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适应性试卷一、阅读1.(10分)阅读文字,回答问题。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①我最近改变了自己关于智力的认识。认知有两种:第一种是正常认知,指能够从记忆中提取知识的能力;第二种是元认知,指对认知过程进行认知和调节的能力。简言之,认知重在知道,元认知重在知道是否知道。两种不同的认知能力,其实意味着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智力。两者可以同时存在,但很多时候则不是。②比如,别人向你提问题,自己知道答案却又一时想不起来,但如果有人说出答案,立刻就能知道正确还是错误。这种情况下就是元认知脱离正常认知而存在。传统教育中,智力是由正常认知能力评价的,比如考场上能够写出所有知道的答案,分数很高,人们通常认为他的智力水平高。而当一个人的元认知脱离正常认知而存在时,往往会被认为智力水平低下,尽管实际生活中的他们也许和考场学霸同样聪明高效,但却不能同样容易地证明自己。③可是,人生不是一场遭遇战,而是一系列的尝试、失败、再努力的过程,每一步都以前一步为基础。学习就是要知道原来不知道的,采取行动学会应该知道的,而这恰恰是元认知这种智力所能起到的作用。所以对于人的发展而言,元认知往往比正常认知更加重要。④实际生活中,面对问题要做的第一个决定是你是否知道答案,元认知能力很强的话就很容易了。若是明确知道答案,即可放手去做;若是知道答案只是一时说不出来,可以做些调查研究;若是肯定知道自己不知道,也能因为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然后马上开始学习并解决问题,而不会盲目自信或是自欺欺人。正是那些自以为知道其实不知道的人,才会做出最糟糕的决定。正常认知能力不好但元认知能力很出色的人,实际上蕴藏很大潜力。他们可能在学校表现平平,但面对挑战的时候,因为知晓自己的能力,所以会采取最佳措施。初看上去这样的人可能不够聪明,但因为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他们就能做出更好的决定,学会最重要的东西。正常认知能力很好但元认知能力差的人却恰好相反。年轻时因为考场发挥出色常常得高分所以被认为有天赋,不幸的是元认知不够好。他们自以为什么都知道,其实并不知道,骄傲自大不肯虚心学习,不了解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看不起认知能力较低的人,最终不知不觉落在他人的后面,还不知道真正原因所在,煞是可悲。⑤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意识到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又如何把两者区别开来?知识实在太多,即使最聪明的人也只能掌握很小一部分,又何况我们普通人。而我们又很容易满足于有限的认知,将自己的头脑封闭起来,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从而失去了求知欲。当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愿意去了解世界的时候,封闭的大脑才能打开,发现一个更加宽广的世界。⑥最重要的智力是认识到自己不知道的能力,认识到自己不知道是走向自我完善的第一步。不刻意隐瞒自己的知识缺陷,正视它、承认它,反而更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可对于聪明人来说,这是最难学会的一课。我们已经习惯于正确,认为犯错误是可耻的,常因为看上去犯傻、掉价、没面子就拒绝承认自己的不知。这样的虚荣矫饰才是重大的弱点,是很多问题的根源。消除它,拥抱谦虚,才是真正智慧的标志。(原文/沈畔阳,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1)下列对“元认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认知是一种了解并能调节自己认知过程的能力。B.元认知和正常认知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彼此分离。C.元认知在传统教育的评价体系中常常被人们忽略。D.元认知与正常认知脱离的人通常表现为智力低下。(2)下列对“元认知往往比正常认知更加重要”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学习生活中,良好的元认知会让人采取行动学会原来不知道的。B.面对问题时,良好的元认知可以帮助人们在第一时间知道答案。C.解决问题时,良好的元认知能帮人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准确判断。D.遭遇挑战时,良好的元认知能让人根据自己能力采取最佳措施。(3)基于对智力的新认识,作者认为人们应该抱有怎样的认知态度?依据⑤⑥段内容简要概括。2.(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看见孩子的好①春寒料峭,晚上八点,我在校门外等她。雨忽然下起来,越下越大,哗啦啦地拍打着学校门口的顶棚,本来干爽的地面,不一会儿便水流成河。我准备打电话让她先避一下雨,她却已经出来了。她是守约的孩子,怕我在外面等久了,便急匆匆地跑出来。她也是周全的孩子,在雨季总是随身带着伞。但是这雨实在太大,从教室到学校门口这短短的一段路,她的运动鞋已经进水了,走起路来就像驾船一样。雨中,我把共打的伞偏向她,她马上推了过来:“我的鞋子已经湿了,就不管它了。妈妈,你不要把鞋子踩湿了,会冷的。”路上我把伞又偏向她几次,都被她一一扶过来。到家后,我的鞋里仍然干爽,她的袜子全部湿透了,双脚冷得像冰,在热水里泡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②我应该会一直记得这个细节吧,这个细节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品尝到了生活中的甜。③我想起曾读过的一篇文章,作者描述了女儿上小学时的一段经历。有一次她去学校给女儿送饭,将车停在离校门口三四百米的地方,正准备下车,突然下起了雨。她在车里找了半天,摸到一把伞,慌慌张张地冲下车,把伞和饭一起递给在屋檐下翘首以盼的女儿,让她赶快回教室趁热吃。谁知女儿一直磨蹭着不走,还举着伞追了上来:“妈妈,这雨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我把你送到车上再回去吧!”小小的女儿撑着伞,把猫着腰的她送回车里。关上车门的瞬间,她的泪几乎掉下来——女儿本可以急匆匆地去吃饭,甚至还可以抱怨妈妈到晚了,但是女儿没有,女儿心里惦记着:妈妈怎么回去?妈妈会不会被淋湿?④女儿不期然流露出的爱和关怀,瞬间将妈妈击中,于是艰辛尽洗,顿觉余生可期。每个妈妈都应有这样的甜蜜时刻吧,当我们与生活苦苦缠斗疲惫不堪时,当我们在不同的门外专注守望埋头书本的孩子时,有多少妈妈能捕捉到这样一个甜蜜的时刻呢?⑤看见孩子的好,也就看见了生活的甜,这是世间的甘露。⑥但看见是不容易的。⑦前些日子,一个朋友向我倾诉,说孩子成绩不好,她很焦虑。⑧我问:“除了成绩,孩子其他方面怎么样?身体好吗?心情好吗?喜欢上学吗?”⑨“其他都很好,吃嘛嘛香,倒下就入睡,脾气好,取快递、跑腿这些体力活全是他干。人缘也好,班上同学都喜欢跟他玩。他很喜欢上学,每天都去得很早,就是成绩让人恼火!”⑩“你不能接受他现在的成绩,对吗?”⑪“是啊,每次开家长会都特没面子,感觉孩子成绩不好,自己也跟着啥也不是一样。”⑫“其实是你想多了,成绩不好的孩子是普遍存在的,这没有什么好自卑的,他们更需要被父母爱,因为他们得到的认可太少。”⑬“我还是想他成绩好点。”⑭“那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他成绩好了,其他的却不那么好了怎么办?比如学习的压力大了,睡眠可能变差,脾气可能变坏——你是想要一个这样的孩子呢,还是更喜欢现在这个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是健康又开心的孩子?”⑮她想了想,说:“这么一想,我觉得他现在的状态挺好的。我应该看到他的好,不应该只盯着他不够好的地方。”⑯这个孩子,成绩也许有一天会提高,也许不会。但那又怎么样呢?他仍然是个好孩子,有一天站在别的赛场上,他的温厚自会呈现它的价值。站在他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比成绩更重要的事,是妈妈对他这个人的爱,而不是对学习成绩和一切外物的爱。他感受到爱,内心深处就会生出安全感和价值感,生出扎实的力量,才有持续绽放的可能。⑰看见孩子的好,就看见了生活的甜。你看见了这短暂的安慰,也就能循着这丝丝缕缕、络绎不绝的希望,穿越漆黑的长夜和无尽的荒凉。(原文/汤馨敏,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1)读①②段,说说“让我感动不已”的“这个细节”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①③两段中,两位妈妈看到了女儿的“好”,品尝到了生活的甜。请简要概括两个女儿的“好”的共同点。(3)第⑥段中作者说“看见是不容易的”,请结合“我”和朋友的对话,说说孩子的“好”不容易被看见的原因。(4)综观全文,说说“看见孩子的好”对孩子和父母分别有怎样的意义。3.(7分)阅读《海底两万里》节选部分,完成问题。那影子显然是个人,是个活生生的人,也许是个印度人,或者黑人,总之,是个不幸的采珠人,他不等采珠季节的到来便提前赶来采珠了。……一个巨大的阴影在那不幸的采珠人的上方。这是一头个头儿很大的鲨鱼,它斜向冲了过来,虎视眈眈,目露凶光,血盆大口张开着!我吓得呆立不动,发不出声来。凶猛的大鲨鱼甩动着有力的尾鳍,朝采珠人直扑过来;采珠人往旁边一闪,躲开了鲨鱼的大口,但却未能躲过它的尾巴。鲨鱼尾巴猛力扫到他的胸部,他一下子便倒了下去。这场面只是瞬间的事。鲨鱼掉转头来,翻转身子,正准备把采珠人拦腰咬断。突然间,我便觉得蹲在我身旁的尼摩艇长霍地站直身子,举着匕首,朝那大怪物直扑过去,与它展开了顽强的搏斗。正欲咬死不幸的采珠人的鲨鱼,突然发现冒出个新的对手,便翻过身子,迅速地冲着尼摩艇长扑上来。我现在都还记得尼摩艇长那勃发英姿。他立即俯下身体,以无比的沉着镇静在等待着朝他猛扑过来的那头可怕的大鲨鱼;待它扑上来时,艇长敏捷地一闪,躲过了鲨鱼的攻击,与此同时,他已将匕首刺中鲨鱼的腹部。……尼摩艇长立即抢救那个不幸的采珠人。幸好,经过孔塞伊和尼摩艇长的不停地按摩,溺水者在渐渐地恢复知觉。他慢慢地在睁开眼睛。突然看到四个铜制的大头盔围着他,他顿时惊呆了,吓得跟什么似的。特别是,此刻,尼摩艇长正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小袋珍珠放到他的手里,真不知他心里在怎么想呀?印度人双手颤抖着接过这位水中人的慷慨施舍。从他那双惊疑恐惧的眼睛里,不难看出,他不知道这几个既救了他一命又让他发了财的人,究竟是些什么神人。尼摩艇长做了个手势,我们就又回到珠母沙洲去了。我们按原路返回,走了半个小时,就看到了固定鹦鹉螺号的小艇的锚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2)请根据选段内容概括尼摩艇长的性格特点,两点即可。4.(3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送刘司直赴安西王维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苜蓿随天马,蒲桃①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注释】①蒲桃:葡萄。蒲桃与前文的苜蓿、天马均为汉代使臣以武力打通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从西域传回中原的物种。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和首联中的“胡烟”“塞尘”点明刘司直即将奔赴烽烟弥漫的边塞之地。 B.从颔联中的“时有雁”和“少行人”可看出途经之处环境恶劣、人迹罕至。 C.颈联中的“随”和“逐”表明苜蓿等西域物产传入中原是汉臣的历史功绩。 D.尾联中的“当令”和“不敢”是诗人对刘司直安边定国、功绩斐然的赞美。5.(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二十七年春,吴伐陈,楚昭王救之,军城父。十月,昭王病于军中,有赤云如鸟,夹日而蜚。昭王问周太史,太史曰:“是害于楚王,然可移于将相。”将相闻是言,乃请自以身祷于神。昭王曰:“将相,孤之股肱也,今移祸,膺去是身乎!”弗听。卜而河为祟,大夫请祷河。昭王曰:“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而河非所获罪也。”止不许。孔子在陈,闻是言,曰:“楚昭王通大道矣。其不失国,宜哉!”昭王病甚,乃召诸公子大夫曰:“孤不佞再辱楚国之师令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让其弟公子申为王,不可。又让次弟公子结,亦不可。乃又让次弟公子闾,五让,乃后许为王。将战,庚寅,昭王卒于军中。子闾曰:“王病甚,舍其子让群臣,臣所以许王,以广王意也。今君王卒,臣岂敢忘君王之意乎!”乃与子西、子綦谋,伏师闭涂,迎越女之子章立之,是为惠王。然后罢兵归,葬昭王。(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军城父军:驻扎B.夹日而蜚蜚:飞翔C.是害于楚王害:担心D.其不失国,宜哉宜:应该(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孤不佞再辱楚国之师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A.孤不佞再辱楚/国之师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B.孤不佞再辱楚/国之师/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C.孤不佞/再辱楚国之师/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D.孤不佞/再辱楚国之师/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昭王出兵解救陈国,不想却病倒在军中,于是向周太史卜问吉凶。B.孔子在陈国听闻楚昭王的言论后对其赞赏有加,认为他通晓大义。C.昭王临终前想将王位让给他的弟弟们,公子闾答应了,成为惠王。D.昭王在与吴国大战前夕病逝,楚军只得班师回朝,昭王得以安葬。(4)请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王病甚,舍其子让群臣,臣所以许王,以广王意也。二、表达6.(15分)阅读文字,回答问题。ㅤㅤ经典诗歌虽酝酿于一时,却流芳百世,散发无限的光芒和魅力。①中华诗词经久不衰,在于它凝练、深情、隽永,更在于它能章显民族精神,传承文化精髓。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是游子对故乡______;“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母亲对孩子的______;“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将帅对国家的______;“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志士对理想的______。各种真情的流露不禁使人为之感动,一种抵挡不住的力量会渗进你的心田而被感化。③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其犹未悔”,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撼人魂魄的诗句会随着我们的成长,潜移默化地陶冶着我们[A]影响着我们的人生[B]让我们告别蒙昧无知[C]向文明[D]高尚迈进。④风雨的无情侵蚀,雕栏玉砌会无奈地成为残垣断壁,而历经千百年的诗歌艺术,仍将熠熠生辉。(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B.魅力C.章显D.传承(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ㅤㅤ“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是游子对故乡的_____;“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母亲对孩子的_____;“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将帅对国家的_____;“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志士对理想的_____。A.牵挂思念忠诚执著B.牵挂思念执著忠诚C.思念牵挂忠诚执著D.思念牵挂执著忠诚(3)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ㅤㅤ这些撼人魂魄的诗句会随着我们的成长,潜移默化地陶冶着我们[A]影响着我们的人生[B]让我们告别蒙昧无知[C]向文明[D]高尚迈进。A.,B.,C.,D.,(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各种真情的流露不禁使人为之感动,一种抵挡不住的力量会渗进你的心田而被感化。A.各种真情的流露不禁使人感动,一种抵挡不住的力量会渗进你的心田而被感化。B.各种真情的流露不禁使人感动,一种抵挡不住的力量会渗进你的心田。C.一种抵挡不住的力量会渗进你的心田,各种真情的流露不禁使人为之感动。D.一种抵挡不住的力量不禁使人感动,各种真情的流露会渗进你的心田。(5)将“诗歌体现着诗人的高尚品格”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A.①B.②C.③D.④7.(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走,上夜校去!”近期,不少年轻人开启了一种另类的“夜生活”——上夜校。专业进修、兴趣爱好、艺术鉴赏、修养身心、文化传承……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让人兴致盎然。聆听思想、亲手制作、合作交流、尝试创新……多种学习方式让人乐此不疲。学习中,他们了解了世界的奥秘,打开通向未知世界的大门;他们掌握了更多生活技能,使前行的步伐从笨拙走向轻捷;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掘自己的潜能,获取前进的力量;他们的性情得到了陶冶,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夜校里,人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学习,或许是一项任务,但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吧,你会拥有有趣的生活。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适应性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阅读1.(10分)阅读文字,回答问题。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①我最近改变了自己关于智力的认识。认知有两种:第一种是正常认知,指能够从记忆中提取知识的能力;第二种是元认知,指对认知过程进行认知和调节的能力。简言之,认知重在知道,元认知重在知道是否知道。两种不同的认知能力,其实意味着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智力。两者可以同时存在,但很多时候则不是。②比如,别人向你提问题,自己知道答案却又一时想不起来,但如果有人说出答案,立刻就能知道正确还是错误。这种情况下就是元认知脱离正常认知而存在。传统教育中,智力是由正常认知能力评价的,比如考场上能够写出所有知道的答案,分数很高,人们通常认为他的智力水平高。而当一个人的元认知脱离正常认知而存在时,往往会被认为智力水平低下,尽管实际生活中的他们也许和考场学霸同样聪明高效,但却不能同样容易地证明自己。③可是,人生不是一场遭遇战,而是一系列的尝试、失败、再努力的过程,每一步都以前一步为基础。学习就是要知道原来不知道的,采取行动学会应该知道的,而这恰恰是元认知这种智力所能起到的作用。所以对于人的发展而言,元认知往往比正常认知更加重要。④实际生活中,面对问题要做的第一个决定是你是否知道答案,元认知能力很强的话就很容易了。若是明确知道答案,即可放手去做;若是知道答案只是一时说不出来,可以做些调查研究;若是肯定知道自己不知道,也能因为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然后马上开始学习并解决问题,而不会盲目自信或是自欺欺人。正是那些自以为知道其实不知道的人,才会做出最糟糕的决定。正常认知能力不好但元认知能力很出色的人,实际上蕴藏很大潜力。他们可能在学校表现平平,但面对挑战的时候,因为知晓自己的能力,所以会采取最佳措施。初看上去这样的人可能不够聪明,但因为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他们就能做出更好的决定,学会最重要的东西。正常认知能力很好但元认知能力差的人却恰好相反。年轻时因为考场发挥出色常常得高分所以被认为有天赋,不幸的是元认知不够好。他们自以为什么都知道,其实并不知道,骄傲自大不肯虚心学习,不了解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看不起认知能力较低的人,最终不知不觉落在他人的后面,还不知道真正原因所在,煞是可悲。⑤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意识到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又如何把两者区别开来?知识实在太多,即使最聪明的人也只能掌握很小一部分,又何况我们普通人。而我们又很容易满足于有限的认知,将自己的头脑封闭起来,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从而失去了求知欲。当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愿意去了解世界的时候,封闭的大脑才能打开,发现一个更加宽广的世界。⑥最重要的智力是认识到自己不知道的能力,认识到自己不知道是走向自我完善的第一步。不刻意隐瞒自己的知识缺陷,正视它、承认它,反而更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可对于聪明人来说,这是最难学会的一课。我们已经习惯于正确,认为犯错误是可耻的,常因为看上去犯傻、掉价、没面子就拒绝承认自己的不知。这样的虚荣矫饰才是重大的弱点,是很多问题的根源。消除它,拥抱谦虚,才是真正智慧的标志。(原文/沈畔阳,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1)下列对“元认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元认知是一种了解并能调节自己认知过程的能力。B.元认知和正常认知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彼此分离。C.元认知在传统教育的评价体系中常常被人们忽略。D.元认知与正常认知脱离的人通常表现为智力低下。(2)下列对“元认知往往比正常认知更加重要”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BA.学习生活中,良好的元认知会让人采取行动学会原来不知道的。B.面对问题时,良好的元认知可以帮助人们在第一时间知道答案。C.解决问题时,良好的元认知能帮人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准确判断。D.遭遇挑战时,良好的元认知能让人根据自己能力采取最佳措施。(3)基于对智力的新认识,作者认为人们应该抱有怎样的认知态度?依据⑤⑥段内容简要概括。【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通常表现为智力低下”错误,原文第二段为“而当一个人的元认知脱离正常认知而存在时,往往会被认为智力水平低下”,选项将原文的“被认为”变成了“通常表现为”,扩大了范围。故选:D。(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CD.正确。B.有误,“良好的元认知可以帮助人们在第一时间知道答案”错误,原文第四段为“实际生活中,面对问题要做的第一个决定是你是否知道答案,元认知能力很强的话就很容易了”,元认知可以帮助人们决定是否知道答案,而非帮助人们在第一时间知道答案。故选:B。(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当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愿意去了解世界的时候,封闭的大脑才能打开,发现一个更加宽广的世界”可得:对世界充满好奇,愿意去了解世界,打开封闭的大脑。结合“最重要的智力是认识到自己不知道的能力,认识到自己不知道是走向自我完善的第一步”“不刻意隐瞒自己的知识缺陷,正视它、承认它,反而更能获得他人的尊敬”“消除它,拥抱谦虚,才是真正智慧的标志”可得:认识到自己不知道,不刻意隐瞒自己的知识缺陷,正视、承认它,拥抱谦虚。答案:(1)D(2)B(3)对世界充满好奇,愿意去了解世界,打开封闭的大脑。认识到自己不知道,不刻意隐瞒自己的知识缺陷,正视、承认它,拥抱谦虚。2.(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看见孩子的好①春寒料峭,晚上八点,我在校门外等她。雨忽然下起来,越下越大,哗啦啦地拍打着学校门口的顶棚,本来干爽的地面,不一会儿便水流成河。我准备打电话让她先避一下雨,她却已经出来了。她是守约的孩子,怕我在外面等久了,便急匆匆地跑出来。她也是周全的孩子,在雨季总是随身带着伞。但是这雨实在太大,从教室到学校门口这短短的一段路,她的运动鞋已经进水了,走起路来就像驾船一样。雨中,我把共打的伞偏向她,她马上推了过来:“我的鞋子已经湿了,就不管它了。妈妈,你不要把鞋子踩湿了,会冷的。”路上我把伞又偏向她几次,都被她一一扶过来。到家后,我的鞋里仍然干爽,她的袜子全部湿透了,双脚冷得像冰,在热水里泡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②我应该会一直记得这个细节吧,这个细节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品尝到了生活中的甜。③我想起曾读过的一篇文章,作者描述了女儿上小学时的一段经历。有一次她去学校给女儿送饭,将车停在离校门口三四百米的地方,正准备下车,突然下起了雨。她在车里找了半天,摸到一把伞,慌慌张张地冲下车,把伞和饭一起递给在屋檐下翘首以盼的女儿,让她赶快回教室趁热吃。谁知女儿一直磨蹭着不走,还举着伞追了上来:“妈妈,这雨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我把你送到车上再回去吧!”小小的女儿撑着伞,把猫着腰的她送回车里。关上车门的瞬间,她的泪几乎掉下来——女儿本可以急匆匆地去吃饭,甚至还可以抱怨妈妈到晚了,但是女儿没有,女儿心里惦记着:妈妈怎么回去?妈妈会不会被淋湿?④女儿不期然流露出的爱和关怀,瞬间将妈妈击中,于是艰辛尽洗,顿觉余生可期。每个妈妈都应有这样的甜蜜时刻吧,当我们与生活苦苦缠斗疲惫不堪时,当我们在不同的门外专注守望埋头书本的孩子时,有多少妈妈能捕捉到这样一个甜蜜的时刻呢?⑤看见孩子的好,也就看见了生活的甜,这是世间的甘露。⑥但看见是不容易的。⑦前些日子,一个朋友向我倾诉,说孩子成绩不好,她很焦虑。⑧我问:“除了成绩,孩子其他方面怎么样?身体好吗?心情好吗?喜欢上学吗?”⑨“其他都很好,吃嘛嘛香,倒下就入睡,脾气好,取快递、跑腿这些体力活全是他干。人缘也好,班上同学都喜欢跟他玩。他很喜欢上学,每天都去得很早,就是成绩让人恼火!”⑩“你不能接受他现在的成绩,对吗?”⑪“是啊,每次开家长会都特没面子,感觉孩子成绩不好,自己也跟着啥也不是一样。”⑫“其实是你想多了,成绩不好的孩子是普遍存在的,这没有什么好自卑的,他们更需要被父母爱,因为他们得到的认可太少。”⑬“我还是想他成绩好点。”⑭“那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他成绩好了,其他的却不那么好了怎么办?比如学习的压力大了,睡眠可能变差,脾气可能变坏——你是想要一个这样的孩子呢,还是更喜欢现在这个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是健康又开心的孩子?”⑮她想了想,说:“这么一想,我觉得他现在的状态挺好的。我应该看到他的好,不应该只盯着他不够好的地方。”⑯这个孩子,成绩也许有一天会提高,也许不会。但那又怎么样呢?他仍然是个好孩子,有一天站在别的赛场上,他的温厚自会呈现它的价值。站在他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比成绩更重要的事,是妈妈对他这个人的爱,而不是对学习成绩和一切外物的爱。他感受到爱,内心深处就会生出安全感和价值感,生出扎实的力量,才有持续绽放的可能。⑰看见孩子的好,就看见了生活的甜。你看见了这短暂的安慰,也就能循着这丝丝缕缕、络绎不绝的希望,穿越漆黑的长夜和无尽的荒凉。(原文/汤馨敏,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1)读①②段,说说“让我感动不已”的“这个细节”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①③两段中,两位妈妈看到了女儿的“好”,品尝到了生活的甜。请简要概括两个女儿的“好”的共同点。(3)第⑥段中作者说“看见是不容易的”,请结合“我”和朋友的对话,说说孩子的“好”不容易被看见的原因。(4)综观全文,说说“看见孩子的好”对孩子和父母分别有怎样的意义。【解答】(1)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概括。在①②段中,“这个细节”是女儿在雨中宁可自己湿透袜子也要保护妈妈不被雨淋湿的行为。当“我”把共打的伞偏向女儿时,她马上推了过来,让“我”不要把鞋子踩湿;在回家的路上,“我”多次想把伞偏向女儿,但她都一一扶过来,最终“我”的鞋子里仍然干爽,而她的袜子却全部湿透。这个细节表现了女儿对妈妈的关爱和体贴,让“我”感动不已。(2)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两个女儿的“好”的共同点在于她们都体现了对母亲的关爱和体贴。结合“她也是周全的孩子,在雨季总是随身带着伞。但是这雨实在太大,从教室到学校门口这短短的一段路,她的运动鞋已经进水了,走起路来就像驾船一样。雨中,我把共打的伞偏向她,她马上推了过来:‘我的鞋子已经湿了,就不管它了。妈妈,你不要把鞋子踩湿了,会冷的。’路上我把伞又偏向她几次,都被她一一扶过来。到家后,我的鞋里仍然干爽,她的袜子全部湿透了,双脚冷得像冰,在热水里泡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句可知,第一位女儿在雨中坚持让妈妈把伞拿好,不要把鞋子踩湿;结合“她在车里找了半天,摸到一把伞,慌慌张张地冲下车,把伞和饭一起递给在屋檐下翘首以盼的女儿,让她赶快回教室趁热吃。谁知女儿一直磨蹭着不走,还举着伞追了上来:‘妈妈,这雨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我把你送到车上再回去吧!’小小的女儿撑着伞,把猫着腰的她送回车里。关上车门的瞬间,她的泪几乎掉下来——女儿本可以急匆匆地去吃饭,甚至还可以抱怨妈妈到晚了,但是女儿没有,女儿心里惦记着:妈妈怎么回去?妈妈会不会被淋湿”句可知,第二位女儿则是在雨天母亲给女儿送饭的时候,女儿把伞留给了母亲,并送母亲上车。(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往往过高,过分关注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其他优点。文章中提到,朋友的孩子除了成绩不好,其他方面都很好,但父母仍然焦虑于孩子的成绩。父母往往只关注孩子的不足之处,而忽略了他们的优点。文章中提到,朋友的孩子人缘好,同学们都喜欢跟他玩,但他成绩不好,父母因此感到焦虑。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往往带有条件,只有孩子符合他们的期望时,父母才会表达爱意。文章中提到,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对孩子这个人的爱,而不是对学习成绩和一切外物的爱。社会环境也使得父母对孩子的成绩过于关注。文章中提到,每次开家长会都特没面子,感觉孩子成绩不好,自己也跟着啥也不是一样。这种现象使得父母更容易看到孩子的不足,而忽略了他们的优点。综上所述,孩子的“好”不容易被看见,主要是因为父母过于关注成绩,忽略了孩子的其他优点;父母往往只关注孩子的不足之处,而忽略了他们的优点;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往往带有条件,只有孩子符合他们的期望时,父母才会表达爱意;社会环境也使得父母对孩子的成绩过于关注。(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综观全文,对孩子来说,“看见孩子的好”意味着得到父母的爱和认可,能让他们内心充满安全感和价值感,从而更加自信和坚定。文章中提到,孩子成绩不好,但其他方面都很好,比如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人缘好等。父母若能看见孩子这些优点,而不是只关注成绩,孩子会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在内心深处生出安全感和价值感,生出扎实的力量,才有持续绽放的可能。对父母来说,“看见孩子的好”意味着能够捕捉到生活中的甜蜜时刻,体验到为人父母的幸福,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希望。文章中提到,每个妈妈都应有这样的甜蜜时刻,当我们与生活苦苦缠斗疲惫不堪时,当我们在不同的门外专注守望埋头书本的孩子时,有多少妈妈能捕捉到这样一个甜蜜的时刻呢?看见孩子的好,也就看见了生活的甜,这是世间的甘露。综上所述,“看见孩子的好”对孩子意味着得到父母的爱和认可,对父母意味着能够体验到为人父母的幸福和生活的甜蜜。答案:(1)指的是女儿在雨中宁可自己湿透袜子也要保护妈妈不被雨淋湿的行为。(2)两个女儿的“好”的共同点在于她们都体现了对母亲的关爱和体贴。第一位女儿在雨中坚持让妈妈把伞拿好,不要把鞋子踩湿;第二位女儿则是在雨天母亲给女儿送饭的时候,女儿把伞留给了母亲,并送母亲上车。(3)作者提到“看见是不容易的”,结合“我”和朋友的对话,孩子的“好”不容易被看见的原因是父母往往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其他优点;当孩子的表现不符合父母的期待时,父母会忽略孩子的“好”;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往往带有条件,只有孩子符合这些条件时,父母才会表达爱意。(4)对孩子们来说,“看见孩子的好”意味着得到父母的爱和认可,能让他们内心充满安全感和价值感,从而更加自信和坚定。对孩子父母来说,“看见孩子的好”意味着能够捕捉到生活中的甜蜜时刻,体验到为人父母的幸福,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希望。3.(7分)阅读《海底两万里》节选部分,完成问题。那影子显然是个人,是个活生生的人,也许是个印度人,或者黑人,总之,是个不幸的采珠人,他不等采珠季节的到来便提前赶来采珠了。……一个巨大的阴影在那不幸的采珠人的上方。这是一头个头儿很大的鲨鱼,它斜向冲了过来,虎视眈眈,目露凶光,血盆大口张开着!我吓得呆立不动,发不出声来。凶猛的大鲨鱼甩动着有力的尾鳍,朝采珠人直扑过来;采珠人往旁边一闪,躲开了鲨鱼的大口,但却未能躲过它的尾巴。鲨鱼尾巴猛力扫到他的胸部,他一下子便倒了下去。这场面只是瞬间的事。鲨鱼掉转头来,翻转身子,正准备把采珠人拦腰咬断。突然间,我便觉得蹲在我身旁的尼摩艇长霍地站直身子,举着匕首,朝那大怪物直扑过去,与它展开了顽强的搏斗。正欲咬死不幸的采珠人的鲨鱼,突然发现冒出个新的对手,便翻过身子,迅速地冲着尼摩艇长扑上来。我现在都还记得尼摩艇长那勃发英姿。他立即俯下身体,以无比的沉着镇静在等待着朝他猛扑过来的那头可怕的大鲨鱼;待它扑上来时,艇长敏捷地一闪,躲过了鲨鱼的攻击,与此同时,他已将匕首刺中鲨鱼的腹部。……尼摩艇长立即抢救那个不幸的采珠人。幸好,经过孔塞伊和尼摩艇长的不停地按摩,溺水者在渐渐地恢复知觉。他慢慢地在睁开眼睛。突然看到四个铜制的大头盔围着他,他顿时惊呆了,吓得跟什么似的。特别是,此刻,尼摩艇长正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小袋珍珠放到他的手里,真不知他心里在怎么想呀?印度人双手颤抖着接过这位水中人的慷慨施舍。从他那双惊疑恐惧的眼睛里,不难看出,他不知道这几个既救了他一命又让他发了财的人,究竟是些什么神人。尼摩艇长做了个手势,我们就又回到珠母沙洲去了。我们按原路返回,走了半个小时,就看到了固定鹦鹉螺号的小艇的锚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2)请根据选段内容概括尼摩艇长的性格特点,两点即可。【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印度采珠人,正当采珠人全神贯注采珠时,不幸的是,被一条张着巨大嘴巴的成年鲨鱼袭击。眼见着这个可怜的采珠人就要被切成两半儿了,此时,勇敢的尼摩船长随身携带短刀冲出去与鲨鱼展开生死搏斗,就在船长生命垂危时,尼•德兰神补刀,戳中了鲨鱼的心脏之处,将其一刀致命。幸运的是,经过尼摩船长和康赛尔的有力按摩,那个不幸的采珠人恢复了知觉,同时,还获得了船长的一包珍珠。(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为了救可怜的采珠人,尼摩船长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与鲨鱼搏斗,表现了他正直善良、勇敢无畏、富有同情心。答案:(1)尼摩艇长勇斗鲨鱼,营救采珠人。(2)选文表现了尼摩船长正直善良、勇敢无畏、富有同情心。4.(3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送刘司直赴安西王维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苜蓿随天马,蒲桃①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注释】①蒲桃:葡萄。蒲桃与前文的苜蓿、天马均为汉代使臣以武力打通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从西域传回中原的物种。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和首联中的“胡烟”“塞尘”点明刘司直即将奔赴烽烟弥漫的边塞之地。 B.从颔联中的“时有雁”和“少行人”可看出途经之处环境恶劣、人迹罕至。 C.颈联中的“随”和“逐”表明苜蓿等西域物产传入中原是汉臣的历史功绩。 D.尾联中的“当令”和“不敢”是诗人对刘司直安边定国、功绩斐然的赞美。【解答】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ABC.正确;D.有误,尾联刘司直远赴安西,作者援引史实鼓励他像汉使那样建功立业,以保边塞安定。以此勉励友人远赴安西建功立业。故选:D。5.(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二十七年春,吴伐陈,楚昭王救之,军城父。十月,昭王病于军中,有赤云如鸟,夹日而蜚。昭王问周太史,太史曰:“是害于楚王,然可移于将相。”将相闻是言,乃请自以身祷于神。昭王曰:“将相,孤之股肱也,今移祸,膺去是身乎!”弗听。卜而河为祟,大夫请祷河。昭王曰:“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而河非所获罪也。”止不许。孔子在陈,闻是言,曰:“楚昭王通大道矣。其不失国,宜哉!”昭王病甚,乃召诸公子大夫曰:“孤不佞再辱楚国之师令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让其弟公子申为王,不可。又让次弟公子结,亦不可。乃又让次弟公子闾,五让,乃后许为王。将战,庚寅,昭王卒于军中。子闾曰:“王病甚,舍其子让群臣,臣所以许王,以广王意也。今君王卒,臣岂敢忘君王之意乎!”乃与子西、子綦谋,伏师闭涂,迎越女之子章立之,是为惠王。然后罢兵归,葬昭王。(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军城父军:驻扎B.夹日而蜚蜚:飞翔C.是害于楚王害:担心D.其不失国,宜哉宜:应该(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孤不佞再辱楚国之师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A.孤不佞再辱楚/国之师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B.孤不佞再辱楚/国之师/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C.孤不佞/再辱楚国之师/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D.孤不佞/再辱楚国之师/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昭王出兵解救陈国,不想却病倒在军中,于是向周太史卜问吉凶。B.孔子在陈国听闻楚昭王的言论后对其赞赏有加,认为他通晓大义。C.昭王临终前想将王位让给他的弟弟们,公子闾答应了,成为惠王。D.昭王在与吴国大战前夕病逝,楚军只得班师回朝,昭王得以安葬。(4)请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王病甚,舍其子让群臣,臣所以许王,以广王意也。【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ABD.正确。C.有误,句意为:这对楚王有害。害:危害。故选:C。(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我不才,使楚军一再受辱,今天竟能够寿终正寝,是我的幸运。据此断句为:孤不佞/再辱楚国之师/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故选:D。(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ABD.正确。C.有误,根据“迎越女之子章立之,是为惠王”可知,“公子闾答应了,成为惠王”说法错误。故选:C。(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重点词语有:笃,重;所以,……的原因。句意为:昭王病重时,放弃自己的儿子即位,却推让大臣们做王,我所以答应昭王,是用来宽慰昭王的心意的。答案:(1)C(2)D(3)C(4)昭王病重时,放弃自己的儿子即位,却推让大臣们做王,我所以答应昭王,是用来宽慰昭王的心意的。二、表达6.(15分)阅读文字,回答问题。ㅤㅤ经典诗歌虽酝酿于一时,却流芳百世,散发无限的光芒和魅力。①中华诗词经久不衰,在于它凝练、深情、隽永,更在于它能章显民族精神,传承文化精髓。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是游子对故乡______;“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母亲对孩子的______;“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将帅对国家的______;“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志士对理想的______。各种真情的流露不禁使人为之感动,一种抵挡不住的力量会渗进你的心田而被感化。③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其犹未悔”,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撼人魂魄的诗句会随着我们的成长,潜移默化地陶冶着我们[A]影响着我们的人生[B]让我们告别蒙昧无知[C]向文明[D]高尚迈进。④风雨的无情侵蚀,雕栏玉砌会无奈地成为残垣断壁,而历经千百年的诗歌艺术,仍将熠熠生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货合同购销合同的权益保障
- 放弃参加培训的理由说明
- 工程模板施工劳务分包协议
- 个人停车库租赁合同示例
- 还款协议合同样本
- 合同调整协议格式样本
- 董事服务合同的法律效力
- 权威采购合同范本样式
- 铝合金外门窗招标方案
- 水产品购销合同范本
- 2024年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真题含真题答案
-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章节综合训练(含解析)
- 中建项目科技创效案例手册(2022版)
- 2024-2034年全球及中国核辐射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智慧教育大数据信息化顶层设计及智慧应用建设方案技术方案
- 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详细解读课件
- 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Section A-说课稿1
- 婚内财产协议书(2024版)
- 张家口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
-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英语4》边学边练Unit 5-8(答案全)
- 篮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