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爆破事故案例课件_第1页
井下爆破事故案例课件_第2页
井下爆破事故案例课件_第3页
井下爆破事故案例课件_第4页
井下爆破事故案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号矿“培训到现场”活动

包保区队培训包保培训:郑国林包保干部:一区队雷锦亮,二区队雷志宏,三区队马小红包保人数:一队35人,二队34人三队34人二〇一五年十月试题解析与事故案例分析判断题:放完炮等炮烟散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答案(√)解析:一、化学爆炸是由化学变化造成的。化学爆炸的物质不论是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还是爆炸性物质(如炸药),都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系统,在外界一定强度的能量作用下,能产生剧烈的放热反应,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从而引起强烈的破坏作用。(1)、爆炸的反应速度非常快。爆炸反应一般在10-5~10-6S间完成,爆炸传播速度(简称爆速)一般在2000m/s~9000m/s之间。由于反应速度极快,瞬间释放出的能量来不及散失而高度集中,所以有极大的破坏作用。(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爆炸时反应热一般为2900~6300kJ/kg,可产生2400~3400℃的高温。气态产物依靠反应热被加热到数千度,压力可达数万个兆帕,能量最后转化为机械功,使周围介质受到压缩或破坏。(3)、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产物。1kg炸药爆炸时能产生700~1000L气体,由于反应热的作用,气体急剧膨胀,但又处于压缩状态,数万个兆帕压力形成强大的冲击波使周围介质受到严重破坏。由于井巷作业空间狭小,煤矿许用炸药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不仅对人体有害,且某些有毒气体对煤矿井下瓦斯能起催爆作用(如氧化氮)或引起二次火焰(如一氧化碳),尤其是在高瓦斯矿井中,易造成灾难性事故,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二、炮烟中有毒气体的主要成分及危害性

在炸药爆炸生成的炮烟中,有毒气体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如果炸药中含有硫或硫化物时,爆炸过程中,还会生成硫化氢和亚硫酐等有毒气体。这些气体的危害性极大,当人体吸入一定量的有毒气体之后,轻则引起头痛、心悸、呕吐、四肢无力、昏厥、重则使人发生痉挛、呼吸停顿,甚至死亡。三、案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煤矿事故的记录表明,从2000年至今,由于炮烟中毒导致死亡的事故共182起,其中比较严重的是,2003年3月5日,河北张家口市蔚县某煤矿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16人死亡;2002年2月11日,内蒙古呼仑贝尔牙克石市某煤矿因井下失火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14人死亡;最近的一次是2007年3月31日,陕西榆林市神木县某煤矿发生炮烟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5人受伤。可见有毒气体是造成井下死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对此予以足够重视。河北张家口连发两起煤矿事故

致8人死亡

2006年08月15日15:17中国新闻网中新社石家庄八月十五日电(记者顾文娜)十四日晚二十时左右,张家口蔚县黑柴沟煤矿井下发生火药爆炸,造成三人死亡,三人下落不明,目前搜救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另据了解,此前八月十日凌晨,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兴隆新煤矿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五人死亡。针对张家口市不到五天时间内发生两起重大事故,十五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向全省发出通报,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建设项目矿井的监管监察力度。河北省还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对停产整顿矿井的监管监察力度和煤矿建设项目的清理力度,严格监察监管开采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矿井,加强对爆炸物品的监管,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依法从严、从重查处事故单位和责任人员。(完)

四、防范措施1、优选炸药品种和严格控制一次起爆药量在井巷爆破掘进过程中,应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选用炸药品种。如工作面积水时,应选用抗水型炸药,否则因炸药受潮而影响爆轰稳定传播而产生大量有毒气体。2、保证炮孔堵塞长度和堵塞质量保证炮孔堵塞长度和堵塞质量,能够使炸药发生爆炸时,介质在碎裂之前,装药孔洞内保持高温、高压状态,有利于炸药充分反应,减少有毒气体生成量。而且足够的堵塞长度和良好的堵塞质量,还会减少未反应或反应不充分的炸药颗粒从装药表面抛出反应区,也会降低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含量。3、采用水封爆破或放炮喷雾炸药爆炸时会形成高温高压环境,水封爆破时产生的水雾,在高温高压下与一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有效地降低炮烟中的一氧化碳浓度。由于爆破产生的某些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因此在放炮时,采用自动喷雾设施进行喷雾,既能起到降尘作用,又能有效地减少有毒气体含量,使炮烟毒性降低。4、采用反向起爆方式采用反向起爆方式时,炮泥开始运动的时间比正向起爆推迟,间接地起到了增加炮孔堵塞长度的效果,使炸药反应完全程度提高,从而降低有毒气体生成量。5、局部通风每台局部通风机必须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并应严格执行下列管理制度。⑴必须保证局部通风机经常运转,无论掘进工作面正常生产或交接班,都不准随意停风,必须保证供给掘进工作面足够的风量。⑵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工作面里一切设备的电源,所以局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中的电气设备,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⑶未恢复通风之前,不得送电,进入工作;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局部通风机及开关地点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

⑷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0米,以免发生循环风。⑸局部通风机的开动或停止,必须专人负责,其他人员不经允许,不准去开动或停止局部通风机。⑹风筒必须吊挂在巷道一侧顶帮,在巷道里架棚、推车、搬运材料设备不要刮坏风筒,放炮时也不能崩坏风筒。风筒吊挂要平直、拉紧、吊稳,拐弯处应平缓,勿使风筒褶皱,应使用同一规格的风筒。⑺局部通风机开动后,风叶转动很快,不要把手伸进去,也不可把木棍等东西塞进去。⑻发现同筒坏了,要立即报告通风人员,以便马上修补好,以免漏风,影响掘进工作面通风。在井下每一个都应爱护局部通风机和同筒,因为它是掘进工作面的及有关人员的健康、人身安全和安全生产,所以大家都要留心局部通风机的运转情况,发现有异常情况时,要立即报告通风员或调度室,以便立即处理。独头掘进炮烟中毒预防措施⑴所有平巷独头掘进作业,必须采用机械式通风,利用局扇连接风筒将炮烟抽出,禁止采用高压风进行通风;⑵平巷独头掘进长度小于100m可采用单一式通风,大于100m必须采用混合式通风(即抽出与压入混合使用)。⑶压入式风机应安装在上风流中不小于10m,抽出式风筒末端应接到下风流中不小于10m或直接导入回风道。局扇风筒口与工作面的距离,压入式不大于10m,抽出式不大于5m,混合式压入风筒不大于10m,抽出式风筒吸风口应滞后压入式风筒出口5m以上。⑷风机与风筒的连接,风筒与风筒的连接,必须保证质量,确保平直,不漏风,转角要平滑,接头要严密;

⑸风筒吊装必须使用牵引绳,风筒安装的位置要确保不影响正常的生产作业。⑹采用多台风机抽出炮烟时,可将风机风筒连成一个整体,但靠近迎头的风机功率要尽可能大一些,启动风机要首先启动靠近迎头的一台,依次启动。⑺风筒安装好后,必须加强日常的维护、管理、局部漏风点,必须采取粘补、不能补的风筒要整条风筒全部更换。⑻同一台风机只能使用同一直径大小的风筒,在坑道断面允许的条件下,尽量使用大直径风筒,以缩短炮烟排出时间。⑼已安装好的风机、风筒,每天必须有专人检查确认,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确保正常运转,保证通风安全。判断题:爆破前,班组长必须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方可下达起爆命令。答案(√)解析:起爆前如清点人数有缺失,必须查清人员去向,确保放炮工作面无人情况下才能下达起爆命令。朱家河煤矿“5.2”放炮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3年5月2日0时40分,采二队11504工作面距机头56米处发生放炮事故,一人伤亡。一、事故经过:5月2日零点班,当班值班队干安排机头50米进行机采,机尾80米进行炮采,班长胡某安排放炮员计某放炮,赵某担任放炮警戒工作。晚10时30分左右进入工作面进行维护作业,当机头段割完16节槽子煤后停机,机尾进行放炮。0时20分,因溜煤眼一部溜子有问题停开,工作面停止放炮作业,放炮员赵某和计某两人在距放炮地点向后8米处闲谈等候。0时40分左右,溜子处理好,赵某和计某两人准备放炮,赵某背着放炮器往机尾走了约30米左右,担任警戒并放炮,计某到机头设警戒。当计某到距机头50米处,吹了两声哨子,发出放炮信号,赵某进行放炮,崩伤计某头部,经抢救无效死亡。朱家河煤矿“5.2”放炮事故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放炮人员计某未撤离到安全地点吹响口哨发出放炮信号,导致被崩伤头部,造成伤亡。

2、主要原因:(1)计某未执行自联自放的放炮规定。(2)计某严重违章作业,未达到放炮安全距离就发出放炮警号,导致事故发生。

3、间接原因:(1)赵某、计某同为放炮人员和警戒人员,作业期间“自保互保”意识差,闲谈等待后没有从新启动放炮程序。(2)班长未安排专职警戒人员。三、事故点评习惯行为惹灾祸,不坚持“自联自放”把命亡。死者计某进入中年,从事放炮工作15年之久,可谓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但该人有一个坏习惯,就是哨子时常吊在嘴上。5月2日零点班,放炮员计某让赵某背着放炮器走向机尾,担任警戒并进行放炮,计某自己走向机头进行联线,两人私下约定听到两声“哨响”就放炮。当计某走到炮区时,哨子在无意中被吹响,赵某听到哨音后就摁了放炮器,将计某崩亡。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