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解放战争试卷部分课件_第1页
河北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解放战争试卷部分课件_第2页
河北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解放战争试卷部分课件_第3页
河北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解放战争试卷部分课件_第4页
河北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解放战争试卷部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河北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解放战争试卷部分课件2.(2016河北,13,2分)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

个转折点。取得了充分胜利的政府军队出现了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越来越多的部队担任起

守戍其占领地区的职责,实际作战部队便相应地减少了。”由此可见,“转折点”指的是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国统区人民开始厌倦战争C.中共军队人数超过了国民党军队人数D.国民党军队的实际作战部队从此减少答案

D本题材料提供的关键信息是国民党“越来越多的部队担任起守戍其占领地区的职

责”,这就导致实际作战部队的减少。因此本题答案为D。考查点解放战争中敌我双方作战态势的变化误区警示本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容易误选A。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全面,只看到

材料中的“1947年”“一个转折点”就仓促作出选择,没有从整体上分析材料、设问和选项。第1页/共32页3.(2015河北,14,2分)右图人民日报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答案

C本题图片提供的主要信息是“我军收复张家口”。这里的“我军”指的是人民解

放军。1948年,平津战役打响,人民解放军把敌人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和张家口等孤城,并武

力攻占张家口。考查点平津战役知识归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先后发生了多场战争。北伐战争发生于1926

—1928年,斗争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等军阀;抗日战争发生于1931—1945年,

斗争的主要对象是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发生于1946—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最终

建立了新中国。第2页/共32页4.(2014河北,28,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光绪时期(1875—1908年),虽然政府财政收入迅速增加,但支出却增长得更快。1899

年,清政府的开支高达1.01亿两,而当年总收入为8840万两,其中2400万两即占总收入的30%,用

来偿还外国贷款。从1874至1911年间,根据合约,政府借款为1.714亿英镑(约10.83亿两),到191

1年,清政府垮台为止,共偿还了3230万镑(约2.04亿两),还有1.39亿镑(约8.78亿两)未偿还。这

种以借钱来偿还以前贷款的方式,使清政府陷入了一个无望的泥沼中。——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抗战已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大打击,抗战后一度恢复,可是内战使经济又迅速恶化,通货

膨胀、物价飞涨,财政金融极度混乱。以国统区米价为例,1947年1月初,每担为6万元,6月份涨

至50万元,7月份又涨至65万元。物价飞涨,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工薪阶层,如教师等。……最终

导致国统区经济走向崩溃。——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1)材料一表明清朝末年政府财政收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经济走向崩溃的主要原因。(4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经济状况对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造成的共同影响。(3分)第3页/共32页答案(1)入不敷出。(2分)(评分说明:2分,意思相近即可)(2)抗战或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战争;内战。(4分)(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3)使政权丧失了存在的基础或成为政权垮台的主要原因。(3分)(评分说明:3分,意思相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的解答要注意“收支”“特征”等关键词,

特别是材料一中的第一句话很关键;第(2)问从材料二的第一句中总结;第(3)问注意“共同影

响”,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最后一句话总结即可。评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归纳总结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审题一定要全面,抓住问题的要

点,然后从材料中提取最有效的信息,进而总结、归纳。第4页/共32页B组2014—2018年全国中考题组考点一重庆谈判与全面内战的爆发1.(2016山西,8,2分)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赢得

了全国民众的认可。解放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使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这段话主要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

()A.发生背景B.发展历程C.胜利原因D.历史意义答案

C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符合抗战结束后全国民众的心愿,

“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因此人民解放战争得到人民群众的大

力支持,这是其胜利的原因。答案为C。第5页/共32页2.(2016河南,6,1分)据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多次,侵

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00多处。材料主要反映了

()A.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B.全面内战已经爆发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D.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答案

A

全面内战的爆发以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为标志。国民党军队进攻陕

甘宁解放区发生在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是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

山。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信息可以判定只有A符合题意。第6页/共32页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3.(2014江苏镇江,9,2分)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

点有

(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

D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张学良没有参加重庆谈判;重庆谈判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后

进行的。故①④排除,本题选D。第7页/共32页考点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1.(2018北京,17,1.5分)人民解放军经历142天的连续作战,从277万人增加到358万人;国民党军

从365万人下降到204万人,主力基本被消灭。取得以上战果的是

()A.转战陕北B.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

C

三大战役发生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

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故选C。第8页/共32页2.(2018福建,16,2分)“这次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进

军,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

D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为解放全

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

广大地区;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第9页/共32页3.(2018陕西,15,2分)某同学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重大事件绘制成下图。六个序号分别

代表在该地或区域(阴影)所发生事件的特点、结果或作用,相对应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

列正确的是

(

)

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②战略反攻开始③国民党政权覆灭④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⑤三军会师长征胜利⑥主动出击日军且规模最大A.①⑥②④③⑤

B.④②③⑤⑥①C.③②④⑥①⑤

D.①⑤⑥②④③第10页/共32页答案

D此题图片对于解题而言作用并不明显,凭借所列内容也可正确排序:①为1927年8月

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②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③为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

京;④应该是1949年1月淮海战役的胜利;⑤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有关;

⑥是1940年发生在华北地区的百团大战。故选D项。4.(2017河南,7,1分)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

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

动。这一“行动”

()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答案

C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

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故选C。第11页/共32页5.(2015山东泰安,18,1分)下面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粉碎敌人进攻

(转战陕北)→转入战略进攻

(挺进中原)→进行主力决战

(三大战役)→推翻反动统治

(渡江战役)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C.抗日战争的主要进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答案

B示意图中的事件均发生在解放战争中,故选B。第12页/共32页6.(2014广西南宁,32,2分)“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

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B.解放战争的进程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D.解放战争的影响答案

C通过阅读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积极拥护和支援人民解放军,这是

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第13页/共32页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7.(2015江苏镇江,6,2分)观察下面战争态势图,你认为这一时期人民解放军开始

(

)

A.战略防御B.战略相持C.战略进攻D.战略决战答案

C1947年夏,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

幕。从这张战争态势图上“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示意图”“大别山”等信息可知C符合题意。第14页/共32页A组2016—2018年模拟·基础题组三年模拟考点一重庆谈判与全面内战的爆发1.(2018石家庄桥西一模,8)“1945年11月19日,郭沫若等在重庆举行反内战大会,成立各界反内

战联合会。下旬,昆明学生举行反内战集会,三万余人总罢课。”材料体现了

()A.重庆谈判以失败而告终B.人民对和平的渴望C.国共内战已经爆发D.各界反对国共合作答案

B题干材料提到的关键词是“反内战”,据此可以看出当时人民对和平的渴望。第15页/共32页2.(2018雄安新区测试,29)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认为其内战部署就绪,遂密令刘峙统一指挥

第五、第六绥靖区部队,计划于6月22日起展开行动,7月1日发动总攻,48小时内将中原解放区

部队“一举包围歼灭之”。这一事件标志着

()A.全面内战打响B.蒋介石发动了重点进攻C.战略决战的开始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以运动战歼灭了大量敌人答案

A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46年6月,国民党军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内战全面打响。第16页/共32页3.(2016唐山路北一模)回顾历史,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毛泽东在

1945年5月谈到国共关系的时候曾预言:国共和谈谈拢的希望一丝一毫也没有。毛泽东此预言

应验的标志是

()A.“双十协定”的达成B.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D.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答案

B抗战结束后,国共两党进行了和谈,而国民党进行和谈的目的是赢得准备内战的时

间。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

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故本题答案为B。第17页/共32页考点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4.(2018衡水五中期末,16)下图中体现了1947年土地改革运动的

()

A.目的B.背景C.依据D.执行者答案

A解答本题注意图片中的文字“实现耕者有其田”,这表现了当时解放区广大农民

对土地的向往。“实现耕者有其田”是土地改革的目的。第18页/共32页5.(2018石家庄十八县大联考,13)在东北战场上,毛泽东明确指出应把锦州地区作为首要的重

点攻击目标。长春守敌做出起义或投诚的行为也就势在必然。淮海战场上,毛泽东做出把歼

灭黄百韬兵团和“截断宿蚌路”作为本次战役的首战目标。平津战场上,为了实现切断敌人

退路不让敌人逃走以就地歼灭的战略意图,毛泽东确立了“先打两头”的作战方针,最后,陷于

孤立绝境的北平之敌被迫接受了和平改编的建议。材料表明

()A.三大战役都是以人民军队的胜利结束B.三大战役中国民党都采取了正确的决策C.三大战役实现了人民的当家做主D.三大战役的胜利主要是由于决策者的正确指导答案

D题干内容较长,描述了三大战役中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得当,体现了一代伟人在重大

战役中的正确决策。第19页/共32页6.(2018保定清苑一模,14)1949年4月21日,人民日报登载毛泽东和朱德发出的《向全国进军的

命令》。这次“进军”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C.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D.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答案

D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打响,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

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第20页/共32页7.(2017唐山开平二模,13)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

一步究竟是东越黄河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

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答案

A据所学可知,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开始了

战略反攻。第21页/共32页8.(2017张家口二模,13)民国三十七年三月九日《申报》报道:“主席强调确保东北。”当时

东北即将发生

(

)A.“九一八”事变B.辽沈战役C.抗美援朝D.“一五”计划答案

B解答本题应注意“民国三十七年”即1948年。这一年的9月辽沈战役打响。第22页/共32页B组2016—2018年模拟·提升题组(时间:15分钟分值:2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2018雄安新区测试,31)“经过两年多的战斗,解放军兵力迅速增长,兵器装备有了很大改善,

战斗力大大提高。国民党已经显得兵力不足,士气低落,不得不集中兵力进行重点防御。”这

里论述的是

()A.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大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B.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D.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成定局答案

A题干关键信息是“经过两年多的战斗”,解放军战斗力增强,国民党不得不进行重

点防御,可以确定是解放军要对国民党重点防御地区发动进攻,即展开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第23页/共32页2.(2018保定一模,12)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西方资产阶

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

产。”毛泽东发表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

)A.抗日战争取得胜利B.“双十协定”的签订C.南京国民政府覆灭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答案

C解答本题结合题干中的时间即可。抗日战争胜利和“双十协定”签订是在1945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是在1949年9月,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A、B、

D。1949年4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本题选C。第24页/共32页3.(2017唐山路北二模,15)“不顾疲劳向前进!日夜不停向前进!……越过陇海路,一直向前进!

在广大的平原上前进,在苦难的黄泛区前进……”这是一首歌的歌词,下列关于这首歌诞生的

背景描述正确的是

()A.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三省沦陷B.日本欲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中共七大召开D.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准备对国民党展开战略反攻答案

D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陇海路”和“黄泛区”,据此可以联想到刘伯承、邓小平率

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从鲁西南出发,千里挺进大别山,由此展开了战略反攻。第25页/共32页4.(2017承德一模,13)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

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

史实是

()A.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C.三大战役已在辽沈地区率先打响D.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胜利答案

A题中信息表明美国认识到国民党必将在解放战争中失败。1949年,渡江战役获得

胜利,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政权的垮台。故选A。考查点解放战争的结束试题拓展本题符合河北中考文综历史选择题的基本形式,复习时还可以针对材料进行拓展:

“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指什么?为什么说这一结局“无可避免”?出现这一结局的主要原

因有哪些?第26页/共32页5.(2016衡水八中模拟)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空白处应填

的内容是

()A.五四大潮的洗礼B.艰苦的长征C.上井冈山D.重庆谈判二十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二十三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三十

三十三全面内战爆发以后四十筹建新中国答案

D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长征发生于1934—1936年,1927年毛泽东率部上井冈山,19

45年国共重庆谈判。《论持久战》发表于1938年,全面内战爆发于1946年,四个选项中只有D

符合此时间段,故答案为D。第27页/共32页知识拓展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成为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国民

革命失败后,根据中国国情,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农村

革命根据地得以发展壮大;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

央领导集体;随后,他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第28页/共32页6.(2016石家庄裕华毕业班模拟)解放战争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重庆谈判——挺进中原——转战陕北——三大战役——南京解放B.转战陕北——重庆谈判——三大战役——南京解放——挺进中原C.转战陕北——三大战役——南京解放——挺进中原——重庆谈判D.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挺进中原——三大战役——南京解放答案

D首先确定最先发生的事件,四个事件中重庆谈判最早,据此排除B、C;转战陕北发

生在挺进中原之前,据此排除A。故本题答案为D。考查点解放战争的过程解题关键排序型选择题是河北中考历史题常见的一种题型,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确定最

先发生和最后发生的事件,据此先排除无关的干扰项,然后根据其他条件逐一分析,进行选择。第29页/共32页二、非选择题(共8分)7.(2018保定清苑一模,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重庆谈判大事记时间主要内容1945年8月14、20、23日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945年8月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