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第十三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淮南市第十三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淮南市第十三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淮南市第十三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淮南市第十三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淮南市第十三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山水诗考略①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②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至蔚然成风。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③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④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⑤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显然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⑥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画笔般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把登高的“怡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其中有诗人自己登山的身影,有想象中北山隐者张五的怡悦之情,还有阔远的视野以及闪烁于其间的种种景物。它的突出特点就是表现在一个“远”字上,用远景烘托远意。“远意”没有明说,只是影影绰绰地表现在“心随雁飞灭”的描摹上。勾画远景的笔墨也不多,却很有层次,显示出和谐的韵律与虚静阔远的美,像“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清新淡远,与隐者(包括诗人自身)恬淡高远的情趣相表里,几乎达到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选自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有删节)1.下列对山水诗形成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河之异”的国情对文人的影响,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使文人失落感越来越重。B.流连山水,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受迫害的文人们缓解失落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C.汉朝以来儒家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的出现。D.人们可以从山水诗中看到自然风景,虽然与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关于中国古典山水诗起源问题,作者认为范文澜“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的说法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B.孔子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可以从“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的角度来解释诗人喜爱山水的原因。C.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所以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用“读万卷书”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来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是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在诗句中的凝练。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宇宙自然的规律,它们成为诗人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既生动再现了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噪”与“静““鸣”与“幽”在审美感受中统一起来。C.诗人用画笔一样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在诗中点染出来,于是产生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D.孟浩然的诗句“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很有层次地描绘出了远树、江畔沙洲的虚静阔远之美,与隐者的情趣相表里,达到了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参考答案:1.D(D项是从阅读者的角度表达的,不是山水诗形成的原因。)2.C(张冠李戴,用“读万卷书”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的是阅读者,不是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3.D(表述太肯定绝对,原文是“几乎达到”。)2.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雪山哨卡的小草

谢志强这是战士李春林在斯姆哈纳边防哨所驻守的第三个春天了。这个海拔3900米的“西陲第一哨”,位于东经73度56分55秒,建在雪线以上,终年白雪皑皑。驻地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株草。

李春林唯有靠记忆中的绿色来抵消哨卡那无边的白。“立春”过后就是“雨水”,随后是“惊蛰”、接着是“春分”,他想像那记忆中的树和小草正洇出绿意。“清明”,他在梦里去了爷爷的坟头,整个坟墓顿时一片绿色,似乎爷爷咳嗽了一声大地苏醒了似的。第二天,他终于憋不住了,来到指导员杨亲锁面前,情急之下,一肚子的话,却噎着那里,张不出口。

指导员说:“小李,有啥事?你说。”

李春林像姑娘一样羞得脸泛红,说:“指导员,我想请个假。”

指导员说:“请假?啥急事?”

他说:“下山。”

指导员说:“下山有啥事?”

他又咬咬嘴唇,不知怎地,眼眶盈满了泪花。他抹掉泪花说道,指导员,我爹给我起的名字是春天的树林。我上山已有三年了,连一根草也没见过,快到“谷雨”了,我想下山看看那发芽的小草。

指导员立刻想起了什么,一拍脑袋,说道,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想呢,你稍等。不一会,指导员牵来一匹马,冲着营房里的李春林大声就喊。

李春林应声出来,眼睛像阳光照耀着雪峰,又一次愣了,一脸傻样,嘴也裂出了笑。

指导员抚抚马鬃,指着马背上的干粮和草料,说:“你下山吧,代表我们去看看山下发芽的小草。”

李春林接过缰绳,行了个标标准准的军礼,跃身上马。马儿踏着雪向山下奔去。一路白雪飞溅。

太阳当空悬着,他渐渐闻到了草的气息,幽淡,却又清新。不一会儿,一棵白杨树闯入了他的视野,他策马前去。到了树前,他迫不及待地跳下马,扑上去,紧紧搂住挺立的大白杨,像个受了莫大委屈的孩子,嚎啕大哭。

恰巧有个赶着驴车的老人路过,近前来问:“解放军同志,你有啥麻烦?我能帮帮你吗?”

李春林循声止住了哭,说自己的名字是春天的树林,他现在终于接近了树,就像亲兄弟相逢。“现在,我太高兴了。”他兴奋地说道。

老人一脸疑惑,手在空中一划,那边,树多得很嘛,到处都是你的兄弟嘛。

李春林笑了,指指遥远的雪山,竖起了三个指头说,我在那上边当了三年兵,一点点绿色也没见过啊。

老人乐了,说到,哦,你就是在高高雪山守护我们这低低的绿地解放军呀,你到我的葡萄园去吧,那里也有正在发芽的小草和泛青大树。李春林牵着马,像久渴见到泉水一样,一会儿趴到路边的草丛中,把脸埋进去;一会儿蹲到草丛中,抓一把嫩绿的草,塞进挎包里。

老人任凭毛驴慢悠悠地走,驴还趁机在路旁叼一撮草,边嚼边走。

习惯了高山雪原的马,时不时地打着响鼻,似乎一时享受不了绿洲的气息。

那天,太阳西斜的时候,他告别了老人,告别了青青的小草和树,挎包里装了一包新鲜的土和一把陈年的草籽。(选自《谢志强小说选》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既突出了雪山哨卡的恶劣环境,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B.小说情节曲折,悬念迭起,在跌宕起伏的叙述中饱含对边防战士的无限敬意。C.小说的结尾直抒胸臆,明白晓畅——那包里一包新鲜的土和一把陈年的草籽带给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深深的思考。D.小说虽然只写了戍边战士李春林和指导员杨亲锁,但它以点带面,并由此赞颂了所有边防战士那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E、小说以小草为线索,绿色的小草和皑皑白雪交相辉映表现了戍边战士纯洁的心灵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2)“雪山哨卡”建在雪线以上,终年白雪皑皑。驻地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株草,但是作者为什么以“雪山哨卡的小草”为题?(6分)(3)简要分析小说中“赶着驴车的老人”这个人物形象的作用。(6分)(4)就全文而言,小说有让人感动的人物,也有令人深思的主题,请联系全文任选其中一面说说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1)D3分、A2分、E1分.(B项中对小说情节“悬念”表述有误,C结尾含蓄,E“纯洁的心灵”不准确)(2)①作为小说线索贯穿全文,小说以想小草,看小草,带回小草为话题展开②突出人物形象:题目中的小草比喻的是边防战士,他们平平凡凡,默默无闻,就像一棵小草,但是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小草,才装点了祖国的春天,让人间充满了春意。③表现小说主旨:作者这样拟标题,意在歌颂边防战士们为祖国守卫边关的伟大和崇高。(寓意准确,概括准确,表达通畅即可)(3)①通过这个人物来揭示边防战士之所以能艰苦地守卫边关的动机和目的:

②为下文写王春林到葡萄园和小草的亲密行为作铺垫:

③表现了老百姓对边防战士的感激和敬意:(或表现了军民鱼水情)④为塑造小说中的军人形象起衬托作用:(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4)示例一;王春林:率直淳朴——为了看到绿草,憋不住向指导员请假,又害羞不敢直说。指导员杨亲锁:善解人意——知道王春林请假的原因后立刻同意并且还为他准备了马匹。赶着驴车的老人:热情善良——知道王春林要看绿草就热情地为他指路。[来源:学#科#网Z#X#X#K]示例二:主题:爱国热情、奉献精神、军民一家、战友情深等。(解答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答对一人2分,答对两人5分,答对三人8分,主题同理)

略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周有光先生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早年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做过经济学教授,1955年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在他主导下,中国建立了汉语拼音系统。百岁过后,周有光又先后出版《百岁新稿》《朝闻道集》等数部新作。错位的人生十岁时,周有光随全家迁居苏州,进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1918年,入常州高级中学(江苏省立第五中学)预科,一年后升入中学,与后来同为语言学家的吕叔湘成为同学。1923年,周有光中学毕业,尽管成绩优异,但其时已家道中落,本只能选择免交学费的师范学校,但无意中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得亲友资助,为周有光凑齐了200元学费,遂入学。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周有光改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因仰慕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周有光离开原本就读的东京大学,转考入京都大学。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的毕业生,都到美国留学,可他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享受优裕的生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所成就,他却被指定研究语言;周有光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却研究了大半生“现代”的知识。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他却很坦然:“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走过那样一个充满动荡与不安的世纪的人生路,得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提起那些往事,老人总是感慨连连。在50岁的时候,周有光扔下经济学,半路出家一头扎进语言学中。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曾称,“这真是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改行之后的周有光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参加拟定拼音方案的工作,该方案于1958年正式公布。而这段“改行”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既来之,则安之”。“这个‘安’不是安静的意思,是要认认真真工作。改行要真正改行,就要深入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离开这个机构。”1958年,周有光开始在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讲授汉字改革课程,讲义《汉字改革概论》也于1961年出版。汉语拼音方案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不断完善,目前依然有机构和学者在对方案进行探索和研究。新潮不落伍周有光的的朋友很多,年龄大的有八九十岁,小的只有七八岁,青年人也爱找他聊天,因为他是个“新潮老头”。物质上的“新潮”表现在喝“星巴克”咖啡,看《特洛伊》大片,时尚不落当代青年;而思想上,周有光也很先进。凡是新鲜的事物,他都接受的很快,而且跨界发展,“别人说我是‘新潮老头’,因为我主张的观点,在人家看来太新潮。我比较早地提倡在电脑上写文章,不要爬格子,如今我在电脑上写了十几个年头了。”1988年4月,周有光83岁时,他有了一台中英文文字处理机。从此,周有光便用它写文章、写信。高龄“换笔”之后,他开始关注汉字在计算机中的输入和输出问题。在他看来,汉语拼音输入法,不用编码,就可以输入汉字,值得大力推广。心宽室自大有一次,他去医院做检查,要填一个表,他在年龄一栏写上97岁,可是医生说什么也不相信,于是给他改成了79岁。医生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健康,他告诉医生,最重要的就是放宽度量。他讲过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他有很多年的失眠症史,“文革”时期被下放到农村,那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却将他的失眠症治好了。所以,他相信那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他总是提醒自己放宽肚量。“文革”中,他屡遭批斗,饱受迫害,几次濒临绝境。但他内心充满生命的活力。1956年到北京工作时,他被安排在一间小房子里居住,为此他写了一篇《新陋室铭》:“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的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的文章,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房子虽小,但他却过得开开心心,因为他一直以“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自勉。相关连接:五十岁前的周有光是金融专家和经济学教授;五十岁到八十岁他是优秀的语言文学家,主持拟定的《汉语拼音方案》家喻户晓;八十五岁之后又是出色的作家和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那种活到老学到老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韧精神,百岁之上还有新作源源出版。他仍在思考,仍在著书立说,仍在清清醒醒地观察着这个风云变幻的多彩世界。他的目光盯着书本,也盯着现实;他的目光在中国,也在中国之外。所以,他有学问,也有思想,他的思想未必有体系,但肯定充满智慧。2017年1月14日,周有关先生与世长辞,但他的学人精神永存,万古不朽。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语言学和文字学是外行的周有光,最终阴差阳错地成了这一行的大专家。B.周有光的《汉字改革概论》1961年出版,标志着我国汉语拼音方案工作完成。C.周有光有学问,也有思想,他的思想未必自成体系,但充满智慧。...D.因为周有光一直以“心宽室自大,不室小心乃宽”自勉。所以1956年到北京工作时被安排在一间小房子住,他却过得开开心心。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有光十岁时,进入新式学堂读书。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就读。他与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是同学。B.大学毕业后,他本来想当外交官,却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京都大学,向日本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成为经济学教授。C.晚年的周有光,仍笔耕不辍,勤于思考,先后出版了多部作品,撰写了大量既有学术性又具通俗性的作品。D.周有光对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是个“新潮老头”,凡是新鲜的事物,他都接受的很快,而且跨界发展。参考答案:4.B

5.B4.汉语拼音方案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不断完善,目前依然有机构和学者在对方案进行探索和研究。所以并不是标志着我国汉语拼音方案工作完成。5.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语,并不是向河上肇学经济成为经济学教授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B项,汉语拼音方案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不断完善,目前依然有机构和学者在对方案进行探索和研究。所以并不是标志着我国汉语拼音方案工作完成。5.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B项,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语,并不是向河上肇学经济成为经济学教授。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9分,每小题3分)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郡,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於后世。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注)1超距:跳跃。古代的一种游戏,用于习武。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引兵而西

引:率领。

B王翦谢曰

谢:道歉C、老臣罢病悖乱

“罢:”通“疲”

D.李信果辱秦军辱:使……受辱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翦言不用,因谢病

不如因善遇之B.寡人以不用将军计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归老于频阳

于是余有叹焉D荆数挑战而秦不出

来而记之这已少10、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B、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C、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D、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11.将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1).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4分)(2).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4分)参考答案:8.B谢、推辞9.B以-因为.介词

、A第一个“因”于是、第二个“因”趁机C第一个“于”介词在第二个“于”介词对

D第一个“而”表转折第二个“而”表承接10C

11、翻译(12分)、(1)、秦始皇灭掉了韩、赵、魏三国,使燕王逃跑了,同时多次战败楚军。(2)、现在听说楚军已经开始西进。将军您虽然病了,难道就忍心放弃我吗?【参考译文】王翦,是频阳东乡人。少年时就喜好军事,后来奉事秦始皇。秦始皇灭掉了韩、赵、魏三国,赶跑了燕王喜,同时多次战败楚军。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武,曾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认为李信贤能勇敢。一天,秦始皇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由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邑,大败楚军。李信接着进攻鄢郢,又拿了下来,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要与蒙恬在城父会师。其实,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连着三天三夜不停息,结果大败李信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始皇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不好过呢?”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别器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请求大王赐予园林池苑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吧。”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这么说不对。秦王性情粗暴对人多疑。现在大王把全国的武士调光特地委托给我,我不用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产来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竟反而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王翦终于代替李信进击楚国。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来抗拒秦兵。王翦抵达战场,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楚军屡次挑战,始终坚守不出。王翦让士兵们天天休息洗浴,供给上等饭食抚慰他们,亲自与士兵同饮同食。过了一段时间,王翦派人询问士兵中玩什么游戏?回来报告说:“正在比赛投石看谁投得远。”于是王翦说:“士兵可以派用了。”楚军屡次挑战,秦军不肯应战,就领兵向东去了。王翦趁机发兵追击他们,派健壮力战的兵丁实施强击,大败楚军。追到蕲南,杀了他们的将军项燕,楚军终于败逃。秦军乘胜追击,占领并平定了楚国城邑。一天后,俘虏了楚王负刍,最后平定了楚国各地设为郡县。又乘势向南征伐百越国王。与此同时,王翦的儿子王贲,与李信攻陷平定了燕国和齐国各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兼并了所有的诸侯国,统一了天下,王将军和蒙将军的功劳最多,名声流传后世。5.古诗文阅读(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9分,每小题3分)。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场,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再遇阵没

及:趁着。B.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C.会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D.援不至,遂没焉

遂:于是。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

①保裔选精锐赴之

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③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A.①②⑤

B.①③⑥C.②④⑥

D.③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7、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译文: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译文:

参考答案:4、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及”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等到”,故选A。5、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①说康保裔选精兵出征,②说身边人劝康保裔逃跑,⑥是说张凝、李重贵作战的情形。故选D。6、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在康保裔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率领军队策应他,没有与他共同抗敌。故选D。[译文]康保裔,是河南洛阳人。祖父叫康志忠,在攻打汴梁时战死了。父亲叫康再遇,跟太祖打李筠,友死在战场上。康保裔在周朝屡立战功,等到康再遇战死之后,皇帝下诏书让康保裔代替了父亲的职位,跟石守信一起攻下了泽州。又和一些将领在石岭关打败了契丹人,做了登州刺史。不久又作代州,又做深州刺史,还做过凉州观察使。后来真宗即位,把康保裔诏回朝内,因为母亲年老需要勤加奉养,哪上等的尊酒茶米赐给他。皇帝下诏书嘉奖了康保裔,又让他去做了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举入侵,诸将与契丹人在河间开战,康保裔亲选精锐的士兵参与战斗,恰逢傍晚,同契丹人约定第二天早晨打一仗。但第二天一早,契丹人就把他们重重包围,手下劝康保裔换掉盔甲骑马突围逃跑,康保裔说:“面临大难不能苟且偷生。”于是就决战。打了两天,杀死了不少契丹人,地下尘土都踩了二尺深,但最后弹尽粮绝,援兵却迟迟不来,所以战死了。当时皇帝驻扎在大名,一听到康保裔战死了震惊难过,皇帝两天不上朝,追赠康保裔为侍中。封康保裔的儿子康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康继彬为洛苑使。康继英等奉旨谢恩说:“父亲没有打胜仗就死了,陛下你不降罪给我们,我们就感到侥幸了,我们蒙受了超出一般的恩惠啊!”说完就流泪哭得爬不起来了。皇帝悲伤地说:“你爹是为国家而死的,封赏,当然要厚重。”然后皇帝对左右的大臣说:“康保裔的父亲、祖父,全部战死沙场,现在他也战死了,他们祖辈都有忠心,绝对值得褒奖。”康保裔为人恭谨仁厚知礼节,好结交宾朋,擅长骑马射箭,箭无虚发,射飞鸟走兽没有不射中的。曾经手握三十支箭,拉满弓射出去,筈镝一个个被射了下来,人人都佩服他的射术之妙。康保裔大战无数,身上有七十处战伤。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皇帝知道后,就重重赏赐他。当康保裔与契丹人血战的时候,援兵却迟迟不至,只有张凝、李重贵分别领兵策应,遇到契丹兵交战,康保裔被敌人包围,李重贵与张凝去救援,却腹背受敌,从申时到寅时全力作战,才把敌人击退。当时各个将领都损失大半了,只有李重贵与张凝回到军屯,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皇帝听说了这事,就嘉奖了李重贵与张凝。7(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个重点词语: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故译为: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2)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个重点词语:议,建议;上,上奏;状,情形;吾曹,我们;面目,脸面。故译为: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

略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椽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椽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三国志·魏书》卷十二》9.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

差:派遣B.而宾客每不与役

与:参加C.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

责:责问D.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报:报告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①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②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③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④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⑤昭犹惮芝,不为通⑥卒于官,家无余财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⑤D.①④⑥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司马芝年轻时,在去荆州避难的路上,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在南方居住十几年,能够恪守礼义节操。B.在任菅县长官期间,司马芝不畏豪强,征调主簿刘节的门客当兵,同时写信给刘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C.征虏将军刘勋,恃宠骄横,多次写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一概依法处理。后来刘勋犯法被杀,和他有关联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马芝却受到称赞。D.司马芝性情正直,严于执法,不受请托,权贵至亲都不敢私下求他办事。他死后家无余财,从魏建国以来,历任河南尹没有能比上他的。12.翻译文中画线的两句话①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②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参考答案:9.D

10.C

11.B

12.(1)当即下令让刘节代替王同去当兵,青州人称司马芝“能让郡主簿去当兵”(2)他和宾客们谈话时,有不同意的,就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回来后也不会说什么不同的话。选自:《三国志》

作者:陈寿

年代:晋代点睛: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还有是某人的什么做法,某人做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分析分析,答题方式和人物性格分析类似。11.试题分析:B.在任菅县长官期间,司马芝不畏豪强,征调主簿刘节的门客当兵,同时写信给刘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错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一句上。刘节代门客当兵,是由于司马芝告状,太守治刘节的罪。12.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即以”“以为”“不可”“面折”“无异”。参考译文: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年轻时是一个读书人,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强盗。同行的人们都丢下年老体弱的人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强盗来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司马芝叩头说道:“我的母亲年纪很大了,她的养老送终问题就拜托诸位了。”强盗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司马芝于是能免于被杀,用小车把母亲推走了。司马芝在南方住了十几年,亲自耕种,恪守礼义节操。魏武帝曹操平定了荆州,任命司马芝作菅县人。当时天下政权刚刚建立,各地大多不遵守法律。郡主簿刘节是旧日的大家族子弟,为人豪爽侠义,拥有一千多位宾客,外出就做盗贼,回到官署里则扰乱吏治。不久,司马芝派遣刘节的门客王同等人去当兵。掾史据实禀告说:“刘节家里从来就没有派人服过徭役,如果他们到时把人藏起来,您一定要为滞留误期而负责的。”司马芝不答应,给刘节写了封信说:“您是这里的大家族,又是郡里的左右手,而您的宾客经常不服劳役,黎民百姓早就心怀怨恨和不满,有些流言已经被上级听到。现在征发王同等人去当兵,希望您能按时派遣他出发。”士兵们已经在郡里集结了,但刘节把王同等人藏了起来,还乘机让郡督邮以征兵为借口去讹诈责问县里。县里的掾史没有办法,请求让自己代替王同去当兵。司马芝就派人骑快马把一封信送到郡城济南,信上说细列举了刘节的罪状。太守郝光历来敬重信任司马芝,当即下令让刘节代替王同去当兵,青州人称司马芝“能让郡主簿去当兵”。后来司马芝升作广平县令。征虏将军刘勋,地位尊贵,受宠骄横。他又是司马芝原来所在郡里的将军。刘勋宾客和子弟们在司马芝的管界内多次犯法。刘勋给司马芝写信,不署上姓名,却在信中多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没有给他回信,一概按照法律处理。以后刘勋由于行为不轨被诛杀,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而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而被人们称道。黄初年间,司马芝被调入京城任河南尹。他抑制豪强,扶持贫弱,私下请托也行不通了。正遇宫中太监想托司马芝办事,又不敢开口讲,就通司马芝妻子的伯父董昭传话。董昭也害怕司马芝,没有替他传话。司马芝性情公平正直,不以廉洁方正自矜。他和宾客们谈话时,有不同意的,就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回来后也不会说什么不同的话。司马芝在任职期间死去,家里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自从魏国建立以来到现在,历任河南尹中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就在数百年前就________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____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苟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_________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剧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18.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B.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C.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D.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参考答案:17.C

18.C

19.B【17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语句的连贯性,本题采取从文中抽取一句话的方式来考查,这就要求考生要关注前后的语境,要求语气以及主语的一致性、语意的连贯性,还要关注前后内容句式的对称性。本题中,根据文章内容可知,前面说“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后面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可见强调的是中国戏曲艺术缺乏创新精神,故应从“创新精神”的角度入手,而AB两项强调的是“当代戏曲的发展”,语意与上文连贯性不强,且重点偏移,因此排除AB;再从语言表达的简洁性角度来看,CD两项的意思接近,但D项的表述过于啰嗦,故可以排除D项,应选C项。【18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成语的辨析运用。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辨析两个成语的侧重点、情感色彩、使用对象,还要关注句子的语境。“寿终正寝”,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寿终”,年纪很大才死;“正寝”,旧式住宅的正房。“无疾而终”,没有病就死了,是死亡的一种最高境界。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了,即事情的发展最终走入末路,没有任何结果。第一处,说的是“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就在数百年前就消失了,“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就是“疾”,故使用“寿终正寝”。“名噪一时”,意思是一时名声很大。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名垂青史”,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第二处,从句意来看,句中是说名声永留史册的“京剧名伶”,故应使用“名垂青史”。“兼容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博采众长”,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第三处,从后面“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知,应是说梅兰芳采纳众人的长处优点,应使用“博采众长”。“照猫画虎”,猫与虎的外形有相似之处,因以喻照样模仿而仅得其仿佛。“按图索骥”,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第四处,从“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可知,此处是说尚小云,苟慧生、于连泉等人因不是照样模仿而突破藩篱,应使用“照猫画虎”。【19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考生应先浏览病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戏剧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成分残缺,“眼花缭乱”描述人的感受,事物自身不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因此应该在“眼花缭乱前”加上“令人”二字,这就排除A、D两项;“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成分残缺,“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是作者否定的创新,是对前面“传承中的创新”的补充说明,不能充当后句主语,因此需在“才能”前加上“这样”来补足句子成分,语意表达才更准确,这就排除C项,故答案选B项。【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出动轰-6K飞机赴黄岩岛等岛礁附近空域进行了巡航,这代表了中国空军坚定不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直至不再被侵犯。B.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近日宣布第113、115、117、118号元素将加入元素周期表,而它们的发现者也将正式获得这些元素的命名。C.武汉市防汛指挥部就武汉市的防汛排涝应急救灾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议负责人表示,预计今日22时全市的主干道渍水将全部消退。D.与中国合作的美国西部快线公司单方面发布了终止合作的新闻公报,在公报中声称,中铁国际的能力满足不了西部快线公司希望及时有效推进项目的愿望。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暗换主语。“不再被侵犯”的主语是黄岩岛而不是中国空军;B项,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获得命名权”而不是“获得命名”;D项,搭配不当。“能力”和“愿望”不搭配。9.阅读下面的一个生活片断,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5分)一个骑着经过改装后的三轮车(加上发动机)的中年人在路上违章行驶,被最帅交警处罚。这时一位老大爷从他身旁经过,老大爷说,“小同志,您积点德吧,您这一罚,他一天挣的还不够呢!”最帅交警听了一怔,但是他很快地答道:“我怎么缺德了?你说话也积点德吧!他违反规定了难道不应该被罚吗?”你觉得这位交警的回答合适吗?如果是你,该怎样回答呢?

答:

参考答案:1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