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中国货物贸易
学习目标:1.制定货物出口战略的必要性2.掌握我国所采取的以质取胜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3.重点掌握中国出口促进体系: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4.1制定货物出口战略的必要性4.1.1当前出口贸易发展概况、特点4.1.2出口贸易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4.1.1当前出口贸易发展概况、特点
1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发展规模与速度。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入世以来,中国出口贸易高速发展,从2002年至2006年,简单平均的年出口增长率高达29.60%。2006年,中国出口规模高达9690.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3,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0%。2009年,中国出口贸易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位。2中国货物出口结构分析。4.1.2出口贸易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1出口对GDP及其增长的贡献。2出口贸易促进产业调整结构。3实现规模经济。4提升技术水平。5增加就业,提升就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素质。出口贸易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走出去战略外贸发展战略的相继出台
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成果◆有效提高了我国进出口的规模。在我国首次提出外贸发展战略的199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仅1154.4亿美元;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1547.4亿美元,14年间增长了整10倍,而07年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
◆在1980年代的10年中,我国对外贸易出现7年逆差。实施外贸发展战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90年代的10年中,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8年顺差。1990年代以来,我国进出口总额每增加1000亿美元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1991年之前用了13年时间,2004年仅用了4个月。◆由于进出口规模快速增长,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的排序,由1990年的第15位,跃升为2004年的第3位,直到07年一直居第三位。◆我国贸易依存度已从1990年的30%,提高到2007年的71%,2011年降为50.1%。一、以质取胜战略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还是依靠数量性的粗放式经营,而不是依靠产品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长期依靠以量取胜,以价格竞争方式冲击国外市场2、出口商品结构还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3、出口企业不重视产品质量和品牌4、由于出口商品的质量问题造成经济效益下降4.2.1“以质取胜”战略(一)1“以质取胜”战略的提出及发展。·以质取胜战略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并实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之一。·第一,出口商品结构明显改善。·第二,加工贸易快速发展中增值率与本土配套水平稳步提高。·第三,收入贸易条件改善。4.2.1“以质取胜”战略(二)2推动“以质取胜”战略的深化与升级。·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强化出口商品质量意识·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出口商品质量·强化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切实贯彻《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充分发挥商检部门的监督保证作用·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战略内涵(内容):1、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2、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3、创名牌出口商品4、推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战略措施1.强化质量控制的立法和执法a.自我开发b.外部引进3.推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法律环境2.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战略措施4.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扶持名牌5.加强全面质量管理a.生产领域b.流通领域名牌不等于品牌:1、名牌只代表广泛的知名度,而品牌代表更多,比如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信任度、追随度、持久度等。2、品牌一定是名牌,但名牌不一定是品牌。3、名牌是评选出来的,品牌是不可评选的。4、名牌与品牌的关系就像名人与英雄的关系。美国市场营销协会1960年对品牌的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白色通行证”——《ISO9000系列标准》提供的是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方面的要素、原则和要求。“绿色通行证”——《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系列》提供的是对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从原材料选择、设计、加工、销售、运输、使用到最终废弃物处置进行全过程管理。
相同之处
两者具有共同的实施对象;在各类组织建立科学、规范和程序化的管理系统;两套标准管理体系相似;
ISO14000某些标准框架结构和内容参考了ISO9000中的某些标准规定框架结构和内容。
差异有二
ISO14000系列主要针对环境管理,而ISO9000系列主要针对质量管理。具体差异存在于:承诺对象不同
ISO9000标准承诺对象是产品的使用者、消费者,按不同需要,以合同形式进行体现。
ISO14000系列标准受益者是全社会,是人类环境和人类自身共同需要的,所以ISO14000最低要求是达到政府规定的环境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构成模式不同
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是封闭的,而环境管理体系则是螺旋上升的开放模式,要求体系不断有所改进和提高;还包括审核认证依据及审核人员资格要求等方面的不同。绿色壁垒,又被称为环境壁垒、绿色保护主义等,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达到限制进口、保护贸易的目的。04年开始日本把从我国进口的大米残留检测项目由56项增加到104项。欧盟对我国茶叶的农残检测项目也由29项增至62项,日本则多达77项。据联合国的一份资料预计,2004年仅绿色壁垒就可能使我国70亿美元以上的出口商品受到不利影响。蓝色壁垒,又称“劳动壁垒”或“社会壁垒”,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蓝色壁垒的核心主要是SA8000,是一种以保护劳动环境和条件,劳工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管理体系。2004年在全球已获得SA8000认证证书的259家企业组织中,我国已有42家,仅次于意大利的45家名列第二,加入这个标准可以证明企业已通过社会责任的有关认证,减少了出口到欧美等国家的阻力。含义:出口市场战略就是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市场格局做出战略性安排。1、中国出口市场分布特点我国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从整体来看,至今尚未改变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欧盟、美国、香港地区和日本的特点。二、出口市场多元化表:我国对四大传统市场出口变化单位:亿美元,%
年份 出口金额 出口比重 1990年 466 75.1 1995年 1081 72.6 2000年 1765 70.8 2003年 3004 68.52007年 764462.72007年十大出口市场出口比重*2、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分析(1)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规避市场风险。(2)有利于中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争取有利地位。(3)有利于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4)能源外交凸显,实施市场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战略措施(1)大力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2)进一步发展和稳定港澳台市场;(3)继续巩固和发展发达国家市场;(4)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4.2.2“市场多元化”战略(二)2实施对外经贸市场多元化战略所采取的政策促进措施。·财政支持。·金融支持。·保险支持。·信息技术援助。·举办国际展览。·构建对外出口、对外工程承包、经济技术合作、对外投资以及对外发展援助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战略政策措施体系。·做好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其他服务。4.2.2“市场多元化”战略(二)3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拓展。要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就需要利用外资来源多元化。国外直接投资来源多元化是指对华直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地理分布的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三、科技兴贸战略☆科技兴贸战略的内涵1.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2.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成效4.2.3“科技兴贸”战略1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重要意义。·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体现了“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客观要求。·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适应了经济、科技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潮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适应了经济、科技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潮流。2科技兴贸战略体系的形成。3科技兴贸战略实施的成效。出口创汇农产品永春芦柑成福建最大创汇农产品2009.1~5,新产季芦柑出口已结束,永春县出口芦柑14.62万吨,货值达1.02亿美元,成为福建省首个出口超亿美元的农产品。业内人士分析,出口逆市增长有两大原因,除了味美价实外,优良的保鲜技术及东南亚华侨对永春芦柑品牌的认可是关键。
(二)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背景国际高技术产品贸易呈加速发展趋势表:世界制造业出口结构的变化(%)产业/时间高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中低技术产业低技术产业全部制造业
198513.0 28.7 28.0 30.0100 199317.7 28.8 24.2 29.0100 2002
24.5
28.1 20.1 27.1100 85-93年14.3
9.9 8.0 9.49.9
(三)科技兴贸战略成效
1997-2003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变化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额与出口总额
增长率曲线图
四、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是指按照国际市场经济的通行规则,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扩大对外投资,发展跨国经营,逐步形成在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供应管理能力。不仅是使产品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资本、项目、人员等经济要素的走出去。4.3促进出口发展的措施:出口促进体系4.3.1对外贸易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4.3.2对外贸易中的信贷、保险、出口退税4.3.3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4.3.4对中小企业的促进措施4.3.5民族自治地方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对外贸易4.3.6其他出口促进措施4.3.2对外贸易中的信贷、保险、出口退税
《对外贸易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通过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及其他促进对外贸易的方式,发展对外贸易。”本条规定了国家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而可以采取的具体金融措施。·进出口信贷是国家运用金融政策和金融手段,支持和鼓励对外贸易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出口退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
4.3出口促进体系
1、进出口信贷
【信贷杠杆】是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状况,通过调整利率和确定不同的贷款方向、贷款数量、贷款成本以控制和引导资金运用、调整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进出口信贷】则是一国政府通过银行向进出口商提供贷款,以鼓励出口、确保进口的重要措施。中国提供进出口信贷的主要机构是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于1994年,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府全资拥有的国家政策性银行,是中国外经贸支持体系的主要力量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信用评级与国家主权评级一致。目前在国内设有7家营业性分支机构和6个代表处,在境外设有2个代表处与140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进出口信贷方式出口信贷出口卖方信贷出口买方信贷进口信贷进口买方信贷出口信贷:定义:一国政府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资本货物出口,通过提供信贷担保和给与利息补贴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商和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以优惠利息的中长期贸易融资。出口卖方信贷:1、定义:为了赊销或延期付款方式出口资本货物,出口方银行给于出口商的中长期信贷。2、特点:建立在商业信用上的银行信用;对于进口商而言,货价较高。出口买方信贷:定义:在资本货物出口中,出口方银行或信贷机构给与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出口买方信贷的优点:第一、对进口商有利。进口商可以先取得并使用货物,价款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分期支付,同时能享受到低廉的利率。若买方信贷为银行间进行则对进口商更加有利:有关信贷问题由本国的银行出面与出口方面洽谈,其谈判能力要比自己强;同时自己则可以集中精力就贸易的商务、技术问题进行分析、谈判。
第二、有利于出口商。因为买方信贷为即期现汇交易,出口商实现了快速回笼资金的目的。而且买方信贷对出口商来说更加省事:不必再考虑卖方信贷下各种费用的转嫁问题。出口商卖出货物,收回现汇即可。
第三、对银行方面也有利。这方面主要体现在银行间的买方信贷形式上。信贷问题由两个银行洽谈,事务容易处理。另外出口国银行把款项贷给进口国银行,进口国银行有还款义务,这样贷款更加保险。而且进口国银行与进口商在同一国家或地域里,彼此容易沟通和接触,更加了解彼此的资信情况,所以更加降低了贷款风险。过去,中国进出口信贷杠杆作用主要体现在出口信贷方面,但是,从2006年起,中国进出口信贷开始对重要进口项目进行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信贷支持不再只出不进。2006年1月16日,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以来的第一笔总额逾120亿元人民币的进口信贷框架协议在北京签订。根据协议,资金将主要用于对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飞行器及器材进口、技术服务进出口等项目的融资支持。资料:进出口银行首笔进口信贷助飞民航资料:进出口银行首笔进口信贷助飞民航中国进出口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进出口银行开办进口信贷是为了支持企业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支持国内企业进口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提升发展潜力,同时也是该银行开展金融创新的具体举措。据悉,授信公司——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总资产超过80亿元,经营100多条国内、国际航线,公司计划用9年左右的时间把深航打造成拥有国际化、现代化的管理体系,资产优良、效益突出的真正的国际化航空公司,跻身一流航空公司的行列。2.出口信用保险一、商业保险:无力偿债险;信贷总额的75%二、国家担保:一般由官方或半官方的信贷机构或信贷保险机构办理。对本国出口商或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进行保险,给予国家担保。
2001年底,中国专门成立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3、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制】(exportdraw-backscheme)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消费税和中间商品支付的关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
出口退税的目的
目的是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竞争,避免对跨国流动物品重复征税,从而促进该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出口贸易,同时保护了产品进口国消费者的利益。
出口退税机制作为一项财政激励机制,已被WTO诸多成员广泛应用。
一部分人认为出口退税是国家为出口企业提供的优惠和补贴;另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国际通行的贸易惯例,而且合理的出口退税是WTO允许的,不是出口优惠政策。(关贸总协定和WTO的规则中明确指出:“出口退税制不应视作一种对出口的补贴。”)从经济学角度看,出口退税实际上有可能起到与出口补贴相似的作用,即降低出口成本,增强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一项鼓励出口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的理论依据是避免双重征税和保证国际竞争的公平性。但是出口退税政策的性质在国际上和中国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争论:出口退税的作用1、出口退税是鼓励中国货物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措施。2、出口退税制度的全面实施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3、出口退税制度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4、出口退税制度的实施促进了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5、出口退税制度配合外贸体制改革,促进了出口企业提高经济效应。出口退税对出口、经济增长及财政收入的影响
出口退税率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呈负相关效应,退税率的调整对出口增长的影响非常直接。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增加约1个百分点。
因此,出口退税额与一般贸易出口额的正相关性非常强。出口退税对出口的刺激作用出口退税和出口贸易额之间的关系年份出口退税额(亿元)增长比例(%)出口贸易额(亿美元)增长比例(%)198517.9-273.54.6198644.0123.4309.413.1198776.774.3394.427.51988113.047.3475.220.51989153.035.4525.410.61990185.020.9620.918.21991254.437.5719.115.81992285.012.0849.418.11993301.05.6917.48.01994450.049.51210.131.9年份出口退税额(亿元)增长比例(%)出口贸易额(亿美元)增长比例(%)1995549.222.01487.823.01996826.050.41510.51.51997432.5-47.61827.921.01998437.01.01837.10.51999627.743.61949.36.12000810.429.12492.027.820011071.532.22661.06.820021259.217.53255.722.320032039.061.94383.734.620042196.07.75933.235.420053371.553.57620.028.420064285.027.19690.827.2出口退税对经济增长及财政的影响从短期、直接效果看,在退税率不变或上调的情况下,出口的扩大必然导致退税额的增加,从而影响国家税收的增加,给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造成一定的压力。但是从深层影响,即出口退税的长期效果来看,出口退税带动的出口增加,并且由于出口扩张的乘数效应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对财政收入增加又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即退税额的变化可以通过“退税增加-出口增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这种传导机制,对财政收入的变化造成影响。)案例:中国-东盟:外贸企业可远程申报出口退税出口退税引发的不良问题:出口骗退税
2003年7月24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葆祥进出口集团公司骗取出口退税案作出二审判决。法院认定,葆祥公司共骗取出口退税1.93亿元,判处罚金4.8亿元;其法人代表张葆祥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85年3月,国务院43号文正式批准了财政部《关于对进出口产品征、退产品税或增值税的规定》,决定从1985年4月1日起实行对进口产品征税,对出口产品退、免税办法,标志着中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的建立。1985—1993年间,中国出口退税范围不大,退税额不多。9年的累计退税额仅有1388亿元,比2006年一年的退税额还要少得多;1994年以前,中国的综合退税率为11.2%。1994年中国实行税收体制改革,按照国际惯例建立了规范化的增值税,使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真正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出口退税额获得较大幅度上升。尽管中国1994年建立出口退税制度的时候确立了“征多少退多少、不征不退”和“彻底退税”的原则,但是实际上1995年以后,出口退税率根据经济形势经历了多次调整。在实际工作中,中国采用的是相机抉择的出口退税政策,退税率一直作为重要的外贸出口调控工具使用。中国出口退税政策1994年后的五次
重大相机调整第一次调整:
1994年实行新税制时,增值税制度里面规定,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也就是按照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实行全额退税。但由于受到税收征管水平的影响以及财政承受能力的影响,这个政策只执行了一年多,在1995年和1996年降低了出口货物退税率,调整为3%、6%和9%三档(除大型成套设备和大宗机电产品为14%外)。第二次调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促进出口,所以1998年以后又提高了部分出口产品退税率,变为5%、13%和15%、17%四档,出口商品的综合退税率由原来的6%提高到15%。
第三次调整:
由于出口退税率提高,再加上外贸出口连续三年大幅度、超计划增长,所以在1999年财政出现欠退税的情况,到2003年累计拖欠退税款已经形成较大规模,全国累计应退未退税额高达3200亿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务院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同时降低出口退税率。调整以后,出口退税率变为5%、8%、11%、13%和17%五档,综合退税率较之前降低了4个百分点左右。
从2004年起,以2003年全国出口退税实退指标1789亿为基数,地方按2000-2003年应退税额占全国的比重计算确定各地的基数,对超出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与地方按75:25的比例共同负担。
这项改革加剧地方保护主义和国内市场分割。
第四次调整:
从2005年开始,为了进一步控制“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品出口,优化出口结构,同时鼓励高科技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国家又分期分批:调低和取消了部分“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适当降低了纺织品等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出口退税率;同时提高重大技术装备、IT产品、生物医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第五次调整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目标主要是缓解贸易顺差过大引起的各种矛盾,同时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调整后,出口退税率变成5%、9%、11%、13%和17%五档。这次政策调整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取消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主要包括: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盐和水泥等矿产品、肥料、染料等化工产品、金属碳化物和活性炭产品、皮革、部分木板和一次性木制品、一般普碳焊管产品、非合金铝制条杆等简单有色金属加工产品,以及分段船舶和非机动船舶。二是降低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主要包括:服装、鞋帽、箱包、玩具、纸制品、植物油、塑料和橡胶及其制品、部分石料和陶瓷及其制品、部分钢铁制品、焦炉和摩托车等低附加值机电产品、家具,以及粘胶纤维。三是将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主要包括:花生果仁、油画、雕饰板、邮票和印花税票。4.3.6其他出口促进措施1外国贸易壁垒调查制度。·中国的外国贸易壁垒调查制度。贸易壁垒调查是保护中国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商务部依据《对外贸易法》和《货物进出口条例》的有关规定,自2003年起发布年度《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利用争端解决机制促进出口。4.3进口贸易发展战略(一)进口商品战略的含义进口商品战略指根据国内生产、消费的需要,对一定时期进口商品的构成所作的战略性规划。(二)制定进口商品战略的依据进口发展战略是以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为依据的,具体又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与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07年我国前十位进口来源地进口的商品结构战略资源、重要原材料、重要制成品等商品的进口:1、石油:原油增速快,主要来自中东、非洲和亚太;成品油增势平稳,集中于亚太2、钢材:集中在板材管类钢材上3、铁、锰、铜、鉻等金属矿产4、主要粮食品种:谷物进口总体比较平稳5、重要制成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战略的作用一、制定进口战略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1.进口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2.进口贸易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二、有助于实现中国和平发展三、调整进口战略有助于缓解资源紧张四、调整进口战略有助于优化外汇储备五、有助于减少贸易摩擦进口战略的基本目标1、调整进口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2、实现进口的多元化,保障国家经济安全;3、保障重要战略物资的进口安全;4、防御进口中的风险,规避进口对国内的冲击进口战略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1.引导进口结构,实现产业结构调整2.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实施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3、保障重要战略物资的进口安全(1)实施石油资源进口多元化战略(2)实施矿产资源进口多元化战略(3)通过加强海外投资,加强供应基地多元化,保障稳定进口来源(4)逐步建立稳固的战略物质储备体系,变外汇储备为物资储备(5)多方位掌握进口定价权,保障进口安全2009年,中国共进口石油1.99亿万吨,而国内石油开采量为1.89亿万吨,这样计算,中国51.3%的石油需求依赖于进口。根据专家分析,中国石油依赖进口的情况还将会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的测算分析,2006年,进口需求占45%,到2020年时将达到65%。中国做为世界上第二个能源需求大国,2009年的石油需求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746亿万吨,石油深加工总量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9%。仅去年12月份,石油深加工总量达3.46千万吨,同比增长25%。据最新显示的油气产业蓝皮书显示,去年我国原油净进口2.5亿吨,对外依存度达55.2%,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主要进口来源国达24个,前三位分别是沙特阿拉伯(19.6%)、安哥拉(12.1%)和伊朗(10.9%)。蓝皮书判断,今年将是中国油气产业面临的“更为艰难的一年”,中国必须加强能源独立。中日韩等国大幅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2012年03月26日来源:商务部网站英国《金融时报》22日报道,中国、韩国和日本2月份显著减少伊朗石油进口。此前美国极力游说亚洲的伊朗石油买家与华府对伊朗央行的制裁保持一致。亚洲国家是伊朗石油最大买家,伊朗石油65%销往该地区,但这些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