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慢性病管理中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运用效果,中医护理论文摘要:目的讨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性疾病〔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式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该院护理人员206名,比拟培训前后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同时,选取2021年7-12月开展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服务18309例次,分析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人员培训后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有效率为81.83%,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背痛、颈肩痛的有效率为89.51%,拔罐结合刮痧治疗肩周炎的有效率为99.32%,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的有效率为90.11%,腕踝针治疗癌性疼痛的有效率为88.17%,中药泡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率为73.40%。结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深化护理服务内涵。本文关键词语: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慢病管理;培训;临床疗效;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applicationeffec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nursingappropriatetechnologyinchronicdiseasemanagement.Methods206nursingstafffromJanuarytoDecemberin2021wereselectedtocomparetheassessmentscoresoftheoreticalknowledgeandoperationskillsofTCMnursingbeforeandaftertraining.Meanwhile,18309casesofTCMnursingappropriatetechnologyservicewereselectedfromJulytoDecember2021toanalyzetheapplicationeffectofTCMnursingappropriatetechnologyinchronicdiseasemanagement.ResultsAftertraining,thescoresoftheoreticalknowledgeandoperationskillsofTCMnursing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beforetraining,and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effectiverateofauricularpointstickingandpressinginthetreatmentofinsomniawas81.83%.TheeffectiverateofTCMiontophoresisinthetreatmentoflowbackpain,neckandshoulderpainwas89.51%.Theeffectiverateofcuppingcombinedwithscrapinginthetreatmentofscapulohumeralperiarthritiswas99.32%.Theeffectiverateofacupointapplicationinthetreatmentofconstipationwas90.11%.Theeffectiverateofwrist-ankleacupunctureinthetreatmentofcancerpainwas88.17%.TheeffectiverateofTCMsoakingandwashinginthetreatmentof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was73.40%.ConclusionTCMnursingappropriatetechnologyinchronicdiseasemanagementhasgoodapplicationeffect,whichcanimprovetheprofessionalqualityofnursingstaffanddeepentheconnotationofnursingservice.Keywor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ursingappropriatetechnology;Chronicdiseasemanagement;Training;Clinicalefficacy;调查显示,80%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慢病〕,50%的老年人患有2种慢性病[1]。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们国家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其是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注重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慢病管理、养生保健、康复促进及健康养老等方面的作用[3]。中医护理学有着独特的护理技术,以简、便、效、廉等特点在中医慢病管理中广泛应用[4],契合我们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目的。本院为二级综合性医院,定位于老年慢性病的防治与管理,服务周边40万居民,全院有29个业务科室,中医科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其收治的患者以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各种肿瘤等慢性病为主。本院护理部从2021年7月起致力于将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于老年慢性病管理中,经过1年的实践,获得了显着效果。1、资料与方式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12月本院206名护理人员,华而不实研究生2名,本科102名,专科100名,中专2名;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48名,护师80名,护士75名;中医院校毕业的护理人员27名,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179名。同时,选取2021年7-12月开展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服务18309例次,牵涉患者2503例。1.2、方式方法1.2.1、制订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方案(1〕成立中医护理专科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分管院领导、护理部主任及临床中医护理骨干护士组成。管理小组负责制订全院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培训应用方案,开展规范化中医护理培训,督查中医护理工作质量,制定中医护理疗效评价标准,同时保证中医护理学科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每个病区设1名中医护理专科委员会成员,负责科室中医护理的培训、考核和推广应用。〔2〕制订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施行方案。(1)前期调研:从医生、护理人员、患者3方面开展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技术适用病症和人群、技术临床疗效、技术应用前景等〔医生方面〕,技术操作的难度和强度、存在的护理风险、时间成本和技术条件〔护士方面〕,以及治疗需求和消费水平〔患者方面〕。医生以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范围广、安全有效,可作为慢性病异常感觉和状态缓解的辅助治疗手段;护士以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值得推广应用;患者以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价格适宜、需求迫切。(2)确定应用方案:根据(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5]结合调研结果制订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施行方案,内容包括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开展种类、应用范围和适应证、操作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等。1.2.2、开展规范化中医护理培训(1〕院外培训:中医护理专科委员会选派3名护士参加上海中医药大学100学时的中医理论学习并获得结业证书;选派2名护士分别参加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为期3个月的进修学习;选派31名护士参加上海市护理学会举办的中医护理专业技能适任班培训并获得中医护理专业技能适任证书。〔2〕院内培训:举办院内中医护理系列规范化培训,包括中医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学习。每周组织1次集中理论授课,内容为中医基础理论、辨证分型、慢病中医护理方案、中医养生、中医食疗、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介绍等,每月组织理论考核1次。每月开展2次集中操作技能培训,内容为耳穴贴压、中药离子导入、刮痧、拔罐、穴位贴敷、腕踝针、中药泡洗等,每月组织操作考核1次。1.2.3、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1〕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选择神门、心、垂前穴,将患者耳郭消毒后,每次取1耳,双耳交替,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一侧耳部相应穴位;天天由护理人员按压1次,每次5min,由轻到重,直至耳郭微有酸、胀、热、痛感;指导患者天天早晚自行按压2次;注意保持耳部皮肤的枯燥,防止胶布过敏;5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2〕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背痛、颈肩痛[7]:使用医院采购的理疗电极片〔温热透化理疗电极片〕置于患者疼痛明显处,采用中频治疗仪〔规格:ZM-C-11〕进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天天1次,每次20min,1周为1个疗程。〔3〕采用刮痧联合拔罐治疗肩周炎[8]:先刮痧再拔罐。刮痧部位:天柱至胸椎,肩井至肩峰,魄户、膏肓、天宗、膈关一带及肩贞、中府,重点刮拭三角肌压痛点,加刮曲池至外关穴。先在刮痧部位涂精油,后用刮痧板从上往下、由内而外循经刮拭,每个部位刮拭15~20次。拔罐采用留罐和走罐2种方式方法,取穴肩痛点、天宗、肩贞、肩髃,留罐10~15min,走罐沿着经络走至皮肤潮红或出现痧点为止,期间注意询问、观察患者以防烫伤。〔4〕采用穴位贴敷治疗便秘[9]:取神阙穴,操作时患者取仰卧位,将脐部暴露并注意保暖,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洁后进行中药贴敷,将中药〔芒硝10g、生大黄10g、冰片10g、枳实10g,为本院中药房自制〕均匀铺在贴片上,顺时针间轻按压〔以患者可耐受为宜〕,一般贴4h取下,根据患者便秘缓解情况增加敷贴次数。〔5〕采用腕踝针治疗癌性疼痛[10,11]:腕踝针创始人张心曙教授将人体以前后正中线为标线,将身体两侧面由前向后划分6个纵区。在两侧的腕横纹上二横指和踝关节上三横指的部位各定6个进针点,即上1、上2、上3、上4、上5、上6和下1、下2、下3、下4、下5、下6,根据病症所在纵区或原发病灶所在区域的对应选点进行治疗。常规消毒后,采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0.25mm25mm〕,护理人员用3指持针柄,针体与皮肤呈30,朝向近心端快速刺入皮肤下,然后将针身压平,使针身循纵的直线方向沿皮下进针,以针下松软、无针感为宜,刺入长度以针身露出2mm为宜,留针时间为10h,采用胶布固定,留针期间不行针。〔6〕采用中药泡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将中药〔红花6g、地龙3g、赤芍6g、桃仁6g、当归6g、黄芪30g、川穹3g,为本院中药房自制〕参加3000mL水中,药液温度保持在40℃左右,浸泡患足,药液以泡过足踝为度,最好至足三里穴,睡前泡20分钟/次,1次/天,1周为1个疗程,持续4个疗程。参考2018年(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制定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标准[7],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根据该标准每月对病区进行督查,督查内容包括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开展情况、临床疗效、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技能把握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等。1.2.4、制定中医护理疗效评价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3]并结合以下为参考文献制定中医护理疗效评价表,异常感觉和状态包括失眠、疼痛、便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1)SPIEGEL量表[14]:显效为异常感觉和状态完全或基本消失,减分率大于或等于50%;有效为异常感觉和状态有改善或部分异常感觉和状态改善,减分率大于或等于30%;无效为无变化或加重,减分率小于30%。见表1。〔2〕数字疼痛强度量表[15]: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6分;重度疼痛为7~10分。显效为减分率大于或等于75%;有效为减分率大于或等于50%;无效为减分率小于50%。治疗后10min采用该量表进行评分。〔3〕罗马Ⅳ诊断标准[16]:显效为主要异常感觉和状态、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大于或等于70%;有效为主要异常感觉和状态、体征明显好转,疗效指数为30%~70%;无效为主要异常感觉和状态,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小于30%。见表2。〔4〕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17]:显效为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体征明显改善,积分比大于或等于70%,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m/s以上;有效为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体征均有好转,积分比为30%~70%,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增加小于5m/s;无效为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积分比小于30%,神经传导速度较前无明显变化或略降。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见表3。表1SPIEGEL量表评分标准注:治疗前对各项目进行评分并将分值相加;治疗后24h后对各项目进行评分并将分值相加。表2罗马Ⅳ诊断标准注:治疗前对各项目进行评分并将分值相加;治疗后24h后对各项目进行评分并将分值相加。表3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注:治疗前对各项目进行评分并将分值相加;治疗1个疗程〔1周〕后对各项目进行评分并将分值相加。1.2.5、观察指标(1〕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效果:分别统计2021年1-6月〔培训前〕和7-12月〔培训后〕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2〕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效果:统计培训后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临床疗效。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拟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效果比拟护理人员培训后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表4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效果比拟2.2、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效果2021年7-12月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服务共18309例次,华而不实显效1070例,有效1088例,无效345例,总有效率为86.22%,均未发生不良反响。见表5。表5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效果3、讨论3.1、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临床疗效明显老年慢病患者由于体弱、基础病多,加之病情拖延,易出现焦虑、抑郁、孤单等情绪改变,亦常合并失眠、眩晕、咳喘、疼痛、便秘及压疮等慢病并发症[18]。有研究显示,运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包括耳穴贴压、穴位贴敷等方式方法解决老年患者常见的健康问题,如失眠、咳喘、各种疼痛等,治疗效果显着[19]。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治疗老年慢病常见异常感觉和状态的总有效率为86.22%,临床疗效明显,同时通过制定中医护理疗效和质量评价标准,确保了疗效评价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失眠在中医里称为不寐,主要发病机制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可导致心神不安或心神失养[20]。临床上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但药物治疗极易产生疲惫乏力、头晕、嗜睡、宿醉等不良反响[21]。耳穴贴压技术是通过刺激神门、心、垂前穴等穴位疏通经络、调理脏腑,进而起到调和气血、宁心安神、改善患者睡眠的作用[22]。本院对失眠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其有效率为81.83%且无不良反响发生。颈、肩、腰、背痛症属中医痹症范畴,主要发病机制为气血痹阻、脉络不通致局部酸、麻、胀、痛及活动受限[23]。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颈肩腰背痛的有效药物,但均有胃肠方面的不良反响[24]。中药离子导入技术具有活血祛风、化湿止痛的作用[25]。本院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治疗腰背痛、颈肩痛,其有效率为89.51%且无不良反响发生。肩周炎属中医肩痹之病,主要发病机制为气血凝滞,阳气不布,脉络不通致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受限[8],临床上主要采用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术进行治疗,术后的常规护理以康复锻炼为主,但在开展康复锻炼的经过中患者的疼痛感较强、配合度差,较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康复[26]。刮痧和拔罐结合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等功能[8]。本院采用拔罐结合刮痧技术治疗肩周炎,患者疼痛感轻、认可度高,其有效率达99.32%。便秘是胃肠道疾病中常见的异常感觉和状态,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其发病机制为大肠传导失司,且与肺、脾、肝、肾、胃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27]。穴位贴敷是通过脐部外敷药物的方式发挥通络活血、行腹部气机、消除腹胀等作用[9]。本院采用中药贴敷技术治疗便秘,效果明显,其有效率达90.11%。肿瘤属徵瘕积聚范畴,其发病机制为气血瘀滞、脉络阻塞致局部或全身的疼痛不适。当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三阶梯癌症疼痛治疗方案口服止痛药进行治疗,但止痛药不良反响多,会加重肝肾功能负担,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等[28]。腕踝针可振奋皮部及络脉之经气,推动气血运行,到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成效[29],其止痛效果快,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最佳的镇痛效果,很好地弥补了药物镇痛的缺乏[11]。本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腕踝针治疗癌性疼痛,其有效率为88.17%。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脱疽范畴,其发病机制为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气血淤阻致足部溃疡、感染、坏疽。中药泡洗通过热、药的双重作用能够获得活血通络、清热消毒、去腐生肌之成效[12]。本院采用中药泡洗技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率为73.40%。3.2、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0年〕〕[30]提出,要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推动中医护理发展。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均有明显提高,培训效果明显。本院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开展例次由2021年1-6月的6952例次增长至2021年7-12月的18309例次,同比增长了163.36%。随着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开展例次的不断增加,良好的临床疗效激发了临床护理人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构成了较好的良性循环,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也不断得到提高,同时还为专科护士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价值,推动了护理学科的发展。3.3、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深化了护理服务内涵护理的六大职责为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康复促进及心理护理服务,本院将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有机融入护理六大职责中,具体表现出了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在医学照顾中的主导作用及在康复促进中的协同作用,丰富了护理服务范围,深化了护理服务内涵,进而使患者得到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综上所述,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应用有效缓解了老年慢病的一些常见异常感觉和状态,同时培养了中医护理人才,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价值,对提高老年慢病患者生命质量、发展中医护理学科具有一定意义。以下为参考文献[1]TEYNP,LAISL,TEHJK.ThedebilitatingeffectsofchronicdiseasesamongtheoldestoldinChina[J].Maturitas,2021,94:39-45.[2]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国办发[2021]12号〕[EB/OL].(2021-1-22)[2022-9-11].http://govzhengce/content/2021-02/14/content_5167886..[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21]20号〕[EB/OL].(2021-6-21)[2020-03-7].http://yzygj/s7659/202107/1a71c7bea4a04d5f82d1aea262ab465e.s.[4]张雅丽.中医慢病管理与中医护理技术[J].上海护理,2022,19(6):71-75.[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印发(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21]89号〕[EB/OL].(2021-12-23)[2022-9-11].http://yizhengsi/gongzuodongtai/2021-03-24/2691..[6]费敏,王莉,张明洁,等.五行音乐疗法结合耳穴埋豆在缓解ICU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J].当兵的人护理杂志,2021,34(15):34-36[7]邢春晖,尹逸麟.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河北中医,2021,38(5):687-689[8]陈昕,居雪婷,陈秀珍,等.刮痧结合拔罐治疗肩周炎[J].吉林中医药,2021,37(8):832-834[9]王艳,张薇.穴位贴敷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21,47(15):1849-1851.[10]张心曙,凌昌全,周庆辉.实用腕踝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11]董毓敏,周慧,贾圆圆,等.腕踝针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参与放射学杂志,2021,24(10):914-916.[12]李碧娟,胡娟娟,刘燕媚,等.中药泡足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8,16(2):63-64.[1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93-94.[14]江丽杰.多医师辨证论治失眠有效治疗方药的发现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20.[15]刘待霞,徐珂佳.奥施康定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中重度疼痛的疗效观察[J].当代肿瘤医学,2022,27(5):849-852.[16]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鸣意见〔2021)[J].中医志,2021,58(15):1345-1350.[17]张雄风.通阳活血汤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D].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2021.[18]MEEHANT,ROBENSONS,STEDMANT,etal.outcomesforelderlypatientswithmentalillnessfollowingrelocationfromastand-alonepsychiatrichospitaltocommunity-basedextendedcareunits[J].AustNZJPsychiatry,2021,38(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