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_第1页
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_第2页
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_第3页
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_第4页
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

篇一:抗酸染色法

抗酸染色法

目录1简介2

抗酸染色的原理

3抗酸染色一般步骤

?1)初染

?2)脱色

?3)复染

4抗酸染色的染液配制简介编辑

抗酸染色法acid-faststainingmethod1882年由埃利希(F.ehrlich)首创并经F.齐尔(Ziehl)改进而创造出的细菌染色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对结核菌的齐尔-尼尔森(Ziehl-neelsen)染色法和齐尔-加贝特(Ziehl-gabbet)染色法。用石炭酸复红染色后,用盐酸乙醇分色,再用美蓝进行对比染色,即不再脱色而呈现石炭酸复红的红色。

抗酸染色的原理编辑

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包围在肽聚糖的外面,所以分枝杆菌一般不易着色,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其着色。但分枝杆菌中的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后,就很难被酸性脱色剂脱色,故名抗酸染色。

齐-尼氏抗酸染色法是在加热条件下使分枝菌酸与石炭酸复红牢固结合成复合

物,用盐酸酒精处理也不脱色。当再加碱性美兰复染后,分枝杆菌仍然为红色,而其他细菌及背景中的物质为蓝色。

抗酸染色一般步骤编辑

1)初染

用玻片夹夹持涂片标本,滴加石炭酸复红2-3滴,在火焰高处徐徐加热,切勿沸腾,出现蒸汽即暂时离开,若染液蒸发减少,应再加染液,以免干涸,加热3-5分钟,待标本冷却后用水冲洗。

2)脱色

3%盐酸酒精脱色30秒~1分钟;用水冲洗。

3)复染

用碱性美兰溶液复染1分钟,水洗,用吸水纸吸干后用油镜观察。

抗酸染色的染液配制编辑

1、石炭酸复红

碱性复红酒精饱和溶液10mL

5%石炭酸90mL

2、3%盐酸酒精

浓盐酸3mL

95%酒精97mL

3、吕氏美兰液

美兰酒精饱和液30mL

氢氧化钾(1:10000)100mL

篇二:实验二十四抗酸染色-jpkchnadlcn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授课专业:医学检验

学时:2学时

实验十七结核杆菌检验

(m.TuberculosisTest)

一、实验目的

⒈掌握结核杆菌的菌落特征,镜下形态、染色特性

⒉掌握抗酸染色的原理、操作步骤,结果报告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

⒈菌种:bcg

⒉试剂:抗酸染液

⒊其他:三脚架、铁片、木夹子等

三、实验内容

㈠微生物学诊断

⒈标本采取

根据病灶器官取材,包括痰,尿,脑脊液,粪便等。

⒉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

浓缩集菌:无其他杂菌污染的脑脊液、胸腹水等标本,可直接离心沉淀集菌。有杂菌的标本如痰、尿、粪等标本,先经4%naoh或3%hcl或6%h2so4处理30分钟,杀死杂菌并使粘稠性有机物溶解之后,再离心沉淀集菌。

⒊抗酸染色

⒋培养鉴定

⒌动物试验(豚鼠):将集菌后的材料注于豚鼠腹股沟皮下,3-4周后若局部淋巴结肿大,结核菌素试验阳转,即可进行解剖。观察肺、肝、淋巴结等器官有无结核病变,并作形态、培养等检查。若6-8周仍不见发病,亦应进行解剖检查。

⒍结核菌素试验

⑴用途:

测定机体对结核杆菌有无变态反应性─免疫性。

⑵方法:

用旧结核菌素(oT)或纯蛋白衍生物(ppD)注射前臂皮内,48小时-72小时观察有无红肿硬结。

⑶结果:

出现红肿硬结直径大于5mm者为阳性,说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免疫性;反之,红肿硬结直径小于5mm者为阴性,说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无免疫性。大于15mm者为强阳性反应,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感染,应进一步追查病灶。

⑷实际应用:

①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和测定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接种或补种卡介苗。

②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核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人群自然感染率。

③作为婴幼儿(尚未接种过卡介苗者)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④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㈡培养特性(示教)

1.营养要求高常用的有Lowenstein-Jensen培养基,内含蛋黄、甘油、马铃薯、无机盐和孔雀绿等。孔雀绿可抑制杂菌生长,便于;分离和长期培养。蛋黄含脂质生长因子,能刺激生长。

2.需氧,加6-8%co2可促进生长。

3.生长缓慢:繁殖一代需18小时左右,形成菜花样菌落需时两周以上。㈢形态染色(示教)

1.形态细长,着色不匀,排列成分枝或索状。

2.着色抗酸性─抗酸性染色。

㈣抗酸染色法(acid-faststain):

⒈原理:

结核分枝杆菌含脂质多,不易着色,先用石炭酸复红初染,染色时间要稍长,且需要加温。一旦细菌染上颜色,由于脂质的存在,即使强脱色剂也不能使之脱色,其它细菌均脱色,经碱性美兰复染,所以结核分枝杆菌呈红色,其它呈蓝色.

⒉方法:

取痰液→涂片(略厚)→干燥→固定→5%石炭酸复红染色30分钟(冷染)后→用3%的盐酸酒精脱色约1~2分钟,脱色时轻摇玻片,直到涂片颜色脱去为止→水洗后,用碱性美蓝复染1分钟→水洗,待干→镜检

⒊结果:

抗酸杆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和背景物质为蓝色(-),如下图

⒋萋尼氏染色镜检结果分级报告标准

抗酸杆菌阴性(-):连续观察300个不同视野未发现抗酸杆菌。报告抗酸杆菌菌数:1~8条/300视野。

抗酸杆菌阳性(1+):3~9条/100视野。

抗酸杆菌阳性(2+):1~9条抗酸杆菌/10视野。

抗酸杆菌阳性(3+):1~9条抗酸杆菌/每视野。

抗酸杆菌阳性(4+):≥10条抗酸杆菌/每视野

⒌注意事项

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要注意预防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产生。假阳性是指将阴性涂片错误判读为阳性,假阴性是指将阳性涂片错误判读为阴性。属于技术因素的影响要通过一系列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不断改善。

Ⅰ假阳性结果的预防措施

⑴必须使用新的载玻片进行痰涂片检查。

⑵每个标本均使用一个新竹签完成制片涂抹。

⑶所有染液均经过过滤。

⑷染色时玻片彼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相互彻底分隔开。

⑸严禁使用染色缸将玻片放置一起染色。

⑹染色时勿使玻片上的染液干燥。

⑺滴加镜油时,严禁容器滴口直接接触玻片痰膜。

⑻严禁物镜镜头直接接触玻片痰膜。

⑼完整、准确的标注痰盒、玻片和实验室登记本的各项内容。⑽登记前、后对检验单和标本盒上的标注进行仔细核对。⑾认真按照要求读片

,准确记录和报告结果。

Ⅱ假阴性结果的预防措施

⑴确认标本是痰而非唾液。

⑵确认每份标本至少有3ml。

⑶选择脓样、干酪样、粘液分泌物涂抹制备玻片。

⑷制备玻片时标本涂抹均匀,不要太厚或太薄。

⑸使用高质量染料、严格按照配方配制染液。

⑹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完成染色过程。

⑺判断结果为“阴性”前,必须阅读规定要求的视野数。

⑻作为对照,可采用已知结果为阳性的玻片,完成染色镜检过程。⑼完整、准确地标注痰盒、玻片和实验室登记本。

⑽登记前对检验单和标本盒上的标注进行仔细核对。

四、实验安排

每人取痰标本做抗酸染色,记录结果。

五、实验准备

抗酸染液2套/教室

三脚架、铁片、木夹子、玻片若干

篇三:实验二十四抗酸染色-湖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授课专业:医学检验

学时:2学时

实验十七结核杆菌检验

(m.TuberculosisTest)

一、实验目的

⒈掌握结核杆菌的菌落特征,镜下形态、染色特性

⒉掌握抗酸染色的原理、操作步骤,结果报告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

⒈菌种:bcg

⒉试剂:抗酸染液

⒊其他:三脚架、铁片、木夹子等

三、实验内容

㈠微生物学诊断

⒈标本采取

根据病灶器官取材,包括痰,尿,脑脊液,粪便等。

⒉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

浓缩集菌:无其他杂菌污染的脑脊液、胸腹水等标本,可直接离心沉淀集菌。有杂菌的标本如痰、尿、粪等标本,先经4%naoh或3%hcl或6%h2so4处理30分钟,杀死杂菌并使粘稠性有机物溶解之后,再离心沉淀集菌。

⒊抗酸染色

⒋培养鉴定

⒌动物试验(豚鼠):将集菌后的材料注于豚鼠腹股沟皮下,3-4周后若局部淋巴结肿大,结核菌素试验阳转,即可进行解剖。观察肺、肝、淋巴结等器官有无结核病变,并作形态、培养等检查。若6-8周仍不见发病,亦应进行解剖检查。

⒍结核菌素试验

⑴用途:

测定机体对结核杆菌有无变态反应性─免疫性。

⑵方法:

用旧结核菌素(oT)或纯蛋白衍生物(ppD)注射前臂皮内,48小时-72小时观察有无红肿硬结。

⑶结果:

出现红肿硬结直径大于5mm者为阳性,说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免疫性;反之,红肿硬结直径小于5mm者为阴性,说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无免疫性。大于15mm者为强阳性反应,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感染,应进一步追查病灶。

⑷实际应用:

①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和测定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接种或补种卡介苗。

②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核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人群自然感染率。

③作为婴幼儿(尚未接种过卡介苗者)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④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㈡培养特性(示教)

1.营养要求高常用的有Lowenstein-Jensen培养基,内含蛋黄、甘油、马铃薯、无机盐和孔雀绿等。孔雀绿可抑制杂菌生长,便于;分离和长期培养。蛋黄含脂质生长因子,能刺激生长。

2.需氧,加6-8%co2可促进生长。

3.生长缓慢:繁殖一代需18小时左右,形成菜花样菌落需时两周以上。㈢形态染色(示教)

1.形态细长,着色不匀,排列成分枝或索状。

2.着色抗酸性─抗酸性染色。

㈣抗酸染色法(acid-faststain):

⒈原理:

结核分枝杆菌含脂质多,不易着色,先用石炭酸复红初染,染色时间要稍长,且需要加温。一旦细菌染上颜色,由于脂质的存在,即使强脱色剂也不能使之脱色,其它细菌均脱色,经碱性美兰复染,所以结核分枝杆菌呈红色,其它呈蓝色.

⒉方法:

取痰液→涂片(略厚)→干燥→固定→5%石炭酸复红染色30分钟(冷染)后→用3%的盐酸酒精脱色约1~2分钟,脱色时轻摇玻片,直到涂片颜色脱去为止→水洗后,用碱性美蓝复染1分钟→水洗,待干→镜检

⒊结果:

抗酸杆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和背景物质为蓝色(-),如下图

⒋萋尼氏染色镜检结果分级报告标准

抗酸杆菌阴性(-):连续观察300个不同视野未发现抗酸杆菌。报告抗酸杆菌菌数:1~8条/300视野。

抗酸杆菌阳性(1+):3~9条/100视野。

抗酸杆菌阳性(2+):1~9条抗酸杆菌/10视野。

抗酸杆菌阳性(3+):1~9条抗酸杆菌/每视野。

抗酸杆菌阳性(4+):≥10条抗酸杆菌/每视野

⒌注意事项

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要注意预防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产生。假阳性是指将阴性涂片错误判读为阳性,假阴性是指将阳性涂片错误判读为阴性。属于技术因素的影响要通过一系列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不断改善。

Ⅰ假阳性结果的预防措施

⑴必须使用新的载玻片进行痰涂片检查。

⑵每个标本均使用一个新竹签完成制片涂抹。

⑶所有染液均经过过滤。

⑷染色时玻片彼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相互彻底分隔开。

⑸严禁使用染色缸将玻片放置一起染色。

⑹染色时勿使玻片上的染液干燥。

⑺滴加镜油时,严禁容器滴口直接接触玻片痰膜。

⑻严禁物镜镜头直接接触玻片痰膜。

⑼完整、准确的标注痰盒、玻片和实验室登记本的各项内容。⑽登记前、后对检验单和标本盒上的标注进行仔细核对。⑾认真按照要求读片,准确记录和报告结果。

Ⅱ假阴性结果的预防措施

⑴确认标本是痰而非唾液。

⑵确认每份标本至少有3ml。

⑶选择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