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素质提升的几个问题2_第1页
员工素质提升的几个问题2_第2页
员工素质提升的几个问题2_第3页
员工素质提升的几个问题2_第4页
员工素质提升的几个问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员工素质提升的几个问题宁夏大学左理2011年8月前言

任何一个企业,它的工作虽然千头万绪,其实,归纳起来是三件大事:确定工作目标;组织实施(执行力);队伍建设。工作目标的确定和实施都是人完成的。因此,第三件大事即队伍建设,就成为企业实现工作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经常性、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工作。队伍建设,重点是员工素质提升问题。无论企业决策层还是一线工作人员,都有一个素质提升问题,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对于培养一个人生存能力、适应工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在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下,使用人单位和员工共同发展和获得双赢,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关于人的素质,有多种不同解释,在我看来,人的素质是人的身体、品德、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处身立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学习,是一个人成才并体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人的素质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用国内外著名实践家的体会和感悟来印证。美国著名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内容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表示:“把我所有的财富都拿走,只要保留我的骨干队伍,过些年我还能成为钢铁大王”。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经营的基础是人,尽管有钱、有产品,要是没有一个会利用这些的人才,那这些东西也产生不了作用,人才是最重要的”。

我国海尔总裁张瑞明有个体会:如果让一个日本员工每天擦六遍桌子,他一定会每天擦六遍。而中国员工第一天第二天会擦六遍,第三天可能是五遍,第四天是四遍。这就是我们的企业为什么引进许多一流设备而质量却达不到原装水平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工业品产量能达到世界第一,而出口价格只有人家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的原因;这就是中国产品为什么在欧美市场上不去的原因。

员工队伍素质提升,从管理学上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一个国家,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城市到农村,从企业到事业单位都有个人的素质提升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据资料,联合国判断一个人成材的标准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学习。一、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概括地说,是企业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聘和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是发挥员工潜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和员工利益的实现。是为了双赢。管理的重点应该是“理”,即组织、沟通、协调、合作、凝聚等。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有不同表述。概括起来,它是指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

据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

1.把合适的人配置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上;

2.引导新员工进入和熟悉企业环境;

3.培训新员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4.提高每位员工的工作绩效;

5.建立合作和和谐的工作关系;

6.解释企业的政策和工作程序;

7.控制劳动力成本;

8.开发每位员工的工作技能(包括员工个人职业生涯);

9.营造企业文化,提振员工士气;

10.保护员工的健康以及改善工作的物质环境。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落后。有些单位,重视企业规模、物质、资金、技术,忽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职工重使用而不重视开发和流动,使人才既进不来,也流不出去;人才闲置、压制、浪费程度不同存在。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2.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使用不尽合理。人力资本投资是投资者通过对人进行一定的资本投入(货币或实物)增加或提高了人的智能或体能。这种提高最终反映在劳动产出增加上的一种投资行为。我国一些国企缺乏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意识,只关心眼前,很少做长期人力资源预测、规划和开发。使一些员工得不到培训机会,即使培训,有些也流于形式,内容枯燥,考核脱离实际,达不到真正培训目的。

3.管理模式单一,管理权限集中。有的企业不能根据自身业务性质、难易程度灵活有效地管理员工,管人与管事脱节,责权分离,重视“管”而忽视“理”,阻碍了竞争机制的作用。提拔干部未逃脱帕金森定律。

发达国家可资借鉴的经验

以日本为例,它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可概括为以下特点:

1.在岗培训制。持续培训是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中的重要内容。每一个员工,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在退休前都会很重视岗位技能的培训。这种培训,被日本人看做“神圣传统”,它有利于员工岗位流动,增强交流和员工对公司的信任。

2.年功序列制。员工职务晋升和工资晋升,不完全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还要考虑他在公司服务期的长短,对年轻、有能力的员工,公司会把他安排在挑战性工作岗位,展现才能,从长远看,这一制度似乎会影响部分员工积极性,但大多数员工经济上得到保障,从而激发了整个团队的活力。

3.终身雇佣制。从进厂到退休,多数人完全效力于一个企业。这一制度使企业有较为稳定的员工队伍,有利于企业管理经常化,同时由于员工终身有保障,等于是大家庭一员,会有工作责任感,能与公司共命运,这也许是日本员工忠诚于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

4.重视团队精神。日本人普遍有这样的认识:公司不仅是工作赚钱的地方,更是一个社会交流的场所,而且日本的公司管理层都会把几项工作分给几个人组成的小组,而不是像我国把一项工作分给一个人。按日本方式,员工在合作中,会形成合力,团结凝聚,并在相互鼓励中,形成团队精神。

5.不断创新意识。日本企业高度重视、鼓励创新。松下公司就是一个典范。他们把产品开发贯穿在公司发展始终。从生产灯泡插座开始,到现在发展到研发生产数码产品和大型电路系统。这都是不断鼓励创新的结晶。日本产品在世界上有知名度,也源于他们的创新能力。

6.以员工为本。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一手打造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它的经营理念是,在员工、客户和股东三者之中,员工第一,客户第二,股东第三。近几年他以八十高龄接管日本航空公司,半年就扭亏为盈。现在人们都在讲企业文化。这正是从世界先进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总结出的。它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认同的、遵守的带有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从事着微观经济活动。但它是宏观经济背景下的微观经济活动。面对的是国内外市场。要和世界打交道。因此,企业必须了解宏观经济形势,政府的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以此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经营方针。员工了解相关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可以据此开拓视野,谋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十一五经济发展成就和应思考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元变为多元。今天讲经济。我们用几个数字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财政收入8.3万亿元。2011年超过10万亿。可以有更多财力用于公共服务。几个关键因素与美国相比的结果人口美国中国3亿13.39亿世界第一GDP美国中国单位:万亿美元146世界第二世界第一进出口总额3.22.9美国中国471324382人均GDP单位:美元世界第九世界第94单位:万亿美元

宁夏:2010年GDP1643亿元,年均增长1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3.6亿元,增长37.3%。城乡人均收入分别为15345元和4675元。但在全国仍处于中后列。全国城镇人均收入19109.44元,宁夏只相当于80.3%,全国农村人均收入5919.02元,宁夏只相当于其78.9%。(上海城镇人均最高:31838.08元,农村人均13977.96元。宁夏分别相当于其48.1%和33.4%)以上说明,要想国家强大,人民富裕,发展经济仍是今后长期中心工作。但必须科学发展,应以追求人民幸福为宗旨不动摇,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承受能力相协调。

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社会也存在一些百姓不满意的地方。这是市场经济负面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处置造成的。那么,人们最不满意的事情是什么?据调查,排在前面的是三个问题: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腐败问题,贫富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和环境破坏问题。(1)关于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问题。收入分配问题从经济学上讲,是个物质利益问题。财富生产出来,就要进行分配。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和程序,首先是初次分配,其次是再分配,此外,慈善捐赠是前两种分配的有益补充。从历史和现实看,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慈善意识越强。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既有初次分配问题,又有再分配问题。主要是政策的执行问题、实践问题。国际上通用的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指标叫基尼系数。(瑞典0.25,德国0.28,英国0.36,中国0.458)。它的计算公式是:

基尼系数=A/(A+B),以此看收入不平等程度。可用下列图示:

OHPAB

收入低到什么程度是贫穷?世界各国贫困线有不同划分。目前国际上新标准是每人每天1.25美元(每月37.5美元,年均2880人民币)为贫困人口。法国贫困线月均650欧元(合人民币5760元),美国人均年21203美元(人民币135000元)。我国贫困线标准2007年1067元,2008年调为1196元,2011年调整为2300元。比原标准提高92%。

和贫困相关的反映家庭贫富程度的指标是恩格尔系数。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据宁夏统计部门监测,该项指标已实现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2)环境问题。由于人类对资源的非理性消耗,带来了人与自然日趋尖锐的矛盾。过度地向自然索取,过度的商业开发,最终将导致人类的灾难。三、提高员工个人素质问题

(一)、转变对学习的认识,提高学习能力前些年哈佛大学讨论过一个热点问题:怎样做一个明白人?形成的共识是:明白人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你拥有什么?二是你能做什么?如果愿意做一个明白人就要考虑:你有什么本事、能力,你能做什么?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你就是一个明白人。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

怎样成为一个明白人?就是不断学习。为什么要不断学习?当今世界经济已经全球化了,每天都有成千上万条信息在世界各地流动。这些信息冲击、影响每个企业、每个人的发展。一个企业、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有好的工作,过幸福生活。就要不断吸收、研究分析与自己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不断的给自己充电。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习过程。当今世界,管理学上的一个前沿问题就是组建学习型组织。现在已普遍推广到各个领域。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政府等说法层出不穷。中央政治局就是根据组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至今已经组织了三十次政治局学习会。不光是学政治,更多的是学业务,学科学,各种专业知识(为了正确决策)。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中说;“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这是他长期工作实践的深刻体会。因此要认识到,学习不光是在学校念书,更重要的是,在工作、生活及各种社会活动中感悟、思考、体会、总结,这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价值体现更充分,是自己和家庭生活的更好。人的综合素质,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个做人的问题,知识能力素质是个做事的问题。所以,我们评价一个人就是两方面:此人做人怎么样,做事怎么样。由此来决定取舍。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先做人,再做事。是非常正确的。试想,你连人都做不好,谁敢和你共事?这样的人是不会有真诚的朋友的,自己也难有大的发展。这样的事例随处可见。因此,在学习问题上,首先要转变观念,克服原来对学习的思维定式和形而上学观点。把工作、生活、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的感悟、体会、认识、思考都看作学习。特别要注重提高学习能力。

周恩来自勉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讲的就是个人品德修炼和从实践中学习的问题。人都需要智慧,智慧是实践中学习所得。牛仔大王犹太商人李威。施特劳斯有一天听到一淘金者说:“要是能用做帐篷的帆布做裤子,一定结实耐磨”。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威大受启发,赶紧制作几条帆布裤,果然销路极好。使它成为牛仔裤创始人。随时留心,处处皆学问、皆商机。因为在任何场合下,你的脑子并没有停止思维和扑捉信息。所以,学习与思考是融合在一起的。有一句古话:“学而不思则罔”。光学习、不思考,就容易迷糊。因此,要多思。多思是优点(善用脑、江浙企业)但多心却是缺点。这不利于团结,不利于搞好关系,不利于发挥团队精神。敏感是需要称赞的,但过于敏感就会使人脆弱。从历史和现实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不注重教育,不主张学习,这样的民族、家庭是没有希望的。而重视学习,重视教育的民族、国家、家庭就能取得成功。这样的实例列举如下:以色列人注重学习的案例:以色列驻华大使南月明女士认为以色列犹太人是最重视教育的民族。哪怕一个乞丐在讨饭之余,也要读犹太圣经。由于犹太人重视教育、重视学习。在世界思想界、商界、科技界、教育界都有杰出的犹太人。如美国犹太人,占人口3%。但他们对美国人的影响超过任何族裔。在美国最有影响的200名文化名人中,有一半是犹太人。名牌大学教授1/3是犹太人。100多名诺贝尔奖项得主中,半数是犹太人。英国BBC评选千年思想家,第一马克思,第二爱因斯坦,都是犹太人。在美国金融界,基本由犹太人控制,金融大鳄索罗斯也是犹太人。正由于犹太人注重教育、重视学习,所以由一个2/3国土是沙漠的国家、落后的农业国家变成现代世界十二强。滴灌技术发达,西红柿亩产70吨(盐池引进,亩产15吨),这都是教育、学习、科技的成果。再说日本,也非常重视教育。早已普及高中教育(农民都是高中学历)所以日本现代化程度很高,工农业发达。国民读书成风气,在车站、码头、地铁抽空读书很普遍。一个几万人的体育场,散场后不留一块纸片。地震海啸,仍排队上火车、公共车,这些都是国民素质的体现。(二)、诚信、责任与敬业----角色意识。讲起诚信、责任、敬业,许多人耳熟能详。但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更重要。真正懂得诚信、责任与敬业的人,他的事业才能成功,他才能够体现自身价值,赢得社会的尊重。诚信就是说话做事诚实守信。个人、单位、政府,无信而不立。人的一生处在社会、单位、家庭之中。有不同身份,扮演不同角色。都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不管你承认与否,认识与否,也不论你愿意不愿意,责任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免除的。这是建立在角色意识基础上的。一个人的角色,至少有五种: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员工、公民。其责任是不可免除的。什么是责任?简单地说,就是做好份内应该做的事。在人类的道德范畴中“责任”与“敬业”、“公德”等一起构成了道德品质的要素。人生价值的大小的衡量,就在于承担责任的水平。有人不珍惜工作,反复跳槽,始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有人虚度时光,最后人将终老,仍一事无成;有人不敢承担责任,寻找借口,不肯主动,永远原地踏步,无法成大事。为什么有人用不负责任的心态对待工作呢?根本在于不懂得一个简单道理: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讲责任,有的人要求别人多,考虑自己少,其实,每个人都应明白,你是在为自己工作,自己进步了,能力提升了,才会有更大发展空间。没有责任,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医生不负责任,不光病人遭殃,其他人迟早会受到损害。教师不负责任,不光误导学生,而且会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法官不负责任,会。。。一般地说,员工的责任和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但责任是第一位的。没有责任,权和利根本无法实现。责任和利益不是必须联系在一起的。如:家庭中,无私地对父母尽孝道就不是物质利益问题,而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为社会尽责任有时候也不完全是物质利益问题。有许多属于精神财富的问题。如社会的认可、尊重、心灵的安怡等。有人提起责任,就想起个人利益。从企业来说,你只有尽好责任,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利益。但在社会生活中并不是处处有责任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事情。各行各业的人都尽到自己的责任,社会和谐就有了深厚基础。社会和谐对每个人的利益都有保障。不能光考虑社会为你做了什么,还要想你为社会做了什么。所以,无论于公于私,一个人都应该对社会负责,工作负责,对家庭负责,这是立身处世的基础。责任和敬业是密不可分的,敬业就是对工作用心、执着、负责。一个负责人的人必然是敬业的人。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总理在读中学时,床头就贴“敬业”座右铭,毕生为中国人奉献,赢得世人尊敬。敬业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用心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对社会和公众利益的责任感;对本职业总体荣誉的关心;对职业的执着和有更高的忠诚度。相关案例:一储蓄所女员工为储户排忧解难。责任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汽车公司员工卡罗。道恩斯)七天地扫出的富翁(余彭年)刷马桶刷出的邮电大臣(野田圣子)把顾客当上帝的修鞋匠

启示1责任心强、敬业、执着是成功的路径之一。而对自己的岗位热爱、执着实际就是对自己职业(公司)的忠诚度的体现,最终是双赢。启示2一定不要拒绝小事。光想着做大事而不做好当前自己具体的工作,那就是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光阴蹉跎,一事无成。这样的人随处可见。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磨练。勇对挫折,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要坚持下去!要做一个努力的人,不努力的人目标再高远都是空的。努力是一种状态和境界。最近一家美国网站调研了1000位成功人士,其中,98%说不清为什么成功。成功前也没有一套走向成功的计划书。接着向公众征集最完美的计划书,其中包括如何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商人。经过筛选,1000份成功计划书评出了颇具诱惑力,具体到每天休息几小时、启动资金等。随后对这1000人采访,全是未成功或是正在努力实现梦想的人。网站结论: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于所知,而在所行。 启示3启示4启示5通过坚持、努力,才可能有实力

我们常常讲机遇,其实机遇是为有实力的人准备的。有实力的人是有头脑的人,是有思想准备的人。只有有头脑,有实力的人才有机会成为最后的赢家,才能取得成功。所以不能等待。有一首古诗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从日本企业取得成功,从员工敬业和责任感,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句话:1、复杂的事情简单做;2、简单的事情重复做;3、重复的事情认真做;4、认真的事情创新做。有人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是赢家。这话是有道理的。

人的思维活动伴人终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往往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而难以改变。人们习惯于按常规思维思考和处理问题。但按常规思维思考问题往往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需善于逆向思维、转换思维,按非常规思维把问题解决了,这种思维就可叫创新思维。(三)善于转换思维方式,克服思维定式举例:1、美国植物园名贵花卉经常丢失,无法解决,后来想出了一个办法:凡检举盗窃花卉者奖励200美元;2、非洲国王赤脚巡视,脚被刺伤。。。3、移山大法的故事。4、河南小伙卢旭东三里屯卖菜发家。5、舍得与放弃的故事。6、简单是管理的最高境界。6

一般而言,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要比国有企业管理得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反映在管理观念上,前者简单,后者复杂。把企业管理得尽善尽美,其实这是一种理想,执着于此,常常会因小失大,倒不如只抓关键之处,当好企业的导航者,反而会更见效。这也是思维方式问题。

案例:(1)、一个热气球载三个科学家的故事。总结: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善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即: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实质的能力。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