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_第1页
《登上地球之巅》_第2页
《登上地球之巅》_第3页
《登上地球之巅》_第4页
《登上地球之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上地球之巅字音学习词语积累文章中心文章结构本文质疑美图欣赏

郭超人(1934—2000),男,湖北武穴人,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中共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在陕西采写的《安康调查》揭露了“四人帮”在农村推行极“左”路线的弊端。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作者简介返回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它高达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空气稀薄,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由于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珠穆朗玛峰简介珠穆朗玛峰风光长沙市稻田中学七年级语文(下)课件珠峰中绒布冰川的景色

1953年希拉里和丹增首次成功登上珠峰登山三阶段

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停下来。这就是登山队的大本营。参加这次登山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登上珠峰,为国争光。教学目标:

1、丰富有关珠穆朗玛峰的知识

。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2、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4、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精神

。写作背景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

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这篇课文就节选自这篇通讯。作者简介

郭超人(1934~2000),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万用卡字音学习冰镐体力不济砭骨崔巍滞留迸散窒息匍匐găojìbiānwēizhìbèngzhìpúfú长沙市稻田中学七年级语文(下)课件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履践:

崔巍:

阴霾:迫不及待:

寄托:

哀思:践踏。形容山高大雄伟。本文指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

急迫得不能再等待。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情上。悲哀思念的感情。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齐心协力: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做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快速默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思考:1.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登山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特别的困难?2.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的?3.用简洁的语句复述登山队员突击顶峰的经过。

中国登山队队员在突击主峰时遇到哪些困难?

(6)高山反应

(1)山路险峻

(2)天气严寒

(3)缺乏氧气

(4)身体虚弱

(5)黑夜登山

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

靠的是坚强的意志、坚忍不拔、团结合作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作者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和刘连满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

2.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的?

复述课文:

速读课文,简要复述四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经过充分的准备,5月24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两个多小时后,著名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不到7米高的“第二台阶”。这时,队员们又不得不面对黑夜的挑战。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艰难向前行进。他们现在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刘连满反应最强烈,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决定他留下休息,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定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氧气留给同志,并留下短信。与此同时,三位登山队员匍匐在地上,借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艰难前进。到8830米,氧气全部用完,三人开始了危险的无氧攀登。必胜的信念支持着他们在凌晨成功登顶。文章结构:本文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四位勇士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经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8):四名勇士登上第二台阶。第二部分(9—15):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停止攀登,他冒着死亡的危险,将氧气留给队友。第三部分(16—23):三名勇士在氧气用完的情况下登上了峰巅。

课文详实而生动地记叙了英勇的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记录,表现了登山健儿不畏艰险、勇于牺牲、团结合作的精神。明确中心: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括号中的词语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了尽可能减轻背上负担,他们一两一两(一件一件)的计算,抛弃了一切暂时不用的物品,只携带氧气筒,防寒睡袋,铅笔,日记本,电影摄影机和一面五星红旗……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体力已经非常衰弱,每走一两步就会不自觉地摔倒,但他缓慢地站起来,仍然一偏一倒(一步一移)地坚持往前走着。“一两一两”是从重量方面写,“一件一件”是从数量方面写。“一偏一倒”写走路不稳,“一步一移”写坚持前进。阅读第15-17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刘连满感到死神向他逼近,他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刘连满留下一封短信的用意是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3.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登山额的艰难?1.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昏睡,身体又过度虚弱,随时会死亡。2.怕战友回来时不知道给他们留下了氧气;表现了他舍己为人,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3.通过“贡布”没几分钟就累得直不起腰和屈银华“走了两三步又滑回原地”的描写来表现。写法探究(一):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说说文章重点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详写?(1)详写征服“第二台阶”的经过。因为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中国登山队员逾越“第二台阶”表现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表现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2)详写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表现他舍己为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写法探究(二):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请找出来,想想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体验反思:

1、假如你当时遇到了象刘连满的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呢?

2、课文中感人的情节很多,请找一找并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的体会。课堂小结:

“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的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盛境,才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走得更稳健、更深远。

屈银华王富洲贡布认识三位登顶的英雄屈银华贡布(藏)王富洲攀越冰裂缝

在峰顶展示一面飘扬的五星红旗拓展延伸

假如你成功地登上珠穆朗玛峰,站在珠穆朗玛峰项上,你会有哪些话要说的呢?资料补充

50年间,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登山者踏上登顶珠峰的漫漫险途,全世界共有1000多人到达过她的顶峰,但同时也有近200名勇士长眠于珠穆朗玛的冰雪世界里。

新闻是报刊上和广播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