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技术】袋料林栽食用菌主要技术_第1页
【农业种植技术】袋料林栽食用菌主要技术_第2页
【农业种植技术】袋料林栽食用菌主要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种植技术】袋料林栽食用菌主要技术

(一)林下平菇主栽技术一、保证菌种质量要想使平菇高产、稳产,掌握菌种的正确制作工艺,保证菌种的良好质量很重要。我们所选品种为平高一号。实践证明,良种可比劣种增产30%以上,而且出菇强壮,病虫害很少发生。二、场地选择高温平菇的出菇场地为林地拱棚。要求是通风良好、排水方便。三、菌袋制作可采取熟料制袋法,不要采取生料栽培。熟料栽培是指培养料配置后先经高温灭菌,再进行播种和发菌的方法。高温平菇的栽培以这种方式最为适用,其好处是培养料经高温灭菌后,料内营养得到充分分解,便于菌丝吸收利用;杂菌在发菌期不易发生;料温也可得到很好的控制。采用聚丙烯菌袋,规格为20厘米×45厘米×2.5~3丝。接种方式为打眼穴播。四、发菌管理夏季温度高,发菌困难,应合理排放菌袋,适时进行倒袋翻堆和通气增氧,控制好发菌温度和环境温度。菌袋应一律单层排放,排间距50厘米以上,稍留袋间距,发菌场地要遮荫且通风顺畅,必要时可向菌袋喷凉水降温,控制袋温不超过32℃。五、出菇管理菌袋发满后,表面有黄色水珠及原基出现时可码堆出菇。菌墙最多码三层,袋与袋之间留2厘米的空隙散热,层与层之间用小竹竿隔开。林间覆土栽培:割袋1/2,间距5~8厘米,覆土2/3,留袋口塑筒保湿现蕾;也可平覆,全脱袋,间距稍大,浇一大水,上覆2~3厘米粒状稍细土,盖膜保湿,待菌丝长满。也可覆盖一层麦秆,保湿,透气,且长出的蘑菇较为干净。遮荫效果不理想时可搭起遮阳网或草帘。林间栽培宜用高密度南北向林地,少见光、利通风,行距在2.5~3米最好。整个出菇过程中,通风要好,为了保证湿度,应经常喷水,可每天3~4次,并且可每隔几天用大水灌棚一次,以保证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湿度。蘑菇原基幼期忌冷水,菇蕾会“感冒”并抽回去,所以要注意保证水温与环境温度一致。高温平菇从接种到出菇,时间很快,正常管理,二十几天就可出菇,生物转化率可达到150%以上。(二)袋料林栽木耳技术一、发菌管理第一年栽培的朋友可在专业的生产厂家订做发满菌的栽培袋。自己发菌注意菌种质量和防热管理,好质量的菌种是栽培成功的保证,高温季节注意降温防热是防杂的关键所在。一般每亩林地用袋10000~15000个。采用林下床式覆盖栽培。在发菌过程中,对绿霉污染严重的菌袋要立即隔离烧毁并在远处深埋,对感染桔红色链孢霉的埋放处理,一般可使霉菌消失,菌丝长满料袋。无杂菌的集中起来管理。发好的菌袋特点是:洁白的菌丝长满菌袋,菌料表面出现黄色水珠或黑色水珠。二、床式地栽1、南北向做台式床,宽1.2米,台高10—15厘米,床面上铺一层3—5厘米厚的细沙或碎炉渣,床间作业道宽0.6米。2、于床上架距床面高45—50厘米的棚架、摆放遮光率80—85%的遮阳网。棚上以架条拱起宽3米的薄膜,留少量膜边透气,不压实。3、顺床面布设1—2条幅宽5厘米软质自动喷雾管,催芽期微孔口面朝下,润湿床面,待耳芽出齐、封住割口后,返微孔口面向上,雾化喷水管理。没自动喷水管,催芽期可侧沟内铺膜灌水,以棚膜罩沟保湿;出芽后侧向喷水。三、划袋出耳划口摆袋应避开雨天、大风天,宜选雨后或早、晚清凉时作业。1、坚持对病虫害以预防为主的管理。摆袋前,对出耳场床面作杀虫、灭菌处理,喷施0.2%多菌灵或1%石灰液;菌筒划口前于0.3%高锰酸钾液或1%石灰液中整体浸蘸3—5分钟,进行袋膜外表及扎口处灭菌,去扎口绳,将多余袋口膜塞入接种孔,塞紧,使膜体附实。2、倒置菌筒(出耳整齐一致),使口端向下,以消毒刀片。在筒侧以“品”字形排列,按边长1.5—2.0厘米、深入菌膜2—3毫米,划“V”形口9—12个,共分3排。3、将划口菌茼以10×10厘米间距,浅穴倒栽于床面,并及时将经过消毒的塑料膜覆盖于拱架上。4、对遮阳物及床周围清洁管理,清除污染源。栽培过程中若菌丝体少部分污染,可剔除污染菌体,并涂2%石灰水处理;严重污染者及早清除。四、耳片采收1、当木耳长至8分熟时(耳片没有完全展开时)采收,采收前两三天停止喷水。采收时一次摘净。2、采完后停浇水7天,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