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武汉大学宏观经济学)_第1页
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武汉大学宏观经济学)_第2页
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武汉大学宏观经济学)_第3页
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武汉大学宏观经济学)_第4页
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武汉大学宏观经济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国民收入决定:

IS——LM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的是商品市场的均衡,假定利率水平不变,则投资的增加会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引起收入的成倍增加。但是,如果考虑到利率的变化,那么,投资增加所带来的国民收入的增加,会使货币交易需求增加,进而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反过来会抑制投资和收入的增加,从而使收入增加的水平要低于原先不考虑利率变化条件下的水平。货币利息理论分析的是货币市场的均衡问题,假定收入水平不变,则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引起利率下降。但是,如果考虑到收入水平的变化,那么,在货币供给量增加引起利率下降的同时,投资需求会增加,进而收入水平和相应的货币的交易需求会提高,这样就会减轻利率下降的程度。由此可见,如果不先确定利率水平就无法真正确定收入水平,同样地,如果不确定收入水平也无法确定利率水平。出路在于把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结合起来,同时决定收入与利率。本章将撤消利率不变的假定,把投资看作是利率的函数。同时,继续保留经济低于充分就业以及价格水平不变的假定。本章学习重点与目标:投资与利率IS曲线的含义;推导;IS曲线上和曲线外点的含义;斜率的大小;IS曲线的平移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LM曲线的含义;推导;IS曲线上和曲线外点的含义;斜率的大小;IS曲线的平移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点满足条件;不均衡的经济含义;IS曲线或者LM曲线移动引起均衡点的变化情形。第一节投资的决定

一、投资与利率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和存货的增加以及新住宅的建筑等。企业是否要对新的实物资本进行投资,取决于这些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与为购买这些资产而必须借入的款项所要求的利率(i)的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投资就是值得的;如果前者小于后者,投资就是不值得的。换言之,在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既定的情况下,当利率上升时,企业的投资需求量就会减少;反之,投资需求量就会增加。因此,可以把投资函数写成:

i=I(r)

由于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所以,投资函数又可以写成:i=e–dr

其中,

e为自发投资,d为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rio投资需求曲线二、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EfficiencyofCapital,MEC)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通过该贴现率可以把资本品的预期收益换算成现期的货币值,即资本品的成本。简单地讲,假设某一资本品预期一年后可以获得一笔收益,如果以CR代表资本品成本,R代表预期收益,r代表资本边际效率,则有:

CR=R/(1+r)如果该资本品可以在今后若干年获得收益,并且在使用终了时还有报废价值J,则有:CR=R1/(1+r)+R2/(1+r)2+R3/(1+r)3+······+Rn/(1+r)n+J/(1+r)n

如果CR、R和J的值被估算出来了,就可以很容易地求出资本边际效率r的值。显然,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市场利率的时候,投资才是有利可图的。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呈现递减趋势,因为:(1)投资越多,对资本设备的需求越多,资本设备的价格越高,重置成本越大,因此,预期收益减少,资本边际效率递减;(2)投资越多,产品的供给越多,产品未来的销路越受到影响,因此,预期收益减少,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呈现递减的趋势,因此,投资需求量与利率之间就存在着反方向小变化关系。rIOMECMEI资本边际效率曲线与投资边际效率曲线r0r1I0三、投资的边际效率(MEI)

一般来说,当利率下降时,投资需求增加。但是,如果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的价格就会上涨,从而重置成本CR就要增加。这样,在相同的预期收益下,资本边际效率r必然缩小,否则,就无法使未来收益折算成资本品的现值。这种由于重置成本CR上升而被缩小了的资本边际效率r的数值被称为投资的边际效率。由于投资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因此,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较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更为陡峭。正因为如此,尽管MEC与MEI曲线都能够表示利率与投资需求量之间的反方向变化关系,但通常认为后者更为准确一些。四、与投资有关的因素(一)预期收益:预期收益↑→投资↑1、预期市场需求↑→预期收益↑2、工资成本↑→预期收益↓,ontheotherhand,工资成本↑→机器替代劳动→投资↑3、减税→预期收益↑(二)投资风险:风险大→投资↓(三)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托宾的“q”说)q>1(股票市场价值>新建一个企业的成本)→新建企业优于购买旧企业→投资↑第二节IS曲线一、IS曲线的定义IS曲线: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i=s),一条用来反映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IS曲线是从投资与利率的关系、储蓄与收入的关系以及储蓄与投资的关系推导出来的。二、两部门IS曲线的图形推导(I=S法)SSIIYYrr450S(Y)I(r)r1I1S1Y1Y1I2AS2Y2Y2BISr2图A:由r推出I;图B:由I得出S;图C:由S得出Y;图D:对r与Y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

IS曲线的直观推导S(Y)=I(r)是用公式表示的包括利率在内的商品市场均衡条件,由此可知,均衡收入现在不再是唯一的,它将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说来,随着利率的上升,均衡收入将下降。这是因为利率上升,投资将下降,投资下降又会引起储蓄下降,否则I和S就不能相等,商品市场达不到均衡。根据储蓄函数,储蓄是收入的函数,储蓄下降意味着收入的下降。反之亦然。利率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rOYIS

IS曲线的公式推导三、三部门IS曲线(比例税的情形)IS曲线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IS曲线表示的是使投资等于储蓄的商品市场均衡的各种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的组合。第二,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它表明:在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一个较高的利率水平,将对应一个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一个较低的利率水平,将对应一个较高的国民收入水平。第三,在IS曲线右边的任何一点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商品市场的非均衡点;在IS曲线左边的任何一点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点。注意:IS曲线所表示的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它只表明当利息率和国民收入存在着这样一种反方向变动关系时,投资和储蓄保持相等,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得到了满足。

四、IS曲线的含义五、斜率大小的决定因素(一)β:前提是不考虑t与d1、数学意义:β大→β(1-t)大→1-β(1-t)小→斜率绝对值小→IS曲线平缓2、经济学意义:β大→1-β(1-t)小→乘数大→Y的变动幅度大(二)d:前提是,不考虑β与t1、数学意义:d大→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小→IS曲线平缓2、经济学意义:d大→投资对利率的变动敏感→Y的变动幅度大(三)t:前提是不考虑β与d1、数学意义:t大→1-t小→β(1-t)小→1-β(1-t)大→斜率绝对值大→IS曲线陡峭2、经济学意义:t大,乘数小,Y的变动幅度小。

一般来说,边际消费倾向越大,IS曲线的斜率越小。这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从而当利率变动引起投资增加时,收入增加的幅度就越大,IS曲线越是平坦。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大,IS曲线的斜率也越小。这是因为,投资对利率变动敏感时,利率较小的变动就会引起投资较大的变化,进而就会引起收入较大的变化。在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斜率还与税率的大小有关。当边际消费倾向与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既定时,税率越小,IS曲线的斜率越小。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时,税率越小,投资乘数越大,投资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增加的幅度越大。六、IS曲线的移动

由于IS曲线是根据投资函数与储蓄函数推导出来的,因此,这两个函数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引起IS曲线的移动。一般来说,投资的增加将会引起IS的曲线的右移,投资的减少将会引起IS曲线的左移;储蓄的增加将会引起IS曲线的左移,储蓄的减少将会引起IS曲线的右移。在三部门经济中,政府购买和税收的变化也会引起IS曲线的移动。政府购买的作用类似于投资的作用,而税收的作用类似于储蓄的作用。IS曲线的平移(以增加自发投资量为例)SSIIYYrr450S(Y)I(r)r1I1S1Y1Y1I2S2Y2Y2ISr2ABI01/(1-b)•I0IS曲线的移动斜率变动,影响IS的倾斜度;若截距变动,则导致IS曲线本身发生位移。(一)自发支出变动:α+e↑→(α+e

)/d↑→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IS右移,即r不变时,Y也增加。(相当于教材中对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变动的解释)。(二)乘数变动:1/(1-β)↑→截距变大→IS右移。(三)政府支出变动:方程为:G↑→截距变大→IS右移(移动时要体现乘数的作用)(四)T变动:T↑→截距变小→IS左移(移动时要体现乘数的作用)例题假定某国经济存在以下关系:C=40+0.8Y,I=55-200r求:(1)IS方程;(2)若初始投资由55增加至60,均衡国民收入会发生什么变化?并求新的IS方程。解:(1)根据已知条件建立IS方程

Y=C+IC=40+0.8YI=55-200r

解方程的IS方程:Y=475-1000r

(2)根据投资乘数理论得:

Y=1/(1-b)•I0=1/(1-0.8)5=25

新的IS方程为:Y=475+25-1000r=500-1000r

第二节利率的决定

一、利息与利率西方宏观经济学认为,利息是放弃流动性偏好的报酬。流动性(liquidity)是指一项资产在不损害其原有价值的情况下转变成货币的难易程度。高度的流动性需要同时具备两个特点:保值性和还原性。流动性偏好就是偏好具有这两个特点的资产。如果要人们放弃这种资产,即放弃流动性偏好,就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是利息。

资产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包括:货币、债券、股票、不动产或其它形式的实物资产。在所有的这些资产,货币当然具有最大(100%)的流动性。流动性偏好就是偏好货币这种资产,放弃流动性偏好就是放弃对货币的偏好,放弃流动性偏好的报酬就是放弃货币(把货币借出去)所得到的报酬。因此,利息的大小即利率水平一定与货币的状况有关。具体来说,利率的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变化同方向,与货币供给的变化成反比

二、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而形成的货币持有量。按照持有货币的目的不同,货币需求可分为三种: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1、货币交易需求所谓对货币的交易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造成这种需求的根本原因是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二者之间的时差。如果货币收入和支出的时差已定,那么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就取决于交易数量的大小,而这又取决于收入的多寡。一般说来,收入水平越高,总支出量愈大,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也愈大。故这种需求是收入递增函数。如果以L1表示这种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则有:

L1=f(Y)或

L1=kYk代表人们出于交易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量占其收入的比例。 在20世纪50年代,威廉·包莫尔(Willan.Baumol)和詹姆斯·托宾(JamesTobin)提出货币交易需求也是利率的函数。其中心论点是认为在收入和支出的整个周期内,居民户和企业并不需要自始至终持有该周期所需的交易用金额,而是将其中尽可能大的部分用来买国库券或其他有息证券,以赚取利息,在临近支出时再卖掉所购证券,换取货币以供交易支出之用。这样,利率的高低对交易用金额的持有量也就产生直接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利率对货币交易需求的影响不如收入那么大。

2、货币预防需求

所谓对货币的预防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某种不时之需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凯恩斯认为,如果说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产生于收入和支出在时间的非同步性,那么对货币的预防需求则产生自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为了应付支出的总体增加和收入的意外减少或延迟,人们有必要持有一定数目的预防性金额。 同货币的交易需求一样,货币的预防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与收入成正比,因此可以把预防需求和交易需求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货币交易需求L1。

交易需求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YL1L1=f(Y)O3、货币投机需求

所谓对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由于利率不确定,人们根据利率波动的预期,为了在有利的时机购买债券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收入可以分为两部分:消费和储蓄。而储蓄部分又可以用现金的形式储蓄,也可以用非现金的形式如债券来储蓄。人们究竟选择哪种形式进行储蓄,这取决于其对未来利息率预期的变动。如果他们预期未来利率会趋于下降,就会购买债券;反之,如果他们预期未来利率会升,就会抛出债券而握有现金。这是因为债券价格和利率之间存在一种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如果我们令R1、R2……Rn表示从第一年到第n年应支付的利息金额,A表示在第n年应支付的到期票面金额或本金,i表示同类债券所有者通常赚取的收益率,这种债券也没有信用风险并且到期日相同,那么债券价格的计算公式就是:

V=R1R2R3Rn

A(1+i)

(1+i)2(1+i)3(1+i)n(1+i)n+++……+应当注意,除掉最后一项,这个方程式也就是用来确定资本物现值的公式,其中R1、R2……Rn表示实物资产在使用寿命期间的预期纯收入流量,i表示收入流量应当贴现的比率。从这个分析我们可以回忆起,贴现率越高,收入流量的现期价值就愈低。这里对债券的分析也是同理。在这里,取代由资本物产生的收入流量的是由债券产生的收入流量,利息收入流量贴现的比率等于市场上种类相同到期日相同的债券目前赚取的利率。利率越高,债券的市场价格越低。反之亦然。债券价格同利率之间的这种相反变化的关系可以用英国政府发行的一种债券――统一公债特别清楚地加以说明。这种公债只答应每年付一笔特殊金额的利息,不支付补偿价值或到期金额。在这种统一公债的特殊情况下,上面的方程可以简化为:

V=R∕i如果人们预期未来的利率有上涨趋势,人们将抛售债券,握有货币,以期将来利率上升,证券价格下降之时,再购买债券;反之,如果人们预期未来利率将趋于下降,他们将买进债券。在前一场合,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增加,在后一场合,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减少。换言之,货币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函数,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货币投机需求函数可以用下公式表示为

L2=f

(i)或

L2=-hih代表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iOL24、流动性陷阱利率与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反方向的变化,利率高时,人们持有较少的货币;利率低时,人们持有较多的货币。如果利息率特别高,以至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上升,此时购买债券特别有利,即使万一利率还会上升,债券价格下降,会带来一定的资本损失,但此时极高的利息收益会补偿债券价格下降的损失,这时人们会把所有的用于储蓄的货币都购买债券,而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将等于零。另一方面,如果利率下降,并下降到特别低的水平,以至于人们认为它不会再低下去,相反债券价格是如此之高,不会再高,这时持有货币将最有利,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货币需求曲线成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凯恩斯把这条直线叫做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的政策含义很简单,由于陷阱的存在,无论货币供应量如何增加,利率也不会再下降,投资因此无法被刺激而增加,货币政策将失灵。

5、货币总需求函数货币总需求函数由交易需求函数和投机需求函数相加而成,即

L=L1(Y)+L2(r)

=KY–hr货币总需求函数曲线也由货币交易需求曲线与货币投机需求曲线加总而成。OrL三、货币供给1、货币的计量货币的计量即货币供给量的计量。在美国,货币供应量有M1、M2和M3三种定义方式,其中M1为狭义的供应量,M2和M3为广义的货币供应量。狭义的货币供应量主要包括通货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通货是指流通中的货币,也称现金,包括纸币和铸币两种形式,纸币是通货的主要组成部分,铸币只是币值很小的辅币,它在流通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所以有时通货中的铸币略去不计。商业银行的存款即可以随时提取的存款货币,也称需求存款。在两方国家,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存款的存款人在需要现金的时候,无需事先向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打招呼,可以直接从活期存款的帐户上用支票提取存款。支票在流通中可以代替通货行使相同的交换媒介的作用,所以活期存款也被称为货币。 广义的货币供给量有M2和M3定义方式。M2主要包括M1的各个项目,再加上不能直接开支票的所有凭银行存折存取的储蓄存款和10万美元以下的定期存款。最广义的货币M3主要包括M2的各个项目,再加上1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定期存款。 但是,到目前为止,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还是沿用M1的货币供给定义,其原因就在于,包括定期存款在内的各种流动性资产本身,是不能随时随地在支出上等同于货币的。它们需要经过某些程序或一定时间方能变成货币,例如,定期存款要转化为活期存款后才能签发支票参与流通,短期国库券需经兑现才能加以使用,这些步骤都是缺少不得的。正是基于此,在考虑货币供给量时,这些流动性资产一般未被纳入。

2、货币的创造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所以有必要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商业银行的业务和中央银行的职能。(1)商业银行的业务我们可以把商业银行看成是一种和其他企业非常相似的企业,因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也是为了追求最大化利润,所不同的是,商业银行从事与货币有关的业务。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有三种: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负债业务主要是指吸收存款的业务;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发放贷款业务和投资业务,发放贷款业务是指为工商企业提供短期贷款的业务,投资业务是指购买有价证券的业务。中间业务主要包括代替顾客办理支付工作和其他委托事项的业务。商业银行从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所得到的利息差额中获利,从购买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中获利,也从办理中间业务收取的手续费中获利。(2)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的中心金融机构,它是国家银行,也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有三个:第一,中央银行具有发行纸币的职能,中央银行这种垄断纸币发行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第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接受商业银行的存款,并向商业银行发行贷款,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中央银行通过自己的作用,可以监督控制和影响商业银行的业务。第三,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银行,具有代理国库,对政府提供资金、管理和监督金融市场的活动等作用。尤其要指出的是,它还具有通过实施各项具体的货币政策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作用。(3)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过程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己的业务来创造货币,即增加货币的供应量,这具体表现为活期存款的扩大;相反,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业务来减少货币的供应量,这具体表现为活期存款的收缩。商业银行的这一功能与法定准备制度和支票流通相关。

A.法定准备制度

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都规定,商业银行在从事吸收存款和放款业务时,必须从所吸收的存款总额中抽出一定比率的准备金,以存款的形式存入中央银行。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能将所吸收的存款的其余部分作贷款,其目的在于使商业银行能随时应付客户的提款,以维持商业银行的稳定和信誉。这种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就叫做法定准备金率。 用公式表示为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额/银行所吸收的存款额.例如,在法定准备金率为15%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吸收100万元存款以后,必须至少留下15万元作为法定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然后其余的85万元才能贷出。另外,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是没有利息报酬的。

B.支票流通制度

在西方国家,活期存款可以随时转化为支票,支票可以在市面上流通。所以,工商企业在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之后,一般并不将现金全部取出,而是将贷款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入与自己有帐户往来的商业银行,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以支票形式提出现款(派生存款)。由此可见,经济中贷款的增加,也就意味着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增加,进一步又意味着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可以具体通过下例说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假定:第一,法定准备金率为20%;第二,商业银行不保留超额备;第三,没有现金从商业银行体系中流失出去,即贷款的增加就是存款的增加,厂商和居民持有的现金数量不变。在这些条件下,再假定某居民把100万美元存款存入某一家商业银行(在这里称之为第一级银行);这家银行按照20%万美元法定准备金率留下20万元的准备金后,把其余80万美元贷放给某个厂商;该厂商又将所得到的80万元贷款存入某家银行(在这里可称之为第二级银行),以便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运用;这家银行得到80万美元存款后,同样按20%的法定准备金率留下16万美元,再把其余64万美元存款贷放给另一个厂商。当这个过程继续下去的时候,100万美元存款的增加将带来数倍存款货币的增加。

整个过程如图所示:

居民厂商厂商第一级银行第二级银行第三级银行100×1100×(1-20%)100×(1-20%)2…1008064806451.2……总和500100×1/20%如果用r表示法定准备率,H为最初的活期存款额,则

D=H/r0<r<1由此可见,银行体系所创造的货币数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方向变动,与最初的活期存款额成同方向变动。若以KM表示1/r,则上式可以写成D=KM·H该式中的KM就是货币创造乘数,简称为货币乘数。显然,货币乘数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己的业务成倍地增加货币供给量,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业务成倍地减少货币供给量。当然,乘数作用的发挥要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主要是:第一,如果商业银行保留超额储备,这相当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它将降低货币乘数;第二,如果现金从银行体系中流失出去,例如厂商取得贷款后并不全部存入银行,而是把其中一部分作为现金保留在手中,这样将造成每一轮存款的减少,从而同样降低了存款货币增加的倍数。(4)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措施第一,调整法定准备金率。由于银行体系所创造的货币数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方向变化,所以中央银行若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只需降低法定准备率;相反,中央银行若要减少货币供给量,只需提高法定准备率。但由于这一措施的作用力度十分猛烈,故在西方许多国家轻易不用。第二,调整再贴现率。中央银行有责任协助商业银行保持必要的法定准备金,如果一个商业银行感到准备金不足,就可以用自己对客户贴现所得的票据,向中央银行的贴现窗口再贴现,或者以中央银行认可的其他抵押品作为担保申请借款。中央银行通过变更再贴现率,不仅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而且影响市场的利率,这都会给货币供给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与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成反方向变化。第三,公开市场业务。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和卖出政府债券从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一种手段。当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时,则把货币投放市场,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增加;相反,当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时,则将货币回笼,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减少。四、均衡利率的决定

1均衡利率的形成 均衡利率是指货币供给量和货币需求量相等时的利息率。如图所示:

ii0EMSOLM0M在图中,横轴表示货币数量,纵轴表示利率,L是货币的需求曲线,MS是货币的供给曲线,它是一条垂直线,这是因为,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它与利率无直接的函数关系,而且,短期内货币供给量既定的。MS和L曲线相交于E点上,在E点均衡利率为i0,均衡的货币数量为M0。 均衡利率的形成过程如下:如果实际利率高于均衡利率,货币供给量将大于货币需求量,经济中存在超额货币供给,这时人们会将手中过多持有的货币量用来购买债券,结果就会使债券需求量上升,债券价格提高,而债券价格的提高又会引起利率下降,直至最终使利率回落到原来的均衡利率水平上。相反,如果实际利率低于均衡利率为,货币需求量将大于货币供给量,经济中存在超额货币需求。这时人们会出售债券换取货币,以满足对货币的需求。结果就会使债券供给量增加,债券价格下降,而债券价格下降又会引起利率的提高,直至最终使实际利率回升到原来的均衡利率水平上。

2、均衡利率的变动

作为货币价格的利率象其它商品的价格一样,随着供求的变动而上升或下降。假定在物价水平上不存在抵消性的变动,当政府增加或减少的名义货币存量时,实际的货币供给就会发生变动。在同一个假定条件下,当收入水平和货币投机性需求发生变动时,货币总需求额也会发生变动。因此,均衡利率的变动可以归结为三个原因:货币供给变动,收入变动以及货币投机需求的变动。

(1)货币供给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也就是说,货币供给量增加,会使利率下降,货币供给量减少,会使利率上升。ii0MS0OLMMS2MS1i2i1

(2)收入水平的变动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水平和利息率成同方向的变动。 其原因在于: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会增加。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人们会出售债券,以增加手中所持有的用以满足交易需求的货币量。这样,债券的供给量增加,债券价格下降,而债券价格下降又会使利率上升。同样道理,在相反的情况下,当收入减少时,会引起债券价格的上升,而债券价格的上升又会引起利率的下降。ii0E0MSOLME1i1L’

(3)货币投机需求的变动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投机需求的增加会提高均衡利率水平,相反,货币投机需求的减少会降低均衡利率水平。如图所示。

ii0E0MSOL’ME1Li1

五、货币市场均衡和LM曲线

1、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货币市场均衡要求货币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量,即Ms=L。由于货币需求包括货币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其中,包括预防需求在内的货币交易需求是收入的函数,即L1=f(Y);货币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函数,即L2

=f(i),因此,货币总需求函数就是Md=L1

(Y)+L2

(i)。又因为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所决定的,可以把它看作是模型中的外生变量,故货币供给函数可以写成Ms=Mso。这样就使我们有下述三个说明货币市场均衡的方程式:货币需求函数:L=L1

(Y)+L2

(r)货币供给函数:Ms=Mso均衡条件:L1

(Y)+L2

(r)=Mso

上述模型的均衡解为:

Y=hr/k+Mso/kr=kY/h–Mso

/h2、LM曲线的推导

公式L1(Y)+L2(r)=Mso表示包括收入在内的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由此可知,均衡利率现在不是唯一的,它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说来,随着收入的增加,均衡利率将提高,反之亦然。这是因为收入增加了,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也会增加,在货币供给量为一个固定的常量时,货币交易需求的增加,意味着货币投机需求的减少,而投机需求的减少,又意味着利率的上升,所以,收入增加将导致利率上升。反之亦然。但是,这里也有两个极端的情况,当均衡利率处于极低水平(收入水平也很低)时,它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当均衡利率处于很高水平时,即使收入不变化,它也可以变化。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与国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变化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注意:LM曲线所表示的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它只表明当利息率和国民收入存在着这样一种反方向变动关系时,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保持相等,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得到了满足。

ry中间区域古典区域凯恩斯区域L1YOL1L2OiOiYOL21L22L2L21L22i2i1i2i1Y1Y2Y1Y2L12L11L12L11ABDCLMLM曲线的含义:第一,LM曲线表示的是使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货币市场均衡的各种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的组合。第二,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它表明:一个较高的利率水平,在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将产生一个较高的国民收入水平;相反,一个较低的利率水平,在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将产生一个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第三,在LM曲线右边的任何一点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点;在LM曲线左边的任何一点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给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点。3、LM曲线的斜率

货币市场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均衡解为:

Y=hr/k+Mso/kr=kY/h–Mso

/h

由于货币供给量是既定的常量,因此,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交易需求曲线与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是取决于上述公式中k和h的值。具体说,k/h就是LM曲线的斜率。所以,当k值既定时,h越大,即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大,则k/h就越小,于是LM曲线越平缓;当h值既定时,k越小,即货币交易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小,则k/h就越小,于是LM曲线也越平缓。

如前所述,当利率降低到人们认为它不可能再低的水平时,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无穷大,货币的投机需求将是无限的(即人们不愿意持有债券),这时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都会被人们保存在手边。货币投机需求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线。相应地,LM曲线也成为水平的,LM曲线上这一水平部分称为“凯恩斯区域”或“萧条区域”。显然,在该区域,LM曲线的斜率为零。另一方面,当利率提高到人们认为它不可能再高的水平时,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动完全缺乏敏感性,全部货币都被人们用于交易活动,这时L1很大,Y较高。货币投机需求曲线成为一条垂直线。相应地,LM曲线也成为垂直的,LM曲线上的这一垂直部分称为“古典区域”。显然,在这一区域,LM曲线的斜率无穷大。4、LM曲线的移动由于LM曲线是根据货币需求函数与货币供给函数推导出来的,因此,货币投机需求、货币交易需求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都会引起LM曲线的移动。(一)m的变动1、m↑→LM在纵轴的截距(-m/h)↓→LM右移经济学意义是: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从而消费和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2、m↓时,有相反结论。(二)物价水平变动(三)L2曲线移动(四)L1曲线移动LMOYrLM’物价水平变动使LM移动1、P↑→LM截距(-M/hP)变大→LM左移: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带来国民收入减少2、P↓→LM截距变小→LM右移: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带来国民收入增加rLM2LM1ry2y1L2曲线移动使LM移动

L2右移,说明L2增加,从而L1下降,国民收入下降,在利率不变的前提下,国民收入下降意味着LM左移。反之亦反是。OYrLM1LM2r0Y2Y1OL2rL2’L2L1曲线移动使LM移动

L1右移,说明L1的减少(从右图来看),从而货币交易需求减少,投机需求增加,这时意味着利率下降,从而LM右移。OYL1L1L1’OYrLMLM’

第三节IS-LM分析

一、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

I(r)=S(y)

Ms0=L=L1(Y)+L2(r)它表示:在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下,必存在一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既使得商品市场上投资等于储蓄,又使得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量。

rYY0OLMISr0①②③④

E由上述图形可以看出:第一,IS曲线和LM曲线的相交点E所表示的是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唯一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这说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各自的均衡要求利率与国民收入相互配合,而且这种配合是更严格的配合。第二,在图中的均衡点E点以外的IS曲线或LM曲线上的所有一点,都只实现一种市场的均衡,而没有同时实现两种市场的均衡。很清楚,除均衡E以外的IS曲线上的任何一点,仅仅表示商品市场的均衡,除均衡点E以外的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仅仅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只有唯一的均衡点E,才表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第三,IS曲线和LM曲线外的任何一点,表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不均衡。假若把IS曲线和LM曲线以外的区域划分为四个区域,由于我们已经知道位于IS曲线右边的非均衡点表示投资小于储蓄,位于IS曲线左边的非均衡点表示投资大于储蓄;位于LM曲线右边的非均衡点表示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位于LM曲线左边的非均衡点表示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于是,可以得到以下的综合结论:商品市场货币市场第①区域I<SL<Ms第②区域I<SL>Ms第③区域I>SL>Ms第④区域I>SL<Ms

显然,以上四个区域中的任何一点,都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失衡点。 第四,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可以通过对利率和国民收入的调整,逐步实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如图所示:YOiISLMABCDFGHI①②③④E二、一般均衡收入的变动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点是由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因此,IS曲线和LM曲线中任何一条曲线的变动,都会引起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点的变化。

1、投资的变动

如果其它条件不变,投资增加将引起IS曲线右移,投资减少引起IS曲线左移。 那么,投资变动对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会产生什么影响呢?ii1i0Y0Y1YIS1IS0LME1E0

投资增加使IS0曲线平移到IS1曲线的位置上。初始的均衡点为IS0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0,新的均衡点为IS1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1。由此可以看到:第一,投资变动会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与国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