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问题研究方法_第1页
第五章社会问题研究方法_第2页
第五章社会问题研究方法_第3页
第五章社会问题研究方法_第4页
第五章社会问题研究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社会问题研究方法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讲人:王猛

第一节社会问题研究方法论

研究社会问题要有方法论指导。方法论是对方法的理论总结,是研究社会问题的指导性原则,一般通过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原则表述出来。一、透视性观点透视性观点指我们在研究社会问题时,要透过表面的、虚假的、复杂的现象,掌握社会问题深层的、真实的、本质的现象,最终获得社会问题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性。(一)要看到社会问题的隐功能默顿区别了显功能和潜功能

那些有意造成并可以认识到后果的是显功能;而非有意造成的和不被认识到后果的是潜功能。(二)要透视社会的内幕在研究社会问题时要区分人们幕前幕后的活动幕前活动主要指在公开的、公共场合进行的活动幕后活动则指非公开的,在非公共场合中进行的活动。(三)要看到社会的另一个侧面社会光明层面即人们的心理、行为符合社会主导文化的一面社会阴暗面即不符合社会主文化的一面,他由人们的心理、行为、群体亚文化等要素形成第一层次阴暗心理第二层次阴暗行为第三层次阴暗群体第四层次阴暗文化(四)要透视社会生活的多重本质研究社会问题不能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上,要揭示社会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在研究社会众多现象的基础上深入到引发这些问题、现象的因素上,即决定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上。透过假象看到真相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消极看到积极透过黑暗看到光明二、整体性观点整体性观点是指在分析研究社会问题时,要把社会问题放在社会整体中去看,要将影响社会问题的各种因素联系起分析。(一)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整体是由各个部分、各种成分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结构状态,而不是各类要素机械的凑合。(二)任何社会现象只有把它放到社会整体中,才能得到准确的解释每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所发生与活动的规律,只存在于一定的整体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社会问题放在社会整体中才能和找到它产生的真正原因。(三)社会整体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现在未来过去三、群体性观点群体性观点是指看待社会问题时,不是把它看作个人的问题,而是群体的问题,在观察问题时要超越个人,要研究群体结构、属性对个体的影响和制约。(一)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社会不是由单个个人构成的,而是由群体组成的。人的本质属性体现在社会性特征上,这种社会性特征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人的群体性。离开了群体的人只能表现出生物性而不是人的社会性(二)观察社会时要超越个人一是要看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系二是要看到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人类行为主要决定于他们所属的群体和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三)要研究群体结构群体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中,在空间形式上群体的存在形式就是社区。我们可以从群体结构中观察个人或小群体所处的位置,观察群体结构性力量对个人或小群体的影响。(四)群体的特性独立于个人的属性群体虽然是人们因为某种需要而组合成的,但群体一旦形成,便会产生自己的品格、自己的意志、自己的特性,形成自己的规范系统,个人的行为深受群体特性的影响。四、客观性观点客观性要求研究这不能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而应该站在超越个人经验的立场,带着新奇的眼光,不抱有先入为主的价值倾向,用广阔的世界性视野去观察问题。(一)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社会问题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人们的行动是由人们的利益决定的,人们最根本的利益是经济利益,我们从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许多人们行动的秘密,解释许多扭曲的行为动机。(二)摆脱个人狭隘的情绪、经验与偏爱,客观地表达各种发现个人的生活经历、知识、智慧、能力是有限的,因而从个人角度出发去看问题,难免会有片面性“社会学的想象力”,指社会学者要具有把个人经验与广阔的社会天地相联系的自觉的强烈意识。“社会学的想象力”要求我们摆脱狭隘的个人观点,清楚地认识个人活动同社会事件之间的联系,使我们能够探索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经历同社会事件和社会模式之间错综复杂之间的联系(三)保持价值中立观点价值中立就是指社会学者在观察问题时应持客观的、公正的态度。不要把自己的利益、价值带进观察中,不要把自己的好恶、成见至于研究中。即在观察研究活动中站在第三者立场上,不要带有色眼镜,不能先入为主。观察问题和解释问题时保持客观的公正的态度,做出客观公正的结论(四)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任何事物包括社会问题都同时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定量的分析可以客观地、全面地阐述社会问题生长的过程和原因。定性研究是认识社会问题的开端,是认识社会问题的开端是对社会问题的特征及规律认识的变化。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才能揭示社会问题的规律第二节社会问题研究方法资料的收集方法资料的分析方法社会问题的研究设计社会问题研究的功能一、社会问题经验研究方法科学方法是用准确的工具,以客观不带个人情感好恶的态度,去观察、量度、测验某种社会问题的现象,并真实地记录所得结果和资料,再以同样的态度与工具去分析、比较、研究、综合所得结果或资料,然后找出根治社会问题的方法。(一)收集社会问题信息的方法

指调查全部研究对象的方式。如普查资料收集全面调查优点:资料完善,误差小,一般在调查对象总体规模较小的情况下使用缺点:工作量大,需要较多的人力与物力,组织起来比较复杂

即选择研究对象总体中有代表性的少量单位进行调查资料收集两级三分法重点调查某一地区(贫困)平原山区圩区好中差好中差中差好

按照随机的原则,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出一部分单位(样本)进行调查与统计,并根据这部分样本的实际资料,从数量上推算出总体,推断全部研究对象的特征。资料收集抽样调查概率抽样方法定义简单随机抽样(simplerandomsampling)又称纯随机抽样。它是按等概率原则直接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随机抽取n个元素组成样本(N>n)。(抽签)分层抽样(stratifiedsampling)又称类型抽样。它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如性别、年龄、职业或地域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整群抽样(clustersampling)抽样单位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成群的个体。它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的样本。(居民家庭、班级、车间)多阶抽样(multistagesampling)又称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它是按抽样元素的隶属关系或层次关系,把抽样过程分几个阶段进行。具体做法是:先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大群,然后一层层抽下来。系统抽样(systematicsampling)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它是把总体的单位进行编号排序后,再计算出某种间隔,然后按这一固定的间隔抽取个体的号码来组成样本的方法。K=N/n

就是对若干个人或研究对象中若干基本单位进行详尽调查的一种方法。注重个人的文献资料如自传、日记、信件、档案等。资料收集社会学和社会工作者常用的个案有:家庭、离婚、儿童、老年、青少年、学校犯罪、贫困、精神病个案等个案调查

观察是研究者用感官(耳闻目睹)直接感知与记录所要研究的事实。观察法适用于研究人的外在行为或群体活动,是一种定性研究。资料收集观察法观察法的类型参与观察(participantobservation)

观察者投身于事件之中,成为所研究对象的一分子、一个参与者,从“内部”进行观察。非参与观察(nonparticipantobservation)

研究者不参与到他所研究的社会活动和社会情景之中进行观察。观察者以局外人、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外部”观察。即运用多种社会研究方法,对一个社区中的某类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的方法社区考察包括观察、个案访谈、群体调查或者总体调查,收集历史或目前既有的资料,对背景和环境的理解和检验、对该社区文化的总结与检验等资料收集潘绥铭—“红灯区”社区考察就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通过面对面谈话,来了解调查对象有关情况的一种方法。资料收集

根据调查对象分为个别访谈—个别接触调查对象座谈会—几个或十几人访谈法要求被调查者填写问题表或选择答案。它根据人们的回答情况,对人们的态度与情况作一定数量方面的分析。资料收集问卷法(二)分析资料的方法是指收集有关社会问题的文献资料来获取相关信息的一种方法,即使用第二手经验研究资料的方法。一种收集历史文献另一种是现实法,即收集当前反映社会各方面现实状况的文字材料。如报纸、杂志、政府文件、研究报告

资料分析文献法如迪尔凯姆的《自杀论》,利用了政府的统计资料

分析一般采用列表、制图、计算三种方法列表法:即把社会现象与过程的数字在表格上表现出来;制图法:即利用图形表示数据资料,直观性强;计算法:是测定与表现社会现象相互过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常用的是相关分析。资料分析统计法

是在比较那些相同类型的社会现象的不同表现中,寻找某种类型的社会现象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或研究不同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与共同点的一种方法。资料分析同类比较:被比较的社会问题通常属于同一类型范型比较:即研究的问题经过选择取舍,形成一个理想的模型,然后与实际存在的事物比较比较法二、社会问题研究模式社会问题的研究过程,有一定的程序先探讨可能相关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假设;再依据各个概念的指标或操作定义,去收集资料或数据,验证假设的真伪。这种研究社会问题的固定的程序、步骤。(一)准备阶段准确社会研究课题初步探讨提出假设概念界定

确定社会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模式-准备阶段重要性独特性可行性合适性基本标准新的标准决定性标准更进一步标准初步探讨研究模式-准备阶段阅读有关文献咨询有关人士实地观察几个相关的个案提出假设研究模式-准备阶段假设—根据推测,提出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试验性说明。变量—是指能够随时间、空间的不同或因个体、群体之间的差异而发生变化的概念。(主从、自因)概念界定:概念是对研究范围内同一类现象或过程的概括性表达。研究模式-准备阶段主变量:贫穷穷人是其承担着性别分:男人、女人年龄:老年人、青少年种族:黑人、白人从变量:犯罪抢劫赌博杀人放火贪污受贿计算机犯罪例如:贫穷导致犯罪(二)实施阶段选择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分析结果作出结论

研究方法: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如调查、做试验、观察等研究模式-实施阶段收集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尽可能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获取最大量、最真实的社会信息。研究模式-准备阶段收集信息三原则一是具有代表性和稳定性二是可量化三是主观变量与客观变量的综合分析结果: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筛选,寻找决定社会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实际因素研究模式-准备阶段作出结论:各项研究程序和研究结果综合报道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研究模式-准备阶段撰写研究报告描述性报告

解释性报告

着重于对所研究现象进行系统、全

面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量的,

也可以是定性的,主要目标是通过

对研究资料和结果的详细描述,向

读者展示某一现象的基本状况、发

展过程和主要特点。对那些以弄清

现状、找出特点为目的的描述性研

究来说,这种报告是其表达结果的

最适当的形式。强调内容的广泛和详细,要求尽可

能面面俱到,注重描述的清晰性和

全面性,力图给人以整体的认识和

了解。主要目标是用研究所得资料来解释

和说明某类现象产生的原因,或说

明不同现象相互之间的关系。强调内容的集中于深入,注重解释

的理论性和针对性,力图给人以合

理的和深刻的说明。

学术性报告应用性报告用作专业杂志上发表或学术会议上

发表比较紧凑、严谨研究设计、研究方法方面需要比较

详细的描述,特别是样本抽取、变

量测量、资料收集等细节。资料分

析部分相对广泛,对结果的讨论相

对严谨。

提供给政府决策部门或实际工作部

门对研究过程的介绍十分简短研究结果部分常常采用比较直观的

统计图,统计表等形式表示根据研究结果所提出的政策建议部

分在报告中十分突出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

:导言研究设计结果讨论小结或摘要参考文献附录研究报告的撰写

:确立主题拟定提纲选择材料撰写报告四、研究报告的撰写导言

: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必须将一问题放到一个较大的背景中,以便读者了解为什么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它为什么值得研究。文献评论:要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安排,不能只是简单地将有关文章的摘要重述一遍,更不能将别人的文章逐字逐句地写进文献评论中。应先仔细阅读每一篇有关文章,寻找那些与自己的研究紧密相关的部分,然后作出评论。这部分既可单列,也可并入导言。介绍自己的研究:不是讨论研究内容的细节,而是介绍研究的基本框架,如研究问题或准备检验的假设是什么,主要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四、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

:有关研究方式、研究设计:对实验研究:需介绍实验设计是传统的经典设计,还是索罗门四组设计或仅有后测的两组设计等,同时必须说明什么是实验刺激,如何组成试验组和控制组等对调查研究:需介绍调查的总体、样本、采用的调查方式、调查工具、调查员培训及资料的回收方式等;对实地研究:需详细描述进入现场的方式,或进行观察时所采用的角色等内容;对文献研究:对文献的形式、文献的选取、文献的质量以及文献资料的处理和分析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有关研究对象的介绍有关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有关资料分析方法的介绍对研究的质量及局限性的说明四、研究报告的撰写结果

:尽管在撰写研究报告时通常将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作为两个不同的部分对待和处理,但这两个过程是不可分离,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另外,在短小的论文中,结果与讨论常常结合在一起,作为“结果与讨论”,步骤:再次向读者提示你在报告的导言部分所提出的概念性的问题进而向读者提示你在研究中实际完成的操作或实际测量的行为紧接着马上告诉读者你的答案用数字、图形、表格、材料等向读者说话在每一分支结果的末尾部分,都应对该结果所处的位置做一简要的小结用一种平滑的转折句把读者引向结果的下一部分

四、研究报告的撰写讨论

:讨论一般从告诉读者你从研究中掌握了什么开始,一开头就以明确的叙述说明研究假设是否得到验证,或者明确回答导言部分所提出的问题,但不要简单再次解释和重复结果部分已经总结了的观点。每一句新的陈述都应该为读者理解这一问题带来一些新的东西。在讨论部分我们应该讨论的问题如:从研究的结果中能够得出什么样的推论呢?这些推论中哪些同研究的数据资料结合得相当紧密?哪些则在较抽象的层次上同理论更加相关?对于研究的结果来说,它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内涵又是什么?还可以讨论自己的研究可能存在的缺陷,讨论将自己的结论进行推广时必须具备的条件及所受到的限制特别要愿意接受反面的或未料到的结果,不要用歪曲的意图将它们解释掉,而要如实地陈述和讨论它们!讨论部分不宜过长!三、社会问题研究的功能描述性研究(what)规范性研究(how)预测性研究(future)解释性研究(why)(一)描述性研究的功能社会问题是怎样

描述性研究:是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客观地、忠实地收集、整理和记录具体社会问题的事实、事件及其过程的资料,真实地再现社会问题的图景。描述功能描述要求:一是具体详细。表现形式,特征二是描述要全面。历史、社会背景、原因、负功能三是描述要准确。是什么,就是什么印象描述:这是一种特写式地记叙社会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犹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将画面拉近,给观众强烈刺激与震撼,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可以描写事件、群体行为最基本的特征。描述功能描述性研究的方法概观描述:这是素描式地记叙社会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素描是粗线条地将群体的面貌或事物的轮廓勾勒出来。描述功能类型描述:是对社会问题的现象进行分类观察、记叙和分析的一种研究形式。分类研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勾画、区分出研究对象的差别与界限,区分出他们的特征。描述功能如:《大转型—中国社会问题透视》“红色百万富翁”“白色百万富翁”“灰色百万富翁”“黑色百万富翁”

典型描述:这是对有代表性的社会问题现象和社会行为进行描写与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描述功能(二)解释性研究的功能社会问题为什么这样

解释性研究回答两个问题:

一是说明社会问题之所以产生的原因

解释就是把握影响社会问题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从因果联系上说明社会问题的现象和过程二是理解、把握社会问题的主体社会行动者所表达的精神内容

解释功能因果解释:旨在揭示研究对象产生的原因,以及产生过程所遵循的规律。

寻找原因所遵循的原则:一是事出必有因二是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样的原因将导致相同的结果。解释功能

相关关系:变量之间经常以一种有规律的形式互相发生联系。这种相关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与另一社会现象共同发生变化,它们之间的一种联系。

三种关系形式:

一是正相关,如人口密度越高,犯罪率越高

二是负相关,如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子女数量越少

三是虚假相关,如儿童长高和数量的关系解释功能

通则解释:即根据已知的社会问题的理论来解释当前的社会问题现象。通则是在重复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出的事物的规律,这是一个经验概括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推倒的过程,经验通过归纳上升为定律。解释功能如对贫困的解释

功能解释:是假定一个动态的系统存在,系统的每一部分都具有一个功能,此功能对维持系统的存在必不可少。解释功能功能解释先富起来的群体:富裕具有榜样示范功能具有价值导向作用奖勤罚懒功能

意向解释:是指试图寻找引起人们行动与社会事件的动机等根源。

意向解释两个假定:

一是人们能够决定自己的行动;二是按照预定的方向蓄意进行行动解释功能动机解释:旨在说明人们发生的一定行动或者参与社会过程和事件的动机和目标。价值解释:旨在说明人们发生一定社会行动或形成某种社会过程和事件的判断与态度(三)预测性研究的功能社会问题将会怎样预测是为了说明社会问题将来的状态,是由所知道的主变量预测从变量,预测与人们思维方向是一致的。预测功能科学预测的两种形式一是科学预言:基于绝对可信度的,关于未来的非概率判断二是科学预测:是可信度较高的关于未来的概率判断预测的基本原则一是连贯原则:基于事物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的特点二是类推原则:基于事物在空间上具有共性社会问题预警:是指对社会问题所造成的社会负效应进行监测与预报。预测功能社会问题预警系统功能:监测功能预见功能社会问题预警主要内容:明确社会问题的警情分析社会问题的警源确定社会问题的警度提出有关对策预测功能社会问题预警系统的综合指数:社会问题发生过程孕育发展表现社会问题预警指标警源警兆警情预测功能1、经济警源:指会给一定范围的人们带来损失的经济状况。如,失业率2、政治警源:指政党、政府与官员的决策失误、渎职或变革行动。如经济犯罪率3、社会警源:社会宏观结构急速变动、微观结构结构解体或具有攻击性的群体与势力的滋生。如人口流动、离婚率等4、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