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_第1页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_第2页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_第3页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_第4页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不少西方学者把科举制度看成是中国在精神领域对世界所做的第五个最伟大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所做的最伟大的贡献之一,被称为第五大发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与古代的教育制度、官吏制度构成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教育用于培养人才,科举用于选拔人才,官制用于使用人才,而以科举为中心环节。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最大的突破在于最大限度地摒除了权力的干扰,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另一个作用是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其弊端是考试内容趋于单一,越来越程式化,最终形成“八股”。同时强化了“官本位”思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实则为“唯有做官高”。自然科学在中国不受重视,与科举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高考VS科举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主要内容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二、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

三、历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演变四、对科举制度的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原始社会中实行“选贤授能”。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一)隋唐之前的人才选拔制度

1.夏,商,西周,春秋(“世卿世禄制”和“举贤才”):奴隶主贵族按血缘关系分封自己的亲属,周代官吏的录用,主要采用贵族世袭制,官爵和食邑世代相袭,因此又称“世卿世禄”制,即贵族凭借血统关系,子孙世代做官,国君不能随意任免。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诸侯国为实现霸主之业,打破世袭制,按照“选贤任能”的原则录用官吏,一是实行客卿制,二是养士之风盛行,从而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举贤才”商汤举伊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伊尹,夏末商初人。出生于莘之野(今河南省栾川县),曾辅佐商汤王建立商朝,被后人尊之为中国历史上的贤相,奉祀为“商元圣”,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国家的杰出庖人。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中国烹饪的不变之规。因其母亲在伊水河附近居住,故以伊为氏。伊尹一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做出过卓越贡献,是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帝王之师、中华厨祖。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传说,他的父亲是个既能屠宰又善烹调的家用奴隶厨师,他的母亲是居于伊水之上采桑养蚕的奴隶。伊尹自幼聪明颖慧,勤学上进,以致于使求贤若渴的商汤王三番五次以玉、帛、马、皮为礼前往有莘国去聘请他。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武丁举傅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傅说(yuè)(约公元前1335-1246年)殷商王武丁的至高权臣--大宰相(即上三公第一位)。传说为傅岩筑墙之奴隶。武丁梦得圣人,名曰说,求于野。乃于傅岩得之,举以为相,国大治。据正史典籍、近年考古发现及傅氏早期家谱等文献记载,他是中华汉族傅氏家族的始祖。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实行客卿制,即将相重臣往往从下层军士或平民中选拔,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能够解决君主或其他统治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就可以登上政治舞台一展才干。燕昭王筑黄金台广招贤才。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战国四君子“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则实行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等)。秦代主要实行军功爵制度,这是战争的需要与结果。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2.汉代以察举制和征辟制选拔官吏。

察举,就是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经过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予他们官职,又叫“荐举”;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1、察举对象主要是官府的属吏和地方学校的学生。2、察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秀才(才能优秀者)”、“孝廉(孝敬廉洁者)”、“明经(通晓经义者)”。3、对被举荐的人员,朝廷有时也要进行考试。考试分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对策;二是射策。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比如,董仲舒,就在在汉武帝即位那年(公元前140年)察举的百余名贤良方正之一,以古今治道对策被录用。“天人三策称圣意,董生一举天下知。”

察举除被荐之外,也可以自荐。比如,东方朔就是跟董仲舒同一次靠自荐上来的。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在自我推荐书中,东方朔说:「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扶养长大成人。我十三岁才读书,勤学刻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孙吴兵法和战阵的摆布,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这方面的书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我钦佩子路的豪言。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双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齿洁白整齐得像编排的贝壳,勇敢像孟责,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我就是这样的人,够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臣朔冒了死罪,再拜向上奏告。」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征辟,就是由皇帝和官府直接聘请有名望的人才做官。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叫“征”,三公以下高级官吏聘布衣为自己幕僚属官叫“辟”。汉代还实行“任子”制度,即担任“二千石(汉代官员级别)”以上的官员,任期满三年以后,可以保举自己的子弟一个任“郎官”。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察举的制弊病▲东汉末有歌谣讽刺察举制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推举出来的秀才不识字,察选出来的孝廉对父亲不孝顺,被称为“清白”的人像泥一样污浊,而出身高门的“良将”却比鸡还胆小。

▲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随着门阀地主势力的发展,察举制也变得完全不重才学德行,只重家族门第,必然被历史淘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3.魏晋南北朝以九品中正制为选官制度。曹操提倡“唯才是举”,并直接颁布了“求贤令”。到了魏文帝曹丕当政,采用礼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制定“九品中正制”。▲朝廷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郡“中正”官,考察各地士人。郡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中正官把士人按其品德才识的高下,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9等,然后根据不同的品第授予不同品级的官衔。每10万人推举1人,作为吏部录用的依据。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三方面内容,一是由朝廷任命的中央官员任中正;二是由中正按德行、才能、门第分九品品评人物,将被选者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三年一调;三是按品授官。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九品中正制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九品中正制”为“综核名实”而立,在初期收到一定的效果,之后演变为按门第取士。产生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流弊。(二)隋大业年间,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准着科举制度的产生。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选举制度的发展演变以德取人的察举制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A原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

隋炀帝科举制度正式创立隋文帝“分科举人”科举制度创立的背景开设进士科B隋朝统一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二、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1.隋开皇七年,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并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有德)和“清平干济”(有才)两科,以选拔人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设进士科,实行以试策(时务策)取士,这是科举制的真正开端。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2.唐代科举考试制度逐渐完备唐承隋制,使科举制度进一步走向成熟。其基本做法是设立科目,以考试举士,故称“科举”。(1)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种。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相对而言,唐朝比较受重视的是皇帝临时设立的制科,其内容相当庞杂,是朝廷特选人才的一种办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2)生源和考试手续

唐太宗李世民取消考试资格的限制,为普遍百姓敞开了科举考试的大门*生源:“生徒”和“乡贡”。

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手续:经学校或地方长官考核送礼部参加考试,进士及第经过吏部选试,合格后授予官职。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

(3)考试的科目: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开元礼、道举、童子等,其中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6科为常识科目,其它为非常识科目。因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考对经义的记诵。进士科考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唐玄宗时将诗赋列入考试内容。(4)考试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等6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贴经--填空题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墨义--简答题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考中进士之后,会举行一系列的欢庆活动。首先,新进士都要到杏园去举行宴会,由两名年少英俊的进士去采集名花点缀盛宴,称为“探花使”,宴会称为探花宴。宴会以后,还要到长安城南的曲江亭聚会庆贺,称为“曲江会”。随后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求流芳百世,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杏园,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郊大雁塔南。唐代新科进士赐宴之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进士宴会,就在曲江亭里举行。喝完了酒,泛舟池上,听歌看舞,成为惯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大雁塔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唐代科举及第者,算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尚需吏部选试,才能授予官职。《新唐书·选举志》载有吏部选试的标准:“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许多才子因不对考官口味而不得志韩愈连试四次制科才受到重视杜牧屈居第四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知举官往往主要根据公卿大臣的推荐决定弃取高下,而举人的程文即试卷所起的作用反而甚小。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我国最早的殿试,为唐武则天载初元年(689年)二月。据《通典》载录:“策问贡人于洛载殿,数日方了。”只不过,唐代的殿试还没有成为制度。唐代的制科是由皇帝特别召集一些知名人士举行的考试科目。制科名目繁多。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武则天对科举制的完善:亲自策问贡士于洛城殿,开创了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形式通过武举来选拔军事人才,从而开创了武举的先例开创了糊名考试的方法(只用于吏部考查官吏,尚未用于礼部选士(即各级科举考试)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人物贡献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增设殿试、武举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诞生阶段完善阶段隋炀帝填表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三、历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演变

1、宋代的改革2、元代的改革3、明代的改革4、清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1)确定殿试制度,皇帝直接控制科举“以布衣造天子之廷,亲承大问,此君臣交际之始也。一时议论所发,可以占其平生。”(宋)真德秀《跋黄君汝宜廷对策后》1.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宋沿唐制,对科举的内容和形式作了改革。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1、宋代的改革

(2)设置“别头试”,限制考官权力(3)防止考官舞弊:

●糊名考试建立弥封誊录制(朱卷)

●主考官入闱,公榜后才解除隔离(4)扩大及第名额(5)考试周期确定为三年一次(6)每次考试分三个阶段:乡试→省试→殿试

(7)确定殿试之后的待遇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而被取消,考试内容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殿试之后按“三甲五等”发榜

第一甲:名列第一,第二等者,赐以“进士及第”名义。第二甲:名列第三等者,赐以“进士出身”名义;第三甲:名列第四,第五等者,赐以“同进士出身”名义。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五)元朝--科举制度的中落

元代的政权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御试三级,每三年一次。元朝统治者把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指西域各部及中亚地区各族人民),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南宋统治下的江南汉人和西南各少数民族)。据《元史·选举志》、《续通考·选举》等书的记载统计,元代共举行科举世16次,仅录取进士1135人。汉族儒生想通过科举进入仕途非常困难。使得广大知识分子前途渺茫,被迫放弃学业,以至一时“天下习儒者少”。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元代考试程序(1)明定三场三制:乡试、省试都各考三场,每场之间相隔三日

(2)确定乡试、省试的具体日期:乡试第一场为农历八月二十,会试第一场为农历二月初一

(3)规定考试范围:出题范围是《四书》,答题范围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

(六)明朝

--科举制度的鼎盛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3、明代的改革

(1)确定“三年大比”制度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式规定每隔三年,举行一整套自下而上的考试步骤。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举行乡试,称“秋闱”每逢丑、辰、未、戌年的二月举行会试,称“春闱”这些年头称为“大比之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2)考试过程改为四个阶段童生试:考中者称为“生员、秀才或相公”,送到省里去参加乡试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送到京城的尚书省参加会试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进入宫廷参加殿试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第一甲的三人,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3、明代的改革

(3)考试的手续更为严密。(4)确定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八股文体第一是“破题”,用两句话破题目要义;第二是“承题”,承接破题的意义而阐明之;第三是“起讲”,为议论的开始;第四是“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第五是“起股”,又称“提比”;第六是“中股”,又称“中比”;第七是“后股”,又称“后比”;第八是“束股”,又称“束比”。第九是“大结”,结束语。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八股文范例:《不以规矩》清·俞樾

此八股文命题出自《孟子·离娄上》篇:「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方员。」言为政者当遵循效法先贤圣王的典章制度,以治其国。【破题】

规矩而不以也,惟恃此明与巧矣。【承题】

夫规也、矩也,不可不以者也;不可不以而不以焉,殆深恃此明与巧乎?【起讲】

尝闻古之君子,周旋则中规,折旋则中矩,此固不必实有此规矩也。顾不必有者,规矩之寓于虛;而不可无者,规矩之形于实。奈之何以审曲面势之人,而漫曰舍旃舍旃也。【入题】有如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诚哉明且巧矣。【起二股】夫有其明,而明必有所丽,非可曰睨而视之已也,則所丽者何物也?夫有其巧,巧必有所凭,非可曰仰而思之已也,则所凭者何器也?【过接】亦曰规矩而已矣。【中二股】大而言之,則天道为规,地道为矩,虽两仪不能离规矩而成形。小而言之,则袂必应规,袷必如矩,虽一衣不能舍规矩而从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八股文范例:《不以规矩》清·俞樾(续)【出题】孰谓规而不可以哉?【后二股】

而或谓规距非為离娄设也,彼目中明明有一规焉,明明有一矩焉。则有目中无定之规矩,何取乎手中有定之规矩?而或谓规矩非为公输子设也,彼意中隱隱有一规焉,隱隱有一矩焉。則有意中无形之规距,何取乎手中有形之规矩?【束二股】

诚如是也,则必无事于规而后可,則必无事于矩而后可。夫吾不规其规,何必以规?吾不矩其矩,何必以矩?而不然者,虽明与巧有存乎规矩之外,如欲规而问于规何?如欲矩而问无矩何?诚如是也,则必有以代规而后可,则必有以代矩而后可。夫吾有不规而规者,何必以规?吾有不矩而矩者,何必以矩?而不然者,虽明与巧有出乎规矩之上,如规而不规何?如矩而不矩何?【大结】夫人之于离娄,不称其规矩,称其明也。人之于公输,不称其规矩,称其巧也。则规矩诚为后起之端。然离娄之于人,止能以规矩示之,不能以明示之也。公输之于人,止能以规矩与之,不能以巧与之也。则规矩实为当循之准。不以规矩,何以成方圆哉!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八股文的特点

选题于四书,并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要求模仿圣人的口气和观点展开议论,即所谓“代圣人立言采用排比对偶文字,文体本身集诗、赋、论、策于一体考察的不是一个人对具体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而是一个人的一般智力。(如记忆力,对汉语的驾驭能力)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乡试发榜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状元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七)清朝--科举制度的终结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4、清代的科举制度

(1)考试科目上,增设了制科和翻译科。(2)对作弊的防范措施更加严密。“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句功名误煞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场舞弊手段上海嘉定科举博物馆一粒米迷你四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场舞弊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场舞弊手段:作弊服用鼠须写的“小抄”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科考内容脱离实际的弊端突显,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越来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遏制了人们创造力的发挥。在中国资产阶级兴学校、废科举的压力下,慈禧根据张之洞等人建议,于1905年宣布:“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自此,在我国实行达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从隋朝建立到清末废除,共历时约1300年之久。这项制度为什么会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科举制度有何利弊?讨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宋真宗《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家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四、对科举制度的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1、科举制度与知识阶层的流动

★科举考试向社会全面开放,作为制度本身具有一定的公正性。文人士子不论出身、地位及家产,都可自由报名考试,无须官员举荐,录取与否的唯一依据是考试成绩。不重门第,只重才学,从而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世族垄断选举的特权。(一)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考试制度造就了竞争机制,寒门士子苦读修身,以真才实学科举入仕。汤炎生悬梁苦读图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推动了知识阶层自下而上的社会流动,这种流动在人事上保证了文官体系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刺股苦读图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2、科举制度与教育发展

★科举考试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大大调动了各阶层读书做官的积极性,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民智的开发。

★促进了学校数量的发展。学校教育是应考的主要渠道之一,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密切联系,刺激了官学与私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化和平民化。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尊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3、科举制度与儒家经学

★唐代《五经正义》作为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所遵依的范本,不仅有利于考试内容和评阅标准的统一,而且通过科举考试的价值导向,使教育服务于政治,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北宋以后《四书》地位上升,《四书》与《五经》为官定教科书。科举考试与儒家经学结合,一方面儒家文化凭借科举制度的力量绵延传承,另一方面科举的制度优势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儒家学说的框架内,难以求得更新与发展。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4、科举制度与诗文创作

★唐诗的繁荣与科举制度有着某种因果联系:诗赋取士制度的推行,扩大了诗歌创作队伍,促进了诗歌技巧的讲求;行卷之风有助于文学作品的传播,也有助于文学新人被社会所接受。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古今考试制度比较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不同点:项目隋唐科举考试当今学校考试科目设置偏重文科有文科、理科,设置较合理。考试内容偏重经书、诗赋,比较脱离现实。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考试的根本目的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以巩固统治。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选拔人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唐代的行卷之风为了获得主考官的重视,唐代的举子往往在考试前一年的秋天,把自己最得意的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带到京师,呈送给当时在政治上和社会上有名望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考官推荐。这在当时称为“行卷”。唐朝的行卷之风非常盛行。据记载,王维20岁时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为了考中状元,他拿着自己的行卷投在唐玄宗的弟弟岐王的门下。哪知另一个文人张九皋先他之前已投在太平公主的门下,太平公主比岐王的权势大,她已经答应了张九皋的请求,把状元的名位给他。于是岐王给王维出了一个主意。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一次公主举行的宴会上,岐王叫王维装扮成伶人,在太平公主席前弹奏琵琶,公主听了,赞叹不已。又见王维年轻英俊、风流倜傥、风姿潇洒,心中非常喜欢这个年轻人。岐王趁机把王维推荐给公主,说:“此生非只通音律,至于问学,无出左右。”公主问王维:“子有所为文乎?”王维即献上怀中的诗卷,公主览诵未毕,就大惊道:“这些诗作都是我平素所喜爱的,以为是古人佳作,竟然都出于你之手!”于是急忙命王维换衣,待以上宾之礼。岐王便说王维希望此次科举考试能中状元,请公主多加关照。公主不假思索就答应了,立即派人把主考官召至府上,告诉他必须以第一名录取王维。王维果然中了第一名进士。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著名诗人白居易也投递过行卷。白居易在考试前曾拿着自己的诗文去求见著名诗人、著作郎顾况。顾况拿起白居易的行卷,看了看封面上的“白居易”三个字,就开玩笑地说:“长安米贵,‘居’亦弗‘易’。”他翻开行卷,卷首是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描写了古原上小草旺盛的生命力,以表现作者生气蓬勃、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决心。对仗浑然天成,语言质朴无华,诗句清新优美。顾况十分欣赏,不禁脱口称赞:“道得个语,‘居’亦‘易’。”顾况便为白居易广为宣传,白居易很快就名满京城。白居易对此深有感触,他在一首诗中感叹道:袖里新诗十余首,吟看句句是琼琚。如何持此将干谒,不及公卿一字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由于行卷的作用很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