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七十二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七十二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七十二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七十二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七十二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七十二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振奋人心的讲话:“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这里所讲的“目的”指的是(

)A.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B.把国民党反动派打到台湾去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成立并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参考答案:D2.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参考答案:A闭关锁国政策。“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都与我国古代的对外贸易有关,且都有浓厚的官方色彩,A项最符合题意。B项无法体现;C项说法错误,从材料的信息可以看出此时已经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局面不复存在;D项材料未体现。3.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A.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B.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C.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参考答案:C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光绪年间”“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切入,结合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进行思考。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应,不是为了交换,而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可简称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它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4.下表为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时间年均增长率(%)1953~1957年4.51958~1962年4.31963~1965年11.11966~1970年3.91971~1975年4.01976~1980年5.11981~1985年8.1对表中关于中国农业发展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一五”时期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B.50年代末指导思想适应当时中国经济发展需要C.60年代初“左”倾错误结束推动了经济发展D.80年代初城市全面改革推动了农业快速发展参考答案:A1953-1957年我国处于一五计划时期,这时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增长率不高,故选A;50年代末我国农村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左”的思想导致的,这与农村生产力情况不相适应,故没有适应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故排除B;60年代初“左”倾错误并没有结束,故C不符合史实;80年代初我国农村因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导致农业的快速发展,故排除D。点睛:时代特征是我们做好选择题的一个关键。考生根据题干中的材料确定出时间和空间,然后据此就可以知道这一时代某一地区或者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阶段特征,所有的试题和选项设计都应该符合该时代的特征,所以选项要符合它才可以是正确的说法,不符合的就错误。然后考生就可以根据题意进行准确判断了。5.下面是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的一组壁画。这反映了当时A.小农男耕女织

B.小农自给自足C.曲辕犁的推广

D.注重精耕细作参考答案:D6.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两次大规模战争的相似之处有:①都是日本企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

②都是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发动的

③都对中国平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

④都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A7.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A.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参考答案:D8.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分界线。这意味着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D.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参考答案:A本题可以使用排除法,B选项是片面理解了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划分的不仅是大西洋,而是整个地球上两国势力范围的划分,所以B选项不符合,这一划分没有强调排他性,只是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的划分,可以排除C。新航路开辟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贵金属,传播基督教只是精神动力排除D。9.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参考答案:B10.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近代科学技术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参考答案:D11.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从中可以看出①资本流动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特有现象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需要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③资本流动是催生出古老民族工业的动力

④资本流动促使新的工业取代古老的民族工业

A.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12.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材料中清朝实行的政策对社会发展的最大影响是A.强化了自然经济的稳定性和封闭性B.妨碍了海外市场的拓展C.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丧失了与西方商业竞争的能力参考答案:A13.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C.遇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参考答案:A略14.下列地方行政序列属于唐王朝的是A、州-郡-县

B、路-州-县C、道-州-县

D、省-道-府-县参考答案:C15.《全球通史》写道:“他们(罗马人)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即国际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皆可适用。”“这部法律”是指古代罗马的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参考答案:C16.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很多剧情发生在都城长安的“市”上,下列“市”的场景布置不符合史实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里有专职官员管理C.“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参考答案:C17.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参考答案:A18.国民大革命给中国共产党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

)A、警惕统一战线内部的野心家

B、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C、团结大多数的革命阶级

D、独立地掌握革命武装和领导权参考答案:D19.1488年版吴江县县志载:在苏州正南的农村,商人如果离家100里以外经商,让家人在家从事耕作,又多年不归,会被视为无信义的人。而在1548年新的县志编成时,这段文字则被删除。这一变化反映出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社会价值观念B.江南地区的经济结构出现了转型C.商人的经商环境发生根本性变D.长途贩运贸易渐趋得到官府保护参考答案:A【详解】从材料“商人如果离家100里以外经商,让家人在家从事耕作,又多年不归,会被视为无信义的人。而在1548年新的县志编成时,这段文字则被删除。”中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对商人看法的改变,这体现出当时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冲击了社会价值观念,故A项正确;当时江南地区仍然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商人经商环境发生一定的变化,故C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长途贩运贸易,故D项排除。20.关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给各国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B.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C.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D.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参考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的存在,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的发展机会是不均衡的,A选项错误,符合题意。BCD选项表述正确,排除。21.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参考答案:D22.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A、周王——卿——诸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参考答案:B23.《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写道:“1500年以后,(欧洲)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了,而实业阶级却发了大财,正像经济危机时代的暴发之徒经常所做的那样。”这主要是由于A.价格革命的发生B.东方商品的输入C.经济危机的爆发D.资产阶级的剥削参考答案:A【详解】1500年新航路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导致欧洲市场通货膨胀,民众购买力下降,促使封建地主阶级开始瓦解,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崛起,故A项正确;东方商品的输入早在古代社会就已经出现,故B项错误;此时西方资本主义正是崛起时期,没有经济危机的爆发,故C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之后,随着资产阶级兴起、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开始走上剥削道路,故D项错误。【点睛】价格革命是指由于美洲大量金银流入欧洲,使欧洲金银货币剧增,形成“通货膨胀”。它促进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而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财富相对贬值,走向衰落。24.《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一大片”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中“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可知属于新中国外交政策中“另起炉灶”方面的含义,另起炉灶即宣布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A正确;一边倒则是指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一大片”即指同周边国家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友好关系;B、C、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对“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的准确解读。25.“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这是湖南某重要历史纪念坊的一副对联,其中“一纸降书落芷江”反映的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抗日战争胜利

C、解放战争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参考答案:B26.下列古代中国灌溉工具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筒车

②风力水车

③翻车

④高转筒车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③①④②参考答案:D27.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参考答案:A28.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联合开始于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军事领域

D.文化领域参考答案:B29.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实际上是对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新中国发展方向的继承和丰富。主要体现在A.坚持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B.自力更生与争取苏联的援助相结合C.加强民族与加强法制相结合 D.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一化三改”,D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是两者的相同点,没有体现出“丰富”,排除。B、C两项与过渡时期总路线都无关,均排除。30.全面抗战初期,华北抗日根据地儿童喜欢的大多还是玩球、跳绳之类传统游戏。到了中后期,军事游戏、反日爱国游戏和学习游戏等儿童游戏产生并逐渐流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儿童身心饱受战争摧残B.儿童娱乐方式的多样化C.敌后战场取得辉煌战果D.中共抗战动员的广泛性参考答案:D【详解】题意反映了根据地儿童游戏种类的变化,没有体现战争对儿童身心的摧残,故排除A项;题意中只反映了儿童做游戏的娱乐方式,没有体现其他的娱乐方式,不能说明娱乐方式多样化,故排除B项;题意中未涉及抗战成果的内容,故排除C项;根据地儿童游戏由初期的玩球、跳绳到中后期的军事游戏、反日爱国游戏和学习游戏的变化,说明中共甚至通过儿童游戏进行抗战动员,体现了中共抗战动员的广泛性,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中国古代人们使用煤做燃料冶铁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

)A.汉代B.魏晋 C.隋唐D.北宋参考答案:答案:A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进步·冶铁业的状况32.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2和图3反映出当时美国发生了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具体表现是什么?(4分)(2)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除了图4中的措施外还实施了那些措施?(4分)(3)上述对策的实质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2分)参考答案:(1)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1分)具体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等。(3分)(2)实行罗斯福新政。(1分)整顿银行和金融;复兴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加强社会救济。(3分)(3)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分)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3分)(4)防止泡沫经济或虚假繁荣,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2分)(言之成理即可。)33.阅读下列材料:(本小题13分)材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