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课件_第1页
202X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课件_第2页
202X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课件_第3页
202X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课件_第4页
202X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高考政治

(北京市专用)考点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五年高考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1.[2018北京文综,41(3),8分,0.64]坭兴陶、宜兴陶、建水陶和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作为传统茶具代表之一的紫砂壶,器型抱朴有虚

静之态,装饰典雅有韵致,加之镌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融诗、书、画、印为一

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从2014年中国APEC峰会,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再

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外事活动中,都能看到紫砂壶的身影。阅读材料,谈谈紫砂壶的文化价值。(8分)答案(8分)紫砂壶作为茶文化的物质载体,其器物之美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展现了中华

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借紫砂之妙可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文化

自信。解析紫砂壶在国际交往中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风采,也成为国际政治、经济交往的媒介,扩大

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由紫砂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用性、艺术性,可见中华文化博大

精深。由紫砂壶的传承可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紫砂壶是中华传统

文化的载体,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展示了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向世界展示了其价

值,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方法技巧用范围界定法巧解文化试题解答文化试题时,我们可以采用范围界定法找出答题角度。

2.[2016北京文综,41(3),8分,0.67]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

“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鲁迅和雨果分别是中国和法国的伟大作家,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

下文为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在“鲁迅对话雨果”中法文化交流活

动中讲话的部分内容。“雨果在他的《悲惨世界》里说:‘只要本世纪三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

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换句话说,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存在愚昧和困苦,和

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鲁迅先生以他高度浓缩的小说、精美绝伦的散文

和浩瀚滚烫的杂文,表达了同样的意愿和同样的意志,正如他那首《无题》绝句所言:‘万家墨

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结合材料,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8分)答案

鲁迅和雨果都关心社会历史的进步,关注下层百姓的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各

自民族精神的代表,也是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巨人。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能增进中

法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两国的文化合作与发展,也有助于增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性,在

中法文化的交流中推动文化创新。解析鲁迅是中华文化的代表,雨果是法国文化的代表,“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

义,其实质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解答本题,首先要结合材料答出鲁迅和雨果在文化上的

共同点,然后结合教材上有关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的知识进行分析。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中法文化交流,增进中法彼此了解,共同促进文化发展,本题有利于

增强学生对发展中国文化强国道路的认同3.[2012北京文综,38(4),6分,0.47]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

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

观、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

度。(6分)答案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

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知识。材料中的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

等各具特色、存在差异,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我国企业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文化多样性。审题技巧本题材料中列举了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时遇到的普遍问题,其实就是在强调如

何破解这些问题,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除了国家要给企业

的发展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外,企业也必须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即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了解东道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加强与当地民众的文化交流、沟通,跨越文

化差异的障碍,与当地民众建立良好的关系,为自身的发展创造外部环境。4.(2019课标Ⅱ,19,4分)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

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

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

启示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答案

A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

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关注文化遗产、具备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说法错误。题干没有涉及文化相互融合问题,排除

④。①②正确切题。本题选A。命题点评

关注社会生活,提升核心素养本题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为话题,情境的创设没有回避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有利

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进而关注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的能力。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渗透了对科学精神的考查,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5.(2019天津文综,8,4分)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自2008年起开设中文课程,目前选修人

数已拓展至11个班。2019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该校学生,勉励他们为增进中美人民友

谊作出贡献。此前,该校学生用中文写信给习近平,表示他们喜爱中国的语言文字、音乐和美

食,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参观访问。这说明

()A.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B.中华文化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D.教育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答案

D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考点中的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的知识,主要考

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从价值观念看

主要是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美国某高中开设中文课程,该校学生用中文给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写信,习近平复信勉励他们

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出贡献,这说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D正确切题。B中“引领力”说法错误,排除。A、C与题意无关。故选D。审题指导

紧扣“题眼”准确解题抓准“题眼”是提高解题正确率、提高解题效率的关键所在。本题的“题眼”隐含在情境

材料之中,即“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自2008年起开设中文课程,目前选修人数已拓展

至11个班”,直指“教育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题肢。6.(2019浙江4月选考,24,2分)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

姓家,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体验国粹之美、非遗之妙、民乐之雅。由此可见,现代传媒

(

)①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②有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③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④可以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借鉴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

C材料表明,现代传媒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①④

不符合材料信息。现代传媒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

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②③正确。应选C。7.(2018课标Ⅰ,19,4分)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

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

“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

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D本题考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文化的价值取决于能否对经济社会发展起推动作

用,排除①。材料中既有传统文化类词汇,又有新时代词汇,②概括片面,排除。通过传统文化

与新词汇,可见文化传播内容的发展,通过网购、高铁等传播途径,可见文化传播形式的发展,

故③正确。中国科技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高铁”“支付宝”等对世界的

影响力,故④正确。8.(2018课标Ⅱ,20,4分)截至2016年底,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

个,中医药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转型升级②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影响③创新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④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

经验。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发展中医药上升

为国家战略。据此完成下题。答案

C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我国把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且与

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合作协议,并将中医药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这会扩大中医药文

化的世界影响力,也有利于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故②④正确。中医药走向世界

体现不出价值导向,故③排除。中医药走向世界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过程,文化传播不一定能

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转型升级,故①排除。故选C。疑难突破抓住题干主旨解题国家向世界推广中医药文化带来的积极意义主要可从两方面理解:对中国而言,有利于扩大中

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从世界范围看,有利于其他国家对中医药文化的借鉴与学习,满

足其文化需求。9.(2017课标Ⅱ,19,4分)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

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

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④规定着各自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C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①错误,红色文化内含的核心价值观是推动

我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但在俄罗斯却不同。②正确,两国的红色文化是满足两国民众文

化需求的重要资源,中俄两国正兴起的红色旅游热正说明了这一点。③正确,中俄两国的红色

文化同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化,当然有共同的精神内涵,但由于国情和历史条件的不同,两国红

色文化又各具鲜明特色。④错误,红色文化可以影响但不能规定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

性。审题方法审题中巧用有效信息与知识相对应的方法

10.(2015天津文综,11,4分)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

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

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

C由材料可知,网络语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丰富了汉语言文化,促进了文化传播,

①④正确切题。②与材料无关。③表述错误。应选C。11.[2017课标Ⅲ,38(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材料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

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

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

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

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材料二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

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000

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

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

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

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10分)答案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铁路“走出去”,提高了中国制造

的知名度,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扩大了中外人员交往,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

外国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与传播。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文化传播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

关系。中国铁路“走出去”涉及商业贸易和相关人员的交往,而商业贸易和相关人员的交往

都属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所以中国铁路“走出去”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向外传播的过

程。其次要立足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两条途径来分析具体意义。商业贸易可以促进文化传

播,关键是通过商品的输出可以带动文化的输出,通过商品这一物质载体可以展示中华文化,让

别人了解中华文化。通过人员交往,可以促进交往人员对双方文化的了解。中国铁路“走出

去”步伐不断加快,可以让中华文化伴随商业贸易等途径,不断向外传播,从而推动中华文化走

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规律总结分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意义时应该把握的几个角度

12.(2017课标Ⅲ,19,4分)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

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组

教师专用题组答案

A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以及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革命文化属于中华民族,具有

民族性;受到他国的欢迎,体现了文化的世界性,故①正确。反映革命文化的优秀作品,引发强

烈的反响,可见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故②正确。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社会实践

中形成的;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文化传播,但是不能形成特定的文化内涵,排除③。革命文化以其

自身的先进性而具有价值,大众传媒只是扩大了文化的影响力而已,排除④。误区警示判断文化是否具有价值,不能只看其传播范围和影响度,关键要看其是否对社会发

展与个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能够顺应时代变迁,对社会和个人发展起积极的

推动作用,该文化就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如果阻碍社会与个人的发展,该文化就具有消极作

用。13.(2016江苏单科,23,2分)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

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答案

D本题考查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A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材料强调的是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流、借鉴,排除A。不能说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中

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B说法错误。实践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C说法错误。故选D。审题方法要把教材上的知识点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对接,准确理解知识点的含义,从而

区别不同的选项。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是指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

界的是指文化的个性与共性。14.(2015课标Ⅱ,20,4分,0.201)2015年1月,由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

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播出,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

收视率的新高。《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③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D题干内容强调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对韩国民众的影响,故③④切题,答案选D。①

夸大了《超级中国》在中韩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排除。《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并不意味着

韩国民众对当代中国文化“广泛”认同,排除②。疑难突破本题是2015年课标Ⅱ卷难度较大的一道选择题,出错原因是学生没有准确认识

《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的作用。《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有利于促进中韩之间的文化交

流,但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的事件必须是在中韩文化交流中具有标志性影

响的事件,《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明显起不到这样的作用,故排除①。15.(2015山东文综,31,4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日益增加,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馆

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了大型数字化产品——《中华经

典古籍库》,为读者查阅古籍、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

()A.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B.史书典籍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C.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D.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答案

D科学技术发展不能决定文化的性质,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故A、B

错误。题干是指传统文化的传承,没有涉及传统文化内涵的改变,故C与题干无关。本题应选

D。16.(2015福建文综,28,4分)小王为撰写《大众传媒与现代公民素养》的论文,在图书馆查到了

下面四篇文章。从篇名判断,最符合论文主题的是

()A.现代社会互联网传播特点探究B.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研究C.网络背景下高中生形象的塑造D.2014年央视收视率的调查分析答案

C本题考查文化生活中的大众传媒和现代公民素养的关系。A只讲了大众传媒,B只

讲了文化传播手段,D只讲了大众传媒,均排除。C正确且符合题意。17.(2014课标Ⅰ,19,4分,0.668)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

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

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

为两国文化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完成

下题。答案

C考点定位: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中法文化交流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①中

“达到了相互融合”不符合题干指向。中法两国国情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排除④。文化

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③是中法文化交流能促进各自文化繁荣的原因,故选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

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

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

谐。完成下题。18.(2014课标Ⅱ,19,4分,0.651)《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考点定位:文化传播。中华餐饮文化博大精深,从材料中“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

道、家乡的味道”可知其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通过电视媒介的传播,提升了其魅力和影响

力,①③正确;中华餐饮文化并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②错误;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并

没有因现代传媒而丰富和扩展,④错误。疑难突破解答本题,一要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

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二要正确认识现代传媒与中华餐饮文化的关系,现代传媒可以更好地展

示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可以促进中华餐饮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但并没有丰富和扩展中华餐饮

文化的内涵。19.(2012课标全国,21,4分)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

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B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特征等知识。材料强调在澳门,多种文化并

存,但没有涉及何种文化为主、何种文化为辅,①④符合题意,排除③。地理环境是文化的影响

因素,而非决定因素,②观点错误。故选B。20.[2017江苏单科,37(1),6分]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传统社区是一种“熟人社会”,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血缘、地缘、感情为纽带,身边都是亲人、熟人,人情交往密切。随着社会

变迁和生活节奏加快,社区已近乎一个“陌生人社会”,个人权利得到更多尊重的同时,人与人

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分明,居民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助和互动,甚至出现“对门不相识”的状

况。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共享已逐渐成为时代潮流,这为建设新型“熟人社区”提供了新思

路。社区通过建设“云平台”,公示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社区业务办理流程、活动通知等,实

现信息共享。此外,还在“云平台”上专设“邻里互助”“邻里商圈”等专栏,使玩具、图书

等闲置物品顺利置换,实现物品共享;私人厨房、书房、车位临时出借,实现空间共享。基层党

组织、居委会还通过“云平台”与居民加强互动交流,实现共同治理……共享、共治使得

“邻里之间不再陌生”成为可能。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从经济、文化角度看,“共享”会给社区带来哪些改变?(6分)答案从经济上看,“共享”将促进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使社区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从文化

上看,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促进社区的文化交流和精神文

明建设。解析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市场经济基本原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等知

识。设问要求从经济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共享”带来的改变,属于意义类非选择题。从经

济上看,“共享”可以让社区居民通过“云平台”上的“邻里商圈”专栏实现闲置物品顺利

置换,从而合理利用资源,这种绿色消费的做法将促进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文化上看,社

区建设“云平台”是在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审题方法运用分解法审题1.用分解法审设问。就是把大的设问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要求。比如把本题设问分解为:

“共享”给社区带来的经济上的改变,“共享”给社区带来的文化上的改变。2.用分解法审材料。就是把材料分成具体的层次加以分析运用。21.[2013课标Ⅱ,39(3),4分,0.446]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材料一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

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大量

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

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材料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

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

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

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

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

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

提两条建议。(4分)答案在国外举办敦煌莫高窟艺术展览和主题艺术节;扩大含有敦煌莫高窟文化元素的商品

出口;开展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合作。(每项2分,答出任意两项可得满分4分。其他

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为建议类题型,答案开放性较强。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注意限

定条件,其限定条件为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第二,注意另提两条建议即

可,不可画蛇添足,应围绕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的角度去提建议。考点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1.(2019北京文综,24,4分)“刀把楼、北京结、天梯、鹰飞倒仰……”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

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是明代长城最险段之一。箭扣长城的

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下列选项正确

的是

()①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②“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③文化具有继承性,“箭扣之美”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④文化需要发展,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A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与社会作用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

箭扣长城的开发为依托考查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从价值观念看有利于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长城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信息,①正确。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

传统景区,这说明“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②正确。文化有无价

值取决于能否对经济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而不是取决于时间的长短,③错误。文化需要发展,

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的方式有多种,不是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④错

误。知识拓展

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一种关系,它包含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方面存在着能够满足一种文化需要的客体,

另一方面存在着某种具有文化需要的主体。当一定的主体发现了能够满足自己文化需要的

对象,并通过某种方式占有这种对象时,就出现了文化价值关系。文化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发

展和个人成长起促进作用。2.(2016北京文综,25,4分,0.97)“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

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幅古旧的画卷,

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

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②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C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知识。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属于公益性文化事

业,文物保护部门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①错误,②正确。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利于传

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③正确。④夸大了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的作用,应排

除。核心素养科学精神通过题中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要求学生理性分析生活中的文化

现象,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2015北京文综,26,4分,0.95)蟠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

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

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C.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答案

C

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说明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

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C正确。A说法错误;B错误,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D错

误,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x4.(2014北京文综,24,4分,0.97)数间民居、一湾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以丰子恺

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

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这说明传统美德

()

A.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B.必须按照原有的涵义理解C.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D.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答案

D考点定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美德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说明传统美德仍具

有巨大的时代价值,D正确。丰子恺漫画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出现,是在以新的方式传播,A错

误。传统美德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B错误。不同时代传统美德的社会背景不同,C错误。

应选D。关键点拨准确把握题干主旨是解题的关键,题面中艺术之美与道德之美相得益彰,流水、青松、老人、稚子等一系列意象组成的画面朴素祥和、意境辽阔,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

悌友善等中华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这反映出中华传统美德生生不息、代代相

传,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5.(2013北京文综,25,4分,0.89)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

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答案

B考点定位: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的基本功能没有发生变化,A表述错误。将

“京西太平鼓”纳入学校教育是在发挥教育的功能,故B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

动力,C错误。题干主旨是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D为文化交流融合,不符合题意。知识拓展太平鼓是一种老百姓自娱自乐、集体传承、集体发展的传统舞蹈,具有广泛的群

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流传,清初,京城内外太平鼓极为盛行。20

06年5月20日,北京市门头沟区申报的“京西太平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6.(2011北京文综,24,4分,0.26)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

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

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D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①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说法不

正确。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

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

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纽带。③④正确,故选D。试题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有近60%的考生选择了B项,即①④组合。④是正确的,①是错误的。这60%的考生之所以错选了①,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把握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

二者的关系。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它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多个方面。传

统文化中既有积极向上的内容,也存在落后的东西。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民

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民族精

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特

有的精神品质。大量考生错选①的主要原因是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不准确,没有理解到民族精

神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颠倒了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7.(2011北京文综,25,4分,0.85)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

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

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答案

B文化创新,不仅表现在思想、理论的发展上,也表现在文学艺术形式的变迁中。题

干强调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未涉及文化的竞争,A不符合题意。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关键,C

错误。D与题意无关。故选B。x解题关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与“中国戏曲的表演

形式”的有机融合有助于文艺创作的成功。B项“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

准确表达了本题主旨,入选。8.(2018课标Ⅰ,20,4分)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

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

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

文化意义在于

()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答案

D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医药产业推动了中医药文化

的发展与传播,③正确。中医药产业实现了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故④正确。中医药

产业没有改变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排除①。②夸大了中医药产业的意义,排除。知识拓展

认识文化创造性转化“转化”是在已有基础上做出顺应时代的变革与完善。“创造性”则是在前人没有的条件

下从无到有的新创新建。文化创造性转化就是要立足时代发展需求,创造条件,给传统文化融

入时代元素,促进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完善,发挥其时代价值。9.(2018江苏单科,22,2分)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

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

“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

()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答案

D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作用。笙体现了传统文化,承载着美学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

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故D正确切题。材料没有涉及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排除A。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排除B。C不符合题意。10.(2017课标Ⅰ,19,4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

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

“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本题考查科技创新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文化自信等知识。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①说法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会使文化产

品、文化产业、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③说法错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

创新,为我国文化发展、传播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②正确切题。科技属于文化,当代中国科

技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巨大的科技成就增强了我国的科技自信和文化自信,④正确切

题。故选C。误区警示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有利于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文化发展上的差距,但缩小

文化发展上的差距不等于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因为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不了解以上内容易错选D。11.(2016课标Ⅰ,19,4分)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

磅礴豪迈,却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

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

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A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故③说法

错误。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但不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

前提,故④说法错误。①②切题,答案选A。12.(2015江苏单科,20,2分)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

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

(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答案

B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故A错。题干强调的是推广文化传统教育

的原因,C、D项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联系。B切题,答案选B。x13.[2019课标Ⅰ,40(1)(3),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

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

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

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

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

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

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

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

村一面”。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

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

加以评析。(10分)(2)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6分)答案

(1)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变化发展。传统村落具

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生存和发展面临

困难;顺应时代要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创造性的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就能焕发出

新的生机和活力。(2)利用传统村落品牌,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开发特色手工艺产品,传承传统技艺。修缮古民

居、古建筑,完善基础设施,增强传统村落吸引力。开展民俗节庆、寻根问祖活动,传承历史文

化。解析(1)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

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以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为依托考

查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从价值观念看有利于培养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本问属于观点评析类试题,要运用全面的观点分析。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是

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文化也会变化发展。从第二个自然段给定

的信息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该

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第一个自然段和第三个自然段提供的信息来看,传统村落属于传

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因此,如果能够顺应时代要求和人们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对传统村落进行创造性的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这

一方面来看,该观点有不合理之处。(2)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保护、传承

和利用好传统村落为依托考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从价值观念看有利于培养学

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本问属于开放性探究类试题,要求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此类试题答案具有开放性,考生要注意从保护传统村落、利用传统村落的角度作答。例如,从保护传统村落角度,

可以答通过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答通过修缮古民居、古建

筑等增强传统村落吸引力;从利用传统村落角度,可以答通过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开发传统手工

艺产品来传承传统技艺。方法技巧“三步法”解答评析类试题评析类试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或某个观点,然后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评

析某一观点或某一现象。此类题可分三步进行解答:第一步,判断表态(是什么)——对题目中说的事或观点作出是好还是坏,是对还是错的评价。

要简明准确,辩证全面。也可以边分析边表明态度。第二步,阐述道理(为什么)——说明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

性,以及不做这件事、不持这种观点的危害性。要全面完整、一分为二;肯定合理的地方并分

析为什么合理,指出不合理的地方并分析为什么不合理,或者具体说明其在什么条件下是正确

的,在什么条件下是不正确的。尽量把每个层次都分析到,论据要充分。第三步,明确做法(怎么办)——在辨别分析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提出对

策、措施、方法、建议或指出这种观点错误或正确的实质,对于条件不全的要附加条件或补

充不足。也就是要能肯定合理的、否定不合理的、补充漏掉的。14.[2019江苏单科,34(1),6分]皮影、剪纸、微雕……曾几何时,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是乡村社

会中人们的娱乐方式,而且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它们受到的关

注越来越少,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对此,有人心怀忧虑,呼吁要对其进行扶持和保护。但是

也有人认为,社会已经变化,该消亡的会消亡,该新生的会新生,没有必要人为地去拯救。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皮影等传统手工艺的价值。(6分)答案皮影等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文化,可以给人们提供精神享受;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

有丰富深刻的内涵;文化多样性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多样性、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主要考查学生获取

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从价值

观念看主要是培养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是乡村社会中人们的娱乐方式,而且成为日常生活

的一部分”可知,皮影等传统手工艺是传统文化。因此解答本题可以从文化的作用、传统文

化的作用、文化多样性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15.(2018课标Ⅲ,19,4分)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

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

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

文化的传承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组

教师专用题组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等知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

创新的目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是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的,①说法错误。现代传播手段

的运用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但其不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④说法错误。②③均是对

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故选C。16.(2017江苏单科,20,2分)2016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此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

乎其微,意义不大”。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A.文化平等文化差异文化交融B.文化影响文化传承文化自信C.文化借鉴文化包容文化繁荣D.文化传播文化市场文化自觉答案

B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等知识。材料中

“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的观点是错误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优秀

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利于扩

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故选B。A中的文化差异、C中

的文化包容、D中的文化市场均与题意无关。17.(2016天津文综,11,4分)在中国文字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

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

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A.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B.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C.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答案

B阅读题干可知,由于4D电影技术的应用,人们对甲骨文的认识更具体、更形象、更

生动,这表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B正确。经济决定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是

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故A错误。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故C错误。题干没有涉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故D与题干无关。18.(2016江苏单科,22,2分)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

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

()A.鲜明的民族性B.相对的稳定性C.时代的先进性D.强大的包容性答案

B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

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材料中“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

和谐”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正确。鲜明的民族性是指文化具有民族特色、民

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时代的先进性是指文化需要不断地创新,强大的包容性是指文化的求同存

异、兼收并蓄,A、C、D均与题意不符。19.(2016江苏单科,24,2分)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

约、家风祖训当中。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

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

()①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③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④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D本题考查文化生活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①说法错误,精神力量不能决定社会的

发展。②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诚信建设。③④正确阐释了优秀的村规

民约、家风祖训的作用与价值。故选D。20.(2016课标Ⅱ,19,4分)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

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

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D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题干没有涉及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故①

与题干无关。我国现代杂技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艺术元素的继承,因为文化继承是文化

发展的必要前提,故②观点错误。我国杂技艺术的发展做到了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现代艺术

手段和展现民族特色的有机统一,故③④正确。应选D。疑难突破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

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能抛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空谈文化发展。21.(2015广东文综,32,4分)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

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始终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

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透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

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是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A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非创新,排除②。④与

材料无直接关联。故选A。22.(2018天津文综,1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德化瓷素以“宛似象牙、光色如绢”的独特品质著称于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制作

既保持了传统刻花和印花工艺,又在工艺和设计方面不断有新的提高和拓展,成为世界公认的

艺术精品。宋元以来,德化瓷销往海外。这些瓷品有为日本、东南亚地区生产的观音像等佛

教用品,有销往阿拉伯地区的带有阿拉伯纹饰的釉外云彩大盘。精美的德化瓷长期畅销海外,

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德化瓷畅销海外的原因。(9分)答案(9分)①德化瓷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富有中华文化的内涵。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德化瓷适应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文化需求)。③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传统文化及其特点。由德化瓷的独特品质,可见其独特性;由德化瓷是

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可见其民族性。由“为日本、东南亚地区生产……用品”“销往阿拉

伯地区的带有阿拉伯纹饰……大盘”,可见德化瓷适应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由德化瓷在工

艺和设计方面不断有新的提高和拓展,可见文化的继承与创新。23.[2016课标Ⅲ,39(2),10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

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

——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

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

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

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

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

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

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

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

者的责任。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10

分)答案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3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3

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启示,其问题的实质是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材料,从在实践的基

础上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等方面谈启示即可。24.[2016天津文综,14(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守望相助、邻里相恤,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邻里往来减

少,关系趋于淡漠。12年前,因为一位小学生的倡议,青岛市海伦路街道试办了第一届“邻居

节”,之后在市北区全面推广,今年扩至全市。12年来,这个百姓自己的节日从小到大,活动形

式从大众化的自娱自乐拓展到邻里友爱互助和各类志愿服务,密切了居民间的情感联系,促进

了“亲人善邻、和睦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的建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

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请列举一项优良家风,

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传承该家风的两点意义。(5分)答案答案示例一孝老爱亲:①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有利于促进家庭、社会

的和谐。答案示例二诚实守信:①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

康发展。(如果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只要任意列举一项优良家风,并说明传承该家风的两点意义

即可。优良家风可以从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等方面列举,意义要与所

列举的优良家风相一致。25.[2015课标Ⅰ,39(3),4分,0.337]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

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

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

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

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

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

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

的智慧和经验……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4分)答案在保持原有村落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2分)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传承,

使其转化为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2分)解析本题属于措施类非选择题,考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记住乡愁”是要传承优秀传统

文化。本题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正确对

待传统文化等方面写出具体建议。26.(2015天津文综,14,15分)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

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

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

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

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材料二近日,江西省婺源县一座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大型清代古民居被某古玩商千里大挪

移到广西复原重建。对这种古建筑千里“搬家”现象,有人认为,在地方财政无法支撑巨额维

护费用的情况下,异地搬迁不失为一种保护方式;有人认为,古建筑离开了原先的地理环境和文

化土壤,会消解它本身蕴含的文化,是一种破坏。(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2)对这种古建筑“搬家”,请用所学知识给出支持或反对的两点理由。(要求两点理由不能出

自“思想政治”的同一必修课程)(6分)答案(1)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传承不断,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

命力。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④春节的生命力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2)答案示例一支持。理由:①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搬家”是对古建筑进

行保护的一种方式,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融、创新。②

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年久失修与缺乏维修费用的矛盾,这种“搬家”解决了维修费

用缺乏的问题。③这种古建筑“搬家”的方式有利于发挥民间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弥补

财政不足的缺憾。答案示例二反对。理由: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种“搬家”会淡化古建筑的文化特色。②

部分不能离开整体,古建筑不能离开它的环境。解析

(1)本问属于认识类非选择题。对于本问一般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组

织答案: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为什么——传统文化的特征;怎么样——如何

对待传统文化。结合材料依次作答即可。(2)该设问没有给出知识模块,但要求用不同的必修课程知识作答。首先要回答支持或反对,然

后给出理由。理由要从所给的材料中找关键信息。例如:看到“古建筑”,可联系《文化生

活》中传统文化的知识,也可联系文化的民族性;看到“地方财政”,可联系《经济生活》中财

政的知识;看到“原先的地理环境”,可联系《生活与哲学》中联系的知识;等。总之,理由要

与观点相一致。27.[2015重庆文综,14(2),12分]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参战国。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消灭并牵

制了日本侵略者大量兵力,不仅保卫了国家,而且为二战的最终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

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2014年,我国通过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

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举行隆重纪念活动,以此铭记一切为国家、为民

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运用

《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个人应如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12分)答案①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感受历史上和平文化的熏陶,并立足传统,继承、吸收中外爱好

和平的优良传统,确立热爱和平的价值观念。②个人积极组织或参与各种反对侵略、维护和平的文化活动,倡导、传播和平文化与理念,抵

制军国主义、霸权主义等腐朽落后的思潮。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属于措施

类非选择题,答题主体是个人。该设问范围较大,应从感受文化的熏陶、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弘扬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传播优秀文化等角度,分别写出

具体措施。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