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文学思潮-赵树理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文学思潮-赵树理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文学思潮-赵树理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文学思潮-赵树理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文学思潮-赵树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第三个十年文学思潮与运动【重点】

《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难点】

延安文艺整风运动【必读作品与文献】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1、战争对文学的制约与影响(1)战争背景战争,不仅是文学现象发生的背景材料与作品的题材来源,还成为广大作家亲见亲历的日常经验,成为他们生活现实的基本内容。(2)作家生活(3)文学面貌三个方面:阶段性、区域性与转折性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和上海“孤岛”时期文学2、战时文学的形态特征(1)主题与题材作家正视战争中暴露出来的社会痼疾与时代病变,予以集中的揭示和批判,深化和拓展了战时爱国主义文学的主题内容。在战争背景下思考民族命运、忧虑国家前途,这是又一重要主题。知识分子题材,知识分子的自我拷问构成战争后期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2)文体风格与集体创作形式阶段性的特征。初期:圣洁崇高的英雄主义气概和鲜明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相持阶段:基调是沉郁冷峻、厚重苍凉,追求史诗风范,历史潜行与现实深思交错而行。40年代中后期:国统区:讽刺;解放区:明快朴素。3、战时文学与战争文化心理(1)战时社会心态模式政治上的超常敏感和认识、处理问题的“简约化”方式。(2)战争文学文化规范战争为文学规定了明确的目的性,大大提升了文学的宣传功能、教谕功能,而审美功能、娱乐功能等则受到排斥与贬低。4、战时文学中心的散落、迁移与重组(1)战时文学中心的地域变化一是文学向西(西南、西北)发展并重建中心的态势。。二是文学中心的阶段性与区域性。(2)几个次区域文学中心概述战时政治区域的并存形成了多个分散的文学中心,国统区在重庆,解放区在延安,沦陷区1941年以后在上海。5、地缘政治与文学发展的区域化(1)国统区文学包括抗战与三年内战两个时期。坚持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方向的创作,如茅盾、沙汀、艾芜、张天翼的小说,马凡陀、臧克家的诗歌和夏衍、宋之的等的戏剧作品等.远接五四文学传统,在更宽泛的为人生而艺术的目标下写作,如巴金、师陀、沈从文、废名、徐訏等人的小说,穆旦等人的诗。自由主义文学.(2)解放区文学包括抗日民主根据地时期的文学与解放区时期的文学。其最直接的源头是20世纪30年代的苏区文学,以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创办了如《文艺战线》、《文艺突击》、《草叶》、《谷雨》、《文艺月报》等文艺刊物,组织了如“西北战地服务团”、“抗敌剧社”等文艺团体,开展了专业创作和群众文艺活动。后期:《延座讲话》将大家的认识统一到文学为工农兵服务上来,并很快形成了声势浩大、成就卓著的解放区工农兵文学运动。新的题材与主题:战场决胜、土地改革、互助生产是解放区文学尤其是中长篇小说的三大主题。新的形象与性格新的文体形式与语言风格

(3)沦陷区文学东北沦陷区文学、华北沦陷区文学、华东沦陷区文学、华南沦陷区文学、华中沦陷区文学。1941年是所有沦陷区文学运动重要的分水岭沦陷区前期华北文坛创作成就较高,以小说为代表,1941年后上海成为沦陷区文学中心,各体文学齐头并进,小说、诗歌尤其突出。从数量上看,最多的是在夹缝中生存并壮大的属于“中间状态”的作家作品,北边是武侠小说的崛起,南方是言情小说的兴盛。6、战时战后文学的一些新变(1)战争中的日常生活之美(2)雅俗分流、融合的趋势(3)文学创新探索的多向性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讲话》发表的背景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述,它标志着毛泽东的文艺理论和文艺思想体系的形成,也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继承与反省(2)对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完善与发展(3)对文艺工作和文艺思想的指导与规范4月1日《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停刊。4月3日鲁迅艺术学院开始布置整风。5月2日至23日召开了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2、《讲话》和文艺的工农兵方向(1)以工农兵为文艺工作服务的对象(2)以服务并从属于政治为文艺的性质和地位(3)以“普及第一”为开展文艺工作的指导方针(4)以工农兵生活为文艺表现的主要内容(5)以大众化和民族化为文艺创作的主要风格(6)以改造世界观为实现工农兵方向前提和保证3、《讲话》的影响和文学思潮的转向1943年10月19日延安《解放日报》正式发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3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了《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指出:《讲话》“规定了党对于现阶段中国文艺运动的基本方针。全党都应该研究这个文件,以便对于文艺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获得一致的正确的认识,纠正过去各种错误的认识”。(1)批判“人性论”:从“人的文学”到阶级的文学(2)批判“为艺术而艺术”:从“美的文学”到政治的文学(3)批判“暴露黑暗”:从“启蒙的文学”到讴歌的文学三、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论争1、文学观念与文学运动(1)民族、民主文学观念的确立与坚持(2)文学的民众观与工农兵文学运动(3)暴露的深化与歌颂的确立2、创作方法与创作潮流(1)现实主义文学潮流现实主义的开放性与独尊化

使命感的强化与民族化的多样性(2)浪漫主义文学潮流(3)现代主义文学潮流3、文学思潮与理论论争(1)抗战初期进步文学界与梁实秋“抗战无关论”的论争;(2)1938—1939年关于“暴露与讽刺”的论争;(3)1940年前后与“战国策”派的论争;(4)1939—1941年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

文学思潮与理论论争(5)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及对王实味文艺思想的批判;

(6)1945年前后关于《清明前后》《芳草》两剧作的论争;(7)1945—1949年关于“主观论”与现实主义问题的论争;(8)20世纪40年代末与朱光潜等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的论争。(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1942年延安整风时期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的讨论,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王实味文艺观点的批判。解放区的讨论◎事件的发生:周扬等发表文章◎议论的焦点:文学的真实性与独立性,以文学为武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王实味、丁玲、艾青、罗烽等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讨论的结果:文艺论争被政治斗争粗暴地取代,丁玲等被批判,王实味甚至被处决。国统区的讨论◎事件的发生:茅盾的话剧《清明前后》和夏衍的话剧《芳草天涯》在重庆上演引起了讨论◎议论的焦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

※有论者提出反“非政治化倾向”;

※王戎提出要反“唯政治化倾向”;

※何其芳、邵筌麟等提出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的观点,此与《讲话》精神一致;

※冯雪峰反对将作品的政治性与艺术性割裂开来,强调不能从艺术的体现之外去求社会的政治价值。此与《讲话》观点不一致。在文学与政治关系问题上的二种三类意见。第一种的主流派:主张文学的宣传鼓动功能和认识教育效用。第一种的另一类:胡风、冯雪峰等为代表,肯定文学干预生活、为政治服务的前提下,胡风注意到文学反映现实的艺术方式,强调作家主观战斗精神的能动性。冯雪峰认为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两者矛盾斗争的过程,作家在其中可以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文学的政治性与艺术性之间存在统一性也应该努力追求二者的融合。第二种:以梁实秋、沈从文、朱光潜等为代表。沈从文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始而怀疑,继以否定。(2)文学的民族化问题1940年以后国统区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事件的发生:由于民族意识的高扬,如何在文化领域突出民族特色的问题就凸显出来。议论的焦点: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向林冰:比较重视民间旧形式,但又错误地否定五四以来新文学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葛一虹:全盘否定民间旧形式,全盘肯定五四新文学。◎1940年下半年,论争不再停留于“中心源泉”上,而是更深入地接触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上,郭沫若、茅盾、胡风等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论争涉及三方面的问题:一、民族形式与生活源泉的关系问题;二、如何正确估价现代中国文学接受外来影响与继承民族传统的经验教训;三、民族形式与民间形式的关系问题。讨论和论争有助于廓清人们对问题的深化认识,对此时文学创作的民族化,大众化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足:讨论只围绕民族化论题展开,从未涉及现代化问题;讨论偏重形式而轻视内容;对形成民族形式的关键即作家深入生活改造思想,立足现实努力创造注意不够。(3)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的论争※事件的发生:《讲话》传到国统区之后,引起的文艺界对文坛现状和文学理论问题的思考。议论的焦点: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胡风的理论:

※胡风的理论可概括为“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或能动的“反映论”。胡风的关注点始终是从生活到作品的“中介”,特别是作者的主体因素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胡风理论的核心命题是“主观战斗精神”内涵:创作主体需要在客观对象的活的表现中熔铸自己的同感的肯定或反感的否定,而客观对象也会以其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翻作家的上述认识。这个“相生相克”的的动态过程的结果就是新的艺术世界的诞生。而能够促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家认识这一世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的感受力,投身于现实的热情,和而称之,即为“主观战斗精神”。※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理论的三大支柱:1、“到处都有生活”说,即主张题材自由;2、“精神奴役创伤”说,反对以“民粹主义”立场将人民理想化,也不赞同贬低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3、“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强调“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对胡风理论评价:胡风理论是对新文学某种局限性的一次不很成熟但非常有价值的反思。但由于不只是胡风理论本身的不成熟,而且容许这种反思的时机和条件也不成熟。因此,胡风的理论在四十年代没有受到重视,到80年代后才得到人们应有的客观评价。第二十章赵树理【知识点】赵树理的小说代表作、赵树理方向、评书体现代小说、山药蛋派。【重点】《小二黒结婚》【难点】赵树理的成就与局限【必读作品与文献】《小二黑结婚》一、赵树理生平与创作概况1、生平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省沁水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此后长期在解放区从事文化宣传和和报刊编辑工作,1943年以来相继发表《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作品,其一系列作品被誉为“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创作上实践的一个胜利”,成为解放区文学的典范。2、创作分期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个阶段:建国前的文学创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孟祥英翻身》《地板》《李家庄的变迁》《福贵》《刘二和王继圣》《斜不压正》《传家宝》《田寡妇看瓜》等。以新的生活内容、新的人物、新的主题和新的艺术风格,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形成的新的文化氛围中,迅即广为传播,被认为代表了解放区文艺的最高成就,开拓出现代文学的新局面。建国后的文学创作《登记》《三里湾》《“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卖烟叶》等。3、“赵树理方向”“赵树理方向”的主要内涵:其一,要求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从属于政治的需要,积极地为政治服务,为宣传各项方针政策服务,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服务。其二,要求文学创作走民族化和大众化的道路,具备鲜明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为中国的老百姓(当时主要是指农民)喜闻乐见。二、“问题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1、赵树理的“问题小说”

“我的作品,我自己常常叫它是‘问题小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我写的小说,都是我下乡工作时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感到那个问题不解决会妨碍我们工作的进展,应该把它提出来。”——赵树理“我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遇到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了的问题,往往就变成所要写的主题。”他认为“在工作中找到的主题,容易产生指导现实的意义”。着眼点多是指出具体工作中的路线方针问题、政策问题、工作方法问题、干部作风问题等。“从问题中提炼主题的作品”赵树理问题小说的创作思路:从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矛盾——解决方法——指导工作。局限,如拘泥于具体问题、具体事件,伸展不开;对人物的刻画时有简单化、类型化的倾向;作品有图解政治、图解政策的痕迹;有时会因政策失误而累及作品等。凭借其对农村和农民的深切了解、对中国农村民主革命进程的深切体验,以及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工作作风和创作态度,也使得赵树理的问题小说得以突破就事论事的局限,表现出难能可贵的质朴的现实主义精神,从而使他成为继鲁迅之后表现中国农村最杰出的作家之一。2、“问题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1)鲜明的反封建倾向赵树理承继了“五四”的启蒙思想,封建制度的残酷与封建意识的顽固两个层面上对封建主义作了深入的挖掘:赵树理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李有才板话》把笔触探向农民的思想意识深处,去掘发封建主义的牢固根基《小二黑结婚》二诸葛和三仙姑(2)反官僚主义的倾向反对干部中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李有才板话》阎恒元、章工作员在批判封建主义的同时来写革命队伍内部的弱点和矛盾,这是赵树理质朴的现实主义中的深刻之处。(3)表现新的天地和新的人群其一,“小字辈”人物的出现。其二、“团圆”式的结局。其三、历史变迁的写照。三、民族化、大众化的艺术实践与“山药蛋派”“我写的东西,大部分是想写给农村中的识字人读,并且想通过他们介绍给不识字人听的,所以在写法上对传统的那一套照顾得多一些”。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