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心理学主讲:方成智教授提纲一、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概述二、人的需要及相关理论三、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对策四、人际关系的类型及交往法则五、转型时期社会心理特征及群众工作应对六、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理特征及预防一、社会心理学概述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1、什么是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知情意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等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能力、气质、性格等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30多年来,心理学发展迅速,出现了100多门分支学科,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2、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生理学哲学心理学史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个体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动物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宣传心理学3、社会心理学概述(1)定义西方:美国:奥尔波特(经典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前苏联:库兹明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不同水平上的交往。日本:中村阳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中个体的行为。国内: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2)社会心理学研究三个层面:微观的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学习以及个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中观的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从众、社会助长、惰化等)宏观的社会层面: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诞生标志: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社会心理学》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二、人的需要及相关理论1、需要概述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个人感到某种欠缺并力求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需要源于个体内部生理或心理上缺乏或不平衡状态。需要一般可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基本需成长需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生理需要(physioloicalneed)——维持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要。2、安全需要(safetyneed)——希望受保护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职业安全是典型的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andloveneed)——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esteemneed)——在以上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产生的自己对社会价值追求的需要。5、求知的需要(needtoknow)——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aestheticneed)——对对称、秩序、完整结构,以及对行为完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need)——个人渴望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希望的人物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由低到高,次序可以变化,有例外。相对满足,愈往上百分比愈少一定时期内,几种需要并存,一种占支配地位。需要满足了,就不再是激励力量三、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对策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老龄化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目前,从国情看,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急速上升,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心理特点:1.孤独、失落
老年人离退休后,接触社会少,信息量少,社会家庭角色改变,加之衰老,沟通障碍,疾病困扰,经济负担重,生活自理能力差或不能自理,孤独,生活不规律,活动范围受限,生活单调乏味,心理上产生老而无用感,表现为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易怒。2
小心谨慎重视准确,忽视速度。做事稳打稳扎,不会轻易冒险。3
固执、爱唠叨
思维方式、价值观定型,不屈从别人的意见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自我防卫、宣泄。
4怀旧
逃避现实,寻求自我心理平衡。5、“返老还童”幼稚化,语言与行为跟年龄不相称。不拘小节、蛮不讲理、情绪激动、得理不饶人、过分好奇、挑剔食物等。不必担心。儿童玩具同样适用老年人。6、依赖心理经济上依赖生理上依赖社交上依赖7、多疑心理体弱多病、悲观,难以得到父母对子女般精心照顾,加重身心不适。听力下降,常听错或误解别人意思,易多疑,影响自身心态平衡。老年人的心理需求1、依存需求。渴望生活上予以照顾与帮助,心理上尤其是情感上得到温暖与关怀。2、自尊需求。社会角色转变。供养者——被供养者,不希望被视为废人。3、求助需求。尤其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如果没满足,就会忧郁、怨恨,产生不遗弃感觉。老年人类型1、较为乐观的一般老年人型2、向上乐观型3、杞人忧天型4、摊牌取闹型5、今不如昔型6、有失落感,心理不平衡型7、衰老知足型8、怀疑一切型9、身体状况较差型,生活条件一般10、病重老人2.新时期老年工作策略(1)重视老年人心理变化的积极发展方面。
(2)为老年人创造学习新技能的机会。(3)让老年人保持与他人或事物的联系,感受到老有所为。被单位留用工作,或在社区中做一些服务工作。或者种花养草、打牌、照顾孙子女、保持家中卫生或者在互联网上冲浪等。(4)开展有创意的活动,鼓励和指导老年人适当改变自已的活动形态。四、人际关系类型及交往法则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分为: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在不同的关系类型中,遵循不同的交往法则。情感性关系通常存在于家人、亲密朋友之间,是一种长久,稳定的关系,它可以满足个人在亲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人们本着“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则”交往的。平时家人之间,父母与我们交往中,只要他们力所能及,他们都会互相帮助,不求回报,只想对方开心就满足了。工具性关系在在于陌生人之间,是一种短暂的、不稳定的关系。人们与他人建立工具性关系的目的是发这种关系作为达到其他目标的手段或工具,通常按照“公平法则”交往。例如:在商店里,我们付出金钱,售货员就给我们提供等价的商品,双方情感的需要很少,当他们不在商店相遇时,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相互问候。混合性关系界于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之间,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如:亲戚、邻居、师生、同学、同事等关系就属于混合性关系,人们通常遵循“人情法则”,这种法则注重均等与互惠。双方都是彼此认识,有一定的接触,在亲戚交往中,双方都会有来往,有时候会互赠物品,当一方送物品给另一方,另一方一定会回赠一些东西,如果一方打破了这法则,会令他们的关系出现冲突,所以他们会遵循“人情法则”赢得他人好感的方式1、整饰自己2、自我暴露3、称赞注意四个问题:不要在对方认为你“有所求”时去称赞他;不要在例行公事的场合过分称赞他;必要时可由第三者传达称赞;对有教养的人,称赞勿直截了当。4、附和注意三个问题:比较紧要的事上附和,不要事无巨细而成为见风使舵,毫无主见和卑琐之嫌;在出现分歧或是非标准不明确时附和,效果最佳;本来是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违背了当前的社会规范而遭非难时,附和会产生最佳效果。五、转型社会心理特征及群众工作应对转型社会是一个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历史阶段,这个“过渡性”的历史特质,决定了社会心理的复杂性、矛盾性和迷茫性,国民人格特征也趋于独立性、自主性和参与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正处在全面转型的关键阶段,党的群众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党掌握的各方面资源越来越丰富,贯彻科学发展观,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的条件越来越有基础;另一方面,许多党员干部却感叹,为群众做好事往往吃力不讨好,花钱买不了太平,有时还引来一大堆不满,人们不愿相信政府,群众工作太难做。最近,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注重做好群众工作。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宣传教育。”
1、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过渡性(1)社会组织结构松散,公民社会尚未真正形成。由于传统的户口、档案、单位权威的丧失,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人员流动、就业形式和方式多样化,以及信息时代信息爆炸引起的亚文化分合聚散和相应的分众化变动,使得传统的社会组织分崩离析,而新的社会组织虽然大量出现,但还没有找到一种适合的社会存在形式,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作为一种基层社会的自治组织,是对传统计划体制的突破,但在现实中,其自治性质又往往受到传统体制的干扰,自治的功能与组织结构尚不成熟和完备,对基层社区各类人群功能性组合的能力还非常薄弱。(2)社会操作规则紊乱,法制社会尚未成熟.由于社会变革加速,新旧体制交替,传统的社会规则受到了冲击,而新的社会规则尚未形成或者还没有成熟,再加上法制不普及,民主化进程不充分,以及权力制约不健全,致使社会诚信大面积沦落,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假冒欺诈活动屡禁不止,权力腐败成为尖锐的社会问题。(3)人文精神匮乏,精神支柱缺失。转型社会还是个精神世界大动荡的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不断交锋和冲突,传统的主流意识被滚滚而来的改革大潮冲刷,逐步出现了弱化和边缘化的危险。与此同时,适应时代发展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仍在成长过程中,思想的迷惘、精神的虚幻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随着商品社会的发展,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大行其道,市场主体的崛起唤醒了人们的个体意识,也淡化了传统的集体观念,社会行为短期化践踏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人文精神缺失造成对弱势人群的漠视与歧视。(4)转型期消极因素中孕含着社会进步的因素。转型社会并不是一幅充满灰色、堕落、令人失望的图画,而是一首矛盾中不断痛苦前行的悲壮史诗。传统的单一的社会结构被打破,给中国带来了活力和多样性的色彩,尽管新的社会结构还在失衡中震荡;个体意识的兴起,冲击了传统伦理社会的脉脉温情,但却为平等、公正的法制社会和契约社会奠定了人文精神的种子。传统的信仰体系在社会分化中受到了冲击,促使人们在精神支柱的寻觅中,探索更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家园。2、转型期群众心理的变化第一、从生活状态来看:他们徘徊在双重价值体系中,一只脚踩在新的价值世界中,另一只脚却还未从旧理念世界中拔出来。他们生活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渗透和交流之中,往往为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所迷惑。例如,许多中年以上的中国人,既感谢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巨变,又对毛泽东时代的贫穷中的平等非常怀念;当代青年人既向往独立自主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又无奈地寄希望于自己的父辈关系进入社会上层圈子。这种生活状态蔓延到社会层面,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先进与落后并存,文明与愚昧共生,城市的摩天大楼旁赌场、洗脚店生意兴隆,现代的信息高速公路上欺骗和造丑炒作此起彼伏,现代的企业制度中家长作风仍顽强地起着作用,等等。第二、从心理状态来看:转型社会人的心理状态最大的特征是“失范”。所谓“失范”就是老的规范不起作用了,新的规范又没有形成,于是人们有点无所适从。不知道这个社会承认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所以往往发出理想和现实、理论与实践冲突的感叹,有的社会学家把这称之为“漂泊的心灵”。如人们对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什么是能人,什么是强者,找不到共同的社会评判标准;又如,人们普遍认为在当下社会老实人吃亏,既怕自己成为一个不老实的人,又担心自己会成为吃亏的老实人,(经常可以在动迁居民中看到这种矛盾心态)等等。(学历门)唐骏(吸毒门)酒井法子、满文军、莫少聪等(艳照门)失范的负面效应往往会引起失控,众多个人失范就会引起社会动荡和焦虑不安。当今社会不断上升的精神疾病和自杀行为,就是这种失范的社会表现。从正面效应来看,失范本身就包含探索和创新的成份,每一种新规范、新秩序就是在失范的冲突中形成的,每一种新社会认同就是在失范中形成的。如现代人的人生典范或追求的变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为世人所不屑,他们自己往往也自惭形秽。到了九十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这一阶层的行为、形象却逐渐高大而为世人所瞩目,老板的角色竟成为新职业的时尚。到了二十一世纪生意人、企业家更成为令人羡慕和向往的人生选择。第三、从人格特征来看:转型社会人的行为模式开始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从依赖趋向于独立,从被动趋向于主动,从退缩趋向于进取,从守旧趋向于创新,从怯懦趋向于敢为,从甘当中游趋向于积极表现,从自馁趋向于自信,从僵化趋向于灵活。在这个趋向过程中,人们固有的社会角色发生了错位,过去人们长期体验、熟悉的角色系统纷纷瓦解,一个个陌生、崭新的角色匆匆登台。如今,年轻人越来越早地成为人际关系中的主动者、领导者,富裕者、甚至教育者,而老年人成为被领导者、被教育者。外地人、外乡人可能取代本地人、本乡人成为社区或者单位的上流阶层或者骨干,等等。因此,转型社会人的角色冲突频率很高,社会共识往往难以达成。而这种冲突往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痛苦和磨合。如当前社会不断出现的仇富心理,有的是对社会分配不公不满情绪的表现,但也有当代人对社会角色冲突痛苦体验的表现。不少城市对外地人、外乡人排斥,也是角色冲突的痛苦和无奈表达。虽然,传统的身份社会日益瓦解,新的社会规则体系正在建立健全,但是,传统的“身份决定命运”现象尚未完全消除,各种“身份壁垒”在一定范围内顽固存在,甚至以新的形态横亘在人们的奋斗之路上(如“我爸是李刚”的张狂就是一种身份至上的表现)。再加上社会利益多元,两极分化严峻,社会沟通平台缺乏,致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间缺少信任与包容。在利益变革分化的转型时期,利益分配不均固然是社会冲突产生的重要根源,但群体间由于教育水平、文化素养或者其他非物质性原因而产生的怀疑、猜忌等文化心理因素,通常也是导致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第四、从人的心理需求来看,转型社会的人已逐步从满足基本物质的需求中解放出来,开始需要归属感、参与感和自我尊重的满足。由于社会仍在转型,社会结构的不平衡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消除,因此社会发展与人的社会需求之间经常地处在尖锐的矛盾之中。如,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二代”在城市和乡村找不到归属感,引起了社会的焦虑与不安;由于政治民主和社会民主发育的不成熟,公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感、精英阶层对国家政治的参与感都得不到应有的满足。从社会心理学理论看,如果人们的社会归属感、参与感和自我尊重长期得不到满足,那么人的高层次社会需求,即人的价值实现和潜能的发挥就不可能真正成为国民的中心议题,社会的活力和创新力就会受到内在的扼制。3、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第一、从实际出发——科学地继承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因为,转型时期的群众心理对传统的东西并不完全排斥,相反,他们对传统仍具有较强的情感依赖性和思维的习惯性。例如,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尽管广大群众对行政权威的服从和信任大大降低,但是遇到问题人们仍希望有领导干部出面给予回应,而且越高级的领导他们就越放心。所以,领导干部下访,仍然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良好方法之一。首先,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做群众工作的积极作用。其次,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一方面,要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用群众的语言解读党的主题思想,提高群众对国家大政策方针的认同感,从而正确理解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另一方面,要改变高高在上教育人、唱高调的工作方法,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同群众保持良好的思想、心理的沟通,经常面对面地同群众对话,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尽可能地思考改革将会给群众带来哪些实际问题,并实事求是地加以研究解决,才能起到疏导群众在改革中出现的紧张心理。第二、思想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群众心理。在社会全面转型深刻变化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国民心理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荡涤,民众心理还处在不确定、不稳定和不成熟的发展过程中。生活方式和价值的多元化,使社会的共识与价值判断越来越艰难与迷茫。我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想用共同价值观念引领社会思潮,凝聚人心,营造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思想基础,这是新时期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要求。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体现市场社会的经济理性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把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上升为一种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由此引导国民的敬业精神,使群众的经济行为有一种高尚的社会动机;要把市场经济竞争求利的意识,上升为一种经济正义精神,引导群众认识到,经济赢利必须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有效的经济行为本身应与人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一个民族,一个人来说,贫穷是一种挑战,财富也是一种挑战。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与我们制定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契合。规章制度,既调整着群众的行为规范,又以一种无声的语言,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如近年来,贯彻科学发展观,我们在教育、卫生、医疗、城乡差距等方面公共政策,都在努力体现公平正义的精神,这些制度建设既反映了民众的呼声,也佐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其对社会的价值引导力量是潜移默化的。第三、以人为本——关心群众的心理需求。一般而言,越是风险加剧的社会,人的安全感就越容易受到威胁,人越需要精神上的关心与拯救。再加上各项改革密集推进,经济社会生活起伏波动,如房价上升,通货膨胀,公共安全事件频繁,使群众的生活压力加大,心理紧张,不满情绪大量出现。因此转型期做好群众工作,不仅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还要关心群众的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首先,新时期的群众工作要关心人。关心人就要关心群众的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其次,新时期做群众工作还要理解人。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做群众工作时曾经说:“要将心比心,换取真心。例如,当前广大工人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辛,广大白领阶层的工作、生活仍然压力很大,绝大多数拆迁户的利益需求合情合理,大批退休人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非常困难。对于这些困难所引发的心理紧张和焦虑的问题,我们都要给予充分的同情与理解,“我们要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这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一种最实际、最普遍、最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六、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理特征
1、不信任心理。因为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所以国家的有些政策、措施在各地的落实情况也就不一样,特别是农民和企业职工在土地征用、企业改制中所得的补偿、获益也不尽相同。有些群体片面强调自身利益,盲目与他人攀比,因没能享受到其他人或其他地方所能享受到的权益,而认为他们的自身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认为是地方政府工作的失职。加之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工作上不够主动,一些能解决的问题没能积极解决掉,那些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又没及时做好解说工作,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双方的矛盾。特别是有些工作存在的问题,如:腐败现象、不正之风、工作失职等。使得这些群体对地方政府产生了不信任感。因此,当他们的自身权益受到侵害而需要帮助时,他们便不会再把希望寄托于地方政府,而会自发地团结在一起,组成维护自身利益团体,通过上访或闹事形式,最大限度地去争取自己的权益。2、造势心理。在参与人数方面,从以往群体性事件来看,参与者为扩大事件的影响,往往邀集众多人员参与来拉抬声势,特别是一些特殊利益群体,为了达到既定的利益目标,往往相互串联,成立相关组织。这些群体滋事时,少则几十人,多则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人。如:涉军群体,营运车主群体等;另外,参与者表达诉求方式往往也表现得非常激烈,参与者存在一种“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理,认为只有将事情闹大闹凶,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故意扩大事态,制造不良的社会影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备办室外宴席服务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保健咨询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兽医用油脂产品供应链分析
- 冰箱压缩机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台球设备产品供应链分析
- 立体声耳机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粉屑清扫器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装有洗衣剂的洗衣球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蛋糕模项目营销计划书
- 电动梳子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2022
- 肺结节科普宣教培训
- 小学老师小学老师说课技能 说课的基本环节
- 流感诊疗指南
- COVID-19-疫情-新冠病毒-英语作业ppt(关于抗击疫情的英雄们)
- 混凝土楼板上行走吊机时楼板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 入监教育内容公开课
- 高等工程数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南京理工大学
- 202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讲评
-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表
- 英雄武汉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华中科技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