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家庭第七课_第1页
中华大家庭第七课_第2页
中华大家庭第七课_第3页
中华大家庭第七课_第4页
中华大家庭第七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中华大家庭第七课东乡族东乡族发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人口数量约为51.4万,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节日。第1页/共44页古风犹存的东乡族刺绣第2页/共44页婚礼上的哈利舞第3页/共44页东乡族手抓羊肉

第4页/共44页东乡族庭院

第5页/共44页东乡族服饰

第6页/共44页

纳西族第7页/共44页纳西族云南省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有纳西族295,464人(2000年人口普查),占纳西族人口的95.5%。除云南外,四川和西藏均有纳西族聚居地,四川有纳西族8,725人,占2.8%,西藏有1,223人,占0.4%;其余省市区均有散居,共有4,065人,占1.3%。纳西族也是昆明市非土著民族中的第一大民族。第8页/共44页纳西族民间舞蹈——打跳纳西族的民间舞蹈“打跳”,纳西语称“咚罗丽”或“纽踔”。“咚罗丽”有“欢乐的跳舞”或“大家来跳舞”等含意。一些地区因其舞时用笛子和葫芦笙伴奏,也称之为“芦笙舞”或“笛子跳”。第9页/共44页纳西族最盛大的节日——“三朵节”第10页/共44页纳西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呢?纳西族传统节日有“正月农具会(棒棒会)”、“三月龙王庙”会(现为物资交流会)和“七月骡马会”。此外,还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等。第11页/共44页纳西族的独有宗教信仰——东巴教东巴教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纳西族所普遍信奉。东巴教属原始多神教,主要有祖先崇拜、鬼神崇拜、自然崇拜。宗教活动形式有祭天、丧葬仪式、驱鬼、禳灾、卜封等。东巴经是东巴教的主要经书。第12页/共44页纳西族的鹰猎文化纳西族是生活在滇西北横断山脉中的少数民族,由于偏远和早期的相对封闭,时至今日它从建筑,文字,人文地理等诸多民族文化方面给世人乃至世界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作为游牧民族的后裔,狩猎活动也属于日常生活,所以鹰猎在这里以传统,古老的方式流传下来。

第13页/共44页景颇族简介景颇族有自已的语言,使用景颇文和新创载瓦文。“目脑纵歌”是景颇族一年一度的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第14页/共44页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数量约为13.2万,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第15页/共44页景颇人文字

第16页/共44页第17页/共44页第18页/共44页第19页/共44页景颇族的男子舞蹈——刀舞第20页/共44页目瑙纵歌目瑙纵歌又称“总戈”,意为“欢聚歌舞”,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聚居区,是景颇族最为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历史上,举凡出征、凯旋、五谷丰登、婚丧嫁娶、喜迎嘉宾,景颇族都要举行目瑙纵歌这一喜庆活动。目前,陇川县是目前国内景颇族人口最多、目瑙纵歌传承最为完整规范、最具景颇族代表性的地区。第21页/共44页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数量约为16.1万,主要从事畜(xv)牧业,兼(jian)营农业。第22页/共44页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掉罗勃左节等节日。过节时,男女均着新衣,并以茶水、油果等互相招待。柯尔克孜族中最受重视的人生礼仪有诞生礼、摇篮礼、满月礼、割礼、丧葬和婚礼。第23页/共44页第24页/共44页柯尔克孜族双人舞

第25页/共44页壁挂,是柯尔克孜族家庭的一种必备的装饰,也是一种民族手工艺品。形状多为长方形,有大有小,一般宽壁挂约1.2米至3米,长约1.2米到2.5米之间。壁挂多用紫红色或大红色的平绒做底面,黑色平绒做边,在下沿的边芯相接处,吊坠有金黄色丝穗。除壁挂中心的整体图案外,在左右和下方的宽阔黑绒边上,则是妇女们用双手以刺绣、贴绣、扎绣和镶坠等方法,构制出一层层结构严谨、色彩对比强烈、纹样优美的图案。这些图案,主要表现为:变形的山峰、飞溅的水花、翻腾的云浪、飘香的花卉、绿茵的牧草和卷曲的枝蔓等等第26页/共44页柯尔克孜族的服饰文化第27页/共44页柯尔克孜族节日——马奶节第28页/共44页柯尔克孜族弓拉弦鸣乐器——克雅可第29页/共44页柯尔克孜族逐水草而居的民居建筑第30页/共44页土族

土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大约接近20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和乐都县,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还有2万多人聚居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兰州市永登县、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等地区。其中青海省境内的土族约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85%。第31页/共44页第32页/共44页土族的青稞酒

第33页/共44页土族刺绣

第34页/共44页土族的房屋建筑

第35页/共44页第36页/共44页酥油灯

第37页/共44页土族特色民俗——波波会土族波波会是土族一项传统的民间活动,每逢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日子,青海互助县的许多土族乡村都要举行“波波会”,是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俗节日活动中一部分。

第38页/共44页土族服饰的标志:彩虹袖彩虹袖是土族传统服饰中最典型的标志之一,其主要流行于互助县,互助县也因此赢得了“彩虹之乡”的美誉,也成为众多少数民族服装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第39页/共44页我们讲了几个族?东乡族1纳西族2景颇族3柯尔克孜族4土族5第40页/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