“详”,应该理解为通假字,通“佯”,意为“假装”。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明确辨析方向,然后联系平时积累和词语所在的语境,结合句子结构特征,做分析。必要时可用代入法进行比对验证。A项,因:承接连词,于是;介词,经由,通过。B项,何: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疑问代词,什么。C项,介词,表被动,意为“被”;介词,在。D项,以:第一句“寿春”是地点,第二句“始元四年”,指时间,“以”均是介词,意为“在”。故选D。【10题详解】此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结合上下文做好选择。B项,“父亲与儿子不同心”错误。联系语境看,赵奢和赵括的做法不一样,“父子异心”,应该是指“父亲与儿子心地不同”。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选文细节的理解,一定要把选项与原文对应的句子进行分析比较,看其中存在哪些异义与分歧。D项,“但他认为楚国士兵的素质不如赵国,因此没有取得战功”,理解错误。联系原文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说的是“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这是他没有取得战功的原因。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查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官职和科举、姓名和称谓、宗法和礼俗等,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尤其是课下注释的相关内容。D项,“马服君”是赵孝成王赐给立有大功的赵奢的封号,解说错误,是赵惠文王赐给赵奢的封号。故选D。【1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自己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终:最终。即:如果。称:称职。得无……乎,固定句式,意为“能不……吗?”。(2)既:已经,……之后。被:通“披”,披挂。以示尚可用,是被动句,意为“以此(或者翻译为“来”也可以)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以:翻译为“凭借”或“目的连词,来”均可,作“凭借”讲时,后面省略“之”,译为“以此”。参考译文:后四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当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经病危,赵王派使者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的间谍说:“秦军所厌恶的,只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将军。”赵王因此以赵括为将,取代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是凭名声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任命赵括为将。赵括从少时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以为天下没有人能抵得过他。曾经与他的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不能难倒他,可是并不说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缘故,赵奢说:“用兵,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赵括把事情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就罢了,如果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是赵括。”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的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做将军。”赵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饮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当做朋友看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东西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接受命令的那天,不过问家事。如今赵括一旦做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有无可以买的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赵王说:“您就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母亲于是说:“大王最终要派他领兵,如果他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能不受株连吗?”赵王答应了。赵括取得了廉颇的职权后,就全盘更改法令,调动安排官吏。秦国大将白起听说这件事,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逃走,却由背后偷袭赵军的辎重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截断为两部分,赵军士兵离心。四十多天,赵军饥饿,赵括出动精锐士兵亲自与秦军搏战,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的士兵于是投降秦国,秦军全都活埋了他们。赵国前后所损失一共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兵就包围了邯郸,一年多,赵国几近灭亡。靠楚国、魏国诸侯来救助,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赵王也因为赵括母亲之前的话,最终没有诛杀。自邯郸包围解除五年,燕国采用栗腹的计策,说“赵国年富力强的人全死在长平,而他们的孤幼未成人”,发兵攻击赵国。赵国派廉颇为将军,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和讲,赵国才答应了退兵。赵国将以尉文城封给廉颇号称信平君,让他代行相国的职权。廉颇在长平被免职回家,失去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全都离开他。等到他又被任命为将军,门客又重新回来。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吧!”门客们说:“唉!您的见解怎么这样落后?天下之人都是按市场交易的方法进行结交,您有权势,我就跟从您,您没有权势就离开,这本是普通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攻打魏国的繁阳,攻克了它。赵孝成王去世,儿子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取代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跑。廉颇于是奔向魏国大梁。第二年年,赵国就以李牧为将军攻打燕国,攻下武遂、方城。廉颇在大梁很长时间,魏国不能信任重用。赵国因为屡次被秦兵围困,赵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使者看廉颇还能不能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用重金贿赂使者,让使者说廉颇坏话令。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当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披挂上铠甲上马,以此(或者翻译为“来”也可以)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赵国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将军虽然已老,饭量还很不错,可是与我一起坐着时,一会儿工夫就上了三趟厕所。”赵王以为廉颇老了,就不再召回。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迎接他。廉颇虽然做了楚国将军,并没有战功,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啊。”廉颇最终死在寿春。【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懮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连衡而斗诸侯

斗:使……·争斗B.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举:侵犯C.赵奢之伦制其兵

伦:类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北:名词作状语,在北边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衡,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军,即联合较为弱小的几个国家共同对付强国。B.四君,指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C.墨翟,即墨子,战国初年学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D.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后泛指帝王的宗庙。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秦论》是史论,本文总论了秦的兴起和灭亡的原因,充分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给汉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鉴。B.本文通篇采用对比论证手法,集中表现在第五段。秦国的过去和现在比,陈涉与九国之师比,秦强盛之久与秦灭亡之速比,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C.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历史事实作出高度概括。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叙史时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并讲究细节的准确。D.本文是一篇政论,以议论为主,语言有辞赋特色,讲究铺排渲染。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字语。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5分)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5分)

参考答案:14.B举,攻取。

15.A连横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16.C叙史时“并讲究细节的准确”表述不恰当,本文并不讲究细节的准确。17.(1)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云集”“响应”“赢”“景从”各1分,句意1分)(2)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身”1分,被动句1分,省略句1分,语意2分)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以上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写校始讫,谨封上呈。(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亮知荆州次当受敌

次:驻军B.乃投毦而答曰

投:扔掉C.将军自度何如也

度:估计D.则非亮先诣备

诣:谒见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B.我聊以忘忧耳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C.乃以上客礼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1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B.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C.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D.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13.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4分)译文:

(2)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4分)译文:

(3)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4分)译文:

参考答案:10.A(只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浅层翻译,就能发现“次”应该充当“当受敌”的状语,翻译成“驻军”作谓语,就会造成整个句子前后矛盾,“次”——“第二个”,诸葛亮知道荆州是第二个应当受敌(的地方)。)11.A(A项的第一句的“而”字放在前半句陈述后表否定,这是明显的“转折”标志;第二句的“而”字也放在两个相同结构表否定的句子之间,这是明显的“转折”标志,于是A项正确。B项第一句的“以”作介词,用,(后省略介宾短语的宾语);第二句的“以”作连词,来,于是B项不同。C项第一个“乃”表顺承,作连词,“于是”;第二个“乃”表转折,作副词,“竟然”;D项两个“之”均作代词,但第一句的“之”是指代,翻译成“这样”;第二句的“之”是人代,翻译成“他”。)12.(C这道题的关键是对“臣奉旨寻详”这句话的正确理解,以及文言句式的“四字一断”格式。裴松之注《三国志》是受诏加注。)13.⑴(4分)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经,(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⑵(4分)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⑶(4分)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值得奇怪。【参考译文】

《魏略》说:刘备屯军于樊城。当时曹公(曹操)刚刚平定河北(袁绍),诸葛亮(暗)知荆州是第二个受敌(的地方),但刘表性格比较和缓,不通晓军事。诸葛亮(于是)望北去见刘备,备与亮没有旧交情,又因为(诸葛亮)年纪比较小,像一般的门客接待他。军内升帐完毕,其他的宾客都走了,只有诸葛亮留了下来,刘备也不问他(亮)想要说的。刘备喜好结毦(用鸟羽兽毛做的装饰品),当时正好有人把髦牛尾给刘备,刘备用手自己在结。(于是)诸葛亮进言说:“开明的将军应当又远大的志向,但结毦可以做什么呢!”刘备(于是)知道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于是扔下毦回答说:“和你怎么说呢,我无聊的时候用来打发时间罢了”。诸葛亮于是献言说:“将军认为刘镇南(刘表)和曹操谁厉害?”备回答说:“(刘表)不及。”诸葛亮又说:“将军自己呢?”说:“我也不如(曹公)”诸葛亮说:“现在都不及,但将军的军队不过数千人,凭这个来等待敌人,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刘备说:“我也心烦这个,应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说:“现在荆州不是总的人口少,而是登记在户的人少,一般的住户都有很苛刻的赋税,于是人们心中不悦;可以和刘表说,让国内没有登记的住户自己登记,这样的话国内人口旧多了(旧可以征军抵御曹兵了)”。刘备听从诸葛亮的计谋,于是军队就强多了。刘备由此深知诸葛亮的英略,于是以上等宾客之礼待诸葛亮。。《九州春秋》上所说的也是这样。我(裴松之)认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刘备)不认为我是一个乡下人,委屈自己,亲自三次到我的草屋来看我,拿现在天下的大事来和我商量。”那么就不是诸葛亮先见的刘备,这是很明白的了。虽然听说和看到的不一样,各有各的说法,然而不一样成现在这个样子,也太让人觉得奇怪了。

裴松之在《上三国志注表》说: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务在周悉”、“补其阙”、“惩其妄”是裴松之注《三国志》的主要目的。就“补其阙”而言,裴注是达到自己的目的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图是北京国际电影节节徽。请仔细观察,用一段准确、简明的文字对其构成和寓意进行介绍。参考答案:北京国际电影节节徽由一枚有着七彩叶片的风车构成。七枚叶片代表着电影是世界的第七艺术,每枚叶片上都有胶片的齿孔,是城市的一个剪影,寓意着城市的进步与电影文化的发展相关联。风车是不断转动的,寓意着多面来风,吉祥如意,也预示着电影产业的持续性和巨大发展空间。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解答本题要先仔细研究徽标,北京国际电影节节徽由一枚有着七彩叶片的风车构成,因为是电影节节徽,所以每枚叶片上的空白应该是胶片的齿孔,风车呈现不断转动的状态。在徽标下面是“北京国际电影节”字样以及相应的英文字母。然后我们再思考徽标的寓意,寓意要围绕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作用与意义展开。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屈原抓住香花异草、佳木美林、男女情爱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美学内涵,来表达抒情主体的形象和性格,使全诗的风格更为绚美艳丽,光彩照人。B.今天读《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焦仲卿在诗歌中表现出了忠于爱情、勇敢捍卫纯洁爱情的可贵品质仍令人震撼。C.曹操对“建安风骨”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对文人学士的鼓励,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诗歌创作,对建安文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D.《归园田居》反映了深刻的思想变化,表现了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不仅重视,广大陶诗爱好者也为之倾倒。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