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货币与就业产出及收入决定_第1页
第五讲货币与就业产出及收入决定_第2页
第五讲货币与就业产出及收入决定_第3页
第五讲货币与就业产出及收入决定_第4页
第五讲货币与就业产出及收入决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1/151第五讲货币与就业、产出及收入决定第一节古典学派的理论第二节凯恩斯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第三节数量调整基础上的非均衡宏观经济学第四节弗里德曼的理论2023/1/152第一节古典学派的理论休谟(Hume)的分析货币数量说的倡导者货币数量变动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马尔萨斯(Malthus)的分析货币经济分析的先驱者既定货币的重新分配货币数量增加——强迫储蓄费雪(Fisher)的分析2023/1/153一般将20世纪30年代前的经济学,统称为“古典经济学”,这一时期的经济学研究并没有严格区分微观与宏观领域。经过Smith(1776)、Say(1803)、Ricardo(1817)、

Malthus(1820)、Mill(1848)、Fisher(1907)、Marshall(1920)等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相当成熟的古典宏观经济学。有关货币、利率与价格关系的专题研究是比较有特色的。出现了独特的宏观经济理论,如瑞典经济学的动态均衡理论、熊彼特的经济发展与创新理论、古典货币数量论等。2023/1/154

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市场机制会迅速而有效运作,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因此,在古典经济学家眼里,以稳定性政策的形式出现的任何政策干预都是多余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仅无效,反而会造成经济的更加混乱。

在货币与经济之关系上,古典学派持“货币面纱观”。该观点认为,货币只是一种交易媒介,只是便利交换的工具,货币数量的变化只影响一般物价水平,而不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因此,货币只不过是覆盖在实物经济之上的一层面纱(Veil),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并无本质的区别。

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两分法”。“两分法”是古典学派将经济理论与货币理论分开研究的一种方法。古典学派将整个经济分为实物面与货币面,而将经济学分割为经济理论与货币理论。其中,经济理论研究实物因素如何决定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货币理论(如传统货币数量论)研究价格水平的决定。5在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一般有如下假设:(1)所有经济当事人都是理性的,其参与经济活动的目标是利润或效用最大化,且没有“货币幻觉”。(2)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因此经济当事人在一组给定的具有完全灵活性的价格下决定买或卖的数量;(3)所有经济当事人在进行交易前,拥有有关市场条件和价格的完全信息;(4)交易只有在所有市场都建立了市场出清价格时才能达成(一般均衡);(5)当事人有稳定的预期。6P0W0/P0YYNNYYW/PP1W0/P1P2W0/P2Y0Y0Y0N0N0=NfAS450线NsNdY=AF(K,N)Y0E07在古典劳动力市场模型中,劳动需求与供给决定了均衡的市场出清的真实工资(W0/P0)和均衡就业水平(N0=Nf)。如果真实工资低于W0/P0(在产出既定条件下,货币供给增加导致价格水平P上升而引起),将有过度劳动需求,货币工资W将因厂商的竞争而上升,从而使真实工资回复到均衡值;反之,如果真实工资高于W0/P0(在产出既定条件下,货币供给减少导致价格水平下降而引起),将有过度劳动供给,名义货币工资将下降,使真实工资回复到均衡值。在古典宏观模型中,劳动市场的上述变化能得到保障,原因在于模型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因此,价格和工资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均衡就业水平(N0)代表了“充分就业”水平(Nf)。在这种情况下,凡愿意接受均衡真实工资的劳动者都可以获得工作。均衡就业水平一旦决定,产出水平也就由宏观生产函数的位置所决定。2023/1/158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典模型中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保证了充分就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古典假定不承认非自愿失业出现的可能性”(Keynes,1936)。当然,古典模型也认为,如果人为地限制真实工资均衡作用的发挥,那么超过均衡水平的持久性失业的存在也是可能的。但在他们看来,这种古典失业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通过削减货币工资来降低真实工资。下图显示了古典宏观模型中的价格水平(P)的决定,也显示了真实产出(Y)、真实工资(W/P)、就业水平(N)与货币数量(M)之间的关系(无关)。9N0N0YYW/PPPNP0P0Y0W0/P0ASW/PNdNsNAD0(M0)AD1(M1)P1P1W0W1AB(a)(d)(c)(b)Y=AF(K,N)CDGW0/P1Y0N1W0/P0W0/P1N22023/1/1510(a)和(b)图为前面模型中的复制,表明竞争性劳动市场产生均衡就业N0和均衡真实工资W0/P0,均衡产出Y0。在(c)中引入古典总需求(AD)曲线和总供给(AS)曲线。AS曲线是一条垂线,即真实产出与价格水平P无关。AD曲线由费雪交易方程式给出,在M和V固定情况下,较高的价格水平与较低的产出水平相联系。由于假定V保持不变,经济中所有交易的名义价值都取决于货币供给。AD曲线是在给定的货币数量下画出来的,货币供给增加是AD曲线右移动。(d)展示了真实工资和价格在既定名义工资下的关系。2023/1/1511假定古典模型中与货币数量M0相联系的初始均衡值分别为Y0、W0/P0和N0。假设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给量至M1,以期提高真实就业和产出。但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政策无效。货币数量的增加,通过引起货币市场的失衡,导致导致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由于Y受劳动市场均衡就业N0决定的产出Y0的约束,价格上升至P1。在既定名义工资W0之下,真实工资W/P下降,导致劳动市场失衡。对劳动的过度需求DG在真实工资水平W0/P1下产生。厂商之间的竞争使名义工资上升,直至W1,这使真实工资水平恢复到均衡状态,即W0/P0=W1/P1。2023/1/1512第二节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观点凯恩斯关于货币重要性的分析早期凯恩斯主义者的理论现代凯恩斯主义者的理论2023/1/1513Keynes的《通论》(1936)的出版,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从萨伊定律、市场自动出清和货币中性三个角度向古典经济学发起了全面挑战(一般称之为“凯恩斯革命”),并确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向。“凯恩斯革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理论上,否定萨伊定律;否定充分就业;否定I=S;否定货币中性论。(2)在方法论上,开创了宏观经济的总量分析法,还将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克服了传统经济学在经济分析过程中运用的“古典二分法”的不一致性。(3)在政策主张上,反对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认为稳定性政策能弥补市场力量的不足。2023/1/1514一、凯恩斯关于货币对经济重要性的论述

1、“货币经济之特征,乃是在此经济体系之中,人们对于未来看法之改变,不仅可以影响就业之方向,还可以改变就业之数量”。“货币的重要性主要是从货币乃现在与未来之联系这一点产生的”。

2、货币的作用有二:一是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流动的货币余额);二是作为贮藏财富的手段(不流动的货币余额)。

3、货币的特性有三:生产弹性为零;替换弹性为零;人们有流动性偏好。

4、货币利率不易下降,即利率不能降到充分就业所需的程度。因此,货币的存在是失业的根源。

5、解决失业问题的唯一办法是“由政府来统制纸币工厂,换句话说,由政府来统制中央银行”。2023/1/1515二、凯恩斯理论的主要观点《通论》的理论创新和中心命题是有效需求原理,以及产出变动而非价格变动的调节作用,即一般人们所说的非瓦尔拉斯均衡模型。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在一个封闭的有资源闲置的经济中,产出水平(或就业)取决于总的计划支出,它包括两个部分:居民的消费支出(C)和厂商的投资支出(I)。Keynes的有效需求原理就业与产出有效需求消费(C)投资(I)消费倾向(MPC)收入(Y)利率(r)资本边际效率(MEC)流动性偏好(L)货币供给(M)预期收益重置成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2023/1/1517在古典模型中,消费、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的函数,但在凯恩斯模型中,消费支出是内生的,而且基本上是消极的,它取决于收入而不是利率。投资支出取决于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和代表借入资金成本的利率,是最易于发生广泛而突然的波动的。因此,在凯恩斯模型中,就业依赖于一个不稳定的因素:投资支出。正因为投资所具有的不稳定性,因此决策中就不得不包含诸如对需求和成本的未来水平的预期,这样,希望、恐惧以及严峻的现实都会影响决策。凯恩斯认为将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时,对投资的未来利润率的预期远比利率重要的多(Keynes,1937)。2023/1/1518在古典模型中,由于认为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弹性,因此,充分就业是有保证的。凯恩斯认为,劳动力市场并不能总是保证市场出清,如果货币工资具有向下刚性,“非自愿失业”就很可能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特征。同时,凯恩斯认为名义工资的弹性远不足以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如下图所示:19P0W0/P0YYNNYYW/PP1W0/P1P2W0/P2Y0Y0Y0N0N0=NfAS450线NsNdY=AF(K,N)Y0ABN2CDN2Y2Y2Y2N3FEY22023/1/1520在上图中,CD为非自愿失业。其中,CF部分的非自愿失业愿意在真实工资W0/P0下工作,真实工资从W0/P2降至W0/P0对他们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愿意为更低的真实工资工资,如A和E之间的劳动供给曲线所显示的那样。也就是说,真实工资的降低可以吸引利润最大化厂商雇佣更多的劳动。真实工资降低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货币工资相对于价格水平必须降低;二是价格水平相对名义工资必须上升。凯恩斯推崇后一种作法,提倡以扩大总需求(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方式对价格水平的变化施加向上的压力。凯恩斯认为,以分散化的工资谈判为特征的民主政治中,削减名义工资只会在“徒劳无益的和灾难性的斗争”后产生,最终结果对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都没有好处。21P0NYW/PP2YfASNSNfY2W0/P0W0/P2NdPN2N3EDFCAD0AD2外部冲击使AD从AD0移动至AD2,在名义工资W0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即存在工资向下刚性),价格由P0下降为P2,就业量由Nf变为N2,均衡产出由Yf下降为Y2。CD为非自愿失业。其中,CF部分的非自愿失业愿意在真实工资W0/P0下工作,FD部分在更低的真实工资W0/P0下选择自愿失业。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将总需求曲线从AD2拉回至AD0。2023/1/1522众多经济学家总结并发展了凯恩斯的上述宏观经济理论,从而形成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学派将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精髓总结如下:(1)经济的基本规律决定了其内在是不稳定的,容易遭受反复无常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是通过对经济未来信心的变化而导致资本边际效率变化的结果。(2)经济在遭受某种干扰冲击后,若听凭市场机制的自由波动,其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需要一段非常长的时间,也就是说,经济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达到自我均衡状态。2023/1/1523(3)总产出、总就业水平本质上是由总需求决定的,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干预来影响“有效”需求水平,以确保经济迅速地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4)在稳定经济的政策中,财政政策往往比货币政策更为有效,因为财政政策措施的作用比货币政策更为直接、更容易预测、能更快更直接地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可能面临流动性陷阱约束和投资缺乏利率弹性约束,而效果不明显。2023/1/1524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发展来说,起着重要作用和影响的是最能体现上述凯恩斯理论精髓的IS--LM模型。在20世纪40--60年代成为了宏观经济理论推理的标准模型,并对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方向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IS--LM模型的基础是凯恩斯关于MPC、MEC和流动性偏好等心理因素所构成的总需求理论。一般认为,IS--LM模型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标准概括,成为20世纪40--60年代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重要工具。三、IS-LM模型2023/1/1525根据凯恩斯的总需求理论,我们可以将IS--LM模型表达如下:在凯恩斯模型中,只要名义工资存在“向下刚性”,总供给受制于总需求,总产出Y就由总需求AD决定,即Y=AD,并得到如下的IS曲线:(5-1)(5-2)(5-3)(5-4)(5-5)(5-6)(5-7)2023/1/1526给定G、TR和t、M、P,总产出Y、利率r就由IS—LM模型内生决定。具体来说,是联立(5-6)、(5-7)式,可得:(5-10)(5-11)(5-8)(5-9)2023/1/1527如果外生变量(如财政政策变量G、货币政策变量M)发生变化,内生变量Y和r将会如何变化,对(5-7)、(5-6)进行全微分后可得:由式(5-12)、(5-13)可以得到如下结果:(5-12)(5-13)(5-14)(5-15)2023/1/1528由式(5-14)、(5-15)可知dY/dG>0,dY/dM>0,即增加政府购买支出(G)和货币供给(M)可以提高就业量和产出水平。利率(r)的变化是IS--LM模型的关键。由式(5-12)和(5-13)可知:dr/dG>0,表示增加政府购买支出使得利率上升,从而会削减投资需求,这就是政府购买支出的“挤出效应”。为了更直接地展现挤出效应,可把式(5-14)作如下修改:(5-16)(5-17)2023/1/1529从(5-18)中可以看出,由于0<1-c(1-t)<1,只要b=0(即投资对利率变化没有反应),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就大于1。但是,在b>0的情况下,“挤出效应”的存在使得我们无法确定总需求的增长幅度是否会大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长幅度。同时,由于dr/dM<0,即货币供给的增加会降低利率并刺激投资需求。因此,可以在增加政府购买支出的同时,可以使用货币政策来限制“挤出效应”,从而使增加政府购买支出(G)具有扩大总需求和总产出的作用。(5-18)2023/1/1530IS-LM模型本质上是一个非充分就业(总需求不足)均衡模型,这是因为这一模型中的两个关键变量:价格(或货币工资)和利率存在着“刚性”。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四象限图来加以解释。[象限(a)描述的是一个标准的IS--LM模型。象限(b)表明两根代表收入的轴通过一条450线相等。象限(c)表示的是短期宏观生产函数,若给定资本存量K和技术水平A,则产量Y取决于就业水平N。象限(d)描绘的是劳动市场,假设劳动需求和供给与真实工资(W/P)相关]四、非充分就业均衡31r1W1/P1YYNNYYW/Pr0W0/P0YfYfYfNf

Nf450线NsNdY=AF(K,N)YfABN0CDN0Y0Y0Y0N2FEY0rLM0(P=P0)ISE0LM1(P=P1)(a)(b)(d)(c)2023/1/1532假设经济最初处于E0点,即处于象限(a)中LM0

和IS曲线的交点处E0(r0,Y0)。虽然这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处于均衡状态,但收入水平Y0

低于充分就业收入水平Yf

。象限(d)表明,若名义货币工资不变,物价水平P与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即LM0曲线)相一致,则由此而产生的真实工资水平(W0/P0)便与劳动力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W1/P1)不一致。也就是说,这时无法保证由总需求决定的就业水平N0处于充分就业状态Nf。过剩的劳动供给不会对货币工资产生影响,因而经济有可能停留在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即存在着持续的失业。将IS-LM模型与古典模型中的灵活价格、货币工资的假设结合起来,会对就业不足均衡产生什么影响?2023/1/1533假设经济系统开始时处于E0点,即处于象限(a)中

LM0和IS曲线的交点处。同前述一样,虽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但收入水平低于充分就业收入水平。在象限(d)中,这意味着就业水平N0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

,真实工资W0/P0高于市场出清时的工资水平W1/P1

。不过,只要价格和货币工资是完全灵活的,宏观经济就会自动向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靠拢。在

W0/P0处,过剩的劳动供给将导致名义货币工资W下降,从而降低厂商的成本,使物价P下降。物价P下降增加货币供给M的真实价值,在图中会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2023/1/1534过剩真实余额被导入债券市场,因而债券的价格被抬高,利率r被压低。利率的降低则刺激投资支出,由此提高总需求水平,从而增加产出和就业。货币工资和物价的降低通过压低利率而刺激投资支出的这种“间接”效应通常被称作“凯恩斯效应”。同时,总需求的增加会减缓物价的下降速度,因而当名义货币工资的下降速度快于物价下降速度(即出现不平衡的通货紧缩)时,真实工资便向市场出清水平,即象限(d)中的

W1/P1点移动。名义货币工资和物价将继续被压低,LM曲线将继续向右下方移动,直至恢复充分就业和消除过剩的劳动供给。这种情况会在E1点(即LM1和IS的交点)出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经由“凯恩斯效应”而引起总需求的增加,可以确保经济自动地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2023/1/1535凯恩斯效应(KeynesEffect),利率传导机制的一种,即名义工资水平W降低---价格水平P下降---实际货币供应(M/P)增加---利率r下降(经由财富结构的调整)---投资支出增加----产出Y增加。上述名义工资降低的作用过程与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极为相识。“凯恩斯效应”的政策含义是:可以通过降低名义工资以实现充分就业。附录:凯恩斯效应2023/1/1536但是,有两种特殊情况会导致经济在完全灵活的货币工资和价格下也无法自行达到充分就业水平。1、流动性陷阱(见下图)

假设经济最初处于E0

,即LM0和IS0的交点。产品与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但收入水平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工资水平高于市场出清水平。在W0/P0点,过剩的劳动供给导致货币工资W下降,从而降低厂商的成本并使物价下降。虽然物价降低增加了货币供给的真实价值(LM曲线外移),但增加的真实货币余额被完全吸进了投机性需求。也就是说,在货币需求对r0水平的利率具有完全弹性的“流动性陷阱区”时,过剩的货币余额不会被导入债券市场,这将阻碍利率降至刺激总需求和恢复充分就业所必需的r1水平(即E1点)。因总需求不足,经济只能停留在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持续存在着“非自愿性”失业。37r1W1/P1YYNNYYW/Pr0W0/P0YfYfYfNf

Nf450线NsNdY=AF(K,N)YfAN0CDN0Y0Y0Y0N2FEY0rLM0(P=P0)IS0E0LM1(P=P1)(a)(b)(d)(c)E1E2IS12023/1/15382、投资缺乏利率弹性(见下图)

假设经济系统最初处于E0(即IS0曲线和LM0曲线的交点),收入水平Y0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Yf。这意味着就业水平N0低于充分就业水平Nf,真实工资W0/P0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W1/P1。过剩劳动供给导致货币工资和物价下降,虽然真实货币余额的增加(这使LM曲线从LM0移到LM1

)通过“凯恩斯效应”导致利率降低,但在投资缺乏利率弹性的情况下,利率降低不足以恢复充分就业。由于投资非常缺乏弹性,因而只有利用r1处的负利率通过“凯恩斯效应”才能使经济系统恢复充分就业均衡。从理论上说,经济会停留在E1(利率为零)处,即停留在非充分就业均衡点处,持续存在着“非自愿”失业。39r1W1/P1YYNNYYW/Pr0W0/P0YfYfYfNf

Nf450线NsNdY=AF(K,N)YfABN0CDN0Y0Y0Y0N2FEY0rLM0(P=P0)IS0E0LM1(P=P1)(a)(b)(d)(c)E1E2IS002023/1/1540Samuelson(1948)在《经济学:初步分析》中以教科书的形式对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理论进行综合,这标志着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的形成。1985年,萨氏在《经济学》(第12版)对其理论体系做了重大的修改与补充(Samuelson自认是“最彻底的一次修订”),主要内容是在原有的新古典综合理论的基础上,把后来涌现的主要宏观经济学流派(如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思想进一步综合起来,企图建立一个能为各学派普遍接受的折衷的理论体系。这里借助于菲利普斯曲线、AS曲线,以新古典综合模型为基础考察Y、P的内生决定,并分析货币的作用。四、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理论观点2023/1/1541Lipsey(1960)、Samuelson和Solow(1960)将原始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于1958年提出的揭示失业率与工资率变化之间的关系)改造成为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并将其引入宏观经济学研究中,成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基石。设u*为自然失业率,则可以将菲利普斯曲线简单的表示为:

(5-19)式(5-19)中,

衡量价格对失业率的反应程度。该式表明:当失业率超过自然失业率(u>u*)时,价格水平下降;当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u<u*)时,价格水平上升。1、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2023/1/1542就业人数反映了产出水平,N*、Nt分别对应于Yf和Yt

,因此由式(5-19)可得:

(5-20)令,则式(5-20)可写为:(5-21)式(5-21)表明,价格水平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经济偏离了充分就业产出水平。用表示第t期的通货膨胀率,可以看出,当期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之间的偏差和

正相关。式(5-21)可以改写为:(5-22)2023/1/1543式(5-22)通常被称为“准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了产出水平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由于Pt-1是一个外生给定的常数,式(5-22)也可以被改写为:

(5-23)

式(5-23)就是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虽然不同的经济学家对于菲利普斯曲线的微观基础有着不同的认识,但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既有经验研究支持菲利普斯曲线和据此推导出来的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而这样的总供给曲线又被认为是完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关键,经济学家也乐于将菲利普斯曲线视为一种自然的经济规律。

2023/1/1544将菲利普斯曲线引入IS--LM模型,可以在放弃“价格刚性”假设的情况下获得《通论》中的基本结论,这是经济学家在1960年代初期的重要发现。这种介于总需求不足条件下的IS-LM模型和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之间的分析框架通常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方法。下面我们借助于一个简单的新古典综合模型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假设总需求AD仍然由式(5-1)、(5-2)、(5-3)、(5-4)决定,式(5-6)表示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产品市场出清条件由式(5-5)决定。根据式(5-23),总供给曲线AS可以被改写成更加一般的形式:

(5-24)2、新古典综合模型2023/1/1545这样,式(5-1)、(5-2)、(5-3)、(5-4)、(5-6)、(5-7)和式(5-24)就构成了一个新古典综合模型(AD-AS模型):与IS--LM模型不同,由于引入了(5-24),价格P变成了内生变量,总需求的变化也就有可能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5-1)(5-2)(5-3)(5-4)(5-6)(5-7)(5-24)2023/1/1546现在考察外生变量G和M发生变化是如何作用内生变量Y、P和r的。对式(5-6)(放弃价格刚性假设)、(5-7)和(5-24)进行全微分后可得:(5-25)(5-12)(5-26)由式(5-12)、(5-25)、(5-26)可以得到如下式子:2023/1/1547(5-27)

(5-28)

(5-29)

(5-30)2023/1/1548从式(5-27)可知,引入总供给曲线AS以后,增加政府购买支出G仍然具有促进总产出的作用。但与式(5-14)相比,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出现了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总供给曲线的存在(即H/>0)使得政府购买支出G增加引起的总需求的扩张,部分表现为总产出Y的增加,部分表现为价格水平上升,如式(5-29)所示。在货币供给M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实际货币余额M/P的减少,货币市场出清要求利率r上升,这就削弱了投资需求,从而降低了财政政策的效果事实上,引入总供给曲线AS之后,dr/dG>0、dr/dM<0仍然成立。2023/1/1549从式(5-28)可知,引入总供给曲线以后,增加货币供给M同样具有促进总产出的作用。但与式(5-15)相比,货币供给乘数出现了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因总供给曲线的存在,货币供给M的增加引起价格水平P的上升,如式(5-30)所示。实际货币供给M/P增加幅度的减少阻碍了利率r的下降,抑制了投资需求的扩张,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另外,从式(3-22)、(3-23)中还可以看出,H/和(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越大,即价格对总产出的敏感程度、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越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差。2023/1/1550第三节数量调整基础上的

非均衡宏观经济学克洛尔(Clower,1965)的双重决策假说;莱琼霍夫德(Leijonhufvud,1967;1968)的非均衡失业理论;巴罗—格罗斯曼模型(Barro&Grossman,1976)2023/1/1551克洛尔(Clower)和莱琼霍夫德(Leijonhufvud)等人认为,由于现实世界缺少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中的关键协调人(即拍卖人),厂商不得不成为价格的制定者(而非接受者)。在信息不充分或者存在传递成本的情况下,没有理由认为厂商会把价格制定在正好实现市场出清的水平上。如果价格高于市场出清水平,根据短边原则,厂商只能销售数量为Q1的产品;相反,如果结果低于市场出清水平,由于厂商必须在事后才发现产品供不应求,它只能销售数量为Q2的产品。由此可见,厂商必须在确定了价格和提供了产品但之后才会发现产品的供大于求,因而其唯一选择就是接受数量调整,而非进行价格调整。2023/1/1552因此,在克洛尔(Clower)和莱琼霍夫德(Leijonhufvud)看来,凯恩斯真正的革命对象是瓦尔拉斯均衡体系。假设价格可以自由变化的新古典综合理论完全曲解了《通论》的理论精髓,虽然新古典综合理论借助于菲利普斯曲线也获得“古典两分法”失效和非自愿失业的存在这两个《通论》的基本结论。莱琼霍夫德曾经这样写道:“关键的区别在于凯恩斯颠倒了价格调整和数量调整的速度顺序……数量调整是对于需求下降的最初反应。”2023/1/1553一、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D.Dillard:1948年出版《凯恩斯经济学》,指出凯恩斯经济学与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存在区别,并强调这种区别的重要性。Clower:1965和1967发表论文,指出凯恩斯学派错误地解释凯恩斯经济学。Leijonhufvud:1968年出版其博士论文《论凯恩斯学派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在作了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后,得出凯恩斯学派经济学不等于凯恩斯经济学的结论。2023/1/1554二、Clower的双重决策假说

Clower(1965)认为,凯恩斯学派(即新古典综合学派)的根本错误在于不适当地用瓦尔拉斯定律来解释凯恩斯经济学。

根据瓦尔拉斯定律,整个经济的各个市场必将在一个统一的价格水平上达于一般均衡。如果某一市场存在超额供给,则必有其他市场存在相应的超额需求,并会通过迅速的价格调整消除这种暂时的不均衡。显然,用瓦尔拉斯定律无法解释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即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和持续。2023/1/15551、观念需求与有效需求观念需求(notionaldemand)是指以计划的销售收入能够全部实现为假定前提的需求。也就是说,假定企业家能够销售他们希望销售的全部商品,而工人则能够得到他们希望得到的全部就业机会,即在市场完全出清的条件下,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有效需求(effectivedemand)是指以实际的销售收入为约束条件的需求,即有现实支付能力的需求。2023/1/1556观念需求与有效需求的关系

有效需求不可能大于观念需求,只能等于或小于观念需求。有效需求等于观念需求——充分就业有效需求小于观念需求——非自愿失业

在货币经济中,有效需求往往小于观念需求。因此,失业的根源在于货币的存在。

2023/1/15572、货币经济的特殊性

Clower(1965)认为,在货币经济中,有效需求之所以往往小于观念需求,是由货币经济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货币经济的特殊性在于:“货币购买商品,商品购买货币,但商品并不购买商品”。

这就说明,在货币经济中,一切交易都以货币为媒介,所以,一切货币支出都必然受到实际取得的货币收入的制约。2023/1/15583、双重决策

双重决策: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企业家的生产决策都要经过两次决策过程。

在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下,第一次决策以计划的收入作为预算限制条件(观念需求);

第二次决策则以实际取得的收入作为预算限制条件(有效需求)。由于实际取得的收入往往小于计划的收入,所以,有效需求往往小于观念需求。2023/1/15594、货币经济中的失业多于物物交换经济Clower指出,在货币经济中,由于货币起着交易媒介的特殊作用,因而即使人们对商品或劳务存在着潜在的或观念上的需求,他们也无法将此信息传递给生产者,因为生产者是根据有效需求来制定和调整其生产决策的。而在物物交换的经济中,观念需求将等于有效需求(以产品支付工资),所以,在货币经济中,失业反比物物交换的经济中来得多。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