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唐山市第七十三中学2022年度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6分)鸿
雁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蟑、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乌,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迂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绎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寓慨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据,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12.下列古代咏雁诗(词),“侧重言志”的是
(
)(3分)A.“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C.“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1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B.中国占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E.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托物言志的诗词。
14、文章最后一段中提到“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其中“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15.鸿雁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独特的意象,请你结合文章谈谈在古代诗歌中鸿雁能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审美感受?(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B(A、C侧重抒情。D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词,既有因秋临塞下雁去衡阳而引起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穷感慨,又有因岁月流逝而坚定诗人建功立业、时不我待的报国信念。“雁”意象在此词中不再单纯是主体悲苦情感的抒发栽体,更为重要的是起着警钟长呜、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13.BE(B、要体现的应该是“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E、应该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马小菊天空的天马小菊从家里出来时,天还好好的,走到半路就下起了雨。马小菊没带雨具,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又冷又疼。她看看离药店不远了,就跑了起来,跑到药店,衣服湿了个透。这个夏天的雨格外多,像失恋女人的眼泪,落得很频繁。“咋这天来了?”药店老板招呼马小菊。“婆婆疼得紧。”马小菊一边用她本就湿了的袖子擦拭脸上的雨水,一边回避着药店老板的眼睛。马小菊的婆婆有风湿病,一到雨天就疼得厉害。“向午真不是个东西,把家里的事都甩给你一个人,自个儿倒乐呵去了。”药店老板说。向午是马小菊的男人,当包工头挣了钱后就很少回家了,别人说他有了外遇。马小菊没理药店老板的茬,边说拿一盒膏药再拿一盒止疼片,边从湿湿的裤兜里往外掏钱。药店老板把找回的钱递给马小菊的时候说:“昨天二凯去省城进货看见向午了,他和一个女的在街上走着。”说完两眼盯着马小菊看,以为她会大骂向午一顿,可是马小菊似乎没什么反应,她先接过钱,然后像听别人家男人的事一样“哦”了一声。马小菊说:“要是二凯再看见向午,就跟他说他娘病了,想他。”马小菊说完拿上装在塑料袋里的药就往外走。雨还在下着,马小菊不紧不慢地走在雨里,密密的雨点实实地打在她身上。刚才要不是药店老板提起向午,她还想在药店避避雨的,可是药店老板提起了向午,她就不能再待下去了。向午是马小菊的一块心病。刚听说向午有外心的那会儿,马小菊的心都碎了。她整天哭整天骂,四处向人打听向午的行踪。她还去省城找了一趟,但偌大一座省城,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就像绣花针落门前草坡地了。马小菊找了三天三夜,没找到,就回来了。马小菊回到家才知道,她不在家这几天,婆婆摔断了腿。马小菊好懊悔,如果不是自己离开家去找向午,婆婆就不会摔伤。马小菊抱着婆婆的伤腿,眼泪流得像筛子眼里落下的米。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马小菊不去理。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马小菊揣着药走到家时雨停了,她心想:这雨,好像就是给我下的。马小菊进了屋唤了几声娘,没人回应。马小菊以为婆婆睡着了,就去自己的房间换衣服。等她换完衣服来到婆婆房间一看,婆婆昏倒在地上,口里吐着白沫,手里却紧紧地攥着一张向午的照片。马小菊明白了,婆婆是为了找放在抽屉里的向午的照片才摔倒的。马小菊赶忙把婆婆送到了医院。医生说是脑溢血,要马小菊去交住院押金。马小菊的钱不够,就去银行取钱。在去银行的路上,马小菊碰见了旺子媳妇。旺子媳妇追着撵着跟马小菊说:“我在省城看到远处一个男人,好像是向午呢。”马小菊说:“你再看见向午,跟他说他娘病了,病得很重,让他赶快回来。”旺子媳妇还想跟马小菊说些什么,马小菊却匆匆走了。经过一夜的抢救,婆婆仍然昏迷不醒,医生说能否醒过来不好说。马小菊说:“怎么就不好说了呢?”她想起别人曾给过她一个治疑难杂症的偏方,婆婆用了这个偏方也许会好起来。她就回到家找到那个偏方,按方子里写的,找了几味药,最后就差一味冬瓜皮。马小菊知道前院吴二婶家种了冬瓜,就去吴二婶家要冬瓜皮。马小菊到吴二婶家还没开口说话,吴二婶就先和她说起了向午的事。吴二婶说:“小菊,我去省城儿子家,看见向午和一个女人在逛街。”马小菊说:“吴二婶,你再见到向午,跟他说他娘病得很重,快不行了,让他赶快回来。”婆婆喝了马小菊熬的药,仍旧没有好,最后还是去了。婆婆入土那天,又下了雨,很大的雨,雨声把马小菊的哭声给淹没了。雨季快要过去的时候,向午回来了。向午一身落魄地回来了,他被人骗了个精光后回来了。“你还回来干啥?你娘不在了你还回来干啥呢?”马小菊说着,眼泪像雨滴一样落了下来。可这时窗外的雨却停了,天空响晴响晴的。(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A.面对丈夫的外遇,马小菊开始时大吵大闹,后来心平气和,毫不在乎,连回答别人时都是简单重复那几句话,这一变化过程说明她对丈夫已经丝毫不抱希望。B.小说对向午这个人物着墨不多,但这个赚了钱就开始膨胀、迷失自我的农民形象具有典型性,隐含着作者对进城农民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的忧虑和反思。C.作者注重在细微处写人,写药店老板、旺子媳妇、吴二婶等人迫不及待地将向午的相关信息告诉马小菊,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D.小说结局虽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但从小说情节的发展逻辑看,随着向午的回归,马小菊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她一定会原谅丈夫,过上幸福生活。E.小说有主次两条线索,主线是马小菊在家中照顾婆婆,次线是向午在城里出轨被骗;两条线索同时发展,最后随着向午落魄归家而相互交织。5.小说在刻画马小菊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小说中多次写到“下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参考答案:4.BE
5.①善良孝顺。在丈夫有外遇长期不归家的情况下,马小菊仍然毫无怨言、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表现了善良和孝顺的本性。②坚强隐忍。面对丈夫的出轨和众人的闲言碎语,马小菊外表平静,内心其实非常痛苦,但她隐忍不发,用柔弱的双肩担起家庭的责任,表现出坚强隐忍的一面。
6.①设置背景,渲染氛围。“下雨”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自然环境,通过反复描写“下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人物活动的氛围。②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面对向午的出轨,马小菊内心极其痛苦,密集的雨滴看似打在她的身上,其实是在敲打着她的心。作者借下雨来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③推动情节发展。“下雨”与小说情节的发展密切关联,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④深化小说主题。自然界的“雨”与马小菊婚姻中的“雨”互相交织,隐喻主人公的生活进入“雨季”,进一步表现小说主题。4.试题分析:A项,“不抱希望”错,原文“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说明,当时马小菊因为婆婆的病无法顾及其它的事情。B项,“体现了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错,文中药店老板“以为她会大骂向午一顿”,是一种“看热闹”的心理,并无“同情”,更无“关心”;从原文“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分析,旺子媳妇、吴二婶更多的恐怕也是“看笑话”的心理。D项,“她最终会原谅丈夫的过去”错,太绝对,也于文无据。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在丈夫有外遇长期不归家的情况下,马小菊仍然毫无怨言、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表现了善良和孝顺的本性”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善良孝顺”的性格特征。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善良孝顺”“坚强隐忍”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6.试题分析:小说和散文中经常见到分析某个细节或某种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的题目。回答这类题目首先在文中找到这些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时小说主要从反应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是文章的线索。散文主要分析结构上的照应、线索,内容上的强调情感和文章的主旨。此题从“设置背景,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推动情节发展”“深化小说主题”的角度进行分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①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国家一体,即由国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②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③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优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18.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19.如何理解“家族”的意义?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5分)20.第三段引用了很多古代哲人之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5分)参考答案:18.(6分)第一段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入手,论述了伦理通过家族对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或答“通过家族的意义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第二段以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传统科技为例,论证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最后强调中国文化价值体系是以善为核心的;第三段引古代哲人之语,阐述了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格尊严,逐渐形成了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评分建议:每点2分,共6分。19.(5分)家族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安神立命的重要基础;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精神的生长道路上的起点;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评分建议:1点2分,2点3分,3点5分,共5分。20.(5分)引用哲人之言,有力说明了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或答“有力地论证了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伦理道德,进而形成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文化人格的观点”);并找到了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的历史源头。评分建议:前一点3分,后一点2分,共5分。如答“引用文化名人和经典的相关论述,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使得文章更有思想深度”,最多不超过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张稷字公乔,幼有孝性,生母刘无宠,得疾。时稷年十一,侍养衣不解带,每剧则累夜不寝。及终,哀恸过人,杖而后起。见年辈幼童,辄哽咽泣泪,州里谓之淳孝。长兄玮善弹筝,稷以刘氏先执此伎,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遂终身不听。性疏率,朗悟有才略,起家著作佐郎,不拜。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齐永明中,为豫章王嶷主簿,与彭城刘绘俱待以礼,未尝被呼名,每呼为刘四、张五。以贫求为剡令,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会山贼唐宇之作乱,稷率部属保全县境。所生母刘先葬琅邪黄山,建武中改葬,物资委积。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自幼及长,数十年中,常设刘氏神座。出告反面,如事生焉。永元末,为侍中,宿卫宫城。梁武师至,兼卫尉①江淹出奔,稷兼卫尉卿,都督城内诸军事,无恙。时东昏②淫虐,北徐州刺史王珍国使直阁③张齐行弑于含德殿。稷乃召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钟下,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梁朝初,为散骑常侍,中书令。及上即位,封领军将军。武帝尝于乐寿殿内宴,稷醉后言多怨辞形于色。帝时亦酣,谓曰:“卿兄杀郡守,弟杀其君,袖提帝首,衣染天血,如卿兄弟,有何名称?”稷曰:“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东昏暴虐,帝率义师来伐,臣与之。”帝捋其须曰:“张公可畏。”中丞陆杲弹稷云:“领军张稷,门无忠贞,官必险达,杀君害主,以为常。”帝留其表,竟不问。累迁尚书左仆射。帝将幸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旧临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帝以稷清贫,手诏不受。宋时孝武帝经造张永,至稷三世,并降万乘,论者荣之。稷性明烈,善与人交,历官无畜聚,奉禄皆颁之亲故,家无馀财。为吴兴太守,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之识,其率素④如此。(《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编者有改动)【注】①兼卫尉:官职名;②东昏:侯爵名;③直阁,官职名;④率素:朴素。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哀恸过人,杖而后起
杖:拄拐杖B.兼卫尉江淹出奔
奔:逃亡C.皆酬太官馔直
直:同“值”,价值,价钱D.帝将幸稷宅
幸:宠幸,喜爱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稷以刘氏先执此伎
②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B.①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
②使直阁张齐行弑于含德殿C.①帝率义师来伐,臣与之
②稷性明烈,善与人交D.①奉禄皆颁之亲故
②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之识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A.张稷对生母刘氏可谓“淳孝”,生母病时他不辞劳苦的侍奉,生母死后他悲痛不已,几十年一直供奉着生母刘氏神位。B.张稷为官,粗中有细,他平息唐宇之之乱,都督城内诸军事,协助武帝伐东昏,立有不少功劳。C.面对武帝酒后严厉的质问,作为臣子的张稷不卑不亢,据理力争。面对陆杲的乘机弹劾,武帝却不追究。D.张稷家几代人都深得皇帝的信任,也深得民心,得益于张稷家族世代为官清廉,与人为善,率素宽厚。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3分)(2)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3分)参考答案:4D5B6D7.(1)父亲张永和嫡母相继去世,六年中张稷一直住在墓旁的房内(守丧)。(倒装,名作动。)(2)当初离开郡里而接受做仆射的征召,路经吴地,乡里迎候张稷的人布满水中和陆地。(“去”、“就”、“征”、“道”)参考译文:张稷字公乔,幼年时就有孝顺的品德。他的生母刘氏不受宠爱,得了疾病。当时张稷十一岁,侍养母亲衣不解带,每当母亲病情加重时,则一连几夜不睡。母亲去世以后,他哀伤过度,拄着拐杖才能起来。见了年辈相同的幼童,就哽咽流泪,州里的人们称他是淳孝。长兄张玮善于弹筝,张稷因为母亲刘氏曾经先会这一艺术,所以听见张玮弹奏《清调》,便觉得悲伤欲绝,于是便终身不再听它。(张稷)性格随便,开朗聪悟而有才略,起家为官时先被任命为著作佐郎,没有上任。父亲张永和嫡母相继去世,六年中一直住在墓旁的房内守丧。齐朝永明年间(483~493),担任豫章王嶷的主簿,和彭城的刘绘都受到礼待,不曾被呼叫名字,常常被称呼为刘四、张五。因为家贫,请求做剡县令,平时不问政务,常常到小山漫游。正遇上山贼唐宇之作乱,张稷率领部下保全了县境。生母刘氏先是临时安葬在琅邪黄山,建武年间举行改葬,别人资助的物品堆积很多。当时虽然没有拒绝,事后又随之归还了他们。从幼年到成年,几十年中,常年设着刘氏的神座。外出相告,回来面见,如同事奉活人。永元末年,担任侍中,守卫宫城。梁武帝的军队开到,兼卫尉江淹出逃,张稷兼卫尉卿,都督城内诸军事,平安无事。当时东昏侯荒淫暴虐,北徐州刺史王国珍便派直阁张齐到含德殿行刺。张稷于是召右仆射王亮等人列坐在殿前西面的大钟下面,并且派博士范云等人,前往见武帝,把这件事情告诉给武帝。梁朝初年,他担任散骑常侍、中书令。皇上即位后,封为领军将军。武帝曾在乐寿殿内设宴,张稷在酒醉后话多,怨忿的言辞流露在外。武帝当时也喝得很多,对他说:“你的哥哥杀死郡守,弟弟杀死君王,袖中提着皇帝的头颅,衣服染有天子的鲜血,像卿家兄弟,有什么名声值得称道?”张稷说:“我们兄弟是没有什么名声值得称道,但对陛下您而言,就不能说我们没有功勋。东昏侯暴虐,您也亲率义师来讨伐,也有臣的参与啊。”武帝捋着胡须说:“张公实在可畏!”中丞陆杲弹劾张稷说:“领军张稷,家风缺少忠贞,做官必求显达,杀君害主,成为常事。”武帝把奏表留在宫中,最终也没过问。几次升迁,担任了尚书左仆射。武帝将要到张稷住宅中去,因为正在盛暑,留在了仆射府衙。旧时迎待皇上所用的器物,都要交给宫官作为饭资。武帝因为张稷清贫,手写诏令不让宫官接受。南朝宋时,孝武帝就曾顺路到过张永(张稷之父)家,到张稷已经接连三代都有皇帝光临其家,当时谈到此事的人都很替张家感到荣耀。张稷性情明达刚烈,善于与人结交,历来做官都没有积蓄,薪俸都送给了亲友,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做吴兴太守时,刚到任就去访问遗老,任用他们的子孙担任高级职务,政治以宽恕而被称道。当初离开郡里而接受做仆射的征召,路经吴地,乡里迎候张稷的人布满水中和陆地。张稷装束简单地直接回到都城,人们都未曾认出他,他朴素就像这样。
略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苏绰字令绰,武功人,父协,武功郡守。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上饯于都门外。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文帝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未见知。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帝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文帝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帝曰:“吾亦闻之久矣。”寻除著作佐郎。上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乃召绰问,具以状对。上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既有口辨,应对如流。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卧而听之。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上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上同,遂并力拒窦泰,擒之于潼关。封美阳县伯。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已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上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己。绰常谓为国之道,当爱人如慈父,训人如严师。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北史·苏绰传》)4.对下面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寻除著作佐郎
除:免除B.上乃起,整衣危坐
危:端正C.诸将咸欲分兵御之
咸:全都D.博求贤俊,共弘政道
弘:拓展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在官岁余,未见知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皆询于绰而后定
④泉涓涓而始流A.两个“见”相同,两个“而”也相同。B.两个“见”不同,两个“而”相同。C.两个“见”相同,两个“而”不同。D.两个“见”不同,两个“而”也不同。6.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苏绰之所以能做官,是因为他的堂兄苏让的推荐。开始,他并没有引起皇帝的重视,后来因为许多官员找他解决疑难问题,才逐渐引起皇帝的注意。B.苏绰非常有才学,尤其对于政治和历史有独到的见解。在随皇帝去昆明池的时候,苏绰详细陈述了帝王安帮定国的根本道理,委婉地劝谏皇帝不要享乐误国。C.大统三年齐兵入侵,诸将都主张分兵抵挡,只有苏绰的想法和周文帝相同,结果证明他们的计策是正确的。D.苏绰为人俭朴,不经营私人田产,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为国家广泛寻求优秀人才,周文帝也是诚心诚意地委任他,有些事情,甚至可以自行处置,而不要告诉皇帝。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
从兄让为汾州刺史,上饯于都门外。(5分)
2
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5分)
参考答案:4.A(除:任命)5.C(①②都表被动;③连词,表承接;④连词,表修饰)6.C(A项皇帝注意他主要是因为他帮助周惠达。B项没有劝谏皇帝之意。D项只是可以先斩后奏。)7.(1)他的堂兄苏让出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2)苏绰常常和公卿讨论,从白天到黑夜,事情无论大小,都像是筹划掌握在手掌之中。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韦挺,京兆万年人。父冲,仕隋为民部尚书。贞观初,王珪数荐之,迁尚书右丞。历吏部、黄门侍郎,拜御史大夫、扶阳县男。太宗谓挺曰:“卿之任大夫,独朕意,左右无为卿地者!”挺曰:“臣驽下,不足以辱高位,且非勋非旧,而在藩邸故僚上,愿后臣以劝立功者。”不听。是时承隋大乱,风俗薄恶,人不知教。挺上疏。俄复为黄门侍郎,兼魏王泰府事。时泰有宠,太子多过失,帝密欲废立,语杜正伦,正伦以漏言贬。帝谓挺曰:“不忍复置卿于法。”改太常卿。初,挺为大夫时,马周为监察御史,挺不甚礼。及周为中书令,帝欲湔拭用之,周言挺佷于自用,非宰相器,遂止。帝将讨辽东,择主饷运者。周言挺才任粗使,帝谓然。挺父故为营州总管,尝经略高丽,故札藏家,挺上之。即诏河北列州皆取挺节度,许以便宜。帝亲解貂裘及中厩马赐之。挺遣燕州司马王安德行渠,作漕舻转粮,自桑乾水抵卢思台,行八百里,渠塞不可通。挺以方苦寒,未可进,遂下米台侧,贮之,待冻泮(pàn)乃运以为解。即上言:“度王师至,食且足。”帝不悦曰:“兵宁拙速,无工迟。我明年师出,挺乃度它岁运,何哉?”即诏繁畸令韦怀质驰按。怀质还劾:“挺在幽州,日置酒,弗忧职,不前视渠长利,即造船行粟,绵八百里,乃悟非是,欲进则不得,还且水涸。六师所须,恐不如陛下之素。”帝怒,遣将少监李道裕代之。敕治书侍御史唐临驰传,械挺赴洛阳,废为民,使白衣从。帝破盖牟城,诏挺将兵镇守,示复用;城与贼新城接日夜转斗无休时挺以失职内不平作书谢所善公孙常善数者也以他事系投缳死。索橐中得挺书,言所屯危蹙,意怨望,贬象州刺史。岁余卒,年五十八。(节选自《新唐书?韦挺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城与贼新城接/日夜转斗无休时挺/以失职/内不平/作书谢所善公孙常/善数者也/以他事/系投缳死B.城与贼新城接/日夜转斗无休时/挺以失职/内不平/作书谢所善公孙常/善数者也/以他事系/投缳死C.城与贼新城接/日夜转斗无休时/挺以失职/内不平作/书谢所善公孙常/善数者也/以他事系/投缳死D.城与贼新城接/日夜转斗无休时/挺以失职/内不平作/书谢所善公孙常/善数者也/以他事/系投缳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略”:南北朝时曾设经略之职,唐初边州置经略使,宋置经略安抚使,掌一路民兵之事,皆简称"经略"。文中的“经略”是筹划治理的意思。B.“刺史”"刺",检核问事之意。汉后期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后来各朝代地方长官有不同的称呼,并非后来地方的军政长官都称刺史。C.“民部”即户部,唐代因避讳李世民改称户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天下土地、水利、钱谷、礼仪等。D.“六师”,在周朝时指天子所统六军之师,后世泛指全部军队,跟《马嵬》中的“六军”意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韦挺出身官宦,受到皇帝重视。他的父亲做过隋朝的高官,唐太宗执意让他担任大夫之职,韦挺当即推却,但唐太宗仍坚持自己的意见。B.韦挺文武双全,历任多种职务。他在朝中担任过尚书右丞、黄门侍郎等职,皇帝派他率军运粮,下诏河北各州都受韦挺节制调度,允许他自行决断事务。C.韦挺待人不礼,遭到同僚报复。他任御史大夫时,对监察御史马周很冷淡,皇帝打算重用他,征求马周意见时,马周说他刚愎自用、只能胜任粗活,皇帝于是停止任命。D.韦挺运粮有略,不合皇帝心意。他认为运粮渠道堵塞,在严寒时节也无法行船,卸粮食并存储,但皇帝认为这将耽误征讨辽东,就惩处了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挺以方苦寒,未可进,遂下米台侧,贮之,待冻泮乃运以为解。(2)时泰有宠,太子多过失,帝密欲废立,语杜正伦,正伦以漏言贬。参考答案:10.B
11.C
12.C
13.(1)韦挺认为正是严寒冷的时节,不可运行。于是卸下粮食放在卢思台的旁边,贮藏它,等到解冻才把它解押运走。(2)当时李泰又受恩宠,太子多有过失,皇帝私下想要废除另立,告诉杜正伦,杜正伦因泄漏这话被贬官。【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在断句时特别要注意:①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②句子结构的对称性。③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④句子成分的省略。⑤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本题划线句大意是,盖牟城和贼人新城接邻,日夜作战不停止。韦挺因失职,内心愤愤不平,写信给和他关系好的公孙常。公孙常,是善于术数的人,因其它事情被拘禁,上吊自杀了。根据人物的不同,这句话分三部分,前两句说的是作战的情况,中间说的是韦挺,后面说的是公孙常。“日夜转斗无休时”“挺以失职”前句说作战,后句说韦挺,中间应断开,排除A;“作书”是写信的意思,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以他事”意思不完整,“系”应断在前面,排除A、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C项,户部“掌管天下土地、水利、钱谷、礼仪等”错误,“礼仪”应由礼部掌管。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本题C项,“皇帝打算重用他,征求马周意见时,马周说他刚愎自用、只能胜任粗活,皇帝于是停止任命”错误。根据原文“挺为大夫时,马周为监察御史,挺不甚礼。及周为中书令,帝欲湔拭用之,周言挺佷于自用,非宰相器,遂止。帝将讨辽东,择主饷运者。周言挺才任粗使,帝谓然”意思是,韦挺任御史大夫时,马周任监察御史,韦挺对马周不很礼遇。等到马周任中书令,皇帝打算洗刷韦挺的罪名任用他(为宰相),马周说韦挺很是刚愎自用,不是任宰相的大器,皇帝于是停止任命。皇帝将要讨伐辽东,挑选主管运送粮饷的人,马周说韦挺的才能胜任粗活,皇帝同意。可见,原文“马周说他刚愎自用”皇帝于是停止任命,与马周说他“只能胜任粗活”是两件事,选项把两件事杂糅在一起,故错。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以,认为;方,正;下,卸下;冻泮,解冻。(2)密,私下;废立,废除另立;语,告诉;漏言,泄漏这话。【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译文:韦挺是京兆万年人。他的父亲韦冲,任隋朝的户部尚书。贞观初年,王珪屡次推荐他,升任尚书右丞。历任吏部侍郎、黄门侍郎,拜授御史大夫、扶阳县男爵。太宗对韦挺说:“卿担任御史大夫,只是朕的意思,左右大臣没有为卿说情的!”韦挺说:“臣愚笨,不可以玷辱高位,并且不是功臣也不是旧臣,却位在藩邸故僚之上,希望让臣的职位靠后用来勤勉立功的人。”皇帝不听。
这时承袭隋朝大乱,风俗败坏,人们不知教化。韦挺上疏。不久再次任黄门侍郎,兼任魏王李泰的府事。当时李泰受恩宠,太子多有过失,皇帝私下想要废立,告诉杜正伦,杜正伦因泄漏这话被贬官。皇帝对韦挺说:“不忍心再以法令来处置卿。”改任太常卿。
当初,韦挺任御史大夫时,马周任监察御史,韦挺对马周不很礼遇。等到马周任中书令,皇帝打算洗刷韦挺的罪名任用他(为宰相),马周说韦挺很是刚愎自用,不是任宰相的大器,皇帝于是停止任命。皇帝将要讨伐辽东,挑选主管运送粮饷的人,马周说韦挺的才能胜任粗活,皇帝同意。韦挺的父亲过去担任营州总管,曾经筹划治理高丽,旧书信藏在家里,韦挺将它呈上。于是下诏河北各州都受韦挺节制调度,允许他自行决断事务。皇帝亲自解下貂皮衣并将宫中的马匹赐给他。韦挺派遣燕州司马王安德巡行渠道,造漕船转运粮食,自桑乾水抵达卢思台,行八百里,渠道堵塞不可通行。韦挺认为正是严寒时节,不可运行。于是卸下粮食放在卢思台的旁边,修粮仓贮藏,等到流水解冻再运行。向皇上报告:“估计官军到来,粮食就足够了。”皇帝不高兴地说:“军队宁可行动缓慢,运粮之事不可推迟。我第二年军队出征,韦挺却估计明年运粮,怎么办?”于是下诏书让繁畸令韦怀质迅速前往查问。韦怀质返回弹劾:“韦挺在幽州,每天置办酒席,不考虑职责,不前去巡视漕渠是否畅通,就造船运粮,走了八百里,才领悟不能这样,想前进不能,返回水流又干涸了。六军所需,恐怕不是陛下原先设想的。”皇帝发怒,派遣将作少监李道裕代替他。下敕令让治书侍御史唐临从驿道传递命令,给韦挺戴上刑具押送洛阳,废为平民,让他以平民的身份随从。皇帝攻破盖牟城,下诏让韦挺率兵镇守,表示重新任用;盖牟城和贼人新城接邻,日夜作战不停止。韦挺因失职,内心愤愤不平,写信给和他关系好的公孙常。公孙常,是善于术数的人,因其它事情被拘禁,上吊自杀了。搜查公孙常的衣服口袋,得到韦挺的书信,信里说到自己所屯兵的地方很危急,心中很是不满,因此韦挺被贬担任象州刺史。一年多后去世,终年五十八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投资不仅需要长远的眼光,还要有对时代节奏的把握。但我可能是一个不赶趟的人,每次别人指点我如何变现,我都虚怀若谷地听着,内心不胜惶恐。②为了丰富文体活动,更深刻地理解话剧,班级组织演出《雷雨》,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获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去哪玩比较省钱?去哪埋舒适又好玩?这些问题,大家讨论了好久,莫衷一是,最终也没有结果。④“一次考试决定不了什么,代表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在错误中看清自己的不足和短缺。”父亲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她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⑤我认真阅读了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令人感到莫名激动的文宁,以至让我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⑥官窑瓷器一般都是专门供给宫廷的御用品,存世量相当少,在民问更是凤毛麟角,有些收藏者动辄说自己收到了“官窑”,很让人怀疑。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①虚怀若谷: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敬辞,表示对人的敬意,不能用于自己。②绘声绘色:指以可见或可理解的形式束描绘或概括。形容叙述描写的极其逼真。不合语境。③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④电光石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瞬间就消逝。亦用作比喻行动迅速,出手先制。⑤拍案叫绝:用手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作办学项目协议范本
- 重型吊车租赁合同范本
- 展览活动参展协议书模板
- 2024装修大包合同模板
- 2024年离婚协议书范本简易
- 新服装定制合同样本
- 2.2 创新永无止境导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债券认购与债权转让合同实务
- 门店租赁合同协议书
- 上海市超市洗涤产品流通安全协议
- 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手册
- 最新患者用药情况监测
- 试桩施工方案 (完整版)
- ESTIC-AU40使用说明书(中文100版)(共138页)
- 河北省2012土建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含定额总说明)解读
- 中工商计算公式汇总.doc
- 深圳市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标准(第三版)2003
-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学困生转化个案研究》开题报告
- 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方案
- 恒温箱PLC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 176033山西《装饰工程预算定额》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