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汇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教学内容_第1页
读书汇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教学内容_第2页
读书汇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教学内容_第3页
读书汇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教学内容_第4页
读书汇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教学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guójiā)的起源读书汇报(huìbào)(柳林阳版权所有)第一页,共44页。背景(bèijǐng)和目的主要(zhǔyào)内容现实意义目录(mùlù)第二页,共44页。背景(bèijǐng)与目的主要(zhǔyào)内容现实意义目录(mùlù)第一部分Theintroductionofthereport背景与目的总体概况第三页,共44页。背景(bèijǐng)与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四十年代就开始关注社会的原始状况,经过四十多年的分析研究以及各相关学科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两人对原始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入和成熟,为了把科学(kēxué)的认识和思考介绍给社会大众,同时也是为了完成马克思未完成的工作,恩格斯于1884年5月写下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并于同年10月发表。背景(bèijǐng)与目的Theintroductionofthereport第一部分第四页,共44页。背景(bèijǐng)与目的背景(bèijǐng)与目的Theintroductionofthereport第一(dìyī)部分

一、政治斗争形势:1、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代。2、资本主义世界连续爆发了四次经济危机。3、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西方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建立过程已基本完成,西方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已基本结束,西方资产阶级就从革命转向了反动,表明这种政治变化的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法国和国际资本对巴黎公社运动的镇压。4、国际工人运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欧美许多国家的工人纷纷组成了自己的政党。5、机会主义成分在增长,鼓吹超阶级国家观,把国家说成是永恒存在的东西。第五页,共44页。背景(bèijǐng)与目的背景(bèijǐng)与目的Theintroductionofthereport第一(dìyī)部分

由此可见,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系统阐述人类早期历史的本来面目,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家庭、氏族和国家的基本观点,是一项重要的政治理论任务。彻底破除对国家的迷信从理论上阐明国家的阶级性质极其产生的历史根源解释氏族制度如何发生、发展并最终解体理解婚姻家庭的发展一、政治斗争形势:第六页,共44页。背景(bèijǐng)与目的背景(bèijǐng)与目的Theintroductionofthereport第一(dìyī)部分

1、1846年—1856年英国历史家格罗脱《希腊史》

——提供了古希腊人中存在着一些氏族制度和习俗的证据;2、1859年英国民族学家累瑟姆《叙述民族学》

——真实地记述了印度马格尔人的族外婚情形,并指出这种制度在古代世界曾普遍流行;3、1856年英国学者麦克伦南《原始婚姻》

——提供许多民族中存在着氏族制度的材料。4、1861年巴霍芬出版《母权论》

——在人们所了解的父权、父系之前,曾普遍存在过一个漫长的母权、母系的时代。——世界上第一部以科学态度研究印第安人著作。6、1877年摩尔根写成了《古代社会》,1881年又写了《北美土人的家庭和家庭生活》

——指出了氏族组织是原始公社制的基本细胞,并认为一切文明民族的最初氏族都是母权制氏族,人类社会从母系到父系,从母权到父权的发展具有普遍性。他还根据大量的实际材料,确定了婚姻和家庭发展的顺次演进形式(血缘家族、群婚家族、对偶家族、父权家族、单偶家族)。二、理论研究状况:第七页,共44页。第一(dìyī)部分Theintroductionofthereport背景(bèijǐng)与目的主要(zhǔyào)内容第二部分Theanalysisoftheresearch第八页,共44页。主要(zhǔyào)内容第二(dìèr)部分Theanalysisoftheresearch本书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国家的重要成果,它科学地阐明了家庭、私有制、阶级的起源与国家产生的关系,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shèhuì)被炸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shèhuì)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经济发展的阶段上产生的。国家和阶级、私有制一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是凌驾于社会(shèhuì)之上而且日益与社会(shèhuì)脱离的特殊公共权力,其作用是协调各阶级的矛盾。国家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一、要点概括第九页,共44页。家庭(jiātíng)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史前(shǐqián)各文化阶段家庭(jiātíng)(含婚姻制度)氏族国家的起源第十页,共44页。史前各文化(wénhuà)阶段家庭(jiātíng)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guójiā)的起源家庭(含婚姻制度)氏族二、分章介绍第十一页,共44页。组织建设家庭(jiātíng)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史前各文化(wénhuà)阶段家庭(jiātíng)(含婚姻制度)氏族国家的起源第十二页,共44页。第十三页,共44页。1史前各文化(wénhuà)阶段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1)低级:人还住在自己最初居住的地方,即住在热带的或亚热带的森林中。他们至少是部分地住在树上;他们以果实、坚果、根作为食物;音节清晰的语言的产生是这一时期的主要(zhǔyào)成就。(2)中级:(旧石器时代)从采用鱼类作为食物和使用火开始。(3)高级:从弓箭的发明开始。定居而成村落的某些萌芽,以及对生活资料生产的某种程度的掌握,如:木制的容器和用具,用韧皮纤维做成的手工织物第十四页,共44页。1史前各文化(wénhuà)阶段野蛮时代:经营畜牧业和农业、学会靠人类的活动(huódòng)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方法的时代(1)低级:从学会制陶术开始。(2)中级:在东大陆,是从驯养家畜开始,在西大陆,是从靠灌溉之助栽培食用植物以及在建筑上使用土坯(即用阳光晒干的砖)和石头开始。(3)高级:铁矿石冶炼,拼音文字发明及其应用。这一阶段,只是在东半球才独立经历过时代的主要遗产。第十五页,共44页。第十六页,共44页。家庭(jiātíng)(含婚姻制度)2血缘(xuèyuán)家庭普那路亚家庭(jiātíng)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家庭第十七页,共44页。家庭(jiātíng)(含婚姻制度)2血缘(xuèyuán)家庭这是家庭的第一个阶段。氏族内部(nèibù)同辈之间互为夫妻(“群婚”)这是群婚家庭组织上的第一个进步,即在于排除了父母和子女间相互的夫妻关系血缘家庭第十八页,共44页。2血缘(xuèyuán)家庭血缘(xuèyuán)家庭家庭(jiātíng)(含婚姻制度)这是家庭的第一个阶段。氏族内部同辈之间互为夫妻(“群婚”)这是群婚家庭组织上的第一个进步,即在于排除了父母和子女间相互的夫妻关系第十九页,共44页。普那路亚家庭(jiātíng)血缘(xuèyuán)家庭家庭(jiātíng)(含婚姻制度)2群婚家庭组织上的第二个进步——对于姊妹和兄弟也排除了夫妻关系。氏族就是由这一进步直接引起的,它是群婚的最高发展阶段,是以有了比较牢固的共产制公社的居民点为前提,并且直接导向下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第二十页,共44页。家庭(jiātíng)(含婚姻制度)对偶(duìǒu)家庭对偶(duìǒu)家庭一个重要的转变:这一制度的转变造成丈夫地位的日益重要,进一步导致母权制被推翻,新的婚姻家庭制度逐渐确立(父权、对非自由人的控制)2第二十一页,共44页。一夫一妻制家庭(jiātíng)对偶(duìǒu)家庭以私有制(社会(shèhuì)经济属性)对原始的自然成长的公有制(自然属性)的胜利为基础的第一个家庭形式,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以父权为基础(大量财富集中于男子手中),只有丈夫可以任意解除婚姻关系家庭(含婚姻制度)2第二十二页,共44页。家庭(jiātíng)(含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制家庭(jiātíng)2对偶(duìǒu)家庭一个重要的转变:这一制度的转变造成丈夫地位的日益重要,进一步导致母权制被推翻,新的婚姻家庭制度逐渐确立(父权、对非自由人的控制)第二十三页,共44页。2家庭(jiātíng)(含婚姻制度)第二十四页,共44页。蒙昧时代(shídài)——群婚文明时代(shídài)——一夫一妻制婚姻野蛮时代(shídài)——对偶婚家庭(含婚姻制度)2结婚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今日对选择配偶还有巨大影响的一切附加的经济考虑消除以后,才能普遍实现。到那时,除了相互的爱慕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了。第二十五页,共44页。2家庭(jiātíng)(含婚姻制度)蒙昧时代(shídài)——群婚野蛮时代(shídài)——对偶婚文明时代——一夫一妻制婚姻结婚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今日对选择配偶还有巨大影响的一切附加的经济考虑消除以后,才能普遍实现。到那时,除了相互的爱慕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了。结婚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今日对选择配偶还有巨大影响的一切附加的经济考虑消除以后,才能普遍实现。到那时,除了相互的爱慕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了。第二十六页,共44页。3氏族(shìzú)(母系、父系氏族(shìzú))第二十七页,共44页。易洛魁人母系(mǔxì)氏族氏族(shìzú)(母系、父系氏族(shìzú))3第二十八页,共44页。氏族(母系(mǔxì)、父系氏族)3希腊人父权(fùquán)时代第二十九页,共44页。氏族(shìzú)(母系、父系氏族(shìzú))3氏族(shìzú)内部习俗第三十页,共44页。氏族(shìzú)特点3氏族(shìzú)(母系、父系氏族(shìzú))第三十一页,共44页。3氏族(shìzú)(母系、父系氏族(shìzú))部落和民族(mínzú)的组织结构第三十二页,共44页。氏族(母系(mǔxì)、父系氏族)3第三十三页,共44页。氏族(shìzú)(母系、父系氏族(shìzú))3第三十四页,共44页。3第三十五页,共44页。3第三十六页,共44页。主要(zhǔyào)内容第二(dìèr)部分Theanalysisoftheresearch三、形成(xíngchéng)过程机关出现,国家被发明由子女继承财产的父权制促进了财产积累于家庭中,使家庭变成一种与氏族对立的力量财产的差别通过世袭贵族和王权的最初萌芽的形成对社会制度发生反作用;财富被当作最高的价值而受到赞美和崇敬,古代氏族制度被滥用来替暴力掠夺财富的行为辩护。所缺少的只是一件东西——机关,它使社会分裂为阶级的现象永久化,使有产者阶级剥削无产者阶级的权利以及前者对后者的统治永久化。第三十七页,共44页。调研结果(jiēguǒ)分析第二(dìèr)部分TheanalysisoftheresearchHongKong现实意义第三(dìsān)部分Proposalsandsummary建议总结Proposals第三十八页,共44页。现实意义第三(dìsān)部分Proposalsandsummary在《起源》中,恩格斯对家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和系统论述,阐明国家是生产力和社会自身发展运动的产物,是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现象。这些分析和论述,为我们把握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rènshi)国家、民主、自由、人权等社会政治现象提供了科学依据。《起源》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于我们认识(rènshi)人类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牢固树立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十九页,共44页。现实意义第三(dìsān)部分Proposalsandsummary《起源》深刻阐明了国家本质上是阶级统治,任何国家都是统治阶级政治秩序的维护者。这就告诉我们,无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什么统治形式和政府政策,只要它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基础上,其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利益的核心功能就不会(bùhuì)发生根本变化,其作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就不会(bùhuì)发生根本变化。国家虽然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但是,形式上却常常以凌驾于社会之上、中立于相互冲突的阶级之外的社会公共利益代言人的形象出现。第四十页,共44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