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_第1页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_第2页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_第3页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_第4页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计机071班制作资料开国大典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征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主要内容毛泽东在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提出了怎样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这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继承和新理论的发展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征(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体现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195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662人,代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及国外华侨。会议执行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毛泽东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他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特征

第一,在经济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

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关系:

领导阶级——工人阶级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

第三,在文化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针。新民主主义论

“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国营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过渡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

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视频——百废待兴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矛盾矛盾土地革命经过转化成的主要矛盾资产阶级工人阶级阶级利益的对抗性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主要矛盾消除主要矛盾使中国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转变

土地改革的完成,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新中国的土地改革

土地革命完成后的主要矛盾是:国内: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毛泽东“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

党的探索历程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政治、经济及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9月,毛泽东在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这是酝酿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一化”是主体

毛泽东参观工业设备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的中国第一艘两万吨级货轮“长风号”下水“三改”是两翼

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方面,就当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却又分散、脆弱的个体经济来说,在土地改革以后,由于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农业生产在一个时期内有过相当大的发展,但受小农经济的局限,增产潜力有限,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作物迅速增长的需求,(同时,个体经济自发发展必然导致两极分化,)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而且在私营企业和国家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在私营经济和国营经济之间,以及私营企业内部资本家与职工之间,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内在)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创造)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建国后我国发行的硬币工人支持抗美援朝珠江大桥建成通车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