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歌歌曲传承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地方民歌歌曲传承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题审核表学院艺术学院专业音乐学题目名称江苏地方民歌歌曲特征及艺术文化选题来源1.学生自选□2.指导教师指定■3.校企合作□4.其他□选题性质1.应用研究■2.设计与调研□3.基础研究□4.其他□指导教师袁宇平职称/学历教授/本科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背景:

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方式大致为: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地方民歌。地方民歌作为我国的民族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并发扬着民族声乐。然而,从外引入的美声唱法却对传统民族唱法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民族唱法并没有被遗弃,而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着;保留着原有的唱腔风格,借鉴美声的科学方法,开辟出一套科学、系统的且为大家公认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唱方法,深受大众喜爱。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地方艺术文化逐渐地不被重视,有些也失去了传承。于此,笔者携此开展课题研究。希望能够对于我国民歌的传承有所帮助。研究意义:民歌是民间劳动人民口头传唱的歌曲,来源于生活,与人民的劳动生活紧密相连,江苏民歌具有独特的方言特色,浓郁的的乡土气息。我之所以选择此论题,是因为我本人对江苏民歌有着浓郁的兴趣,江苏分为苏南与苏北地区,而扬州处于苏中地区,它既有苏北平原的辽阔、悠扬,又渗透了江南水乡的钟灵毓秀,扬州的音乐文化贯通苏南与苏北扬州民歌发展日益繁荣,众多优秀作品广为传唱,而《杨柳青》又是扬州民歌的一个典型之作,集中体现了扬州民歌的特点,它在音乐上既有北方民歌的豪爽、又有南方民歌的委婉气质,曲调在明亮、大胆、奔放的高音调中拌入少许委婉的因素,刚柔相济,融入了苏南与苏北音乐特色。对此课题的研究,更有助于我对扬州民歌音乐风格的把握,对整个江苏民歌音乐风格的研究有所裨益。与此同时,通过对扬州民歌《杨柳青》的演绎解析,笔者对扬州民歌整体音乐风格更加深入了解,便于在今后的舞台实践中,更好的演唱《杨柳青》及其他扬州地方民歌。《杨柳青》是反映扬州民歌特色的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对此曲的具体研究,更有助于笔者对扬州民歌特色的整体把握,而扬州民歌的兼容南北又是江苏民歌地区特色的一个分水岭,所以,此课题的研究,笔者将对江苏民歌特色有深入的了解,有助于笔者在今后的舞台实践中,更加完善江苏民歌的演绎。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内容:江苏民歌丰富多彩,优美的旋律、人文化的歌词、独特的方言,无不透露着江苏民歌的独特魅力,而扬州民歌作为江苏民歌中的一类,在江苏民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扬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传承,赋予了扬州民歌独特的音乐风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迁,扬州民歌也在不断变化着,最原始、地道的扬州小调,被后人填上新词继续传唱,还有的在原来基本音乐曲调的基础上,改编音乐曲调,使之更加丰富。扬州独特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历史脉络、语言特色……赋予了扬州民歌独特的音乐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本文主要内容首先是进行引言的阐述,之后则是针对江苏扬州的地域特色、音乐风格以及演唱方式进行阐述。继而针对于民歌《杨柳青》进行赏析,分析其自身的歌曲特征及艺术风格以及所代表的情感。之后则是针对于民歌《杨柳青》中所代表的艺术文化传承进行探讨分析,最后则是进行全文的总结。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文献、专著、期刊等文献,进一步理解不良贷款,参考相应期刊论文的写作思路确定本文的写作方向。同时通过阅读相关期刊论文梳理相关资料,找寻目前学界研究领域的不足之处确定本题。通过阅读相关学者的著作从中找出和本文研究方向相关的内容为自己在本文的写作中所提出的观点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2)归纳分析法:在本文的写作中,查找有关资料对相关的概念与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借鉴国内的研究经验,提出相关的建议,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3)实地观察法:进行现场观察,为论文提供现实基础,增加论文可信度,同时根据实地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为论文撰写打好基础。主要参考文献[1]王军梅.民歌《茉莉花》在地方戏曲中的衍变过程——以江西、湘南与桂北的鲜花调为例[J].明日风尚,2020(19):99-101.[2]王钰晶.“民歌”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感、品、悟”——以教学设计“茉莉芬芳——地方民歌”为例[J].新课程(中学),2019(04):83.[3]谭冉.地方民歌在当代传承和发展之启示——以《茉莉花》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08):173-174.[4]蒋浩波.扬州民歌专题网站支持下的教学实践探索[D].扬州大学,2015.[5]李媛.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演唱解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4.[6]伍洁.地方民歌的成功流传及其启示[D].南京农业大学,2007.[7]张一倬.地方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以河南豫剧为例[J].当代音乐,2020(04):55-56.[8]石乔.民歌特色课程弘扬地方文化[J].教育,2020(13):27.[9]石慧君.地方民歌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以山西民歌为例[J].艺术品鉴,2020(08):292-293.[10]孙鹏飞.“滑音”和“字音”在民歌演唱实践中的运用及意义[D].中国音乐学院,2020.[11]黄苗,邓伟民.地方高校参与赣南客家民歌传播的策略研究[J].黄河之声,2019(23):60-61.[12]张娟.地方民间音乐的创编在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学中的重要性——以晋中学院左权民歌创编为例[J].戏剧之家,2020(02):64.教研室主任意见请相关教研室主任务必先描述选题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是否合理,特别要对课题的实践性进行简述,然后再给出结论。在完成填写后本段文字请务必删除。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