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技术】蘑菇疣孢霉病害难根治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_第1页
【农业种植技术】蘑菇疣孢霉病害难根治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_第2页
【农业种植技术】蘑菇疣孢霉病害难根治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种植技术】蘑菇疣孢霉病害难根治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1、危害性:疣孢霉病又称湿泡病、白腐病。属于真菌的一个种类,它不仅危害蘑菇,也危害草菇、平菇、香菇、银耳、灵芝等大部分品种的食用菌。它被菌界专家称为食用菌种植上除木霉之外的第二大污染菌,极其顽固,很难根治,如不进行有效防治,连年种植,年年复发,轻者减产40%以上,重者可造成成片菇棚绝收!2、典型症状:经长期的研究发现该病菌只侵染子实体而不侵害菌丝体。蘑菇从开始被感染到初现症状最低需11天左右,生长发育中的菌丝能加速刺激疣孢霉孢子的萌发,第一茬菇发病,其传染源通常是覆土及旧菇架;后几茬菇发病则是由水、工具及人为操作再传播而引起的。若在菇蕾形成期被侵染,其表现为:正常菇蕾还未出现,而病菇就大量生长,形成一种马勃状组织的异形物,病菇一般比正常菇提前3-4天出菇;若在幼蕾生长期被侵染该病菌,病菇虽然能继续生长,但菇盖发育不正常或停止发育,菇柄膨大变形而呈歪扭畸形,病菇后期内部中空,菌盖和菌柄交界处及菌柄基部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随后变为暗褐色,表面渗出褐色水珠而腐烂,并散发恶臭味。3、发生规律:该病菌广泛分布于表土层2-9厘米处。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10℃时生长极为缓慢,35℃以上温度基本不能生长。试验表明:在土壤及堆肥中,其病原孢子在56℃温度下4小时、65℃温度1小时即可死亡。该病菌主要通过土壤、喷水、人、工具、昆虫等途径传播,菇房通风不良、温度高、湿度大也利于此病发生。4、防治方法:①种植前对菇房、菇架用5%的漂白粉水溶液或5%甲醛溶液喷洒消毒;②覆土消毒:覆土要取30厘米以下的深层土,切勿取地表土,更不要在出过菇类废料的田地取土;覆土准备好后,要在太阳下爆晒干,同时用药剂消毒,具体方法是:按每平方米使用疣霉净1.5克与土壤拌匀后覆土,病害严重地区可适当加量用药;第二次施药在第二茬菇转批后,用疣霉净700倍溶液喷施于菇床上。③发现病菇后立即停止喷水,加大菇房通风,病菇少时,要及时除掉并烧毁,切勿乱扔,以防恶性传染,菇床上出现大量病菇时,不要马上挖除,先将好菇采完,再用疣霉净按500倍液喷洒,间隔3-7天喷洒一次,连续3-4次,效果特好。5、其他注意事项:①采过病菇的工具要用2%的甲醛消毒,手也要及时清洗,千万不要用采过病菇的手整理菇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