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定教以考审学-玄武区初三化学期末质量分析_第1页
以标定教以考审学-玄武区初三化学期末质量分析_第2页
以标定教以考审学-玄武区初三化学期末质量分析_第3页
以标定教以考审学-玄武区初三化学期末质量分析_第4页
以标定教以考审学-玄武区初三化学期末质量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标定教以考审学--玄武区初三化学期末质量分析以标定教以考审学

--玄武区2014届初三化学期末质量分析

一、试卷特点本次化学模拟试卷立足于教材,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学科说明》为依据,紧扣《南京市初中化学教学建议》和《课程标准的教学解析和实施建议》,以适应2014年中考改革要求。一、试卷特点试卷中注意重点知识的题量和稳定的题型,知识覆盖全面,即注重课标中各个层次教学内容的同时,并突出了较高层次教学内容的考查;即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既体现了考试的重点与教学重点的统一,又有利于促进发展学生较高层次能力的导向作用,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的发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二、试题得分情况人数均分及格率差分率优分率标准差玄武区

34585982.01%4.11%44.25%12.89三、各题得分率1.卷Ⅰ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得分率0.920.960.760.920.950.950.970.90.780.31题号1112131415卷Ⅰ得分率0.860.400.640.390.450.74三、各题得分率2.卷Ⅱ非选择题题号16(1)16(2)16(3)1617(1)17(2)171819(1)19(2)19得分率0.920.830.840.850.480.690.620.950.960.670.73题号20(1)(2)20(3)20(4)(5)2021(1)(2)①21(2)②21(3)①②21(3)③2122(1)(2)22(3)(4)得分率0.650.850.860.780.50.820.630.650.640.700.51题号22(5)22卷Ⅱ总分

得分率0.060.530.730.736

四、典型错误分析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答案:A此题得分率为76%典型错误:D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搞混淆了四、典型错误分析9.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A.硝酸铵B.食盐C.生石灰D.蔗糖答案:C此题得分率为78%典型错误:A溶解时吸热、放热和反应放热没记牢。四、典型错误分析10.高温加热碳酸钙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现高温加热10g碳酸钙,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此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A.4.4克B.2克C.2.4克D.4克答案:B此题得分率为31%典型错误:A把10g碳酸钙当作完全反应了。四、典型错误分析1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t1℃时,乙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B.t2℃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C.将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都有晶体析出答案:C此题得分率为40%典型错误:多选了A四、典型错误分析13.现代科技证明,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下列关于白藜芦醇(C14H12O3)的说法正确的是A.白藜芦醇由是由1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B.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4:12:3C.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D.白藜芦醇中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3.7%答案:CD此题得分率为64%典型错误:A少选了C或D,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不过关。四、典型错误分析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答案:AB此题得分率为39%典型错误:漏选A或B多选了D四、典型错误分析15.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①~④未知数据计算正确的是A.①为7B.②为4C.③为3.75D.④为16.25答案:C此题得分率为45%四、典型错误分析16.此题总得分率为85%典型错误:(1)两种仪器写反了。仪器名称写错。(2)化学方程式①配平错②气体箭头少打③字母书写不规范,大小写角标错。发生装置后多写了收集装置。(3)收集装置前多写了发生装置或只写了发生装置。“熄”字错,错写成复燃。写错格子,其中一行不会写,下面的答案错位。四、典型错误分析19.此题总得分率为73%典型错误:(1)石油写成汽油、甲烷、石墨等(2)化学变化写成物理变化(3)少写A或少写D(4)化学方程式错,把物质C看成了物质“碳”等(5)由于没有配平化学方程式写成1:8四、典型错误分析20.此题总得分率为78%典型错误:(1)化学方程式错:气体箭头不打,未配平,反应物写成H2O2,生成物写成H2O等。(2)写成变红,变白,褪色等。(3)条件写成△或燃烧,生成物写成Fe2O3,爆炸,防止砸坏、炸烈等。(4)混合物,纯净物分不清,写成AD、ABC、CD等。四、典型错误分析21.典型错误:此题总得分率为64%(1)选错的人不在少数(2)选对②后理由的典型错课有:硝酸铜化学式写错;硝酸银、硝酸铜等写成“销酸X”;活动性顺序写错;文字表述不清楚,不准确或词不达意;反应写成“反映”;把②写成B;写的不是酸而是盐溶液,如硫酸铜,氯化铝等;只写酸一个字;写盐酸、硫酸的化学式错误,错写成硝酸;把锌写成了铁、镁或铝等;元素符号写错。四、典型错误分析(3)①写排尽空气,排尽氧气,作保护气扣一半分。只写防止爆炸不给分。②反应方程式条件错,化学式写错,生成物中多了氮气③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方程式写错的很多,氯化亚铁少写右下角的2,HCl没有配平或反应物生成物写反了,计算过程不带单位,X后面跟g铁的质量分数没写单位,没写100%。四、典型错误分析22.此题总得分率为53%典型错误:(1)除CO2和CO除CO除H2O升温(2)CO有毒,能和血红蛋白反应,含C元素(3)证明CO2,证明是否有CO2生成(4)产生CO用酒精灯点燃(5)少量CO无法还原氧化铁,现象不明显其它气体如氢气也能还原氧化铁CO的量不定量不均、耗能、炸裂再加一个澄清石灰水、生成CO2干扰实验。五、下一阶段教学建议1.注重化学用语复习,落实“双基”2.重视实验操作和探究,挖掘潜力3.改变学生阅读习惯,提高能力4.强化学生答题规范,减少失分5.研究学生心理,强化模似训练,提高效益6.注重概念教学的科学性,提高课堂效率总之,通过本次测试,我们要从中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