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近代有学者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但近代意义的商法则始于清朝末年。△知识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商战”口号的提出在大办洋务中出现了一批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企业,它们的发展带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知识背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李鸿章(1823—1901年):1870年,在曾国藩推荐下,李鸿章代替其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从70年代始,他陆续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织布局等。
左宗棠(1812—1885年):1866年以闽浙总督身份创办福州船政局。次年调任陕甘总督,曾办兰州制造局,因西北盛产羊毛,又办兰州织呢局。
张之洞(1837—1909年):1882年任山西巡抚。中法战争爆发,张之洞力主与法决战,清廷授以两广总督之职,张捐银三千两奖给抗法将领刘永福,并奏请起用前广西提督冯子材督师。冯子材在镇南关、谅山大败法军,张之洞名声大增。他于1889年任湖广总督,在湖北建成湖北织布局,汉阳炼铁厂,汉阳兵工厂等,成为与李鸿章齐名的洋务要人。
(△对联故事:张之洞愤对洋人——“琵琶琴瑟八大王单戈对战——魑魅魍魉四小鬼合手擒拿”)
商事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法律调整的需求。光绪帝在变法维新中,把制定商法看成是“通商惠国之经国要政”。1897年,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应诏统筹全局折》中首次提出了仿照资本主义国家法律来制定中国商法的主张,但因变法失败而夭折。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光绪皇帝颁布了一道名为《宣示预备立宪谕》的诏书,宣布要“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显然,这道诏书的改革激进程度要远超8年前被称为戊戌变法纲领性文件的《明定国是诏》。在那份诏书里,光绪皇帝和维新派们不敢公然宣布要“更订法制”,对于君主立宪、政治改革更是只字未提。是不是经过8年时间,光绪皇帝的思想更为解放,敢下决心立宪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这份《宣示预备立宪谕》反映的根本不是光绪皇帝的思想,而是慈禧太后的思想,在诏书的一开始对这一点就说得很清楚了——“朕钦奉慈禧皇太后懿旨”。△问:什么原因使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转而支持改革呢?△日俄战争:两个强盗之间的争夺
1904年,经过长期备战的日本决定对俄开战。2月8日夜,日本联合舰队在司令官东平八郎的指挥下,未经宣战就偷袭了位于朝鲜仁川和中国旅顺的俄太平洋舰队,以仅失6人的代价造成了俄军舰2沉3伤的重大损失,率先取得了制海权。1904年5月,日本陆军分两路经鸭绿江和辽东半岛登陆中国领土,接连在大连、辽阳、旅顺和沈阳与固守的俄军展开激战,前后历时10个月,以伤亡近15万人的巨大代价取得了陆上战场的最终胜利,把俄军残余赶到了中国东北的北部。旅顺之战是日俄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战斗最残酷的攻坚战。旅顺是俄国太平洋舰队的最大根据地,因此花费巨资修建了一套完整、坚固的防御体系,设有大炮700多
门,守备力量4.2万人。俄军总司令曾夸口说:“攻陷旅顺,就连欧洲最强大的陆军也要3年时间。”
为了啃掉这块硬骨头,日军任命名将乃木希典为主帅。开战前,乃木希典为自己和两个儿子准备了三口棺材,以此表明誓死报效天皇的决心。在战斗中,他为达到目的不计代价,组织了5万人的敢死队,发动了一次次的冲锋,结果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经过155天的争夺,迫使俄军主帅意志崩溃,放弃了抵抗,日军才得以攻陷旅顺。为了这场战役,日军投入了13万兵力,伤亡6万人,俄军也死伤3万人。日军主帅乃木希典诗云:
“皇师百万征骄虏,野战攻城尸成山。愧我何颜见父老,凯旋今日几人还!”
就在陆上激战正酣之时,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正在紧急驶往亚洲水域的路上。原来,俄国国内在得知太平洋舰队失利的消息后,立即派出该舰队前来增援,企图挽回败局。但俄国舰队的行动早已被日本间谍侦知。故当这支劳师远行18000海里刚刚进入对马海峡,就遭到了守候在那里的日本联合舰队的迎头痛击。7天的激战给俄国舰队历时7个月的航程画上了永久的句号。俄军舰船共被击沉19艘,俘虏7艘,逃跑时被中立国解除武装6艘,遇难2艘,仅有4艘舰船逃回到海参崴,波罗的海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对马海战的结束,标志着俄国在军事上的彻底失败。列宁在评价这次失败时认为:“俄国海军彻底被消灭,吃败仗是注定的了”,“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军事失败,而且是专制制度在军事上的彻底崩溃。”
由于日俄双方均已无力再战,俄国更是因为国内爆发革命而自顾不暇,因此双方在美国的调停下,于1905年9月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根据条约,日本取得了中国的辽东半岛和俄国库页岛的南部,并享有了对朝鲜的占领权和中国南满铁路的修筑权,在东亚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在此基础上,日本于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日俄战争开创了世界近代史东方人打败西方人的先例。居于东亚一隅的弹丸小国一跃成为与西方列强纵论短长的霸权国家,令当时世界为之惊叹。从此,日本开始跻身于争夺亚洲乃至世界霸权的列强行列,逐渐走上了军国主义的发展道路。△史料: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就在宣布预备立宪的前一年,1905年,清朝派出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山东布政使尚其亨、顺天府丞李盛铎等五大臣出洋考察美、德、俄、日、英、法等国宪政。经过半年多考察,五大臣回国向慈禧太后进行汇报,提出了立宪的建议,为慈禧所接受,因而直接导致了《宣示预备立宪谕》的颁布,而在诏书中也提到了这一背景,“是以前派大臣分赴各国
考察政治。现载泽等回国陈奏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
在五大臣之首的载泽向慈禧太后提交的报告《奏请宣布立宪密折》中,载泽站在当权者的立场上,提出了立宪的三个好处,而从慈禧太后后来的行动来看,这三点显然是说到了她的心坎上,以至于在诏书中都专门提到了载泽的名字。……
为了“慎重商政,力图振兴”,1903年3月光绪帝令戴振、伍廷芳、袁世凯等编定商律。1904年公布《大清商律》,包括《商人通例》131条和《公司律》9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单行的商法。
1906年颁行《破产律》。受当时经济水平的制约,这些法律的内容比较简单,在体系上多仿效日本商法,在内容上多仿效德国商法。
1908年9月,修订法律馆聘请日本法学博士志田钾太郎,于1909年拟出了《大清商律草案》,共1008条,内容包括:总则、商行为、公司律、票据律、海商律。
由于这部商律草案工程浩繁,延至1910年(宣统二年),清政府又先拟出一部改订大清现行商律草案,该草案分总则编和公司编两部分,共367条。《改订商律草案》较多考虑了中国商事习惯和通行的商法原则,内容上趋于合理,但未施行清廷即被推翻,成了北洋政府修订《商人通例》和《公司条例》的蓝本。(三)民国△对联故事:孙中山妙对进官府清光绪年间,孙中山留学归来,途经武昌总督府,想见湖广总督张之洞。他递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的名片。门官将名片呈上,张之洞一瞧很不高兴。问来者何人?门官回答是一儒生。张总督令人拿来纸笔写了一行字,叫门官交给孙中山。孙中山一看,纸上写道:
“持三字贴,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中山微微一笑,这分明是一副对联的上联。于是对出下联,又请门官呈送张之洞。张之洞看见一书: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张之洞不觉暗暗吃惊,急命门官大开中门迎才华横溢的孙中山。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苦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标志着中国几千年封建帝治的结束,在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凡清律不与国体抵触者,仍有效,故《大清商律》暂准授用。
1914年1月3日,中华民国在《大清商律》改造的基础上先后颁布了《中华民国公司条例》、《中华民国商人通例》,并于同年9月1日施行。△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中国民商事习惯调查运动
第一次发生于晚清光绪末年,持续至1911年。
第二次发生于1918年(民国7年)初)。
1923年北洋政府起草过《商法》草案,但未正式颁行。
△孙伏园《红叶》中中国民族工商业(柿子、木器、钥匙和棉线)的命运
我预料,果子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也许是有一脉相通的。上海现在已经没有柿子的足迹,绍兴的领域也许只是十年五年的事了,再过五十年,一定只有深山荒里还找得着,与台湾的“番席”一样,也有汉人挑着担子从深山荒谷出来,一担柿子换一盒火柴回去,而这担子一入洋场,便放进玻璃柜里,上面写着大字广告道:“华柿:新从深山荒谷得来,曾耗去子弹三万粒,步马枪各五千杆,本店店员采办队,尚有十八人负伤住院未愈,除略取医药费外,特别廉价出售,以飨各界士女,每个洋五十元整”云。岂但柿子的命运如此,衣食住各项的命运无一不如
此。你到上海木器铺里去问,他们有没有一件木器,是用完全中国的木料,中国的油漆,中国的铁链做的,当然没有的。木料是从斐列滨(菲律宾)、日本运来的,漆是一擦便掉的,中国的钥匙无人中意,也只好改用洋货了。最使你听了惊异的是,如果你一旦驾鹤仙游了,棺材也斐列滨日本的木材不办,龙游寿木的来源椐说早经断绝了。举个最近的例,我们这个《贡献》杂志的书皮上不是有一条棉线么,在上海各处大小杂货铺里搜求了两三天,竟得不到一要中国的棉线,结果还是用J﹒P﹒Coats的。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后,为适应新兴工商业关系调整需要,接受了立法院胡汉民院长等建议,采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
(1)将通常属于商法总则的经理人及代办商和属于商行为编中的买卖、交互计算、行纪、仓库、运送及承揽运送等一并订入民法债编中;(2)在民法之外又另订单行商法制度,如1929年《票据法》、《公司法》、《海商法》、《保险法》,其后又颁布了《船舶法》、《船舶登记法》、《商业登记法》(1937年)、《商业会计法》、《银行法》、《证券交易法》、《动产担保交易法》等商事法规。△法史人物档案:胡汉民简介作为孙中山最亲密战友之一、国民党元老派“三杰”之首的胡汉民,曾代孙中山三度行使大元帅之职,可见其受信任的程度。然而,当孙中山逝世后,这位道德学问具佳的重量级人物,受到了来自“后起之秀”蒋介石的巨大挑战。胡曾坦言“书生弄军事,终于弄不惯”,但是“即位以总统,亦绰绰有余”(孙中山评语)的政治才华,又使他无法不走上政治舞台去执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推行自己的抗日、反蒋、剿共的政治主张。蒋胡关系的分合亲疏,均对当时中国政局的变化产生过重大影响。与当时南京政府官员腐败相比,胡汉民不置私产,作风俭朴,工作效率极高,在1928年至1930年担任立法院长的两年时间内,制定了民法、刑法、土地法和劳动法等近二十部法律,对现代中国社会尤其是1949年后的台湾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赞誉为“一个不流血的绝大社会革命”,“带来中国社会制度的改善”。
(四)新中国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法律体系中一直不存在商法部门。50年代初期,我国商品流通是由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私人资本主义商业、小商小贩等多种经济成分组成。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已开始对商业实行统一的领导和管理,形成了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实质上的独家经营,从而使商法在客观上失去了其作用的范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春天的故事:邓小平请荣毅仁等工商界五老吃火锅
(1979-1-17中午: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古耕虞和周叔弢。)
改革开放迄今,我国的商事立法主要有:①1986年12月2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八次会议通过、1988年11月1日起施行《企业破产法(试行)》。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企业破产法》。②1992年11月7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八次会议通过、1993年7月1日起施行《海商法》。③1993年12月29日八届人大常委会五次会议通过、1994年7月1日起施行《公司法》。1999年12月25日第一次修改;2004年8月28日第二次修改;2005年10月27日第三次修改。④1995年5月10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三会议通过、1996年1月1日起施行《票据法》。⑤1995年6月30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四次会议通过,同年10月1日起施行《保险法》。2002年10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十次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司机担保书
- 物业委托协议书
- 公司分红股东合同样本
- 乡村垃圾场清理合同样本
- 陕西省第二商贸学校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 便民货车出售合同样本
- 八一路租房合同样本
- 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方案
- 标准版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TFTP协议的SDL设计与C实现
- 日语N5试题完整版
- 2023年郑州黄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 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版)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 (完整版)设备吊装施工方案
- 重庆市高2025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含答案)
- 无人机创客实验室方案
- 2024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地理·生物合卷试卷真题(含答案)
- JT-T-155-2021汽车举升机行业标准
- QCT457-2023救护车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