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_第1页
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_第2页
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_第3页
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_第4页
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面向21世纪多媒体课程教材

MultimediaTextbookSeriesfor21stCentury测量学研制栾乔林董强王联春策划刘侨志王芳

前言本课件是在众多测量学文字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多年来教学实践及野外测量经验研制而成。以文本、动画、语音、图象、图形和视频为基本素材,借助多媒体工具,提供全新的教学手段,内容充实、文字流畅。本课件分为测量基础篇和地籍测量篇。适用于土地资源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园林、园艺、农学、草业科学以及城市规划、工程管理、土木工程、水电工程等专业。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恳请批评指正。课程目录五、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一、绪论

二、水准测量

三、经纬仪与角度测量四、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学基础

十、施工测量九、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八、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七、GPS技术与应用六、小地区控制测量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一、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四、地形图的绘制二、地形图测绘的内容三、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五、地形图的修测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学习提示了解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重点掌握: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测绘的内容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主要方法掌握概念:比例尺、比例尺精度、地物、地貌、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等高线、等高线平距、等高距、等高线特性、地性线。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一、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概述地形图的比例尺地形图图式地物的表示方法地貌的表示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一、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概述

地图概述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地物地貌地形图与平面图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图概述地图

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图通称地图。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普通地图

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面上物体和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内容包括各种自然要素(例如水系、地貌、植被等)和社会经济要素(例如居民点、行政区划及交通线路等),但不突出表示其中某一要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专题地图

专题地图则是着重表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交通旅游图、水系分布图等。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物地貌地物地面上各种天然或人工构筑的固定物体。河流、湖泊、房屋、道路、桥梁等地貌

表示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平原、盆地、丘陵、高山等地物和地貌总称为地形。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形图与平面图地形图按一定的比例,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和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平面图

仅表示地物的形状和平面位置,而不表示地面起伏形态的地形图。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一、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概述地形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比例尺的种类比例尺的精度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

将图上任意线段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比例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一般用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来表示。

1:M=d:D=1:(D/d)1/10001:2000

M称为比例尺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则比例尺越小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图示比例尺将实地水平距离按比例缩小绘制在图上的线划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比例尺的种类大比例尺

1:5001:10001:20001:5000中比例尺

1:1万1:2.5万1:5万1:10万小比例尺

1:20万1:50万1:100万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图名比例尺大小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中国地图北京地图小大详细简单大小3、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精度比例尺的精度

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意义测图时可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取舍地物

根据设计图所须表述的最小尺寸选取用图的比例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一、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概述地形图的比例尺地形图图式

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注记符号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形图图式地形图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地物和地貌,这些符号总称为地形图图式。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注记符号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一、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概述地形图的比例尺地形图图式地物的表示方法

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依比例符号既表示出地物的位置,又表示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地物符号,称为依比例符号。房屋湖泊池塘苗圃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不依比例符号仅表示出地物的位置,不能表示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地物符号,称为不依比例符号。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消防栓烟囱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半依比例符号长度可按比例缩绘,宽度不能按比例缩绘的地物符号,仅表示出地物的位置、长度,不能表示物体的宽度,也称为线形符号。公路铁路管道电力线围墙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形图图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形图图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形图图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形图图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形图图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一、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概述地形图的比例尺地形图图式地物的表示方法地貌的表示方法

等高线的基本知识地貌的基本形态特殊地貌的表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等高线的基本知识等高线

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等高距h

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等高线平距d

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100200300400100100200200300300400等高线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等高线的基本知识等高线的种类首曲线h

计曲线5h

间曲线h/2

助曲线h/4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等高线的基本知识等高线的特性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程相等;等高线是连续不断的闭合曲线;除悬崖、绝壁等特殊地貌外,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等高线平距越大,坡度越小,等高线平距越小,坡度越大。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等高线的特性

等高性: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程相等;

闭合性:等高线是连续不断的闭合曲线;

非交性:除悬崖、绝壁等特殊地貌外,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

正交性: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密陡疏缓性:等高线平距越大,坡度越小,等高线平距越小,坡度越大。

(四)、几种典型地貌2、地貌的基本形态山顶和洼地

隆起而高于四周的高地叫山丘高大的山丘称山峰。山的最高部位称为山顶,有尖顶、圆顶、平顶等形态。山的侧面部分称为山坡。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称为洼地(面积大的称为盆地)。地貌的基本形态山丘和洼地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形相反,地貌图相似:山头向中心越高,洼地反之。示坡线指向低处,便于区分。山背和山谷从山顶到山脚的凸起部分称为山背。

山背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山背线。相邻两山背或山脊之间的条形低凹部分称为山谷。

山谷最低点的连线称为集水线或山谷线。山背和山谷

鞍部山脊上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形似马鞍状的低凹部位称为鞍部。鞍部是两个山头和两个山谷相对交会的地方。山脊若干相邻山顶、鞍部相连的凸棱部分,称为山脊。山脊的棱线叫山脊线,即分水线。一般呈曲线状态延伸,常构成河流的分水岭或流域的汇水周界,地表水向两侧分流。地貌的基本形态山脊和山谷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山脊线山脊:向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其最高棱线称为山脊线。山谷:两个山脊之间的凹地为山谷,其最低点连线为山谷线。山谷线●雨水垂直于等高线、向下坡方向流淌。因此,山脊线成为分水线、山谷线成为集水线。●一系列山脊线可作为汇水范围的边界线。雨水流淌方向分水线与集水线地貌的基本形态鞍部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山脊上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形似马鞍状的低凹部位称为鞍部。鞍部是两个山头和两个山谷相对交会的地方。地貌的基本形态悬崖和绝壁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悬崖:角度垂直或接近角度垂直的暴露岩石,是一种被侵蚀、风化的地形。绝壁:陡峭的山壁。

特殊地貌的表示冲沟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

特殊地貌的表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雨裂:落到地表面的雨水虽渗入表土层,但是,如果降水量比每个单位时间的入渗量还多,则雨水就会“像倒水桶似地”溢满地表面。溢出的雨水虽暂时积在平坦的地方,但在坡地却向最大坡度的方向径流,边侵蚀地表面的土壤,边冲刷出许多称为雨沟的小沟。每当降雨,雨沟就会变宽和加深,不久就会发展成称为雨裂的小槽。

特殊地貌的表示悬崖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特殊地貌的表示崩崖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山坡受风化作用后,岩石碎屑从山坡上崩落下来的地段。

特殊地貌的表示陡坎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ABCDEF100100200200300300A____D____C____B____E____F____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山顶山脊100100200200300300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D处为____,E处为____。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密集稀疏DE陡坡缓坡1、在同一幅图内,等高线密集表示__________,等高线稀疏表示_________,等高线平距相等表示_________。2、等高线是地面上__________相等的___________的连线。3、一组闭合的等高线是山丘还是盆地,可根据()来判断。A.助曲线;B.首曲线;C.高程注记答案:坡陡

坡缓

坡度均匀高程

相邻点C4、地形测量中,若比例尺精度为b,测图比例尺为:M,则比例尺精度与测图比例尺大小的关系为()A.B与M无关B.b与M成正比;C.b与M成反比5、在地形图上表示的方法是用()A.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形符号和地物注记B.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C.计曲线、首曲线、间曲线,助曲线答案:BB6、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3cm,对于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相应地形点在实地的最大距离应为().A.15m;B.20m;C.30m7、等高线具有哪些特性()。A等高线不能相交;B等高线是闭合曲线;C山脊线不与等高线正交;D等高线平距与坡度成正比;E等高线密集表示陡坡答案:AABE二、地形图测绘的内容

地物的测绘地貌的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二、地形图测绘的内容

地物的测绘

地物的综合取舍居民地的测绘独立地物的测绘道路的测绘水系的测绘植被的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物的综合取舍目的

使图面既清晰易读、位置正确、主次分明,又能满足相应的用图需要。测图比例尺是决定地物取舍的关键因素。根据不同的用图要求决定测绘内容的取舍。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东大道坚5地物特征点的选择地物轮廓线的转折处、转向处,或地物的几何中心等。砖钢混居民地的测绘散列式和整列式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独立地物的测绘独立地物应完整、精确测定。塔、井、路灯、独立树等当房屋、道路、水系等重合时,可中断其他地物符号0.2mm,将独立地物完整绘出。独立地物可采用交会法测定。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道路的测绘道路(铁路、公路、大车路、内部道路、乡村小路)及其附属物(隧道、桥涵、路堑、路堤、里程碑)均需测出。一般测定道路的边线或中心线,拐弯处测定道路的转折点,要求按其真实位置绘出。城镇公路、街道应注明道路材料,如水泥、沥青、碎石、砾石、硬砖等,铺装材料改变处应立尺测定,并在图上以点线分隔。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水系的测绘水系(海岸、河流、溪流、湖泊、池塘、沟渠、泉、井)及其水工建筑物(桥、渡口、水闸、水坝、堤岸)均需测出。一般在水系的转折点、交叉点、弯曲点、起点、终点处立尺测定。河流在图上宽度小于0.5mm时,沟渠实际宽度小于1m时,以单线表示。所有河流、湖泊、水库及小溪均应注记名称。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水系的测绘数字表示立尺点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植被的测绘植被是地面各类植物的总称,如树林、苗圃、灌木丛、行树、散树、独立树、竹林、芦苇地、花圃、草地等。一般测定植被边界的特征点,按实际形状用地类界符号描绘其范围。田埂宽度在图上大于1mm时,(1:500地形图上为2mm),用双线表示,田块内应测注有代表性的高程。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植被的测绘数字表示植被特征点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物的测绘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二、地形图测绘的内容

地物的测绘地貌的测绘

山顶与盆地山脊与山谷鞍部山坡与梯田特殊地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山顶测绘坡度变换线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盆地盆地是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盆地等高线特点与山顶相似,但其外圈的等高线高于内圈的等高线。测绘盆底最低处、盆底四周及盆壁地形变化的地方。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山脊测绘山脊线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山谷测绘山谷线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鞍部测绘坡度变换线及鞍部最低点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山坡与梯田山坡

测绘山坡上坡度变换点。梯田

在高山上、山坡上及山谷中人工改造的地貌;有水平梯田和倾斜梯田。梯田一般以等高线、符号和高程注记相结合的形式来表示。测绘时要沿田坎立尺进行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测绘田坎+高程注记梯田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特殊地貌对于雨裂、冲沟、悬崖、陡壁、砂崩崖、土崩崖等特殊地貌,应用测绘地物的方法,测绘其轮廓位置,用图式中规定的符号表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貌的测绘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三、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碎部点的选择碎部点的测绘原理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三、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图纸准备绘制坐标格网展绘控制点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技术准备踏勘、了解测区地形及已有控制点情况;按测图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技术设计,并撰写技术说明书;检查和校正仪器,准备工具器材;拟定作业计划。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图纸准备白纸聚脂薄膜

厚度为0.05mm~0.10mm,透明度好、伸缩性小、不怕潮湿、牢固耐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绘制坐标格网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展绘控制点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三、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碎部点的选择

地物特征点的选择地貌特征点的选择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物特征点的选择地物主要测出其轮廓线的转折点,如道路中心线或边线的转折点、河岸线的转折点、水井及独立树的中心等。一般规定,凡建筑物轮廓线的凹凸长度在图上大于0.4mm时,都要表示出来。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貌特征点的选择对于地貌主要测出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坡度变换线等地性线。应测出山顶、山谷、谷底、鞍部和其它坡度变化处的地貌特征点。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碎部点的选择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三、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碎部点的选择碎部点的测绘原理

极坐标法方向交会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极坐标法

在测站安置仪器,测定测站点至定向点方向与至碎部点方向之间的水平角β

,并测出测站点到碎部点间的水平距离D,便能确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H=H测站

+Dtgα+i-v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方向交会法

在两个控制点A、B上,分别测得水平角α

β,以此确定a点的平面位置。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三、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碎部点的选择碎部点的测绘原理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经纬仪测绘法大平板测图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经纬仪测绘法

经纬仪测绘法的原理是极坐标法。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经纬仪测绘法安置仪器和图板

对中、整平、量仪器高、测量竖盘指标差定向、立尺观测、计算

读取水平角,视距上中下丝、竖盘读数

D=kLcos²

α

H=H测站

+Dtgα+i-v展绘碎部点

量角器展绘碎部点,右侧注记高程测站检查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平板仪测图平板仪测量原理大平板的构造大平板的安置大平板的测图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平板仪测量原理图解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平板仪构造光学照准仪方框罗针移点器水准气泡平板基座平行尺竖盘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平板仪介绍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平板仪安置

对中利用移点器,使图上控制点和地面相应控制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对中误差:

0.05mm×MM比例尺分母整平利用圆水准器,调节平板基座上的脚螺旋,使水准气泡居中,图板保持水平。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平板仪安置

定向使图板上已知方向与地面上相应方向一致(同一竖直面内)。精确定向已知直线粗略定向方框罗针定向误差:图上0.2mm

安置方法粗略定向整平对中整平精确定向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平板仪对中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平板仪定向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平板仪测图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平板仪测图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平板仪测图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平板仪测图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四、地形图的绘制

地物的描绘地貌的勾绘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四、地形图的绘制地物的描绘

地物的描绘地物取舍原则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坚5学府路地物的描绘

对于已测定的地物,应对照实地地物,用图式规定的符号绘制出来。主要建筑物轮廓线的凹凸长度在图上大于0.4mm时,应全部测出。对于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主要地物轮廓凹凸大于0.2mm时,应全部测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物取舍原则

房屋凹凸转折较多时,可只测其主要转折角,用几何作图法绘制出房屋轮廓。圆形建筑物,可测定其中心,量其半径或在其外轮廓测定三点,用作图法绘出其轮廓。公路应测其两侧边线按实际绘出,大路或小路可只测其一侧边线,量路宽绘出另一侧。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物取舍原则道路拐弯处圆曲线边线,应至少测定三个点(起点、中点、终点)绘出。围墙应测其特征点,按半依比例符号绘出其外围实际位置。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四、地形图的绘制

地物的描绘地貌的勾绘

描绘地性线高程内插等高线勾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描绘地性线

用铅笔轻轻地描绘出地性线。(山脊线:细实线山谷线:虚线)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高程内插

利用高程内插法求等高线通过点。(平距与高差成正比原则)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高程内插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a52.8b57.451.655.852.558.558.952.654.751.6a52.8b57.451.655.852.558.558.952.654.751.6等高线勾绘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貌的测绘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四、地形图的绘制

地物的描绘地貌的勾绘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

地形图的拼接地形图的检查地形图的整饰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形图的拼接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形图的检查图面检查

图面是否合理、地物线条和等高线是否清楚,边线有无矛盾、注记有无错误。野外巡视

在现场将图面与实地全面核对,检查地物地貌有无遗漏;等高线、注记是否与实地相符,地物间相互位置关系是否正确;拼接处是否合理。设站检查

对每一幅图约1/10架设仪器进行设站检查。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形图的整饰先图内后图外,先地物后地貌,先注记后符号。图上注记、地物及等高线均按规定的图式进行注记和绘制。按图式要求,写上图名、图号、接图表、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测量单位、测绘者和测绘日期。对图进行上墨,即可得地形原图。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地形图测绘的过程

大比例尺测图的计划设计;地形控制测量;地形测图的准备工作;碎部点的测定;图边测图及图的拼接;地形图的检查;地形图的整饰。第1步:大比例尺测图的计划设计了解任务概述、测区情况,收集已有资料技术方案的设计组织计划仪器配备安全措施第2步:地形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意义:确定图根控制点的坐标方法:导线测量仪器:经纬仪步骤:选点——埋石——观测——计算要求:11/2000120m1.0km水平角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平均边长导线长度第3步:地形测图的准备工作图纸的准备:聚酯薄膜裱糊图板绘制坐标格网(一般已有)展绘控制点展绘控制点点Ax=1124.89y=538.67H=76.47505001000125075012505506006507001050110011501200第4步:碎部点的测定野外测图的内容以图根控制点为测站,测绘所选的碎部点,将碎部点展绘到图纸上,并勾绘出地物和地貌的形状,即得地形图。一个测站的测绘工作在测站上安置仪器,对中、整平、定好零方向,量取仪器高用视距法测量测站附近的地物,地貌的特征点(即所选取得碎部点),并计算出测站至各个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及碎部点的高程用极坐标法将碎部点展绘到图纸上,紧接着勾绘地物和地貌b312a课前提问地物特征点?地貌特征点?经纬仪测绘法的原理是采用哪种测图方法?经纬仪测绘法的步骤是?等高线内插的原理是?测量中的人员分配观测员——读数时注意记录者和绘图者是否听清楚,要随时把地面情况和图面点位联系起来,观测碎部点的精度要得当;立尺员——选点要有计划,点子分布均匀,尽量一点多用,必要时勾绘碎部草图,供绘图者参考记录、计算员——(两人或一人)记录应正确、工整、清楚。重要地物备注说明,碎部点水平距离和高程均计算到厘米,注意高差的正负号。绘图员——随时保持图面的整洁,抓紧在野外对照实地地形勾绘整理。边测、边绘、边勾等高线;随时将图上与实地对照检查(距离、高程、方位)跑尺方法地物(除正确选择地物轮廓外,还要根据实地地物的分布,采用不同方法,保证不遗漏,不重复,简单):①地物较多,分类立尺,避免连线错误。②地物较少,可采用螺旋形跑尺法,由近及远,搬站后,由远及近。③如果有两名跑尺员,要分工明确。④晴天上午测图,最好在测站西方立尺,下午在测站东方立尺。地貌:①沿等高线跑尺,跑尺消耗少,绘图不容易②沿地性线跑尺。第5步:图边测图及图的拼接图边测绘:为了相邻图幅的拼接,一般要求每幅图均测出图外1cm图的拼接:相邻图幅的拼接限差:地物相对位移2.2mm

高程相对偏差0.9m第6步:地形图的检查检查的内容1、图根控制和碎部测量的原始记录和计算成果是否正确,项目填写是否完整2、地物、地貌各要素测绘是否正确、齐全,取舍是否恰当,图示符号运用是否正确,各项资料是否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