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费用分配与归集3.1直接材料的分配与归集3.2直接人工的分配与归集3.3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与归集3.4制造费用的分配与归集3.5废品损失及停工损失的分配与归集3.6期间费用的核算3.1直接材料的分配与归集
3.1.1原材料费用的分配3.1.2原材料的分配方法3.1.3原材料分配表的编制3.1.1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去向
原材料是指企业通过采购或其他方式取得的用于制造产品并构成产品实体的物品,以及取得的供生产耗用但不构成产品实体的辅助材料、燃料等。这些材料或同一种材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着不同的用途。如有的用于产品生产,有的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等。其材料费用发生后应由谁负担,各负担多少,是成本会计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通常情况下,原材料费用分配是按用途、按部门和按受益对象来分配的。3.1.1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去向构成产品实体并能直接确定归属对象的材料费用,应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对于集中产品共同耗费的间接材料费用,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按用途,可分为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和一般耗用的材料。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材料,则记入“制造费用”。3.1.1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去向辅助生产部门耗用的材料,也可按用途分为直接用于辅助产品生产的材料和一般耗用材料两部分。直接用于辅助产品生产的材料,应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一般耗用材料先计入“制造费用”进行归集。销售机构、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材料,不计入产品成本,而应分别记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3.1.2原材料的分配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耗用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定额消耗的材料总量×材料耗用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3.1.2原材料的分配方法[例1]假定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分别为200件、300件,共同耗用某原材料3740千克,该原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为每千克8元,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A、B产品分别为每件8千克和6千克。分配计算如下:3.1.2原材料的分配方法
这种分配方法,可以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有利于进行材料消耗的实物管理,但分配的计算工作量较大。为了简化分配计算工作量,也可以直接按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材料费用。分配计算公式为: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定额耗用量×原材料费用分配率3.1.2原材料的分配方法
(2)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在各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种类较多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简化分配计算工作,可以按照各种材料的定额费用的比例来分配材料实际费用,会计上称之为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此方法的分配计算公式如下:3.1.2原材料的分配方法
某种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种材料费用定额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各种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各种材料定额费用之和某种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各种材料定额费用之和×材料费用分配率3.1.2原材料的分配方法例题:见书p273.1.3原材料分配表的编制
实际工作中,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材料分配表应按车间编制。表中按照领用材料的产品和部门借记有关账户,按照发出材料的种类、数量、金额贷记有关存货类账户。在按照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情况下,分配表中的金额可以根据领料凭证上的实际成本汇总填写。如果是按照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分配表中的金额栏要分为“计划成本”、“差异”两栏。(见书p28)3.2直接人工的分配与归集3.2.1工资总额的计算3.2.2直接人工的分配去向3.2.3直接人工的分配方法3.2.4工资费用分配表的编制例题:某工业企业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2100元。该工人5月份休病假1天,事假4天(含两天双休日),双休7天,出勤19天。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90%计发。现按月薪制和日薪制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应付该职工5月份的标准工资。解:1.在月薪制下,应付该职工的月标准工资的计算。(1)按30天计算工资率日工资率=2100/30=70(元/天)应付标准工资=2100-1*70*(1-90%)-4*70=1813(元)(2)按21.75天计算工资率日工资率=2100/21.75=96.5517(元/天)应付标准工资=2100-1*96.5517*(1-90%)-2*96.5517=1897.24(元)1.在日薪制下,应付该职工的月标准工资的计算。(1)按30天计算工资率日工资率=2100/30=70(元/天)应付标准工资=(19+7)*70+1*70*90%=1883(元)(2)按21.75天计算工资率日工资率=2100/21.75=96.5517(元/天)应付标准工资=19*96.5517+1*96.5517*90%=1921.38(元)3.2.2直接人工的分配去向
基本生产车间工人的人工费用采用计件工资结算,人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采用计时工资计算且生产一种产品,人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采用计时工资计算,生产多种产品,则需要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3.2.3直接人工的分配方法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一般标准有: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定额工时、产品产量等。一般情况采用生产工时或定额工时来分配人工费用。计算公式如下: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产品实际(定额)工时之和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额=各种产品实际(定额)工时×分配率例题:参见书p313.2.4工资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见书p323.3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与归集3.3.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3.3.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3.3.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辅助生产在工业企业指的是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这种生产在不同的企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是不尽一致的,有的是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劳务,如供电、供水、供汽、供风或运输等;有的则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如从事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的制造以及机器设备的修理等。企业辅助生产部门在产品生产和劳务提供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构成了这些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但对于耗用这些产品或劳务的基本生产等部门来说,其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又是一种费用,即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在发生的时候已经通过前面各节费用要素分配归集到了“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其有关的明细账户,因此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具体核算方法这里不再重述,而仅对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进行简单的归纳。辅助生产费用的程序取决于辅助生产部门的生产特点。3.3.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在只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单一劳务的辅助生产部门,其所发生的费用都属于直接费用,因而在发生时可直接计入该产品或劳务的有关成本项目,因此,其成本归集的程序比较简单。在提供多品种产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部门,所发生的费用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或劳务负担,需将共同费用在不同的受益对象间进行分配。这种情况下的成本归集程序相对而言稍微复杂,反映的内容也较全面,现将其程序列示如图3.1。3.3.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图3.1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3.3.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二)计划成本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根据辅助生产提供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的受益量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其内容也是进行两次分配,先是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部门为各受益单位(包括其他辅助生产部门)提供的费用,然后再将辅助生产部门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与按计划成本分配出去的费用的差额,即成本差异,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其计算公式及步骤如下:3.3.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二)计划成本分配法某受益对象应分配劳务费用(含辅助生产部门)=该受益对象的受益数量×计划单位成本按计划成本分配13.3.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三)一次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1
交互分配率=辅助生产部门直接费用额/劳务供应总量某辅助生产部门分入的辅助生产费用=该辅助生产部门受益的劳务量×对应的交互分配率某辅助生产部门分出的辅助生产费用=提供给某辅助生产部门的劳务量×对应的交互分配率3.3.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三)交互分配法
对外分配2
某辅助生产部门对外费用分配率=该辅助生产部门对外待分配费用/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某辅助生产部门对外待分配费用=该辅助生产部门直接费用+交互分入的费用-交互分出的费用某受益单位应分摊辅助生产费用=该单位受益的劳务量×对外费用分配率例题见书p38
3.3.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四)代数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是运用代数中解联立方程式的原理,求出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以后,再按各个受益对象耗用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其基本计算步骤如下:(1)设未知数,并根据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交互服务关系建立方程组。(2)解方程组,算出各种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3)用各单位成本乘以各受益部门的耗用量,求出各受益部门应分配计入的辅助生产费用。
例题见书p393.4制造费用的分配3.4.1制造费用的概述3.4.2制造费用的归集3.4.3制造费用的分配3.4.1制造费用的概述
基本生产的制造费用(以下简称制造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也就是企业生产部门在组织和管理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不能直接归属到所制造产品或其他有收益的生产活动中的各项费用。制造费用包括的内容很多,也比较复杂,具体为:3.4.1制造费用的概述(1)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例如机物料消耗,生产车间用房屋、建筑物的折旧费、修理费、保险费或租赁费,车间生产用的照明费、取暖费、降温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以及季节性停工和生产用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3.4.1制造费用的概述(2)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或核算上不便于单独核算,因而未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如生产用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保险费或租赁费,生产用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设计图纸费和试验检验费等。生产工艺用动力如果没有专设成本项目,也列入制造费用。3.4.1制造费用的概述
(3)生产部门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如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生产部门管理用房屋及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保险费或租赁费,生产部门管理用具摊销,以及生产管理部门的照明费、取暖费、差旅费和办公费等。这些具有管理性质的费用,似乎应作为管理费用直接列入当期损益,但由于生产部门是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单位,其发生的管理费用与制造费用很难严格划分,因此,为了简化核算,也作为制造费用进行核算。3.4.2制造费用的归集
制造费用的归集是通过设置“制造费用”账户进行的,该账户应按不同的生产部门设立明细账户,账内再按照费用项目设立专栏分别反映各生产部门各项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其登记依据是有关的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和前述的各种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作为集合分配账户,借方归集某会计期间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动力费、办公费、水电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贷方登记在会计报告期末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期末一般无余额。3.4.3制造费用的分配(一)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是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机械化程度较低或生产单位内生产的各产品工艺过程机械化程度大致相同的单位。其计算公式如下: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生产工时总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能将劳动生产率与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结合起来,使分配结果比较合理。如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单位产品生产工时减少,所负担的制造费用也就降低,因此,它是一种较好的分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用得也较多。(例题见p42)3.4.3制造费用的分配(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各种产品机械化生产程度基本相同的企业。其计算公式为: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额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分配率(例题见p43)3.4.3制造费用的分配(三)机器工时比例法
机器工时比例法是按照各种产品生产时所用机器设备时数作为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其计算公式为: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所用机器工时总数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机器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3.4.3制造费用的分配
(四)年度计划分配率法
年度计划分配率法也叫预定分配率法,它是根据企业正常经营条件下的年度制造费用预算数和预计产量的定额标准数预先计算分配率,然后按此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这种分配方法的计算方法是:
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年度预计产量的定额工时数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计划分配率例题:假定某企业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62000元,全年甲、乙两种产品的计划产量分别为600件和400件,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甲产品为7小时,乙产品为5小时,该企业8月份的实际产量为甲产品50件、乙产品30件,该月实际制造费用5200元,则: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62000÷(600×7+400×5)=62000÷(4200+2000)=10(元/小时)甲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50×7×10=3500(元)乙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30×5×10=1500(元)因而8月份出现差异额200元(5200-5000),即该企业8月份出现制造费用借方余额200元,这200元的借方余额平时不分配,年末时转入“基本生产成本”。3.5废品损失及停工损失的分配与归集3.5.1
废品损失的核算3.5.2停工损失的核算3.5.1
废品损失的核算废品是指由于生产原因造成的质量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复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产品和产成品。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可修复废品是指在技术上可修、在经济上可修复合算的废品。经济上可修复是指发生的修复费用低于重新制造同一产品发生的支出。不可修复废品是指在技术上不可修或者在技术上可修而在经济上修复不合算的废品。3.5.1
废品损失的核算(一)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在修复过程中发生的各项修复费用(包括修复期间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应分摊的制造费用),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净损失。归集与分配过程为:1、根据各项分配率计算得出的返修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记入“废品损失”账户的借方。2、收回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则记入“废品损失”账户的贷方。3、返修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减去收回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后的废品净损失从“废品损失”账户的贷方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例题见p44)3.5.1
废品损失的核算(二)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在修复过程中发生的各项修复费用(包括修复期间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内海洋工程船舶维修标准合同范文
- 涂料销售合同协议
- 冷冻仓储设施扩建项目合同书
- 保险代理业务合同管理规定
- Module 10 Unit 2 You shouldn't be lat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深圳经济特区建筑工程合同
- 数据中心改造工程承包合同书
- 未来合同样本:维保合同智能化变革之路
- 租期到期商铺租赁合同终止合同模板
- 度资产重组股权转让合同
-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
-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
- 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全文
- 个人借条电子版模板
- (全)电梯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护士服装史话
- 2022年03月江苏无锡市新吴区新安街道城管队员招考聘用10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农药经营管理知识培训专家讲座
- 《自主创新对于钢结构发展的重要性》2400字
- 食品采购与进货台账
- GB/T 24353-2022风险管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