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债的效力
第一节债的效力的意义和分类
一、意义债的效力,是指债所特有的保障债务清偿、债权实现的法律之力。解释如下:
(一)债的效力是法律之力,具有强制性债是一种法律关系,自然具有法律关系的一般效力。其效力就是法律强制性地保障债务履行、债权实现。(二)债的效力为债所特有
债是财产关系的一种,与物权关系相比较,其效力有其特殊性。表现为:
1.债的效力具有相对性。前已说明,此不重复。
2.债的效力,是保障“给付利益归属债权人”的法律之力。
就意定之债而言,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内容是实现给付利益由债务人移转至债权人,法律认可意定之债的效力,实质是依“意思自治”原则,实现当事人的意思。
在法定之债,债务人或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或自债权人受有利益,法律为衡平当事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使债务人负担给付义务,将“给付利益”移转于给债权人。
总之,各种债的目的和效果,都是“给付利益归属债权人”。债的效力,正是实现这个目的和效果的法律强制力。
(三)债的效力包括债权的效力和债务的效力债的效力,首先是指债这种法律关系的效力,同时,由于债权、债务是债的内容,自然也是指债权和债务的效力。
1.债权的效力。
债权以“给付利益归属债权人”为宗旨。为实现这个宗旨,法律赋予债权多种多样的效力,包括给付请求力、执行请求力、给付利益保有力等。这些效力,表现为相对独立的权利,即多种的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等。
2.债务的效力。债务同样以“给付利益归属债权人”为宗旨。为实现此宗旨,法律赋予债务必须清偿的效力、债务不履行时得强制执行的效力等,这些效力,表现为各种给付义务。(四)债的效力包括债务人的抗辩权抗辩权是债务人享有的、当债权人不当行使请求权时,得根据约定的或者法定的事由,对抗其请求的权利。也叫“反对权”。抗辩权的效力,是得暂时或永久阻止请求权的行使。债务人的抗辩权虽然主要存在于双务合同之债,但不限于此,单务合同之债也存在债务人抗辩权,如未到清偿期的抗辩权。抗辩权是法律为防止债权人滥用债权损害债务人,赋予债的效力。抗辩权所对抗的,是权利人不正确行使权利的行为,不是对抗权利。不正确行使权利的部分,没有权利的性质和地位。反面观之,该部分也不是义务人的义务,义务人自应有权拒绝。例如,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时请求债务人给付的,债务人有时效期间届满的抗辩权。再如,买卖合同当事人双方约定同时履行,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现出卖人不交货而要求买受人先付款,该请求即为不当请求,买受人得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五)债有形成权的效力形成权是权利人享有的依其单方意思表示得使权利变动的权利。债权人和债务人都享有形成权。如选择之债中的选择债权和选择债务,前者是债权人的选择权,后者是债务人的选择权。
二、债的效力的分类
(一)一般效力和特殊效力
1.一般效力。一般效力是指各种债的共同的效力。也叫“普通效力”。
(1)债权的一般效力。包括:给付请求力、给付利益保有力、执行请求力等。
(2)债务的一般效力。包括:债务必须履行的效力、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的效力等。
2.特殊效力。特殊效力是指某种债所特有的效力。
如合同之债有合同解除权的效力、发生违约责任的效力,而侵权行为之债就没有这些效力。
某种债所特有的抗辩权,属于特殊效力。如双务合同中的先履行抗辩权等。
(二)对内效力和对外效力对内效力和对外效力,是对债的一般效力的分类,属于债的效力的二次分类。
1.对内效力。债对当事人的效力,是对内效力。包括债权的效力和债务的效力。该种效力对第三人无效。对内效力可分解为:(1)当事人间有债权、债务;(2)债务人应按约定或法定为给付,否则,债权人得行使给付请求权;(3)债务人不按债的规定为给付的,要承担债务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即,债权人有权请求法院强制债务人承受约定的或者法定的不利后果。
[例1]C、D二法人订立买卖合同,约定D于合同签订之日付清货款20万元,C于订约后7日交付货物,违反约定者须向对方支付货款总额的10%的违约金;D如约付款而C到期不交货。
问题:该合同对C、D有哪些效力?
2.对外效力。债对第三人的效力,是其对外外效力。依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债对第三人有效力的,债即发生对外效力。具体情形如第一章中关于“债的相对性例外情形”的说明。
[例2]
甲与保险公司订立人身保险合同,定受益人为甲子。甲在保险期内死亡,保险公司应支付保险金20万元,但甲子一无所知。
问题:甲死亡,甲子不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对合同事一无所知,该保险合同的效力如何?
[例3]A公司欠B公司货款200万元不想偿还,又担心B公司通过法院强制执行其财产,遂在清偿期届至前将其财产一部分赠与C公司,一部分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卖给关系单位D公司,结果B公司未能得到清偿。问题:C、D都不是A、B之间债务关系的当事人,该债务关系的效力如何?
(三)积极效力和消极效力
1.积极效力。债的积极效力是指债权的效力。如债权人得为给付请求、债的保全等行为。
2.消极效力。债的消极效力是指债务的效力。如债务人须依债交付标的物、支付价款、不履行债务的须支付违约金等。(四)主要效力和从属效力
1.主要效力。即债所具备的对给付利益的实现发挥主要作用的效力。
如给付请求力、执行请求力等。
2.从属效力。从属效力是指债所具有的对给付利益的实现起辅助作用、相对主要效力而言处于从属地位的效力。如债权人迟延受领、应当负担迟延责任的效力;债务人未尽告知义务致债权人受损害而应赔偿损失的效力。(五)固有效力和派生效力
1.固有效力。债所具备的为直接实现给付利益的效力,是固有效力。
包括债权的给付请求力、债务的给付约束力等。它体现债的发生的原本目的。
2.派生效力。债所具备的因债务不履行而得发生新债务的效力,是派生效力。如违反合同而应支付违约金的义务。此效力不是债的原本目的,是因债权未实现所生发的补救性效力。第二节债权的效力
一、债权效力的体系(一)债权效力的意义和特点
1.意义。(1)《民通》第84条的规定。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
(2)通说。债权的效力,指债权所具有的债权人得请求债务人为特定行为实现其利益的法律约束力。“三效力说”:给付请求力、给付利益保有力、执行请求力。
(3)本书的观点。债权的效力是指债权所具有的实现给付利益归属债权人的法律之力。
债权有“完全债权”和“不完全债权”的区别,二者的效力有所不同。
(1)完全债权效力完整。
通常所说的债权的效力,除特别说明者外,指完全债权的效力。(2)不完全债权,是相对于完全债权而言欠缺部分效力的债权。其欠缺的,或是请求力,或是执行力,或为处分力。如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债权,欠缺执行请求力。
2.特点。债权能够根据不同的条件,生发不同的效力。债权的效力,是债权权能的表现,债权有多种权能,也就有多种效力,各种效力分别构成不同的权利,如给付请求权、执行请求权等。因此,可以从债权权能的角度观察和解释债权的效力。(二)完全债权的效力体系
1.给付利益受领权。(有争议)给付利益受领权,是债权人享有的受领给付利益的权利。
该权利是债权首项权能的表现。其功能是保障债权人在不同条件下受领给付利益均有合法性。它没有请求效力,故不属请求权。
首先,债务履行期届至债务人依债清偿的,债权人有权受领;
其次,债务人不履行而经债权人行使给付请求权才给付的,以及以及债务人不履行而发生损害赔偿债务的给付的,债权人有权受领;最后,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债务人给付的,债权人有权受领,债务人不得以不知诉讼时效已过为理由,主张返还。该权利的行使结果,是给付利益的权利由债务人移转债权人。
2.给付请求权。(通说)债权人享有的得于清偿期届至时请求债务人为给付的权利,是给付请求权。履行期限届至而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得行使该权利。
给付请求权的基本功能,是在债务人未主动履行的条件下,保障债权人得对债务人提出给付要求,提示、催促债务人尽快履行。给付请求权的行使,有以下效果:(1)诉讼时效中断。(2)使未确定期间的债权的期间确定。(3)确定债务人迟延给付的时间界限。给付请求权既包括原债确定的给付请求权,还包括债务不履行发生的“次生债”所定的各种给付请求权。如“继续履行请求权”等。(《合同法》第107条)
3.执行请求权。(通说)债权人享有的、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得请求法院依执行程序强制债务人为给付,实现其给付利益的权利,叫执行请求权。是债权“执行请求力”的表现。
债权人行使执行请求权,得请求法院强制债务人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该请求权的功能,是以公力救济迫使债务人将给付利益归属债权人。
4.受领利益保有权。(通说)即债权人享有的得保有其所受领给付利益的权利。债权人受领给付利益,因为有“给付原因”,不构成不当得利,自无返还义务。此权利对债权而言事关根本,倘不能使债权人保有所受领给付利益,债权即无安全性,债权的其他权利如给付受领权、给付请求权、债权保全权等,全都失去意义。因此,给付受领、给付请求、给付受领保有三项权利,实为债权的命脉。
5.债权保全权。(探讨)债权保全权是债权人享有的通过诉讼程序采取措施保护其债权安全的权利。债务人减损其财产,足以损害债权时,债权人得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将债务人的财产回复于减损之前的状况,使债务人有给付的财产条件,以保护债权安全。债权保全权包括债权人代位权、债权人撤销权。后者属于形成权。
6.债权处分权。(探讨)债权人享有的可依法自由决定其债权归属和存亡的权利,是债权处分权。
如债权放弃权、债权转让权、债权质押权,等。其中,债权转让权和债权质押权,是把债权作为财产流转对象以为利用的权利,能够满足债权人以债权换取更合适利益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7.给付选择权。(探讨)给付选择权,是债权人享有的、当债务人应为的给付有二种以上之可能,选择一种即能满足债权,债权人得自由选择的权利。此权利属于形成权。意定之债中,当事人有多种多样的给付选择权;在法定之债,债权人也有给付选择权。
8.受第三人侵害时的救济权。(有争议)债权受到当事人之外的人侵害时,在适当条件下生发侵权行为之债权,成为受害债权的救济权。第三人侵害债权得发生侵权行为之债,在立法例和判例层面早有实证,债法理论也有合理的研究结论。债权属于权利,权利自有不可侵害性,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受害的债权当然应得到救济,侵害人对受害之债权人负担侵权赔偿责任,属于“有权利就有救济”规则的应有含义。不过,目前我国立法上未予肯定。
9.合同债权特有的合同解除权合同解除权,是合同债权人享有的因解除条件发生而得解除合同的权利。
此项权利为合同债权所特有。合同贯彻“契约自由”,当事人可预先约定一定条件,在该条件发生时解除合同,终止债的效力。在此情形,债权人享有的是“约定解除权”。另外情形中,当法定事由发生致使合同目的落空,或对债权人不利时,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终止债的效力。此一解除权是“法定解除权”,“单方解除权”。
《合同法》第94条的第(二)、(三)、(四)三项规定的,属于债权人的单方解除权。
10.其他权利。此外,债权还有提前履行拒绝权、部分履行拒绝权、债务承担同意权和拒绝权等其他多种权利。总之,债权是为达致“给付利益归属债权人”宗旨的、有机的权利母体,绝非请求权可一言以蔽之。
二、不完全债权的效力不完全债权是欠缺请求力、执行请求力、处分力的债权。这种债权发生效力的排除或阻却,故有时表述为债权效力的阻却。不完全债权主要有三种。(一)债权人受领迟延的债权受领迟延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的给付或已提出的给付,因己方原因,致给付未完成的事实。这种债权,请求力减损,债务人责任减轻,债权人承受由此发生的不利。如标的物风险责任(《合同法》第146条)、违约责任等。
(二)当事人约定不得让与的债权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债权人的债权处分权受到限制。债权人转让的,对债务人没有法律约束力,债务人得对抗受让人,但对债权人不能免除债务。典型如约定不得转让条款的合同债权等。(三)自然债务相对的债权自然债务对应的债权,没有法律强制力,欠缺执行请求力,不能请求强制执行。典型如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债权。第三节债务的效力
一、债务的效力的体系(一)债务的效力的意义债务的效力,是债务人承受的须依债为给付的法律约束力。
义务的效力,是约束义务人须按照义务的内容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之力。债务属于义务,其内容是约定的或者法定的给付,因此,其效力就是债务人须依债为给付以满足债权实现的法律约束力。
(二)债务的效力的特点
1.债务有一般效力和特别效力。一般效力是各种债务共同的效力。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债务具有必须依债履行的法律约束力;第二,债务未依债履行的,除有约定或法定免责事由者外,债务人须承担债务不履行的责任。又称“债务违反的责任”。在合同之债,通称“违约责任”。债权人得通过诉讼程序,取得债所确定的给付利益。第三,债务伴有附随义务。
特别效力是个别债务除一般效力外特有的效力。如违约金债务的发生,是合同之债的特别效力。再如,买卖合同的债务与租赁合同的债务,除都有一般效力外,买卖合同还有应当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的效力,租赁合同的债务还有租期届满返还租赁物的效力。
2.债务由多种给付义务组成。债务的效力具有组合性特点:
(1)债务人首先应按照约定或法定全面履行其各项主要义务,即各项“主义务”。如买卖合同,出卖人负有按照约定交付标的物、移转标物的所有权等“主义务”。
(2)债务定有“从义务”的,从义务也须全面履行,否则,发生债务不履行的后果。如家用电器买卖合同中标的物使用说明书交付义务,借款合同中的利息支付义务。
(3)债务履行伴有“附随义务”,即说明、告知、保密等义务。二、债务的种类(一)约定债务与法定债务约定债务是因合同发生的债务。法定债务是依法律规定发生的债务。
(二)给付行为的债务与给付效果的债务
1.给付行为的债务。
只要求完成债所确定的行为,不要求必达预期利益的债务,是给付行为的债务。如雇佣合同,受雇人有按合同提供劳务的义务,没有必使其劳务给雇主带来预期利益的义务。
2.给付效果的债务。以实现债权人预期利益为内容的债务,是给付效果的债务。如承揽合同,承揽人的义务以提供约定的工作成果为必要。
3.区分的意义。
给付行为的债务,债务人依债给付的即达清偿效果,债权人不得以未达预期利益为由对抗债务人。给付效果的债务,给付未达致预期利益的,构成债务不履行的责任。
(三)主给付义务、从给付义务、附随义务
1.主给付义务。债所固有、必备的并决定债的类型的基本义务,是主给付义务。也叫“主债务”。如买卖合同中的标的物交付义务和所有权转移义务、价款支付义务,承揽合同中的工作成果提供义务、酬金支付义务等。主债务是债的本旨,是债权的对应。
2.从给付义务。债所确定的不具有独立意义、从属和辅助主给付义务的义务,是从给付义务。也叫“从债务”。
如客运合同中承运人为旅客免费运输随身行李的义务。从给付义务是实现主给付利益的辅助性条件。
3.附随义务。
附随义务是在债的发展过程中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照顾、告知、保护、协助、保密、忠实、注意等义务的总称。例如,履行合同时,当事人一方进入对方的场所,对方对该人的人身安全负有基本的保护义务。再如,标的物可能发生自燃的,出卖人应准确告知买受人。其主要特点是:第一,该义务的发生,无须约定也无须法律具体规定,债发生,附随义务即刻伴随发生。
其规范的形式,通常是法律的概括性规定。如《合同法》第60条第2款,《德国民法典》第241条第2款。第二,是主债务、从债务之外的一类义务。该义务不属主债务和从债务,是一类独立的义务。主债务清偿,或主债务、从债务均已清偿但违反附随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害的,对此损害负有赔偿责任。第三,是一个义务群。该类义务中包括照顾、告知、保护、协助、保密、忠实、注意等多种多样的具体义务,不是单一义务的称谓。第四,不同的债,附随义务的具体种类有所不同。如买卖合同与客运同,附随义务即各有差异。即使同为买卖合同,标的物品种的差别也导致附随义务的不同。如房屋买卖合同与轿车买卖合同,后者的附随义务,更侧重于轿车的品质、技术性能、维护等方面的告知、注意义务。第五,债的当事人双方都负有附随义务。
通常,债务人负担附随义务,但债权人不能完全免除此种义务。如,易碎物品的运输合同,托运人对承运人有说明义务,以便承运人妥善运输。第六,该义务伴随债的始终。从债成立到消灭,当事人始终负担附随义务。
合同之债,成立前有先合同义务,终止后有后合同义务,但不发生附随义务。
4.附随义务与主义务的区别。
三点主要区别:(课堂不讲,请同学们课外自己看课件)第一,二者的存在形式和地位不同。主义务依约定或法定,自债发生时已特定化,并决定债的类型和内容,是债的本旨和核心;附随义务无此特点,而是随着债的逐步发展而有告知、保护、保密不同要求,辅助主义务圆满实现。第二,二者有无对待义务不同。绝大多数的主义务,存在对方当事人也负担对应的主义务的情况,且当事人得有同时履行抗辩权,而附随义务没有对待义务存在。第三,二者的法律效果不同。主义务不履行的,构成实质、根本的债务不履行,合同之债得发生违约金责任、解除合同等,而不履行附随义务的,发生损害赔偿责任,没有其他效果。
5.附随义务与从义务的区别。主要有四方面的区别(不讲)
第一,从义务的给付,一般在债成立时已确定为某种特定行为,附随义务则随着债的发展而变化。如,家用电器的买卖,提供合格标的物是主义务;交付质量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实行三包是从义务,在买卖成立时已经确定;而在整个合同履行过程中,出卖人有义务照顾、保护买受人不因场所、设置、物品、员工、第三人侵害,协助买受人妥善携带标的物离开经营场所。第二,违反从义务的,对主债权的实现有实质影响,而不履行附随义务的,一般对主债权不产生实质影响。如借款人到期不还借款,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主债权就不能实现,而债务人对来讨债的债权人未予保护,致其被饲养的宠物狗咬伤,对主债权的实现没有实质影响。第三,从给付义务被违反的,债权人得诉请法院强制义务人继续履行,而附随义务不履行的,没有此种强制执行效力,只能请求损害赔偿。如到商店购物,店方开具购物发票是从义务,照顾买受人安全是附随义务,不给发票可依民事诉讼程序强制给付,而未尽照顾义务使买受人摔伤,不能对店方强制执行为照顾行为。第四,从义务一般由约定或债的特点确定,附随义务通常由法律按照诚实信用原则规定,但也不排除当事人约定。
6.主义务、从义务、附随义务的结合关系。主义务常有附随义务伴随,一般不得以约定排除;从义务除法律特别规定者外,当事人可约定是否设定。(四)原给付义务与次给付义务原给付义务是债原本包含的给付义务。也叫“第一次义务”。次给付义务是债中原不包含,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从原给付义务演变而来的给付义务。也叫“第二次义务”。例如,买卖合同中的标的物交付义务,是原给付义务,由于违反合同发生的违约金支付义务,就是次给付义务。原给付义务具有债务的各种效力。次给付义务是原给付义务不获履行时的补救。(五)先合同义务与合同后义务
1.先合同义务。当事人在缔结合同过程中依法负担的照顾、告知、保护、保密、诚实信用等义务,是先合同义务。也叫“前合同义务”。特点:(1)存在于合同缔结过程中,合同生效该义务消灭,合同义务发生;(2)是法定义务,无须当事人约定。《合同法》第42条、第43条是其规范依据;包括在缔约过程中照顾、告知、保护、保密、以诚实信用原则磋商合同事宜等具体义务;(3)违反义务者损害的是对方的“信赖利益”,有“缔约过失责任”。
2.后合同义务。当事人在合同互相消灭后,依法定或约定所负担的、为维护给付的效果或协助对方处理合同消灭的善后事宜的义务,是后合同义务。特点:(1)存在于合同之债消灭之后;(2)依法定或约定发生;(3)其功能是为了维护给付的效果或协助对方的善后事宜;(4)违反此义务的,负担损害赔偿责任。
如,当事人一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掌握了对方的相关技术资料,合同履行完毕后,仍负有不泄露、不擅自使用等义务,即为一种后合同义务。
《合同法》第43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其中,合同未成立时的保密义务是先合同义务,而合同关系消灭之后的保密义务,是合同后义务。
3.先合同义务、后合同义务与附随义务的关系。
三种义务相似而非相同。相似者,都有告知、保密、协助等义务,违反义务的都发生损害赔偿,而且,先合同义务与附随义务都是法定义务,后合同义务则有约定义务,也有法定义务。
相异者,附随义务是合同关系中的义务,伴随于主义务,合同不成立、不生效或无效,可有先合同义务而不能产生附随义务;先合同义务是合同成立前的义务,合同生效,先合同义务随即消灭;后合同义务是合同关系消灭之后的义务,合同终止,后合同义务发生。第四节不真正义务的效力
一、意义不真正义务是指没有给付、不发生赔偿、没有执行效力,仅使义务违反者权利减损或丧失的义务。也叫“间接义务”。
说明如下:
(一)不真正义务是当事人依法负担的防止自己损失的注意义务依诚实信用的社会生活规则,当事人应秉持善良行为人的注意,不但不损害他人,也要防止自己的损害,在他人行为致使自己受损害时,应以合理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否则,对自损和放任扩大的损失,应自行承担。不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