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和乌鸦》设计_第1页
《孔雀和乌鸦》设计_第2页
《孔雀和乌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雀和乌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值、班、寻、匆、焦、瞧、丑、卷、编、给”;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寻、焦、卷、匆、灭、丑”;认识部首“四点底”,积累带有“四点底”的字。

2.练习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编”和“瞧”。

3.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背诵课文第二小节中的2-5句。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受勇敢无私的人是受大家欢迎的,自私、嘲笑别人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教学重点】

1.读准翘舌音“值丑”,平舌音“匆”和三拼音“焦瞧卷编”。

2.会描写“寻、焦、卷、匆、灭、丑”这6个生字。

3.用“……带来了……”练习说话。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或媒体)、录音机、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指导看图:(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着什么?

2.(板书课题:孔雀和乌鸦)读题。

过渡:孔雀的羽毛为什么会这么美丽呢?仔细听故事,你就会明白了。

(说明:联系生活,学生对孔雀和乌鸦这两种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揭题后,可以让他们从已知出发,简单介绍孔雀和乌鸦的相关信息(主要从外形方面),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集中识字

1.听课文录音,交流孔雀羽毛美丽的原因。

2.再听课文,小声跟读。要求边听边分小节,读准文中生字的音。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值班寻匆焦瞧丑卷编给

(2)小组自学生字。

要求:

A.用学过的方法学习生字。

B.读一读,积累词语:

值班寻找急匆匆烧焦怪声怪气难受编织

(3)检查反馈:

A.识字归类。

B.集体书空“丑”字笔顺,反义词:丑——美。

C.认识部首:四点底;积累带有四点底的字。

D.用部首查字法查字,理解字义:瞧编(比一比,谁最快)。

E.读一读:

值班寻找急匆匆烧焦怪声怪气难受编织

F.齐读课文。

(说明:学生们根据以往的识字经验,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师则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识字的归类与梳理。如本课中可进行字音的归类:翘舌音“值丑”;平舌音“匆”;三拼音“焦瞧卷编”;形声字归类:“值、瞧、编”;或形近字的区分:匆——勿、焦——瞧。帮助学生更迅速、更牢固地掌握生字。)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提问:孔雀和乌鸦,你喜欢谁呢?

(1)指名读第一小节,在文中找找它们各自的表现,说说喜欢它的理由。

(2)交流并指导读句:

A.孔雀勇敢地穿过火海,去寻找伙伴们。“快去救火呀!”

结果——鸟儿们听见喊声,急匆匆地飞了回来,扑灭了大火。(做动作理解急匆匆的意思)

(板书:勇敢无私)

B.乌鸦急忙去搬自己的家。

乌鸦怪声怪气地叫起来:“瞧哇,孔雀丑得像个小刺猬。”(指导读出怪声怪气的语气)

(板书:自私嘲笑别人)

C.师生合作朗读第一小节。

2.过渡:天下的鸟儿听说孔雀为救火受了伤,都飞来看望他。他们带来了什么?

(1)指名读第二小节,在文中找找答案。

(2)交流并指导读句:按标点符号停顿。(比赛读——师引读)

(3)指导背诵:

南方的()带来了()。北方的()带来了()。东方的()带来了()。西方的()带来了()。

小结:课文连用了四个“带来了”告诉我们有许多的鸟儿给孔雀带来了不同的东西,说明天下的鸟儿对孔雀十分关心。

3.说话练习:你能不能照着课文的样子,用“……带来了……”说几句话?

(1)创设情境:明明生病住进了医院,同学们纷纷去探望他,()带来了();()带来了();()带来了()……

4.师生合作朗读第二小节。

5.小组合作演一演:天下的鸟儿们来看望孔雀时,会对他怎么说?

6.说明道理。

(1)鸟儿们为什么就是不理睬乌鸦?

(2)对,我们不能学乌鸦的自私、嘲笑他人。当别人有缺点有错误时,我们不要嘲笑他,而是应该帮助他。(板书:不要嘲笑别人)

(说明:课文的第二小节的2-5句,句式结构整齐,节奏感强,好读易记。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朗读、背诵,对学生积累规范的语言是很有帮助的。)

四、写字指导,总结全文

1.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师生共同提醒写字要点。

2.学生描写,师巡视。

3.根据板书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