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1)教学教材_第1页
活字印刷术(1)教学教材_第2页
活字印刷术(1)教学教材_第3页
活字印刷术(1)教学教材_第4页
活字印刷术(1)教学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活字印刷术(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文学战争航海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受印章和拓石技术的启发,唐朝初年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版料: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枣木、梨木等雕版印刷术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印刷术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雕版印刷的过程①把木材分解成一块块木板;②把要印的字誊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③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都突出在板上;④在雕版上均匀地刷墨,盖上纸;⑤用刷子轻匀地揩拭,字就印在纸上了。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唐咸通九年(868)印制,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局部)唐现存最早的印本历书唐末《炽盛光九曜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彩色雕版套印作品辽代宋刻本《论语》是现存较早的朱墨双色套印的印刷品宋宋朝时雕版印刷进入全盛时期北宋雕版印刷术更加成熟1.流行彩色套印技术。2.官府主持刻印大量书籍。3.民间形成了四个雕版印书中心。4.宋刻书籍刀法圆熟,印刷精良。5.宋体字沿用至今。北宋初,朝廷在四川刊刻《大藏经》,花了年20多年,共雕了13万块木板,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什么用场。雕版印刷不足之处:每一页书得刻一块木板,每部书要刻上百块甚至更多的木板,耗费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时间,还要占用大量的房屋来堆放。雕版印刷术的优缺点缺点:简单易行,图文并茂、可印刷大量书籍。一页一版,刻字费时、费力、费工;出现错别字难以修改;版片占用空间大,难以存放和管理。优点:活字印刷术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活字印刷术是北宋中期杭州平民毕昇发明的。他发明的活字以胶泥为原料制成,是世界上最早的泥活字。(1)刻制单字:把胶泥做成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一个字为一个印,存放在木格中。制作好的活字活字印刷术的工序—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先设铁板铺上松脂混合物放上铁框(2)排版1:先在铁板上敷上松脂、蜡和纸灰等粘固物,放上铁框。把活字一个个排列进去。密布字印用火加热排版2:然后用火烘烤,将粘固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用平板按压版面,使之平整,冷却后字便固定在板上。一板印刷一板排字(3)印刷:冷却后就可以印刷了,一般设置两板,一板印刷,一板排字。交替使用,印刷进度加快。再火令药熔(4)拆版:印完,再熔化粘固物使泥活字脱落,按韵收藏以备再用。把字印拆下每韵一格木格收藏宋代以后历代出现了各种活字,包括木活字、陶土活字、陶瓷活字、铜活字、锡活字等。木活字金属活字2、活字印刷术的发展转轮排字架(《农书》插图)

活字放在轮盘内,使用时,一人读稿,一人转动盘面,依次取出木活字排入版内。更加方便灵活,省时省力。元朝王祯发明木活字,同时创制了转轮排字架。另外还写成了《造活字印数法》

活字印刷术发明以后,首先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又逐渐向西传入中亚、西亚和欧洲。(400多年后,欧洲才有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技术的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