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的巨大生态工程建设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③地区的水土流失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产生的影响和对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
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过垦、过牧,植被遭破坏
“三北”防护林
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泛滥成灾
1a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2a讨论:你能否说出中国典型的灾害事例?3a●1915年7月珠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西江、北江洪峰流量皆达200年一遇的最高峰。北江大堤溃决,广州被洪水淹没7天,珠江三角洲受灾农田43.2万公顷,灾民378万人,死伤十余万人。经济损失达100亿元。●1949年上海风暴潮淹没农田13.3万余公顷,上海市区水深1—2米,死亡1670人。●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7.8级地震,死亡24.2万人,伤16.4万人,倒塌民房53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54亿元。4a●1977年10月内蒙古东部降了历史上罕见的大雪,仅锡林郭勒盟损失各类家畜就达300万头。●1987年3月6日大范围冰雹横扫江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受灾农田达35.9万多公顷,倒损房层6.2万间。●1989年春青海雪灾,全省死亡成畜70多万头。●1990年春西藏雪灾,损失6亿元。●在台湾,每年地震平均达200~300次之多。●1985—1990年,小麦赤莓病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发生,仅河南1985年即损失小麦25万吨。5a●1998年6月中旬—9月上旬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北方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截至8月22日,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农田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千多人,房屋倒塌497万间,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等省区受灾最重。6a●2008年1月10日起中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9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死亡60人;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坏房屋86.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37.9亿元。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受灾最为严重。
7a●2008年中国四川大地震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全国除吉林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均有震感,共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属浅源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灾害性最为严重的地震。●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造成2698人遇难,其中已确认身份2687人,无名尸体11具,失踪270人。8a●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截至28日,造成1463人遇难,失踪302人,受伤住院人数72人,累计门诊治疗2244人。●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时,共发生余震4045次,3级以上余震103次,最大余震5.7级。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9a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且严重的国家。为什么?10a幅员辽阔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海岸线长11a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12a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请归纳出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存在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主要发生时间。13a东北地区:季节性干旱(冬春较重)、低温冻害暴雨洪涝、森林火灾等华北地区:季节性干旱(春秋较重)暴雨洪涝地震等西北地区:常年干旱(春秋较重)冰雹暴雨地震等14a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冬春较重)森林火灾低温冻害冰雹、台风暴雨、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华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暴雨洪涝低温冻害冰雹、台风风暴潮热带风暴地震等15a长江中下游地区:季节性干旱(伏旱)暴雨洪涝热带风暴、台风风暴潮、海啸等青藏高原:低温冻害冰雹、地震等16a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多气象灾害干旱、暴雨、洪涝、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暴风雪、寒潮、冷害、霜冻、雹灾等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缝、塌陷、火山、冻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潮灾、赤潮、海冰、海水入侵、海水回灌等生物灾害农作物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17a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频率高
我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
我国的自然灾害不但发生的频率高,而且强度大、损失严重。平均发生频率呈增长趋势,如各种气象灾害50年代是19.56次,60年代为26.20次,80年代达28.18次。18a
据统计,在唐山地震中死亡的人员共有24.24万人,重伤16.46万人;造成截瘫患者3817人,失去父母的孤儿4204人,轻伤仍需治疗者达36万之多。
19a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范围广西北、华北、东部季风区、西南、青藏高原、东南沿海等地都有分布20a读我国三大地区面积、人口占全国比重表:归纳面积、人口的分布规律:从东部到西部,面积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少东部中部西部面积%
162757人口%41.1
35.723.221a※地域差异大东部地区灾害类型多,强度大,频率高,损失大。中部次之。西部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但损失较小。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22a【实践活动】
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最近某年我国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情况。23a近10年来,我国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以上,常年受灾人口达2亿人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财富的增长,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渐上升。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的特大洪水,1999年太湖流域的洪涝灾害,1999年至2001年严重的持续干旱,加上台风、地震等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远远超出1000亿元。24a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时间上※空间上——有一定的周期性——分布很不均匀25a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
我国洪涝分布图26a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及台风影响地区27a28a分析、总结我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我国自然灾害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山前的人类活动较为集中的地带,分为三大灾害带。即沿海灾害带、沿江灾害带、山前灾害带。29a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30a【探究活动】
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的主要灾害类型和灾害多发的原因?
31a
沿海地区是我国陆海交接地带和西北太平洋地震带,是受海洋风暴潮、台风、地震等影响显著的地区,又是夏季风首当其冲的位置,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我国沿海地区的旱涝灾害频繁。加之沿海地区承载着全国41%的人口,50%的大中城市,创造了60%以上的国民经济产值。因此,沿海地区遭受灾害后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成为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沿海地区——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32a沿江地带
沿江地带包含了河流的上中下游各河段。在河流上游山区,如果地势起伏大、暴雨集中、河流流速快,则有山洪暴发或伴随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中下游平原,很多地区地面高程多在洪水位以下,往往同时受到当地雨水内涝和江河洪水的双重威胁,加上很多河道,泥沙淤积严重,泄洪能力和洪水来量不相适应,又是工农业人口集中地区,因此水旱灾害也很严重,是我国又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33a山前地带
山前地带:从地质上看是破碎板块的剥蚀地带,近代隆起和沉降带相间出现,地震异常活跃。从地形上看,从西向东,从南向北呈阶梯形塬面跌落。这一地带为中国的气候、地质、地形交界带,是一个气象条件和地质条件都不稳定的地带。因此在山前大斜坡上为自然灾害多发区,山崩、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及冰雹等非常活跃。34a比较说明我国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自然灾害的类型差异。沿海地区: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干旱、海水入侵、地震等灾害类型为主。内地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风沙等灾害类型为主。北方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地震、沙尘暴、寒潮等灾害类型为主。南方地区:以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类型为主。【探究活动】
35a【探究活动】
你如果发现了某处森林失火,除了应向当地政府报告外,还可以向当地的什么专业管理部门报告?
还可以向当地的林业局报告。36a1.在我国各类自然灾害中,危害最大的有
A.洪涝、干旱、台风
B.洪涝、干旱、地震
C.洪涝、干旱、寒潮
D.洪涝、干旱、虫灾2.地震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沿海灾害带
B.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代理人授权法定代表人声明3篇
- 家具招标文件编写技巧详解指南3篇
- 合同违约解决律师法律3篇
- 坚守法律底线的责任书3篇
- 代购服务委托书3篇
- 定金合同转让接收协议3篇
- 发电机组采购招标计划3篇
- 单位劳动争议处理委托书范例3篇
- 对讲机租借守则3篇
- 建筑工程授权委托书样本3篇
- 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实战 课件 任务5 E-mail人机交互自动化-2
- 【华为】通信行业:华为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白皮书2023
- Python 程序设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四川师范大学
- 03D201-4 10kV及以下变压器室布置及变配电所常用设备构件安装
- 城乡环卫保洁投标方案(技术标)
- 充值合同范本
- MSDS中文版(锂电池电解液)
- 《职业病防治法》知识考试题库160题(含答案)
- 全国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一等奖《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卷
- 环境监测仪器安装施工方案(更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