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学考选考历史试卷题型特点分析0526分析培训讲学_第1页
浙江省新学考选考历史试卷题型特点分析0526分析培训讲学_第2页
浙江省新学考选考历史试卷题型特点分析0526分析培训讲学_第3页
浙江省新学考选考历史试卷题型特点分析0526分析培训讲学_第4页
浙江省新学考选考历史试卷题型特点分析0526分析培训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新学考选考历史试卷题型特点分析20160526分析新学考选考卷题特点从一组数据看两份学考选考卷的特点。数据背后是怎样的玄机?一、数据(一)分值比较一、数据(一)分值比较一、数据(一)分值比较一、数据(一)分值比较一、数据(二)按通史比较一、数据(二)按通史比较一、数据(二)按通史比较一、数据(三)题型比较一、数据(三)题型比较一、数据一、数据一、数据二、特点(一)稳中有变、承古萌新。材料略:1510卷31题(1)材料一中的措施是哪个皇帝开始实施的?其后,为了解决皇帝政务繁杂的问题,又建立了什么制度?这些措施起了怎样的作用?(3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意义。(2分)(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列举改革开放后体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两件大事。(5分)(4)综合以上所有材料,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趋势。(2分)材料略:(2008年浙江补考卷)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1)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主要采取了什么政治措施?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2)上述两个文献的颁布,为哪种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在英国确立奠定了基础?(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特点。(4)为了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毕生奋斗。请根据材料四写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取得的两大成就。(5)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材料五所反映的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哪一基本政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这次会议通过了哪一部宪法?这部宪法的性质和它所体现的两大原则分别是什么?(6)请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认识。1604卷31题材料略(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模式所体现的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适应了什么经济体制的要求?概括指出该经济体制的的初步建立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4分)二、特点(一)稳中有变、承古萌新。(二)关注现实,不避热点。新考古发现(1510卷)8.新材料的发现始终是史学研究的动力。“丹东一号”沉船经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极有可能是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邓世昌率领官兵与日军激战的战舰。它是A.“致远”舰B.“定远”舰C.“靖远”舰D.“经远”舰新考古发现(1604)26.【加试题】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重大考古发现震惊世人,出土文物的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工艺之精美,为研究西汉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由此可见A.考古不仅证实历史,而且是历史的延伸B.考古工作仅限于寻找证据,以重现往昔的历史C.历史事实的搜集整理并非缘自问题,而是缘于发现D.如何证明史实,其实不是史学家的事,而是考古学家的任务。周年201510卷选择题考了南京大屠杀。主观题加试34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识法西斯主义的危害,避免历史悲剧重演。201604卷,选择题1946年,杜鲁门主义;主观题,31题,1956年中共八大。等。二、特点(一)稳中有变、承古萌新。(二)关注现实,不避热点。(三)“三新”立题,深入挖掘。三新试题题型1510学考1510选考1604学考1604选考文字194204图表6151深入挖掘概念理解细节辨析过程推论比较思维方面分析选择作答模块整合比较思维201510(15题);201604(10题)201510加试28题,201604加试29题。主观题中:1510卷,指出孔子“收徒讲学”与西汉“设立太学”办学性质的不同。指出欧洲的联合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哪些变化?老高考这种形式较少。比较思维28.【加试题】孙中山和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先行者。他们的共同点有①借鉴西学,洋为中用②民主科学,齐头并举③致力实业,督办铁路④排除万难,为国尽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比较思维29.【加试题】爱因斯坦和普朗克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分别创立了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它们的共同之处有①揭示了时间空间的可变性 ②深刻改变了自然科学的观念③突破了近代物理学的传统 ④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框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方面分析:选考题主观题多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不同方面设问。如从背景、特点、成因、作用、结果等的方面分析。选择作答:201510卷33题(2)在历史的变迁中,科举制留下深刻的烙印。对材料二中的两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认识。(4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201604卷33题(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请您选择对康熙帝“文治武功”的其中一种认识扼要予以展开。(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4分)模块整合201510卷33题(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收徒讲学”与西汉“设立太学”办学性质的不同,概括孔子的教育目标。说明保和殿成为儒生向往的“天子堂”的原因。(6分)34题(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材料二直接关联的“历史悲剧重要见证”的遗址的名称,并说明其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二概括法西斯主义的实质。(6分)模块整合201604卷33题(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从“修得民心”的角度,分别指出木兰围场、避暑山庄、保和殿的相应职能。请您用一句话概括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创造的成功经验。(6分)34题(1)指出材料一所描述的建筑物的名称及其建造者,说明以它为标志的地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近代早期殖民主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6分)复习中模块如何整合?1、以选修人物模块中人物为中心,整合必修模块与选修六。如:以人物康熙为例,整合海禁政策、平遥皖南古村落、布达拉宫、故宫、人物评价的半开放性等等。又如人物孙中山为中心,整合必修模块和选修六。必修一辛亥革命、必修二民国初期的实业潮、必修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复习中模块如何整合?2、以战争与和平模块为中心,整合必修模块、人物模块、选修六。如1510卷34题。3、以选修六文化遗产荟萃为中心,整合必修模块、人物模块、战争与和平模块。如以布达拉宫为中心,整合选修四人物模块唐太宗、必修一元朝行省制,康熙、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二、特点(一)稳中有变、承古萌新。(二)关注现实,不避热点。(三)三新立题,深入挖掘。(四)回归教材、落实主干。(四)回归教材、落实主干。参考答案来源(大约)3112分,全部教材8分教材,2分材料327分教材,1分材料9分教材,1分材料338分教材,2分材料10分,全部教材348分教材,2分材料9分教材,1分材料合计35分教材,5分材料36分教材,4分材料材料铺张、远离教材压缩材料、结合教材回归教材、落实主干二、特点(一)稳中有变、承古萌新。(二)关注现实,不避热点。(三)三新立题,深入挖掘。(四)回归教材、落实主干。(五)注重能力,突出素养历史知识基础学科能力依托历史素养目标知识素养能力从能力中心到素养中心

历史素养历史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素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时空观念3.秦朝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该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五尺道”位于今天的A.云贵高原、川西及甘南地区 B.闽南、两广一带C.青海、新疆及陕西南部地区 D.宁夏、陕西一带时序每年一题时空观念2.有学者援引“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以总结汉初统治思想。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史料实证1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史实的角度对此进行论证说明,需要从下列哪几个方面着手?①中国在抗战中付出的民族牺牲 ②中国战场对欧洲战场的战略支援③中国战区牵制日本军力的占比 ④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历史理解27.【加试题】有学者认为:“在康德那个时代,启蒙意味着一种觉醒,从自然王国中发现真理,用真理取代宗教迷信;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启蒙意味着一种背叛,要求砸碎几千年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纲常礼教的枷锁。”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A.欧洲启蒙运动源于对宗教神权的“觉醒”B.新文化运动旨在“背叛”封建纲常礼教C.启蒙思想家因“觉醒”与“背叛”的矛盾而求索D.思想启蒙的历史蕴涵着“觉醒”与“背叛”的变奏历史解释8.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机器制造业A.为欧美列强所控制 B.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C.较其他产业发展迟缓 D.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类别1866-1894年1895-1913年设厂数设立资本(元)设厂数设立资本(元)船舶修造727001651870轧花机制造3300142520缫丝机制造140095600合计1134003959990历史价值观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学生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三、其他:1、知识内容结构失调失调中古中近中现世古世近世现交叉1510卷25分14分17分2分10分26分6分1604卷24分10分16分4分16分26分4分整卷分值分布1510卷1604卷模块选择题主观题小计选择题主观题小计必修修二20828181634必修三1682410616选修三4610404选修四2024812选修六268268史学研究202202三、其他:1、知识内容结构失调2、试题难度分化严重题号满分平均得分(/不含零)难度系数学考31(1)62.01/2.340.34/0.3931(2)41.9/2.250.48/0.56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