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设计 全省一等奖_第1页
《春江花月夜》设计 全省一等奖_第2页
《春江花月夜》设计 全省一等奖_第3页
《春江花月夜》设计 全省一等奖_第4页
《春江花月夜》设计 全省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及解析:唐代诗人张若虚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有“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甚至有“孤篇压全唐”的赞誉。它的作者因此“孤绝横篇,竟为大家”。这篇充满美感的诗歌,被安排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中。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春江花月夜》时候,要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中,进而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赏析诗人抒发的情感,得到审美享受。教学目标及其解析:基于以上认识,再参考《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有关要“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的要求,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赏析本诗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3.诵读中品味声韵、感受诗趣,进一步提高审美和鉴赏水平。教学重难点及其解析: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景、理、情兼美的特点。教学重点: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而《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并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的诗歌,因而我把赏析诗歌情、景、理相融的手法,提高诗歌鉴赏力作为本次课的重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诵读整体感知诗歌;置身诗境,赏析诗的景物美;领悟诗的哲理美。)一、导入在我国浩瀚的文海中,有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从而写下了许多吟诵月亮的美丽诗句。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与月亮有关的诗句。(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同时,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二、诵读整体感知诗歌教师范读全诗。(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置身诗境,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设计意图:教师范读,学生倾听潺潺连绵的流水、流利婉转的鸟鸣,他们情不自禁地沉醉于这迷茫朦胧的月色中,沉浸于浓浓的思念、深深的愁绪里,浸入美读酿成的美境中。有了这种倾听,那种跃跃欲试的萌动之心,怎能不呼之欲出?

三、赏析诗歌(一)欣赏诗的景物美1.导:诗人开篇擒题,将诗题中包含的五种景物“春”“江”“花”“月”“夜”逐一描绘,刻画了一幅美轮美奂的人间胜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幅美景。2.问题:请同学们找到与“春、江、花、月、夜”相对应的诗句。明确:答案范围主要为前八句。3.学生美读。(出示诗歌前八句的幻灯字幕)(1)女生齐诵。(2)指名一男生点评。(3)教师简单进行诵读指导。(4)男生齐诵。设计意图:各种形式的诵读,能使学生陶醉于自己的体验之中,选择、感悟、深思,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参与欲,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沟通,激起情感上的共鸣。4.问题:请大家认真阅读这八句诗句,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原因。设计意图:主要引导学生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引导学生置身诗境。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赏析示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潮连海,月共潮生,一个“连”字不仅仅写出了江水和海水是水平的连接在一起的,更写出了它们是在同一起点上,就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一样,当哨声一响,“海潮”和“江月”就同时起跑,即第二句中的“共生”。这个字为静态向动态的过渡埋下礼物伏笔,第二句诗中,一个“共”字,强调了春江与明月天然的诗意联系,海潮遮不住江月的光芒,江月也挡不住海潮的雄伟。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和潮水活泼泼的生命热情。“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月光能这样清凉凉的落在我们的手上,多么美啊。月光像细密、晶莹、圆润的雪珠一样从天而降,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动态中似乎都能让人触摸到她的清凉和柔和。白日里娇艳的花朵此时显得朦胧、温润欲滴,月光伴着花朵的清香已经沁入诗人的灵魂,诗人醉了……“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优美恬静。月色如飞霜,清凉凉扑面而来,轻轻地、柔柔地落满江面、大地还有诗人的全身,清新、皎洁而不失灵动,月光与沙洲上的白沙浑然一体,已经辨不出沙洲之白了。诗句营造了一个辽远、澄澈、空灵、纯洁、安静的氛围,让诗人沉醉、痴迷。小结:在诗人纵横驰骋的思绪里,无边大海,无尽长江,皎洁明月,烂漫春花,这些分离的意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既实有虚、似梦如幻,光明澄澈,空朗无际的画卷,让人心驰神往。(二)领悟诗的哲理美1.导:天地之间毫无纤尘,唯有一轮明月与“我”相对,此时此刻,诗人怎能不和明月对话呢?也就是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2.诵读,感受哲理。(1)指名一学生朗读本节。(2)评价学生的诵读,并加以指导,在指导中让学生感受哲理。读出“江天一色”的辽阔与苍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旷。“何人”“何年”应重读,以读出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与思索。“人生代代无穷已”应读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应读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3)指名一学生再次朗读,读出感情。设计意图:学习本诗重在诵读,以读传情,读、悟交融。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声韵、感受诗趣,进一步提高审美和鉴赏水平。3.对比阅读,理解这几句诗的感情。(多媒体展示)设计意图:在对比阅读中,学生更容易领悟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以及其“哀而不伤”的情感。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苏东坡《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问题:请大家齐读这四句,品味一下这四句在感情上有什么不同?明确:前三句情感明显更显悲愁,一种消极的情绪,人活着很悲剧,因为生命太短暂了。最后一句比较乐观。“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无尽的,人类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月亮、大自然是单一的,大自然和宇宙的永恒是单一的永恒,而人生代代是多样性的流动的永恒。尽管个体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人类历史是永恒的流光溢彩啊!多么积极,多么动人的诗句啊。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四、小结当然,这里我们不是说这些诗句孰好孰坏、孰优孰劣,他们都是一种美,只是是不一样的美,在某种时候,阮籍、苏轼的诗句也能引起或者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他们的诗也堪称经典。只是今天,我们就来品一品这首青春的诗篇。下面,请同学们置身诗境,用饱满的感情齐读“春江潮水连海平”到“但见长江送流水”。五、作业设计1.背诵这首诗。2.任选一句,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其画面。第二课时(教学要点:鉴赏诗的情感美。)一、鉴赏诗的情感美1.导:如此良宵,如此美景,人生能得几度逢?然而普天下不知有多少游子思妇,却因离别而将它虚掷?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本该珍惜,然而普天下又不知有多少思妇游子,在重复着千百年来人情难圆的两地悲愁啊!诗的下半篇写人间男女的离愁别绪。2.展示下半篇的幻灯字幕,学生朗诵。3.整体了解本部分的思路:先总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再分写思妇怀远、游子思归的情绪。4.重点赏析“思妇怀远”片段。5.学生以思妇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改写这一片段,写出思妇的情感和心理。并交流所写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情感美。设计意图:置身诗境,能更好地理解情感。(学生甲)我坐在楼上寂寞地等待,等待他的归来。月儿怕我寂寞,忍不住用它朦胧的光罩住我,陪伴我。月光落在我的妆镜台上,我仿佛看见他为我画眉的背影。月儿,你勾起了我浓浓的思念,深深的愁绪,我不愿再陷入悲伤,想拂去月光,拂去愁思,岂料月光依旧照着我。唉,远方的他是否还记得青枫浦上我久久不肯离去的身影?如此良辰美景,他会想我吗?为何我们能看见同一轮月亮,却要天涯相隔,连鸿雁、鱼儿也送不去我浓浓的相思?我真想化作月儿的一丝光辉去照在远方的他的身上啊。月儿,请带上我的话语,告诉远方的他:我的爱人,还记得我吗?不管你在天涯还是海角,不管你何时归来,我都会站在清枫浦上等你,等你,直到永远。(学生乙)昨天,他还和我在清枫浦上共放纸鸢;昨天,他还为我梳妆打扮。桌上,还放着他的纸砚;墙上,还挂着他的宝剑。但是,现在,他还没回来。我独自登上高楼,四处寻找他的身影,我独自来到清枫浦,寻找昨日的歌声。月儿最善解人意,整夜地陪伴着我,月光照在楼上,照在镜台上,映出我憔悴的脸,却不见他为我梳头、为我描眉的手……(学生丙)今夜,你看到月亮了吗?想起等你的人了吗?孤独的月儿在楼上徘徊,月光照在了我的镜台上。看着镜子里的自已,憔悴了好多,苍老了好多。我要梳妆,我要打扮,我要以最美的形象站在你面前。望着窗外,看着明朗的月亮,我知道,它的光芒也一定照到了你的身上。但是我们却不能看见对方。月儿啊,你把我的思念带给他,告诉他有人在等他。鸿雁、鱼儿,你们不是传达信息的使者吗?难道因为路途遥远,連你们也懒惰了吗?只希望月儿你把我的祝福给他,祝他平安,我还是会一直等下去,直到我们的誓言开花。6.对比阅读,深入领悟诗歌所表达的离愁别绪。(多媒体展示)设计意图:比较阅读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深入领悟诗人所表达的离愁别绪,更能加深对古代诗人情感生活的理解和人类普遍情感的思考。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问题1:对比《春江花月夜》和《江城子》体现的感情。明确:《春江花月夜》表现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具有普遍意义的爱情故事,但是这首《江城子》写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是一种痛,是一种历经风雨、走过苍桑,阴阳两隔、生死永别的心底的痛。而与此相比,《春江花月夜》中的爱情是一种甜蜜的思念、幸福的忧伤,是一种“青春式”的爱情,着重写一种“美”,而《江城子》着重写一种“痛”。问题2:由此可见,这首诗歌的景、理、情各是怎样的呢?(投影)景物:幽静空灵但清新柔美;哲思:光阴易逝但人生无穷;情感:相思愁苦但月可传情。(投影)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哀而不伤,清新邈远师二、小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大背景下品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