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基础第一章模拟考试测试预习题_第1页
药物学基础第一章模拟考试测试预习题_第2页
药物学基础第一章模拟考试测试预习题_第3页
药物学基础第一章模拟考试测试预习题_第4页
药物学基础第一章模拟考试测试预习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学基础第一章模拟考试测试预习题1.作用于机体,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用于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称为(正确答案)A.物制品B.药物C.制剂D.抗生素E.合成药2.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是A.药效学B.药动学C.药物学D.药理学(正确答案)E.剂学3.根据药物是否吸收入血,药物作用可分为A.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B.选择作用和普遍细胞作用C.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正确答案)D.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4.药物的特异质反应出现于A.药物剂量过大引起B.长期用药所产生C.遗传缺陷的病人使用某药(正确答案)D.过敏体质的病人使用某药E.药物在停药后的反应5.药物的副作用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生的A.极量B.治疗剂量(正确答案)C.最小中毒量D.病人体质特异E.LD50.6.受体激动剂的特点是A.具有亲和力B.具有内在活性C.具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D.兼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正确答案)E.具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7.脂溶性药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是A.简单扩散(正确答案)B.膜孔扩散C.易化扩敞D.主动转运E.胞饮转运8.药物的吸收是指A.药物进入胃肠道B.药物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或器官C.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正确答案)D.药物与作用部位结合E.静脉给药9.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和被机体排出体外统称为(正确答案)A.代谢B.消除C.解毒D.灭活E.排泄10.药物的排泄过程是A.药物的解毒过程B.药物的重吸收过程C.药物的再分布过程D.药物的彻底消除过程(正确答案)E.以上都不是11.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A.抗生素杀死一半细菌的剂量B.抗寄生虫药杀死一半寄生虫的剂量C.使50%人产牛作用的剂量D.使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正确答案)E.致死量的一半12.主要影响药物作用强度的是A.肝功能B.吸收的快慢C.药物的性状D.药物的剂量(正确答案)E.给药方法13.药物的安全范围是指A.极量和最小巾毒量之间的范围B.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的范围C.常用量与极量之间范围D.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正确答案)E.常用量与最小巾毒量之间的范围14.当甲药的LD50比乙药大.则说明A.甲药毒性比乙药小(正确答案)B.甲药的毒性比乙药大C.甲药的效价比乙药小D.甲药的半衰期比乙药长E.甲药的作用强度比乙药大15.配伍用药的目的是A.增强疗效B.消除毒性反应C.增强药物的安全性D.增强作用或降低毒性反应E.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防止耐药性产生(正确答案)18.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取决于A.药物代谢的方式B.药物转运的方式C.药物的排泄过程D.药物的吸收过程(正确答案)E.药物的化学结构19.强心苷加强心肌收缩力是属于A.兴奋作用(正确答案)B.先兴奋后抑制作用C.抑制作用D.原有功能不变E.产乍新的功能20.引起毒性反应因素的叙述不包括一般剂量应用过久(正确答案)用药剂量过大肝肾功能不良物殊体质有关药物安全范围小21.血药浓度达到坪值(稳态血药浓度)时意味着A.药物的吸收过程达到平衡B.药物的体内分布达到平衡C.药物的作用最强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正确答案)E.药物的消除过程已经开始22.药物血浆半衰期对临床用药的参考价值是.A.决定用药剂量B.决定给药间隔(正确答案)C.决定选用药物剂型D.决定给药途径E.估计药物安全性23.药物的吸收速度决定药物作用的A.持续时间B.起效快慢(正确答案)C.与受体亲和力的大小D.效价强度E.内在活性24.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A.是可逆的(正确答案)B.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是永久性的D.对药物主动转动有影响E.促进药物排泄25.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能兴奋受体也可能抑制受体,这取决于A.药物的内在活性(正确答案)B.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C.药物的剂量D.药物的油/水分布系数E.药物的作用强度26.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的距离,决定了。药物的半衰期B.药物的安全范围(正确答案)C.药物的疗效大小D.药物的给药方案E.药物的毒性性质27.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药物有效与无效量反应与质反应C.兴奋作用与抑制作用D.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正确答案)E.高指敏性与耐受性28.药物的内在活性是指A.药物的脂溶性高低B.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大小D.药物激动受体的能力(正确答案)E.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29.能使机体机能活动增强的药物作用称为A.防治作用B.治疗作用C.兴奋作用(正确答案)D.抑制作用E.预防作用30.链霉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属于A.副作用B.毒性作用C.后遗作用(正确答案)D.过敏作用E.继发反应31.主动转运的特点是A.需要载体并耗能(正确答案)B.需要载体但不耗能C.不需要载体和能量D.耗能但不需要载体E.以上都不是32.酸化尿液可使弱碱性药经肾排出时A.解离↑再吸收↑排出↓B.解离↓再吸收↑排出↓C.解离↓再吸收↓排出↑D.解离↑再吸收↓排出↑(正确答案)E.解离↑再吸收↓排出↓33.药物与血浆蛋臼结合率高者A.起效快,作用长B.起效慢。作用短C.起效快.作用短D.起效慢,作用长(正确答案)E.起效快,作用时间不变34.药物的治疗量系指药物剂量在A.最小有效量与最小致死量之间B.常用量和极量之问C.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D.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正确答案)E.常用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35.药物出现作用最快的给药途径是A.肌内注射B.皮下注射C.静脉注射(正确答案)D.口服E.灌肠36.反复用药后病人对药物敏感性降低称A.耐受性(正确答案)B.耐药性依赖性D.成瘾性E.习惯性E.习惯性37.药物的过敏反应与A.用药量大小有关(正确答案)B.年龄及性别有关C.药物毒性大小有关D.用药时间有关体质因素有关38.一般常说的药物半衰期是指A.药物被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问B.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正确答案)C.药物被破坏一半所需的时间D.药物排出一半所需的时间E.药物毒性减弱一半所需的时间39.药物的副作用是指A.用量过大引起的反应B.长期用药引起的反应C.治疗量时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正确答案)D.用药后产生的免疫反应E.对机体产生严重损害的反应40.注射给药的优点不包括A.显效快B.吸收完全C.作用强D.不受消化液和消化酶的影响E.安全性大(正确答案)41.对胃刺激大的药物服药时间应在A.饭前B.饭后(正确答案)C.饭时D.空腹E.睡时42.药物的肝肠循环可影响A.药物作用的强度B.药物作用的快慢C.药物作用的长短(正确答案)D.药物的分布E.药物的吸收43.药物达到坪值的时问需经过A.1—2个t1/2B.3—4个t1/2C.4—5个t1/2(正确答案)D.6—7个t1/2E.10个t1/244.受体阻断药的特点是与受体A.有亲和力也有内在活性B.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正确答案)C.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D.无亲和力也无内在活性E.有较大的亲和力和较弱的内在活性45.弱碱性药物在胃中A.全部吸收B.不被吸收C.吸收较多D.吸收较少(正确答案)E.上述都不是46.药物进入血循环后所出现的作用是A.吸收作用(正确答案)B.局部作用c.选择作用D.后遗作用E.普遍细胞作用47.影响药物跨膜转运的因素不包括A.体液的pII值B.药物的酸碱度C.药物的解离度D.药物的脂溶性E.药物的浓度(正确答案)48.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不包括A.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液的PHB.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C.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D.体内某些屏障E.不同的给药途径(正确答案)49.参与体内药物生物转化的酶主要是A.溶酶体酶B.乙酰化酶c.葡萄糖醛酸转移酶D.肝微粒体酶(正确答案)E.单胺氧化酶50.药物的血浆半衰期不可A.表示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速度B.作为间隔给药时间的依据c.预计药物显效的时间D.预计药物消除的时间E.预计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正确答案)51.药物的首过消除可能发生于A.舌下给药后B.吸入给药后C.口服给药后(正确答案)D.静脉给药后E.皮下给药后52.为了维持药物的疗效。应该A.加倍剂量B.每天三次或三次以上给药C.根据药物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时间(正确答案)D.每2小时用药一次E.不断用药53.当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时,为了迅速达到稳态的血药浓度可将首次剂量A.增加半倍B.增加一倍(正确答案)C.增加两倍D.增加三倍E.增加四倍54.药物或其代谢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A.肾(正确答案)B.胆汁C.乳汁D.汗腺E.呼吸道55.药物的半衰短,说明该药A.作用强B.作用快c.吸收少D.消除慢E.消除快(正确答案)56.药物的效价是指A.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正确答案)B.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C.引起50%动物阳性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