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史第2章第3节_第1页
中西文化史第2章第3节_第2页
中西文化史第2章第3节_第3页
中西文化史第2章第3节_第4页
中西文化史第2章第3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文化史授课教师李德芳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二章

古代西方文化的传承与演进第一节

古代希腊文化第二节

古罗马文化第三节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第三节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一、基督教的早期发展二、基督教与西欧封建社会一、基督教的早期发展(一)基督教的“两希”传统1.律法主义的犹太教

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由于长期处于异族的统治之下,产生了浓厚的不幸意识。同时,由于反抗无果,犹太人又产生了一种深沉的罪孽意识。

犹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又称蓝帽回回,是在公元前2000年西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希伯来人中产生的。犹太教的主要诫命与教义,来自托拉(托辣),即圣经的前五卷书。又称律法书或《摩西五经》。

西方文明基本上是由两个亚文化构成的,一是希腊传统,一是希伯莱传统。罗马帝国先后吞并了希腊和中东,这两种文化被纳入到一个社会中了。

犹太人的大致生活区域希伯来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希伯来文化对基督教的影响

a、圣教历史

b、罪感文化

c、选民意识摩西十诫基督教对希伯来文化的扬弃a、民族宗教-普世宗教b、末世论-救赎论c、地上天国-属灵天国d、外在律法-内心信仰2.耶稣与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初,一个犹太教的支派把加利利的拿撒勒人耶稣认作基督,他们在与正统派的斗争中逐渐脱离犹太教,形成了基督教的雏形。耶稣讲道3.基督教与犹太教

圣保罗被钉十字架外邦人的使徒:圣保罗从“末世论”到“救赎说”的发展,是基督教最终摆脱犹太教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世界性宗教的重大标志。具有社会解放意义的弥赛亚运动被基督教改造为一种灵魂获救的福音,上帝的国也从人间被搬到了天上。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4.基督教与希腊哲学

普罗提诺(浮雕)的新柏拉图主义是联接柏拉图哲学与基督教神学的中介

如果说犹太教为基督教提供了圣教历史的“肉身”,那么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则为基督教提供了唯灵主义的“精神”。这种唯灵主义最初以朴素直观的形式表现在希腊民间神秘祭(奥尔弗斯教)的轮回转世说中,然后在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人的哲学中得到理论上的提炼和表述,并通过斐洛的“隐喻”神学和普罗提诺的神秘主义最终汇入基督教,成为一套严密的、系统化的神学体系。5.“基督教真正的父亲”

亚里山大里亚的斐洛斐洛试图把犹太教的重要经典《创世记》提高到希腊哲学的思辨水平,他构建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道成肉身”——的理论雏形

(二)基督教与罗马帝国1.苦难的历程基督徒被投入狮口

自从尼禄初开先河之后,罗马统治者们就一次又一次地对基督徒进行了极其残酷的迫害活动。到了公元2世纪末叶以后,随着一度辉煌的安东尼王朝时代的结束,更为残暴的罗马统治者们又开始对基督徒展开了新一轮大迫害。女基督徒遭迫害2.基督教的合法化与国教化最后一个迫害基督徒的罗马皇帝戴克里先(284—305年在位)

君士坦丁(313年颁布《米兰敕令》)

公元303年,戴克里先(284—305年在位)因宫廷纵火案对基督徒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镇压。公元4世纪初叶,依靠忠诚的基督徒士兵的支持,君士坦丁在312年成为西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在米兰与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利西尼乌斯共同颁发了一个敕令,即著名的《米兰敕令》(又称《宽容敕令》),标志着基督教在经受了250年的迫害之后,终于在罗马帝国获得了合法地位。米兰赦令“……我们在此前发布的一些意在敦促大家崇敬诸神的敕令已使许多基督教徒陷于危险和苦难之中,其中许多还丧失了性命,……至今不能参加任何正常的公众宗教活动,为此我们本着一向宽大为怀的宗旨,决定对那些不幸的人格外开恩。……我们希望我们的宽容将会使得基督教徒们在他们所崇拜的神前祷告时勿忘为我们的安全和繁荣、为他们自身以及为共和国祈祷。”

尼西亚信经3.基督教与异教文化公元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修更是将基督教正式定为国教,并开始禁止其他宗教进行宗教仪式,基督教开始显现出了“排他”性。公元392年,以德奥菲罗斯主教为首的基督徒纵火焚烧了塞拉皮斯神庙,30多万件的希腊文手稿毁于一旦;狂热的基督徒在这里还杀了古代世界惟一的一位著名的女科学家希帕提娅。这段时期是基督教成长的最佳黄金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原有的罗马神庙被拆毁或改成教堂,奥林匹克运动会被取消……罗马帝国终于变成了基督教帝国。从公元6世纪起,基督教开始迫害犹太教,历次十字军东征基督教徒都把犹太人与穆斯林同样视为敌人。希帕提娅

基督教的合法化以及教产的迅速增长很快就产生了负面效果,一部分基督徒在财富和权力的诱惑下开始堕落,另一些较严肃的基督徒则发起了矫枉过正的修道运动。

把繁华的世俗生活和肉体欲望当作魔鬼的陷阱的观点,驱使许多向往崇高道德境界的基督徒隐遁到人迹罕至的荒野中去苦修,结果就导致了独身、贫穷、禁欲和修道运动的出现。修道运动的创始者是公元3-4世纪的埃及人安东尼,他20岁时因有感于耶稣让财主变卖财产分给穷人的劝勉,弃家到尼罗河畔的德巴意旷野隐修。4.修道运动修道院

西方早期修道运动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当推本尼狄克(约480—550年),公元530年,本尼狄克创建了著名的蒙特·卡西诺修道院,并为该院起草了“本尼狄克教规”。本尼狄克教规共73条。其中规定修行者每日参加体力劳动7小时,读书学习2小时。僧徒除斋戒冥思、孤身修炼、进行传教活动外,还从事耕作、慈善事业及儿童教育工作。后来,还从事土地开垦和学术研究等。因此,本尼狄克派名声大振,影响扩及英国、法国、比利时、奥地利和瑞士等国,在各地建立僧院多达250所。(三)基督教与日尔曼蛮族1.罗马帝国时期的日尔曼人法兰克人(日尔曼人的一支)制造的铁制武器

日耳曼人是一个庞大的部落群。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从北欧迁入中欧。

在罗马共和国后期和罗马帝国创立伊始,日耳曼人就与罗马人在边境发生了磨擦。到了公元1世纪中叶以后,罗马帝国在日耳曼蛮族面前采取守势。2.蛮族大入侵罗马与蛮族的战斗(油画)

4世纪后期(376年),一支日耳曼部落——西哥特人以寻求庇护和为罗马帝国戍边为由,被罗马政府获准渡过多瑙河而进入帝国的境内这些野性未泯的蛮族由于不堪忍受罗马官吏的暴虐统治,很快就掉转枪口,成为多瑙河彼岸的其他日耳曼部落大举进犯罗马帝国的先头部队,从此揭开了蛮族大入侵的序幕。

410年,西哥特人洗劫了罗马城。

455年,以“文化破坏者”而著称的汪达尔人再度攻陷罗马。

476年,蛮族雇佣军首领奥多维克废黜了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罗慕洛,罗马帝国从此灭亡。3.蛮族的皈依日尔曼诸王国(493-526)公元3世纪末叶,在西哥特人居住的地区出现了最初的教会组织。西哥特人、东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和伦巴第人等,都在入侵罗马帝国之前就先后皈依了阿里乌派基督教。在粗俗不堪的日耳曼蛮族王国里,基督教会充当着一个文明教师的角色。

二、基督教与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生活封建社会的金字架式等级结构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封建制,它由“宗主”或“领主”与“封臣”之间的层层分封的金字塔形结构所组成。这种封建关系中,国王名义上拥有封邑的所有权,封臣只具有租借权,但是实际上封臣在封邑中拥有绝对的权力。作为这个封建关系金字塔的地基而支撑着整个塔身的,就是封邑中的农奴。

封建社会的金字架式等级结构西欧中世纪

欧洲自公元500年至公元1500年的一千年间被称为中世纪,这个时期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最为黑暗的时期。由于蛮族的入侵和定居引起了罗马帝国的崩溃,几乎造成当时欧洲文化的完全毁灭。西欧的封建制度便是在这一背景下,由日尔曼、罗马和基督教三种因素互相融合,从罗马灭亡后的废墟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在庄园中劳动的农奴1.封建制与庄园经济欧洲庄园经济庄园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也被称为“小农经济”。

特点:封建主拥有庄园,在庄园中使用农奴、雇佣自由农民进行农业劳动。庄园收成分配:(1)农奴劳动部分完全上缴给主人,主人仅提供给农奴维持生存的必须物品和粮食;(2)雇佣农民的收成则至少一半以上、有时甚至达到8成要交给封建主,一般长期采用上缴农产品的实物地租;(3)在15世纪前后因对金银的需求量加大,慢慢向货币地租转变。

封建主获得地租后,用实物形式向上一级封建主交纳一部分收成,作为对上级的回报。该收成比例并不统一确定,上一级封建主自己规定,一般是一成到三成。同时封建主也要把收成的十分之一(按《圣经》规定的比例)交纳给天主教会,这就是天主教著名的“什一税”。欧洲中世纪庄园土地成分:第一,领主的私有地;第二,农民的份地;第三,供放牧的草地;第四,提供庄园木材的林地。

2.修道院经济中世纪修道院遗址

修道院通过开垦及信徒的捐赠获得了大量土地。教会地产因国王和贵族的捐赠而迅速增加,到公元10世纪时,31%的意大利耕地、35%的德意志耕地、44%的北法耕地为教会所有。修道院拥有大量的地产克莱尔沃修道院(法国)拥有1.5万公顷的林地,西多修道院拥有3240公顷的林地。普鲁姆修道院(德国)有2000个“小庄园”,119个村庄和两个大森林;富尔达修道院有1.5万卡鲁卡特(1卡鲁卡特约合100英亩)的土地;特格西修道院拥有1.2万卡鲁卡特的土地;圣哥尔修道院有16万阿盆忒(1阿盆忒等于0.84—1.28英亩)的土地;罗尔什修道院拥有2000个“小花园”和两个大森林;干德斯海姆修道院则有1.1万卡鲁卡特的土地。

中世纪修道院作为修会的一个部分,特别强调灵魂关怀,教育和救济的作用。修道院建有许多“医院”,是病危者安息的场所;长期以来修道院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机构。

随着基督教在中世纪成为整个西欧社会唯一的宗教信仰,教会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经济方面,教会从穷苦人的精神抚慰所变成了最富裕的庄园主。到了10世纪,修道院已发展成为西欧最大的庄园主,寺院经济基本上控制了整个西欧经济的命脉。3.西欧封建社会的生活状况查理曼在亚琛的皇宫复原模型

(从这位伟大帝王的简陋皇宫,可以想见当时一般人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中世纪的庄园生活并不像后来的浪漫主义者们所描写的那样,充满了田园诗般恬静优美的情调。虽然城堡中的贵族们和教区里的教士们在生活资料方面用不着担忧,拥有吃不尽的粮食、肉类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但是他们的生活条件却十分糟糕。

现代科学家们通过对中世纪人的骨骼进行研究,估算出整个封建时代人们最长的平均寿命不过42岁,而在此期间的某些阶段,如黑暗时代的末期,人们的平均寿命甚至还不足30岁。

(二)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格局1.“十字架”与“宝剑”

查理曼大帝(公元732-814年),神圣罗马帝国和欧洲的缔造者,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他的版图覆盖今天的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各国。公元800年,教皇加冕他为神圣罗马帝国开国皇帝。

查理曼大帝密码:在欧洲各国都有一个流传千年的相同传说:当年查理曼大帝找到了隐藏的尼伯龙根的宝藏,那是当时几乎是欧洲全部的财富。

罗马帝国崩溃以后,西欧社会在长达三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各蛮族王国分而治之的状态下。以罗马天主教会为一方、以日耳曼封建王侯为另一方的教俗之争,构成了西欧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公元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通过《凡尔登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随着查理曼帝国的分裂,西欧社会越来越深地陷入了分散隔绝的封建状态中。

在长达12世纪的西欧封建社会中,教会权与王权之争:最初是教会权从属于王权,继之是教会权凌驾于王权之上,随后是教会权走向衰落和专制王权的崛起。

分裂的查理曼帝国2.十字军东征十字军进入耶路撒冷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伊斯兰世界称为法兰克人入侵,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他们认为是异教徒的国家(地中海东岸)发动了持续近200年的宗教性战争,东正教徒也参加了其中几次十字军。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佩有十字标志,因此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势力对穆斯林统治的西亚地区作占领并建了一些基督教国家,因而也被形象的比喻为“十字架反对弓月”;但也涉及对“基督教异端”、其他异教徒和对其他天主教会及封建领主的“敌对势力”的征服。

战争起因

根据基督教传说,巴勒斯坦是耶稣诞生与升天的地方,他的坟墓就在被视为圣地的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在古代曾是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是希伯来王国的都城,自然也被犹太教徒视为圣地。按照伊斯兰教的说法,真主使者穆罕默德曾于622年7月17日在耶路撒冷乘天马升天,于是那一天被伊斯兰教历定为登霄节,耶路撒冷也成了穆斯林的圣城。近东地区虽在7世纪并入阿拉伯帝国版图内,但阿拉伯人对异教徒则比较宽容,拜占廷和西欧的朝圣者照样可以自由地进入圣地。

11世纪中叶,信奉伊斯兰教的塞尔柱突厥人兴起及其西征使近东局势复杂化。他们控制着几乎整个小亚地区,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而是分成若干独立的总督区,如罗姆、摩苏尔、大马士革、阿勒颇、安条克、特里波里等。

11世纪90年代,塞尔柱突厥人发生内讧,一些伊斯兰清真寺被破坏,但从海路来的朝圣者只要缴纳为数不多的税后仍可去耶路撒冷。然而教皇和教廷却编造出穆斯林侮辱西方朝圣者的消息,煽动宗教对立情绪。

1091年,一支突厥人准备进攻拜占廷首都君士坦丁堡,帝国危在旦夕。走投无路的皇帝阿历克塞一世(1081—1118年)不得不向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求援。拜占廷帝国的困境,终于成为西欧封建主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1088—1099年)在法国的克勒芒宗教大会上号召组织十字军。在会议结束时,他向人们发表了慷慨激昂的煽动性演说。他历数基督教徒在东方的痛苦和突厥人的“暴行”,号召贪婪的领主、好战的骑士、冒险的商人和盲从的农民,拿起武器,到东方去,从异教徒手中夺回主的坟墓。他允诺说,凡是参加远征的人都可以赦免罪过,死后直接升入天堂。与会者群情激奋,乌尔班的演说不时为“阿们!”“阿们!”(希伯来语,意思是唯愿如此)的呼声所打断。宗教感情的冲动,物质利益的诱惑,使西欧许多阶层的人,尽管其目的各异,都投身于该次征服战争之中。

格利哥里七世在位时(1073—1085年)就曾经策划组织十字军东征之事,乌尔班二世任教皇时开始付诸实施。首批十字军于1096年在“穷汉”瓦尔特和“隐士”彼得的率领下从法国出发,这群乌合之众后来与由贵族们率领的十字军主力部队汇合在一起,终于在1099年7月15日攻占耶路撒冷。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结束后,穆斯林又开始威胁和逐渐蚕食西方人设在东方的那些据点和公国。于是基督教世界又组织了一系列不成功的十字军东征(八次)。

十字军远征总体上说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参加者的社会成分繁杂不一,武器装备上极不统一。身裹甲胄的骑士装备的是中等长度的剑和用于刺杀的重标枪。一些骑马或徒步的骑士除剑外,还装备有锤矛或斧子。大部分农民和市民装备的是刀、斧和长矛。十字军采用的是骑士军战术,战斗由骑士骑兵发起,一接战即单个对单个的决斗,协同动作有限。

与十字军作战的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主要兵种是轻骑兵。交战时,他们先用箭击溃十字军的部队,然后将其包围,实施勇猛果敢的攻击,把它们分隔成数个孤立的部分加以歼灭。

十字军远征持续了将近200年,罗马教廷建立世界教会的企图不仅完全落空,而且由于其侵略暴行和本来的罪恶面目,使教会的威信大为下降。十字军所谓要夺回的圣地耶路撒冷,遭到空前的血洗。单在一所寺院里,就有约1万名避难者惨遭屠戮。十字军一个头目写给教皇的信里说,他骑马走过尸体狼藉的地方,血染马腿到膝。寺院、宫殿和民间的金银财物被抢劫一空,许许多多的古代艺术珍品被毁。为了分赃方便,就把金属雕塑熔铸成块件。

法国编年史家维拉杜安写道︰“自世界创始以来,攻陷城市所获的战利品从未有如此之多。”十字军这种强盗行径,充分暴露了其宗教的欺骗性和虚假性。

十字军东征的历史意义(1)十字军东侵在客观上打开了东方贸易的大门,使欧洲的商业、银行和货币经济发生了革命,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造成了有利于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2)东侵还使东西方文化与交流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西方的文艺复兴,阿拉伯数字、代数、航海罗盘、火药和棉纸,都是在十字军东侵时期内传到西欧的。(3)十字军东侵,促进了西方军事学术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如西方人开始学会制造燃烧剂、火药和火器;懂得使用指南针;海军也有新的发展,摇桨战船开始为帆船所取代;轻骑兵的地位与作用得到重视等。

——尽管十字军东征给东方和西欧各国生灵涂炭,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但它们对欧洲文明却有着长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限于它为欧洲基督教各王国的内战找到了一个出口。十字军东征使得欧洲大陆走上了一条世界主义的道路,使欧洲人认识到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3.“阿维农之囚”与罗马教会的衰落政教处突阿维农之囚十四世纪以后,欧洲各国王权得到加强,开展了反对罗马教皇权力的斗争。法王腓力四世因捐税同罗马教廷发生严重冲突,逮捕了教皇卜尼法八世(愤懑而死)。在法王压力下,法国波尔多大主教克列门被选举为教皇,即克列门五世。1308年,腓力四世把教廷从罗马迁往法国阿维农城,以后七任教皇均为法国人,并受法王控制,教皇成为法国国王的驯服工具达70年之久。1377年起教廷才迁回罗马,史称“阿维农之囚”。阿维农城腓力四世(1285—1314)

法国卡佩王朝君主,加强国王的权力,并取得了对教权战争的胜利。

1378年,乌尔班六世则在罗马重新组建枢机主教团,与阿维农的教廷相抗衡。于是,继“阿维农之囚”以后又出现了40年之久的“西方教会大分裂”,这种分裂的局面直到1417年才结束。(三)西欧封建社会的文化状况1.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加洛林时期绘画(将圣经献给秃头查理)油画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格局

无望的现世生活一方面使人们热切地渴望着彼岸的幸福,另一方面也使人们无奈地在苦中取乐。宗教活动成为平淡无味的现实生活中的唯一调味品。在彼此封闭的庄园社会中,修道院和教堂成为人们进行交流和集会的主要场所。那些宗教性的集会活动(包括各种宗教圣事和节庆活动)虽然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和阴郁悲凄的情调,但是在严肃的宗教活动之余往往附带有一些娱乐性的插曲,如演出宗教剧和举行节庆游行等等。天国与人间的这种强烈反差表现在中世纪的一切文化作品中(尤其典型地表现在骑士文学和哥特式建筑中),并且培育了一种置根于基督教特有的“痛苦的极乐”的精神氛围之中的浪漫主义。

2.教会与大学中世纪的大授课(14世纪后半叶手稿)

在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意大利,早在9世纪时就已经出现了一批研究罗马法的专业学校。11世纪在意大利的波伦那产生了西欧第一个由专业性学校合并而成的多学科性质的学校(studiumgenerale),这种学校被称为“大学”(Universitas)。早期的大学都是隶属于教会的,管理者是教堂和修道院的教士或僧侣,教师通常是地位较低的教士。到了13世纪。学者的地位与官吏、教士鼎足而三了。13世纪托钵僧团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大学的发展。

3.中世纪的哲学圣奥古斯丁安瑟伦阿奎那圣奥古斯丁(354年-430年)

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古斯丁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奥古斯丁是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堪称神学百科全书。代表作:《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

《上帝之城》(412~427)主要论述神圣的照管及人类的历史。神的国度是属灵及永垂不朽的,而并非是这世界任一国家能取代的。“上帝之城”是第一部教会历史哲学。此书左右了整个中世纪的政治发展。全书共二十二卷,历十四年光阴才完成。首十卷为基督教作有力的辩护,反驳异教主义及罗马爱国主义;后十二卷论地上之城及天上之城的源起、发展及指归,地上之城因不自爱藐视上帝终必衰弱,上帝之城则以神爱为本必然兴旺长存。

与希腊哲学不同,中世纪的西方哲学从来就没有获得过独立的地位,它所讨论的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基督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因此,哲学家们的抽象思想如果不能成为正统基督教信仰和教义的理论根据,就一定会成为滋生各种异端观点的温床.基督教哲学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的教父哲学和后期的经院哲学(以公元11世纪为界)。教父哲学所探讨的问题主要在于上帝论、基督论和人性论这三个方面;经院哲学通常又被称为繁琐哲学,它因讲究繁琐的形式逻辑论证而得名。

托马斯·阿奎那(约1225-1274)中世纪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他的哲学和神学体系叫做托马斯主义,十九世纪末由教皇利奥十三世正式定为罗马教廷的官方哲学。托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系。主要著作有《反异教大会》和《神学大全》。其中《神学大全》被认为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的“百科全书”,阿奎那也被称为中世纪的“神学泰斗”。

《神学大全》以亚里士多德式的逻辑,从哲学的认识论、本体论的角度,深刻地阐释了上帝、灵魂、道德、法和国家,把神学的知识加以论证和系统化。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论述了上帝。第2部分论述了人的行为。第3部分论述了基督。4.骑士精神与骑士文学亚瑟王的第一骑士兰斯诺特向王后奎尼薇尔表示忠诚(水彩画)骑士的前身是蛮族统治者的军事仆从——武士(Knight)。在十字军东征过程中出现了庞大的基督教骑士团,这些骑士团构成了世俗社会与教会之间的一座桥梁。当条顿骑士团把古老的骑士理想置于宗教光环的笼罩之下时,就出现了一种世俗的骑士理想。这种新兴的骑士理想专注于罗曼谛克的爱情和高雅优美的言行,它构成了中世纪盛期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格调。源自中世纪“骑士精神”构成了西欧民族中的“绅士风度”,主要表现在对于个人身份和荣誉的注重,对于风度、礼节和外表举止的讲究、崇尚精神理想和尊重妇女等。骑士精神骑士精神规范的基本守则:1.保护老弱妇孺。2.为公义而战以对抗不平与邪恶。3.热爱家园。4.为防卫教会而冒死犯难。骑士的八大美德:谦恭,正直,怜悯,英勇,公正,牺牲,荣誉,灵魂

骑士宣言Iwillbekindtotheweak.Iwillbebraveandagainstthestrong.Iwillfighttheallwhodowrong.Iwillfightforthosewhocannotfight.Iwillhelpthosewhocallmeforhelp.Iwillharmnowoman.Iwillhelpmybrotherknight.Iwillbetruetomyfriends.Iwillbefaithfulinlove.我将友好对待弱者我将勇敢对抗强者我将和做错事的人战斗我将为不能战斗者战斗我将有求必应我将不伤害女人我将帮助骑士兄弟我将忠诚对待朋友我将真诚对待爱情5.基督教唯灵主义与哥特式建筑亚眠大教堂唯灵主义宗教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学说.

主张世界的本源是心灵或精神,物质作为心灵的附属物或产品,只是表象或假象,并不真实存在.认为世界具有”世界灵魂”,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大灵魂,即上帝.

12世纪以后,哥特式艺术作为一种熔铸了浓厚的基督教唯灵主义意韵的新颖形式,成为风靡欧洲的高贵典雅的艺术风格。在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作品——天主教堂中,不仅是那高耸入云的尖顶、充满了怪诞和夸张特点的巨大肋拱、五光十色的花窗隔屏,甚至连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玻璃和每一个精雕细缕的局部都在宣扬着基督教的彼岸精神和灵性理想。

哥特式(哥德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