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材料力学(大二下学期)_第1页
期末复习材料力学(大二下学期)_第2页
期末复习材料力学(大二下学期)_第3页
期末复习材料力学(大二下学期)_第4页
期末复习材料力学(大二下学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Word资料WordWord资料判断题1、轴向拉压杆件任意斜截面上的内力作用线一定与杆件的轴线重合2、拉杆内只存在均匀分布的正应力,不存在切应力。3、杆件在轴向拉压时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横截面上曲就件在轴向拉压时最大切应力发生在与轴线成45度角的斜截面上TOC\o"1-5"\h\z1、杆件的受力和截面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o-2>(t3; B:2»(t3>d I「IjT :卜—卜/t__C、:噬」济怖积为aP那么2>PF10噫 2 1^A:横截面上正应力;B:斜截面上剪应力; X pC:斜截面上正应力;D:斜截面上应力。 小3、设轴向拉伸杆横截面的正应力为叫则45度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为 。A:H2、*B:均为* C:…d2;D:均为“24、轴向拉压杆,与其轴线平行的纵向截面上。A:正应力为零、切应力不为零; B:正应力不为零、切应力为零;答案土庵:A、;切应力D4为3D; 4.D;D:正应力和切应力均为零。判断题.材料的延伸率与试件的尺寸有关.没有明显的屈服极限的塑性材料,可以将产生0.2%应变时的应力作为屈服极限 3.构件失效时的极限应力是材料的强度极限选择题1.现有两种说法: ①弹性变形中,b-£一定是线性关系②弹塑性变形中,b-£一定是非线性关系;哪种说法正确?A:①对②错; B:①对②对;C:①错②对;D:①错②错;

2、进入屈服阶段以后,材料发生变形。.A:弹性;B:非线性;C:塑性;D:弹塑性;6、关于铸铁:A抗剪能力比抗拉能力差; B压缩强度比撕嘲翅融件m掩蟒曲方比抗底it力谶件揩确的是。。A:完全失去承载能力;B:破断;C:发生局部颈缩现象; D: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8、低碳钢材料试件在拉伸试验中,经过冷作硬化后,以下四个指标中得到了提高。A:强度极限B:比例极限C:截面收缩率D:延伸率9、现有钢、铸铁两种棒材,具直径相同。从承载能 飞——!一力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考虑,合理选择方案是一一。:、A:1杆为钢,2杆为铸铁;B:1杆为铸铁,2杆为钢;C:两杆均为钢;D:两杆均为铸铁;答案:1.C2.D3.A4c5.D6.B7.D8.B9.A3、钢材经过冷作硬化以后,基本不变。A:弹性模量;B:比例极限;C:延伸率; D:断面收缩率;4、钢材进入屈服阶段后,表面会沿出现滑移线。A:横截面; B:纵截面;C:最大切应力所在面; D:最大正应力所在的面;.i一5、右图为某材料由受力到拉断的完整的应力应变曲线,该材料的变形过程无。 \A:弹性阶段、屈服阶段;B: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C:屈服阶段、强化阶段;D:屈服阶段、颈缩阶段。

填空题1、低碳钢由于冷作硬化,会使提高,降低。(比例极限、延伸率)2、铸铁试件的压缩破坏是由应力引起的。(最大切应力)3.外载卸掉以后,消失的变形和遗留的变形分别是(弹性变形,塑性变形)4、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依次表现为,,皿小处■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旗解曲缩试件,破坏是在 截面发生剪切错动,是由于 引起的。(与轴线大约成45度角的斜截面,最大切应力)6、三根杆的尺寸相同、但材料不同,材料是由于 引起的。(与轴线大约成45度角的斜截面,最大切应力)6、三根杆的尺寸相同、但材料不同,材料的应力一应变曲线如图。材料的强(1材料的强度的粹智州!怫篡大;,3材料的塑性好。)塑性好。7、常温、静载下,材料的塑性指标是和。8、低碳钢拉伸姜野叁栅肥附件)出现与轴线大致成 45度角的滑移线,说明低碳钢的屈服现象与有关。 (最大切应力)9、当低碳钢试件的试验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时,试件将出现现象。 (屈服现象、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出现与轴线大致成 45度角的滑移线。)TOC\o"1-5"\h\z10、°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曲线上 1点的纵坐标是材料的名义屈服极限° 0.2 /C点的纵坐标是材料的名义屈服极限0.2 ,;11、工程中通常把伸长率为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而塑性材料是以是以为其破坏应力(B>5% 强度极限bb;)判断1、杆件在拉伸变形后,横向尺寸会缩短,是因为杆内有横向应力存在。2、虎克定律适用于弹性变形范围内。3、拉压变形时杆件的横向变形£ '和轴向应变£之间的关系为£ …选择题1、低碳钢圆截面在拉伸破坏时,标距由 100毫米变成130毫米。直径由10毫米变为7毫米,则泊松比为:A: 然=(10-7)/(130-100)=0.1 B:然=&',=-0.3/0.3=-1C:然=|&',|=1 D:以上答案都错。3、在板状试件表面贴两片应变片,在力P作用下£1=-120X10-6,£2=40X10-6,那么泊松比为:A:3; B:―3; C:1/3;4、拉杆由两种材料制成,横截面面积相等,承受轴向拉力P,A:应力相等、变形相同;B:应力相等,变形不同;C:应力不同,变形相同;D:应力不同,变形不同5、图示中的等直杆, AB=BC=CD=a,杆长为3a,材料的抗拉压刚度为EAo杆中点横截面的铅垂位移为:A:0 B:2Pa/EA C:Pa/EA D:3Pa/EA211

答案: 1.D2.C3.C4.B5.C填空1、承受集中力的轴向拉压杆件,只有在(答案: 1.D2.C3.C4.B5.C填空1、承受集中力的轴向拉压杆件,只有在() 长度范围内变形才是均匀的。(在距端截面的距离大于横向尺寸的)2、图示中杆件,AB=BC=CD=L。如果截面的抗拉压刚度为EA,在四个相等的P力作用下,杆件的总变形为(),BC段的变形为A$C]( )。 」 、 」 -2PL/EA0\ / ♦ 1■ V 4 3.、两根承受轴向拉伸的杆件均在线弹性范围内,一为钢杆Ei=210GPa,另一为铸铁E2=100GPa。若两杆的正应力相等,则两杆的纵向线应变的比值为();若两杆的纵向应变相同,则两杆的正应力的比值为( 游案100/210、 210/1004、对某低碳钢材料进行拉伸试验时,测得其弹性模量E=200GPa。若在超过屈服极限后继续拉伸,当试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r=300MPa时,测得轴向线应变e=3.5X10—3,然后立即卸载至。=0,则试件的轴向塑性(残余)应变为答案2.0X10—3£=()。选择_1、如图所不"中,Ei=E2,Ai?A2那么1、2杆的相等。A:轴力;B:应力;2、C:E喝上E3DAiJ—|—A夺。A: 1杆轴力为0;o3、Ai=A2=A3=A弹性模量为:曰、巳、E31、2杆之间的夹角与2、3杆之间的夹角相等。如果在力P作用下节点A沿铅垂方向向下移动,那么一定有:A:Ei=E2;B:E2=E3;4、压杆由胡隹修E35摔上,二前睢诡地国上3;度EA相等,那么:A:轴力相等,应力不等;B:轴力不等,应力相等;C:轴力、应力均相等;D:轴力、应力均不等 答案1.A2.B3.C4.A5.B6.CWordWord资料5、桁架中各杆件的抗垃压刚度 EA相等,与水平线的夹角相同,节点A。A:向右下方移动; B:沿铅垂方向移动;C:向左下方移动; D:不动;6.图中三根杆的材料相同,1、2杆的横截面面积为A,3杆的横截面面积为3A,1杆长为L,手2杆长为2L,3杆长为3L。横梁为刚性。叩之力P作用在横梁的中点,三杆具有相同‘的。A:轴力; B:正应力;C:伸长量; D:线应变;判断1、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杆件的变形,从而在杆件内必将产生温度应力。2、装配应力的存在,必使结构的承载能力下降3、只有超静定结构才有可能有装配应力和温度应力。选择1、在静不定桁架中,温度均匀变化会:A:引起应力,不引起变形; B:引起变形,不引起应力;2、在拉压静定结构中,温度均匀变化会。C:同时引起应力和变形; D:不引起应力和变形;A:仅产生应力、不产生变形; B:仅产生变形、不产生应力;变化时,杆D:既引起应力也产生变形。变化时,杆D:既引起应力也产生变形。A: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零、轴向应变不为零;B: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和轴向应变均不为零;C: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和轴向应变均为零;D: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不为零、轴向应变为零选择与填空1、在拉(压)杆的截面尺寸急剧变化处,其理论应力集中系数为:A:削弱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与未削弱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之比;B:削弱截面上的最大应力与未削弱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之比;c:肖wor歌丽上的最大应力与削弱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之比;D:未削弱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与削弱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之比;

2、构件由于截面的会发生应力集中现象4、对于一个受拉力作用的等直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总变形为0,则各个截面上的线应变也为0;答案1.C2.B 3.DB:书有温度变化,在杆内必产生温度应力;A:若总变形为0,则各个截面上的线应变也为0;答案1.C2.B 3.DB:书有温度变化,在杆内必产生温度应力;C:」2音71、在静定结构中,温度变化会引起兽嘉⑷,,0,“该蹴则上的耳"力也为杆而有料、长度均相同,但Ai「>A20若两杆温度都下降△tOC,,则两杆之间的轴力关系•:、O4.CO(N1>N2; CT1=CT2)(N1>N2; CT1=CT2)是NlN2,应力之间的关系是:(T1 02。(填3、图示结构中AB为钢杆,热胀系数为(TT.弹入<、二、>)性模量为E1,BC为铜杆,热胀系数为a2,弹性模量为E2。已知a2>a1, E1>E2,两杆的长度均为L,横截面而幽BA日峭如度如高AT时,铜杆BC内的热应力为3、下图中为外;勺脆性材料,护受均匀拉伸, 最容易破坏的是.| 0 T O 1—*4、拉伸板仅发生弹性变形,a,b两点中正应力最大的是WordWord资料WordWord资料5、图示有缺陷的脆性材料中,应力集中最严重的是:7、对于脆性材料而言7、对于脆性材料而言影响。(有、无)6、静荷作用下的塑性材料和内部组织均匀的脆性材料中,对应力集中更为敏感。在连接件上,剪切面和挤压面分别()于外力方向。A、垂直、平行B、平行、垂直 C、平行D、垂

.图示钟接件,若板与钟钉为同一材料,且已知[obs]=2[吊,为充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则钟钉的直径d应为()。A、d=2tB、d=4tC、 d=4t/兀D、d=8t/兀.将构件的许用挤压应力和许用压应力的大小进行对比, 可知(),因为挤压变形发生在局部范围,而压缩变形发生在整个构件上。A、前者要小些 B、前者要大些C、二者大小相等D、二者可大可小A和挤压面AbsA和挤压面Abs为()。? A:ab Abs:cb?A:ceAbs:cd? A:ce Abs:ab?A:ce Abs:bc5图示螺钉受拉力F作用,螺钉头直径D=40mm,h=12mm,螺钉杆直径d=20mm,”]=60MPa,[加]=200MPa,[。]=160MPa,则螺钉可承受的最大拉力F为()。(A)45kN(B)50kN(C)90kN(D)188.5kNWordWord资料WordWord资料7图示两板用圆锥销钉联接,圆锥销钉的受剪面积为(A)(B)(C(D)h-(3dD)4标:1、7图示两板用圆锥销钉联接,圆锥销钉的受剪面积为(A)(B)(C(D)h-(3dD)4标:1、2、D3、B4、B5、A6、D7、C6钟钉的许可切应力为[t],许可挤压应力为[…则图所示钟接件的钟钉合理长细比L廿().8[bs] 2[bs](A) 8[bs](B) [] (C) [] (D) 2[bs]判断1、直杆扭转变形时,横截面的最大切应力在距截面形心最远处。2.薄壁圆管与空心圆管的扭转切应力计算公式完全一样。3、传动轴的转速越高,则其横截面的直径应越大4、受扭杆件的扭矩仅与杆件所受的外力偶矩有关,而与杆件的材料、横选择1、阶梯圆轴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答案选择1、阶梯圆轴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答案1X2、X3、X4、A:扭矩最大的截面; B:直径最小的截商;空心圆轴,其内外径之比为a,扭转时轴内的最大切应力为p,这Wf则陨捶解加W曲谶叫 D^f能确定4、圆轴扭转的变形为。A:横截面沿半径方向伸长; B:横截面绕轴线偏转;Word资料C:横截面绕中性轴旋转;D:横截面沿半径方向缩短。

5、在■受力情况下,圆轴发生扭转变形答案A:外力合力沿圆轴轴线方向; B:5、在■受力情况下,圆轴发生扭转变形答案6、在同一减速箱中,设高速轴的直径为di、低速轴的直径为d2,材料相同,两轴C:外力偶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D:外力合力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的直径之间的关系应当是:。7、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任意一点的剪应力的大小与该点到圆心的距离成正A:di>d2B:di=d2C:di<d2D:无所谓比,方向与该点的半径垂直,此结论是根据推知的。选择1、D2、B3、(1)(5)4、B51、D2、B3、(1)(5)4、B5、B精虚理关最有效。D:变形几何关系6、CA:改用合金钢;C:增加直径;B:增加表面光洁度;D:减少轴长;7、B2、轴的半径为R,长为L,切变模量G,受扭后圆轴表面的纵向线倾角为口,则在线弹性小变形范围内PmaxM单位长度扭转 口―:…二::二二二一-角。分别为: 口iA:rmax=Ga0=%/L B:max=Ga0=%/RC:Tmax=G%L/R0=%/LD:rmax=G%L/R0=%/R3、单位长度扭转角与无关。A:杆的长度;B:扭矩 C:材料性质; D:截面几何性更材料不同的两根受扭圆轴,其直径和长度均相同,在相同扭矩的作用下,它们的最大切应力之间和扭转角之间的关系是。A:最大切应力相等,扭转角相等;B:最大切应力相等,扭转角不等;C:最大切应力不等,扭转角相等;D:最大切应力不等,扭转角不等。答案:1、C2、B3、A4、B

选择1、碳钢制成圆截面轴,如果0A[0],为保证此轴的扭转刚度,采用措施—最有效。A:改用合金钢; B:增加表面光洁度;C:增加直径; D:减少轴长;2、轴的半径为R,长为L,切变模量G,受扭后圆轴表面的纵向线倾角为口角9分别为:A:rmax=G向线倾角为口角9分别为:A:rmax=GTmax=Grmax=GD:rmax=G则在线弹性小变形范围内Pmax和单位长度扭转0=a/L0=a/R%L/R 0=a/L%L/R 0=a/R3、单位长度扭转角与无关。A:杆的长度; B:扭矩C:材料性质; D:截面几何性质4、材料不同的两根受扭圆轴,其直径和长度均相同,在相同扭矩的作用下,它们的最大切应力之间和扭转角之间的关系是A:最大切应力相等,扭转角相等;B:最大切应力相等,扭转角不等;C:最大切应力不等,扭转角相等;D:最大切应力不等,扭转角不等。答案:1、答案:1、C2、B3、A4、B填空1、若将受扭实心圆轴的直径增加一倍,则其刚度是原来的2、图示圆截面轴的直径为d,C截面相对于A截面的扭转角为:倍。整个圆轴的最大扭转剪应力为:3填空1、若将受扭实心圆轴的直径增加一倍,则其刚度是原来的2、图示圆截面轴的直径为d,C截面相对于A截面的扭转角为:倍。整个圆轴的最大扭转剪应力为:两端承受扭转力偶矩M,为使轴与套筒承受的扭矩相同,两端承受扭转力偶矩M,为使轴与套筒承受的扭矩相同,答案:1、16 2、0、rmax=16M/ ud3.B3、抗扭刚度相等弯曲变(共4(共4页)1、圆截面的悬臂梁在自由端受集中力的作用, 当梁的直径减少一半而其他条件不变时, 最大正应力是原来的倍;最大挠度是原来的倍。若梁的长度增大一倍,其他条件不变,最大弯曲正应力是原来的倍,最大挠度是原来的倍。A:2; B:16 C:8D:4;答案正确选择:C、B、A、C答疑当悬臂梁的横截面直径为d时的最大正应力为b=M/Wz=32M/%d3,最大挠度为v=PL3/3EI=64PL3/3E无/;当梁的直径减少一半其他条件不变时梁的最大正应力为b =M/Wz=32M/Md/2)3=8X32M//,固最大正应力是原来的8倍;此时梁的最大挠度为v=PL3/3EI=64PL3/3E恻/2)4=16X64PL3/3E起4,最大挠度是原来的16倍。若梁的长度增大一倍,其他条件不变,此时最大弯矩为2M,抗弯截面系数不变,此时最大正应力是原来的2倍,此时梁的最大挠度为v=P(2L)3/3EI=8PL3/3EI,固梁的最大挠度是原来的8倍。2、y'=M(x)/EI在条件下成立。A:小变形; B:材料服从虎克定律;C:挠曲线在xoy面内; D:同时满足A、B、C;答案正确选择:D亘二挠曲线的适用范围是线弹性、小变形。如果采用 y'=M(x)/EI的形式就必须设轴线方向为 x轴,横截面的位移方向为y轴,固挠曲线在xoy平面内。3、等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曲线最大曲率发生在处。A:挠度最大; B:转角最大C:剪力最大; D:弯矩最大;答案正确选择:D答疑根据挠曲线曲率与弯矩之间的关系 1/p=M(x)/EI可得,挠曲线的曲率与弯矩成正比,在弯矩最大处曲率最大。4、在简支梁中,对于减少弯曲变形效果最明显。A:减小集中力P; B:减小梁的跨度;C:采用优质钢; D:提高截面的惯性矩答案正确选择:B 一…^ . .. . .. . . . . ... . 3 答疑在简支梁的中点作用有集中力,梁的最大挠度发生在梁的中间截面处,最大挠度为 PL/48EI;要减少弯曲变形,可以减少集中力、减少梁的跨度、提高截面的惯性矩、采用优质钢。但梁的挠度与梁的跨度的三次方成正比,固减少梁的弯曲变形效果最明显的措施是减少梁的跨度。5、板条弯成1/4圆,设梁始终处于线弹性范围内:①b=My/Iz②y'=M(x)/EIz哪一个会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A:①正确、②正确; B:①正确、②错误; C:①错误、②正确; D:①错误、②错误;答案正确选择:B答疑异My/Iz的适用范围是线弹性,只要梁的变形在线弹性范围内,不论变形的大小该公式均适用; y'=M(x)/EIz的适用范围是线弹性、小变形。此时板条已经弯成 1/4圆,是大变形,不在小变形的范围内,固此公式不适用。6、应用叠加原理求横截面的挠度、转角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A:梁必须是等截面的; B:梁必须是静定的;C:变形必须是小变形; D:梁的弯曲必须是平面弯曲。答案正确选择:C嘉丁在小变形、材料服从虎克定律的前提下,挠曲线的微分方程是线性的,计算弯矩时用梁在变形前的位置,结果弯矩与载荷的关系是线性的,这样对于几种不同的载荷,弯矩可以叠加,挠曲线微分方程的解也可以叠加。7、圆轴采用普通碳钢制成,使用中发现弯曲刚度不够,提高轴的抗弯刚度的有效措施是: —oA:热处理; B:选用优质合金钢; C;增大直径; D:提高表面光洁度;答案正确选择:Ciir增大直径相当于提高截面的惯性矩。8、等直梁的最大弯矩处,局部增大直径,。A:仅提高强度; B:仅提高刚度; C:强度、刚度均有提高;答案正确选择:A而「局部增大直径,可以使该处的最大应力降低,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由于梁的挠度是在整个梁上的积分,是累积效应,固不能明显地提高梁的弯曲刚度。9、两简支梁的材料、截面形状、梁中点承受的集中力 P均相同,而两梁的跨度之比为 Li/L2=1/2,则其最大挠度之比大Jy1max/y2max= oA:1/2 B:1/4 C:1/6 D:1/8

答案正确选择:D3 . . . .. ... 答疑跨度为L的简支梁在梁的中点受集中力 P作用时,梁中点的挠度为 PL/48EI,跨度为2L的简支梁在梁的中点受集中力P作用时,梁中点的挠度为 P(2L)3/48EI=8PL3/48EI。固二者的最大挠度之比为 1:810、图示中的二简支梁在跨度中点截面处的A:转角和挠度均相等;A:转角和挠度均相等;C:转角相等、挠度不等;B:转角和挠度均不等;D:转角不等、挠度相等;答案正确选择:D答疑作用有均布载荷的梁在中点处的挠度为 5ql4/384EI;作用有线性分布的载荷梁的中点处的挠度等于同一梁上作用有2q的均布载荷的梁的中点挠度的一半, 固线性分布载荷的梁在中点挠度的大小为 5(2q)l4/384EIX1/2=5ql4/384EI,固二者在中间截面处的挠度相等。均匀分布载荷的梁在中间截面处的转角为 0,而线性分布载荷的梁在中间截面处的转角不为零。11、已知一梁的挠曲线方程为: EIy=-qx(l3-2lx2+x3)/24,所取的坐标系如图,则该梁的最大弯矩是:。A:ql2/4;B:ql2/8 C:ql2/16答案正确选择:B答筵根据挠曲线微分方程y=M(x)/EI,整理得到M(x)=EIy''。将所给定的挠曲线方程求二阶导数得到EIy''=q(lx-x2)/2,固此梁的弯矩方程为 M(x)=q(lx-x2)/2。欲使弯矩取得极值需要满足 dM/dx=0。求解dM/dx=0得到x=L/2,即在梁的中间截面处弯矩取得极值,大小为M=q(LXL/2-(L/2)2)/2=qL2/8。取得极值,大小为M=q(LXL/2-(L/2)2)/2=qL2/812、C截面为梁的中间截面,在图示中的力的作用下, C截面左右两侧的转角。A:|。左|=|知 B:|闻>|。右| C:|%|<|知答案正确选择:A答疑梁的弯矩方程是分段函数,但梁的挠曲线是一条光滑连续曲线,在分段处满足连续性条件。13、已知两梁的跨度、载荷均相同。比较图示中两梁的强度和刚度。其中: 2图为两根高度为h/2,宽度为b的矩形截面梁叠加而成的,且相互间的摩擦不计,有。A:强度相同、刚度不同; B:强度不同、刚度相同;C:强度、刚度均相同; D:强度、刚度均不同;正确选择:D答疑图1中梁的最大应力为b=M/W=6PL/bh2,最大挠度为v=PL3/3EX(bh3/12);图2中的两梁迭放,相当于两个独立的梁共同承担弯矩PL,有Mi+M2=PL;两梁的挠曲线有相同的曲率 1/pi=1/p2,考虑到曲率与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 1/pi=Mi/EI,1/P2=M2/EI,有Mi/EI=M2/EL迭放在一起的上下两梁的抗弯刚度 EI相等,得到两梁承担的弯矩相等,即有Mi=M2=PL/2。那么其中一根梁内的最大正应力为(r= M/W=PL/2/b(h/2)2/6=12PL/bh2,v=PL3/3EI'=PL/2/3E(b(h/2)3/12)=4PL3/3EX(bh3/12)。固二者的强度、刚度均不同。14、图示中的悬臂梁采用两种截面形式,一种为相同的矩形截面叠放而成,无胶接;另一种为完整的正方形截面。在小变形的情况下迭放的梁内最大弯曲正应力是完整截面形式的梁的最大正应力的 倍。A:2; B:4; C:8; D:16;正确选择:A答疑完整的正方形截面梁的最大应力为b= M/W=6PL/a3,迭放的梁内的最大正应力为b=M/W=PL/2/a(a/2)2/6=12PL/a固迭放的梁内的最大正应力是完整截面的 2倍。15、图示中的两个简支梁跨度相同,一根为钢,一根为铜,已知它们的抗弯刚度 EI相同,在相同的力P的作用下,二者的不同。A:支反力; B:最大正应力; C:最大挠度; D:最大转角;正确选择:B答疑3 2二者的支座反力相同;简支梁的中点彳用有集中力时梁的最大挠度 v=PL/48EI,最大转角为。=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