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易发生急性中毒化学物质的毒性_第1页
日常易发生急性中毒化学物质的毒性_第2页
日常易发生急性中毒化学物质的毒性_第3页
日常易发生急性中毒化学物质的毒性_第4页
日常易发生急性中毒化学物质的毒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节日常易发生急性中毒化学物质的毒性窒息性气体刺激性气体中枢神经性毒物农药一、窒息性气体窒息性气体的分类:单纯性:本身毒性很低或是隋性气体化学性:引起“细胞内窒息”

概念:指被机体吸入后,可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有害气体的总称。(1)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密度为0.967微溶于水,易溶于氨水空气中含量达12.5%时可发生爆炸(2)接触机会: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钢、炼铁机械工业的锻造、铸造各种锅炉,加热窑炉、焙烧等家庭用煤炉、燃气热水器汽车发动机尾气(一)一氧化碳(CO)

1.理化特性及接触机会吸收:呼吸道分布:80%~90%与Hb结合HbCO10%~15%与含铁的肌红蛋白结合排泄:以原形态从呼气排出发病机制:CO与Hb结合HbCOHb运氧能力↓组织缺氧中枢神经对缺氧最敏感脑水肿急性中毒性脑病2.毒理(1)急性中毒:临床表现:*急性脑缺氧的症状与体征*迟发性的神经症状*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改变诊断原则:*吸入较高浓度CO接触史*发生急性中枢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测定的结果*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3.临床表现和诊断(2)慢性中毒:

类神经征和对心血管系统有不利的影响

4.急救与治疗首要措施:通风、保暖轻度中毒:不必给予特殊治疗中度中毒:对症治疗或吸氧重度中毒:*呼吸停止——人工呼吸*有自主呼吸:常压口罩吸氧或高压氧治疗*对症与支持治疗*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预防迟发脑病迟发脑病:对症与支持治疗(二)硫化氢(H2S)

无色具有臭蛋样气味的可燃性气体密度1.19易溶于水生成氢硫酸,亦溶于乙醇,汽油含硫矿石冶炼和石油开采、提炼及使用生产和使用硫化染料生产人造纤维,合成橡胶造纸、制糖、皮革加工等,原料腐败产生下水道疏通、粪坑清除、酱菜生产等1.理化特性:2.接触机会:吸收:主要经呼吸道吸收,皮肤可吸收很少一部分代谢、转化排泄:迅速氧化为硫化物、硫代硫酸盐或硫酸盐由尿排出小部分以原形态由呼气排出3.毒理毒作用机制:与黏膜表面的钠生成硫化钠对眼和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引起眼结膜炎和角膜溃疡引起支气管炎、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Fe3+结合酶活性↓氧化还原过程障碍组织缺氧与谷胱甘肽巯基结合谷胱甘肽失去活性使脑、肝中的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降低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成硫高铁血红蛋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兴奋抑制呼吸麻痹或猝死

4.临床表现及诊断分级分级诊断标准处理原则接触反应接触H2S后出现眼刺痛、羞明、流泪、结膜充血、咽喉部灼热感、咳嗽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表现,或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神经系统症状,脱离接触后在短时间内消失者从事原工作轻度中毒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明显的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并出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②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治愈后恢复原工作中度中毒具有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①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②急性支气管肺炎经治疗恢复后,可恢复原工作重度中毒具有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①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②肺水肿;③猝死;④多脏器衰竭经治疗恢复后应需调离原工作岗位(二)氰化氢(氢氰酸,HCN)

1.理化特性及接触机会(1)理化特性:无色、具有苦杏仁味气体密度0.93易扩散易溶于水,也可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2)接触机会:电镀钢铁热处理贵重金属的提炼制药合成纤维灭鼠剂、杀虫剂的生产吸收:主要经呼吸道,也可经皮肤代谢、转化与排泄:以原形由肺随呼气排出转化为无毒的硫氰酸盐经肾脏随尿排出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无毒腈类从尿中排出氰化氢尚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从呼气中排出氰化物与羟钴胺反应,转化为VitB12,从尿中排出转化为甲酸由尿排出或参与一碳化合物的代谢2.毒理发病机制:氰离子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结合阻断电子传递组织细胞不能摄取和利用氧细胞内窒息

静脉血呈鲜红色皮肤、黏膜呈鲜红色中枢神经系统首先受累昏迷、抽搐及呼吸困难(1)急性中毒:

1)前驱期2)呼吸困难期3)痉挛期4)麻痹期3.临床表现(2)慢性中毒:

二、刺激性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的种类1、酸:H2SO4、HNO3、HCl、HCrO32、成酸的氧化物:SO2、SO3、NO2、NO3、成酸的氢化物:HCl、HF、HBr4、成碱的氢化物:NH45、卤族元素:Cl、F、I、Br6、无机氯化物:光气(COCl2)、PCl3

7、醛类:甲醛、丙稀醛8、其他:卤烃、酯类、强氧化剂、有机氧化物、金属化合物(二)毒作用:与水溶性、空气中的浓度

及接触时间有关

1、水溶性大→局部损害明显:Cl2、SO2、NH3、HCl小→呼吸道深部→肺水肿:NxOx、COCl2

2、接触的浓度和时间

1)浓度低、时间短——局部刺激为主2)浓度高、局部损害和全身反应:如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反射性中枢抑制→昏迷、休克(三)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1)眼结膜及上呼吸道炎症(NH3、SO2、Cl2、HCl)(2)喉头水肿或痉挛(3)化学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4)皮肤损伤(5)中毒性肺水肿中毒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刺激反应潜伏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2.慢性中毒长期接触慢性结膜炎慢性鼻炎、鼻中隔穿孔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

(五)治疗

1.立即脱离现场

2.去除污染的衣服,清洗被污染的皮肤3.及时处理眼部的灼伤4.限制静脉补液量5.预防肺水肿6.对症治疗7.中毒性肺水肿和ARDS的治疗三、中枢神经性毒物一、铅(lead,Pb)(一)理化特性柔软,略带灰白色的重金属密度11.3熔点327℃沸点1525℃不溶于水,可溶于酸1、工业生产:铅锌矿的开采及冶炼蓄电池及颜料工业的熔铅及制粉含铅油漆的生产与使用制造电缆和铅管铅化合物的使用和生产电力与电子行业2、日常生活:铅壶烫酒滥用含铅药物误食铅化合物污染的食物(二)接触机会吸收

(三)毒理铅呼吸道PbO入血肺泡弥散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40%)消化道肝胆汁肠粪便(5~10%)皮肤分布

铅血循环大部分与红细胞结合小部分在血浆初期后期血浆蛋白结合铅可溶性PbHPO4肝、肾、脾、肺、皮肤骨毛发牙齿排泄

主要途径:肾脏20~80g/天次要途径:粪便、胆汁、乳汁、汗液、月经

母体

胎盘

胎儿

乳汁

婴儿

毒作用机理

血液系统卟啉代谢障碍其它: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内幼红细胞代偿性增生,血液中点彩、网织、碱粒红细胞增多消化系统动脉神经系统肾脏(四)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多由消化道摄入引起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口内金属味、恶心、呕吐、腹胀、腹绞痛、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脑病Pica

ChildEating

OldPbPaint

1)神经系统中毒性类神经征周围神经病铅中毒性脑病(2)慢性中毒(生产中多见)铅垂腕铅脑病2)消化系统常见症状:口内金属味、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隐痛、腹泻与便秘交替

铅线:硫化铅颗粒沉积铅绞痛(leadcolic):常伴有铅麻痹等神经系统征象,中或重度急慢性中毒时发生消化系统:

铅线(PbS,蓝黑色)、口内金属味、便秘、铅绞痛3)血液和造血系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周围血中点彩、网织、碱粒红细胞增多4)其它症状肾脏:慢性间质性肾炎、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管型女性:月经不调、流产、早产婴儿:母源性铅中毒造血系统:低Hb性贫血:血浆铁不降低外周血象改变: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碱粒红细胞BasophilicStippling(五)诊断及处理原则诊断依据:

职业史

②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

③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诊断分级:观察对象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六)治疗1、驱铅治疗:①

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②

二巯基丁二酸钠

二巯基丁二酸胶囊2、一般治疗3、对症治疗二、汞(mercury,Hg)(一)理化特性银白色液态金属熔点-38.7℃沸点357℃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可溶于硝酸、类脂质常温下可蒸发易沉积在空气的下方表面张力大汞矿开采及冶炼含汞仪器、仪表、电气器材的制造或维修化学工业冶金工业口腔医学军工生产照相、药物制造滥用含汞偏方(二)接触机会吸收

(三)毒理汞呼吸道入血消化道:金属汞极少,汞盐及有机汞易吸收皮肤:金属汞少量,有机汞可吸收(75%)分布

汞血循环与血浆蛋白结合初期数小时后全身各器官向肾脏集中其次是肝、心、中枢神经系统排泄

主要途径:尿(70%)次要途径:唾液、汗腺、乳汁、粪便、月经半衰期:60天(四)临床表现(1)慢性中毒脑衰弱综合征(易兴奋症)

脑皮层抑制减弱震颤

细微震颤→粗大的意向性震颤口腔-牙龈炎(2)急性中毒短时内吸入汞蒸汽(>1mg/m3

神经系统及全身症状口腔-牙龈炎急性胃肠炎汞毒性皮炎间质性肺炎尿蛋白、红细胞、管型口服汞盐

急性腐蚀性胃肠炎汞毒性肾炎急性口腔-牙龈炎肾衰(五)诊断及处理原则诊断依据:

职业史

②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

③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诊断分级:观察对象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六)治疗药物治疗:

①二巯基丙磺酸钠

二巯基丁二酸钠

③2,3-二巯基1-丙磺酸

④四巯基丁二酸使汞与蛋白质结合1、理化特性芳香气味、脂溶性、极易挥发蒸气比重重于空气,易沉积于空气的下方易燃易爆(爆炸极限1.4%〜8%)四、苯

有机化学合成的重要原料(现代工业之母,如制药、染料)

,如苯系物、药物、农药、塑料等的制造过程;作为溶剂、稀释剂,如制鞋业、油漆(喷漆)业、粘胶剂、人造革等。苯的生产

煤气石油煤焦油苯2、接触机会提炼3、毒理

呼吸道皮肤(少量)

骨髓、脑及N组织

血液原形(50%)呼出

苯蒸气酚类、粘糠酸、环氧化苯酚类及其代谢产物随尿排出

硫酸根葡萄糖醛酸谷胱甘肽氧化(40%)肝脏肾脏骨髓基质造血正控因子(IL-1、IL-2)↓苯的代谢产物造血干细胞功能抑制骨髓成熟WBC造血负控因子(TNF-a)↑4、中毒机制干扰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生长与分化调节造血功能障碍DNA损害苯的代谢产物

DNA共价结合

DNA氧化性损害再障、白血病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苯的代谢产物氢醌与纺垂体蛋白共价结合抑制细胞增殖ras、c-fos、c-myc等癌基因被激活

5.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

轻度:粘膜刺激症状,皮肤潮红、兴奋、酒醉状态,伴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重度:上述症状加重——昏迷、谵妄、抽搐、脉细、呼吸浅表、BP↓→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白细胞异常(总数及中性细胞有中毒性颗粒、空泡和破碎细胞)

全血细胞减少(再障)

(2)慢性中毒

1)神经系统:

①中毒性类神经综合症

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2)造血系统:

血小板,伴有出血倾向皮肤、粘膜出血及紫癜月经过多白血病多为急粒

3)其它

皮炎自然流产及畸形儿↑

乳汁分泌↓

过敏性湿疹①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史;②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表现。急性:①较长时间接苯作业史②作业环境的劳动卫生调查资料③造血功能障碍慢性:6、诊断

对血象的动态观察,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类似疾病。根据我国诊断标准(GBZ68-2002)进行诊断诊断标准注意

7、治疗

(1)急性中毒:

1)迅速将病人移至空气新鲜的场所,

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皮肤

2)葡萄糖醛酸或VitC的使用,忌用

肾上腺素

(2)慢性中毒:同内科、重点是升

白细胞,如皮质激素,丙酸睾丸酮等恢复

造血功能的药物

8、预防

降低空气中的苯浓度,一经确诊必须脱离苯作业各种血液疾病、月经过多、血象低者禁忌从事苯作业;定期体检,重点监测血象

9、健康监护4.急救与治疗(1)患者立即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进行抢救。(2)清洁保暖。如经消化道摄入,迅速彻底洗胃。(3)纠正缺氧。(4)解毒治疗,常用的解毒剂:1)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2)4-二甲氨基苯酚(4-DMAP)—硫代硫酸钠3)谷胱甘肽4)硫代乙醇胺5)胱氨酸(5)对症治疗五、农药一、有机磷农药(一)理化性质

结构通式:R1、R2多为甲氧基(CH3O-)或乙氧基(C2H5O-)等碱性基团;Z为氧或硫原子;X为烷氧基、芳氧基或其它酸性基团

多为油状液体工业品呈淡黄色或棕色有类似大蒜臭味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或动、植物油对光、热、氧均较稳定,遇碱易分解敌百虫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易溶于水,在碱性溶液中可生成毒性较大的敌敌畏。(二)毒理分布:肝吸收: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职业性中毒的主

要途径)、肾、肺、脾可通过血脑屏障、胎盘屏障代谢与转化:氧化(活化作用)和水解(解毒作用)排泄:主要随尿排出毒作用机制:抑制体内胆碱酯酶(ChE)活性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OPIDP)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intermediatemyastheniasyndrome)(三)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1)毒蕈碱样症状(muscarinicmanifestation)(2)烟碱样症状(nicotinicmanifestation)(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慢性中毒

中毒性类神经征为主1.诊断原则《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2.诊断和分级标准(1)接触反应(2)急性轻度中毒(3)急性中度中毒(4)急性重度中毒(5)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6)迟发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四)诊断(五)处理原则1.清除毒物

2.解毒治疗(1)乙酰胆碱拮抗剂(2)复能剂3.对症治疗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一)理化性质

结构通式:(二)毒理吸收:皮肤、呼吸道、消化道代谢与转化:水解成氨基甲酸及其它含碳基团二氧化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