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历史及文化_第1页
中东历史及文化_第2页
中东历史及文化_第3页
中东历史及文化_第4页
中东历史及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中东历史与文化生死复生的古代文明沟通中西的伊斯兰文化困顿与再生的近现代文化视频材料古代埃及文明/v_show/id_XMjM2MDg3NDA=.html古代两河流域文明/v_show/id_XMTU2MDQ4ODA=.html摩西/v_show/id_XNDA5MTkxMjQ=.html一、中东的地理范围1、中东概念的由来2、中东的地理范围、国家与民族3、中东地区的特点重要的地理战略地位独特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石油资源概念的由来“中东”概念形成之时,就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西方人东侵过程中把东方根据与西方的距离划分为“近东”、“中东”、“远东”。伊斯兰统治的核心区域紧邻欧洲,称为近东。距离欧洲较远的地区成为远东。1900年,英国将军戈登爵士为区别近东和远东,第一次提出一个新的政治地理概念——中东。该概念因二战时期设在开罗的“中东司令部”而强化。后来,中东概念越来越为国际上广泛接受。国家与民族对于中东的范围有不同的认识。通用的18国,即:阿富汗、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塞浦路斯、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约旦、沙特阿拉伯、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卡塔尔、科威特、也门、巴勒斯坦和埃及。还有北非西亚说,加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阿拉伯国家)。还有加上东北非洲的苏丹、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和中亚的土库曼斯坦等国(伊斯兰国家)、有的包括西亚、中亚、南亚和北非、东非。有的主张除去阿富汗的17国。二、中东地区的历史进程中东地区上古历史的再现拿破仑入侵、商博良与埃及学,罗林生与伊朗学和亚述学的产生。(一)上古中东文明国家的兴衰☆Ⅰ、古代埃及公元前3500-3100年,步入文明,建立国家;公元前3100-525年,法老文明时期;公元前525-332,波斯人统治时期;公元前332-30年,希腊人统治时期;公元前30-公元641年罗马人统治时期;公元641年至今,埃及的阿拉伯化与伊斯兰化时期。Ⅱ、两河流域的文明兴衰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为世界发明了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第一个城市,编制了第一部法律,发明了第一个制陶器的陶轮,制定了第一个七天的周期,第一个阐述了上帝以七天创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话。至今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远古文字记载材料(泥板)。两河流域历史年表(一)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进入阶级社会公元前3000-2300年,苏美尔城邦国家公元前2300-2191年,阿卡德王国统治公元前2112-2004年,苏美尔人复兴--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1891-1595年,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595-626年,中巴比伦与亚述时代公元前626-前538年,加勒底人建立新巴比伦帝国时期西亚(两河流域)历史年表续(二)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居鲁士率军入侵巴比伦。公元前330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击败波斯大军

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建亚历山大帝国,首都为巴比伦。亚历山大帝国版图:西起希腊,东至印度河流域,南达尼罗河流域,北抵多瑙河流域。公元前305年--公元前208年,两河流域成为亚历山大的部将塞琉古建立的包括小亚细亚、巴勒斯坦、伊朗高原及部分中亚的塞琉古王国领土的一部分。公元前64年,塞琉古王国被罗马帝国所灭。公元632年--638年,阿布·伯克尔占领两河流域。两河流域成为阿拉伯人的领土。762年,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迁都于底格里斯河畔的巴格达,建圆形都城。

上古西亚的重要国家1、苏美尔城邦*2、阿卡德王国3、乌尔第三王朝4、古巴比伦王国*5、新巴比伦王国*6、赫梯王国7、腓尼基*8、吕底亚王国9、米底王国10、以色列犹太国家*11、亚述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拔斯王朝治下纷纷独立西亚(两河流域)年表续(三)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入巴格达。1096年—1291年,十字军东征。两河流域的上游成为十字军教国--爱德萨伯国的领土。1258年,蒙古帝国大汗蒙哥之弟旭烈兀在西亚建伊尔汗国。1353年,在其废墟上建立短命而庞大的帖木儿帝国。16-17世纪两河流域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版图一部分。1917--1918年,英军占领两河流域。1921年费萨尔亲王登基,建立伊拉克王国1958年伊拉克推翻君主制,成立共和国,由“逊尼派”统治。1963年--1968年伊拉克复兴党组织、领导了两次军事政变,建立政权1979年萨达姆铲除异已,掌权伊拉克。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萨达姆被推翻。

Ⅲ、中古时期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伊斯兰教的扩张7世纪前半期,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倭马亚王朝(661-750)阿巴斯帝国(750-1258),期间三个帝国并立伊尔汗国(1258-1353)、帖木儿帝国(14世纪后半期)伊朗几个王朝:萨法维王朝(1502-1722);纳第尔王朝(1736-1747);赞德王朝(1757-1794);恺加王朝(1786-1926);巴列维王朝(1925-1979);伊朗伊斯兰共和国(1979至今)Ⅳ、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近代中东公元1300年,土耳其人建立国家16世纪中期,建立跨欧、亚、非三洲的军事大帝国。19世纪后期,沦为“近东病夫”Ⅴ、现代中东国家体系的形成在奥斯曼帝国崩溃的废墟上,形成了一系列民族国家。土耳其、以色列、塞浦路斯、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约旦、沙特阿拉伯、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卡塔尔、科威特、也门、巴勒斯坦、利比亚和埃及。三、中东的古代文明成就(一)埃及的古代文明成就埃及文字:图画文字-象形文字-僧侣体与世俗体-希腊语-科普特语-阿拉伯语。影响:埃及文字-腓尼基文字-希腊字母-拉丁字母与斯拉夫字母-西方各国文字。腓尼基文字-阿拉米亚文字-希伯来、阿拉伯、印度、维吾尔字母的祖先。古代埃及的建筑金字塔与神庙◎新王国时期的标志性建筑:底比斯的神庙。◎僧侣势力的膨胀,左右政局。古代埃及的宗教与其他成就宗教对文学、艺术、伦理、风俗、医学、天文学、雕塑等都有深刻的影响。(二)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苏美尔人的文化成就楔形文字数学成就文学成就天文学成就楔形文字(cuneiform),来源于拉丁语,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古代西亚所用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青铜时代的苏美尔人用泥板通过图画的形式记录账目。渐渐的这些符号演化为表意符号,至于那些无法描绘的东西则用任意指定的办法来表达。而且苏美尔人还用它来表示声音,几个表意字合在一起就可以代表一个复杂的词或短语,这就使得许多符号都成为多馀。楔形字原来是从上而下直行书写,后来改为从左而右横行书写,于是全部楔形符号转了90°,从直立变成横卧。由于右手执笔,从左而右横写,楔形笔画的粗的一头在左,细的一头(钉尾)在右。苏美尔楔形字有意符和音符。经过巴比伦人、亚述人、阿拉米人的使用和改造,成为一种半音节文字。在字母发展史上有所贡献。楔形符号共有500种左右,其中有许多具有多重含义,其“准确含义”只能根据上下内容来确定,这就使得楔形文字体系比后来的字母文字体系更难以掌握。尽管如此,在两千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考古学家发现大批各种楔形文字泥版或铭刻,19世纪以来被陆续译解,从而形成一门研究古史的新学科——亚述学。(三)古代伊朗(波斯)的文明成就古代波斯的文明成就继承发展了埃兰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成果创造了祆教文化祆教、摩尼教、明教的关系◎琐罗亚斯德教:创始人琐罗亚斯德(希腊语,古波斯语为查拉图士特拉)。经典《阿维斯塔》。教义是二元论思想,即阿胡拉·马茲达与阿里曼的对立;世界末日前夕救世主的降临;末日之际,阿胡拉·马兹达战胜阿里曼,并将阿里曼投入火狱;此后是灵魂复活与末日审判。由于琐罗亚斯德教的主要仪式是火的崇拜,故亦称拜火教或祆教。主要流行于波斯、中亚等地。波斯的君主制是东方专制主义的集中体现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曾被伊斯兰教徒贬称为“拜火教”,在中国称为“祆(音同「掀」)教”。主要流行于波斯、中亚等地的宗教。该教认为阿胡拉·玛兹达(意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创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创造等德行,也是天则、秩序和真理的化身。玛兹达创造了物质世界,也创造了火,即“无限的光明”。与马兹达对立的是阿里曼。因此琐罗亚斯德教把拜火作为他们的神圣职责。

琐罗亚斯德教是一种二元论的宗教,犹太教以及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受他很大的影响,琐罗亚斯德教的神“密特拉”也进入到罗马帝国的宗教中。目前在伊朗偏僻山区和印度孟买一带的帕西人中仍有很大的影响。琐罗亚斯德教的创始人是琐罗亚斯德(前628年-前551年),他出身于一波斯贵族骑士家庭,20岁时弃家隐居,30岁时受到神的启示,改革传统的多神教创立琐罗亚斯德教,但受到传统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岁时,大夏的宰相娶他女儿为妻,将他引见国王,琐罗亚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传播,77岁时一次战争中在被杀于神庙。(四)巴勒斯坦地区的上古文明成就犹太民族与犹太教犹太教与犹太人的历史犹太教是三位一体的民族宗教,神、民族、地区融合在一起。犹太教创教时期(以色列)大流散时期回归故土(五)中古时代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半岛的地理文化特质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阿拉伯人的对外征服与文化吸收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的条件与成就

(一)翻译运动翻译了大量古希腊、印度和波斯的科学文学作品,意义重大。马蒙(813—833)时期达到高潮。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三大学术中心(二)天文学、数学发展源于确定礼拜方向的实用目的和农业及航海的需要。在巴格达、大马士革、开罗、科尔多瓦设立了专门的天文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天文台——巴格达天文台,制造出比较精密的天文仪器。象限仪、星盘、日晷仪、天体仪和地球仪等《天文表》东西天文表的蓝本。地球形状、地球自转研究及日心说假设和论证。太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128年设31个闰年。成就伊斯兰天文学家(三)数学出于天文学和商业的需要。最主要的成就传播印度人创制的“0”数字符号与10进位法,使数学大众化。(四)医学伊斯兰教医学也是以希腊医学为基础,增加了龙涎香、樟脑、肉桂、丁香、汞、末药等。

拉齐斯(865—925年)

:外科串线法、《医学集成》、《天花与麻疹》。伊本·西那(阿维森那980—1037年

):“医中之王”、《医典》,基督教欧洲的医学经典。(五)文学和艺术

散文与故事:《古兰经》、《天方夜谭》。清真寺艺术没有人与动物造型。(六)哲学主要特征:将希腊哲学与伊斯兰文化相调和,是希腊哲学的继续和发展。阿拉伯哲学家把柏拉图和亚里斯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与伊斯兰神学思想揉合在一起,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哲学。法拉比(870-950):“万物唯自安拉出”五、中东古代文明的特点1、上古文明的多元性与不连贯性2、大河文明与农业文明3、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4、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犹太教1、一神思想2、契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