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市辖区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模拟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市辖区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模拟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市辖区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模拟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市辖区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模拟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是屈原在公元4世纪所创制的新诗体,《楚辞》一书则在西汉初由刘向编辑而成。

B.拟话本是指明代中后期文人模拟宋元话本小说所作的小说,其中冯梦龙的“二拍”是当时著名的拟话本小说。

C.古体诗是指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后人模仿唐以前诗歌的诗作;近体诗是指唐代的格律诗;今体诗是指现当代自由体诗歌。

D.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小说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干宝的《搜神记》等。

2.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黑暗统治区的人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我不想故作潇洒,只想活得真实,就像无拘无束的风,在时光里轻盈地走。

C.分色荷花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D.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地歌。

3.《谈时间》一文选自梁实秋著名的散文集A.A.《槐园梦忆》B.《雅舍小品》C.《雅舍谈吃》D.《实秋杂文》

4.

文中所说的“教训”指的是()

A.现代工业技术没有注意到它的安全性及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B.发展生物科学没有注意到它对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C.发展现代工业技术没有注意到它可能造成的危害而做到趋利避害。

D.在科学发展中,没有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没有做更大范围的细致研究。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道路。

B.为增强社会各方面对药品价格的监管力度,国家将健全并建立药品市场价格监测管理制度。

C.那几个正处于20多岁的在校大学生在见义勇为时被汹涌的江水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令人扼腕叹息。

D.两会期间,很多代表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6.下列本文所运用的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A.且在邦域之中矣B.先王以为东蒙主C.是社稷之臣也D.虎兕出于柙

7.《选择与安排》一文提出做文章最重要的是

A.搜寻材料B.要有创作的灵感C.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思想D.选择与安排

8.《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A.A.比喻B.层递C.对偶D.对比

9.陶渊明生活的朝代是()

A.东晋B.六朝C.汉末D.西晋

10.在下列诗歌中富有理趣的是()

A.《氓》B.《蜀相》C.《饮酒》D.《从军行》

二、阅读理解(4题)11.

“呜呼!安得使子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这段话寄托了作者什么理想?

12.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13.

在第②自然段中,作者写“云有云的地方性"的用意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14.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①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地坐于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②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目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③不错,特别是雪的反光。在太阳下是那样霸道,而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其实,雪的反光在阴阴天宇下,也满有风趣。特别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来全不知道昨宵降了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那白中透出银色的清晖,温润而匀净,使屋子里平添一番恬静的滋味,披衣起床且不看雪,先掏开那尚未睡醒的炉子,那屋里顿然煦暖。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洁,庭前的枝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望望天,还是阴阴的,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子会比平常更幽静。

④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了,想象的世界放大了。我们想象的放大,不也就是我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见,月亮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

⑤这里不止是光度的问题,而且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向内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绝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推拢,而是事物经过个性的熔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⑥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

⑦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泛出一片青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

(选自《品味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有删改)

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三、名句默写题(10题)15.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

16.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7.六朝旧事随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至今商女,时时犹唱,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金陵怀古》)

18.___________________,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9.千寻铁锁沉江底,______________。(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20.彩舟云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21.______________,惟别而已!(江淹《别赋》)

22.梦断香消四十年,_______________。(陆游《沈园二首》)

23.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同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四、写作题(2题)25.请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6.请以“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D

6.B

7.D

8.C

9.A

10.C

11.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不容于封建统治阶级会受刘他们的攻击和迫害但他毫不畏惧表现了他坚持战斗的意志和坚定地追求个性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不容于封建统治阶级,会受刘他们的攻击和迫害,但他毫不畏惧,表现了他坚持战斗的意志和坚定地追求个性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12.①指出梁惠王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疾苦和邻国之政没有实质区别因此未能吸引老百姓归附。比喻未施仁政的害处。②当时的社会现实是统治者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①指出梁惠王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疾苦,和邻国之政没有实质区别,因此未能吸引老百姓归附。比喻未施仁政的害处。②当时的社会现实是统治者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

13.作者写“云有云的地方性”的用意是将“云”与人事勾连起来为写云南的云给人的深刻的教育意义铺垫张本。运用了对举、铺陈、比拟、夸张等艺术手法。作者写“云有云的地方性”的用意是将“云”与人事勾连起来,为写云南的云给人的深刻的教育意义铺垫张本。运用了对举、铺陈、比拟、夸张等艺术手法。

14.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②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我”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②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我”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

15.泣孤舟之嫠妇泣孤舟之嫠妇

16.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气萧森

17.但寒烟芳草凝绿《后庭》遗曲但寒烟芳草凝绿《后庭》遗曲

18.金风玉露一相逢金风玉露一相逢

19.一片降幡出石头一片降幡出石头

20.星河鹭起画图难足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21.黯然销魂者黯然销魂者

22.沈园柳老不吹绵沈园柳老不吹绵

23.丛菊两开他日泪丛菊两开他日泪

24.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25.生命的价值生命是宝贵的,他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可是,人究竞怎样活着才有价值呢?是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地混日子吗?是整天沉湎于吃喝玩乐之中,过那公子哥儿的生活吗?还是日夜打着小算盘,不顾他人,只想让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更好一点吗?都不是!我们说:能够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不息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活着就是为了别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的名言。是啊,活着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是生命有无价值的分水岭。在我国历史上就有许多优秀人物,如夏禹为了治水,在外九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李时珍为了解除人民疾病的痛苦,情愿餐风饮露,出没于深山老林之中,花了四十年功夫,写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巨著。他们都名垂千古,博得人民的称赞。在现代,更有无数革命志士把个人的生命和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全部和宝贵的生命都贡献给了人类解放事业,为我们创造了今天这样美好的生活。可以说,他们的生命的价值,达到了正数的极限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言。确实,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是临危不苟,舍生取义,还是奴颜婢膝,畏死偷生,这是检验生命有无价值的又一重要标尺。文天祥以他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他的名言,殊死抗元,九死不悔,最后被捕,囚禁三年,拒绝大元宰相的诱惑,慷慨就义,连敌人也叹服不止。这样的生命,真可说是永垂不朽呢!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史上,更是英雄辈出,远远胜过古人,刘胡兰、邱少云、董存瑞、黄继光、罗盛教、蔡永祥、欧阳海?真是举不胜举。他们为人类的幸福而死,虽死犹生。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光照史册,砥砺后人。生命的价值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他停止生命以后,还能以他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这是苏联英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的确,死后还能以他创造的一切继续为人民服务,这等于生命在延续,价值是无可估量的。事实上,如果一个人是为着人类的幸福去奋斗的,其生命的价值一定不仅表现在生前,而且表现在死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双目失明、周身瘫痪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以无比顽强的意志写成《纲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直到现在,这本书还鼓舞激励着全世界的进步青年蓬勃向上。他贡献给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何等巨大呀!我国古代的李冰父子为了解决当地成都平原的水利问题,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终于修成了泽被后世的都江堰。毕生为了提高印刷效率,经过多次试验,冲破重重组挠,终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多少年后,中外各国人民尚受其惠。他们贡献给人类的物质财富,同样使后人讴歌不已。可以说,这些人的生命,一直活到今天,乃至今后。在当代,更是不乏其例,用不着一一列举。反之,有些人只是贪图享受,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与草木同腐朽,这个世界上有他不多,无他不少。这种人的生命价值,可以说等于零。还有一些人,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把个人的“幸福”建筑在多数人痛苦的基础上,甚至丧心病狂地卖国求荣,或者鱼肉人民,谗害正直。这些人的存在,对于人类只是一种灾难。他们的死使人民拍手称快。这种人的生命价值,该如何说呢?只能说是达到负数的极限。当然,不同的阶级立场、不同的世界观对生命的价值的理解是不同的。资产阶级的极端利己主义者的世界观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跟他们谈“生命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不息”,那无异于对牛弹琴。我们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一定要树立起革命的人生观,以雷锋为榜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让青春闪耀着灿烂的火花,让生命有真正的价值。

26.说“勤”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