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方
艾青教学目标1.了解艾青早期诗歌创作概况
2.把握诗歌的感情和思想基调3.了解诗歌现代自由诗体的形式特征
教学要点
1.诗歌的主旨和忧郁的感情基调
2.诗歌及作者其他诗作独特的土地意象
3.诗歌自由诗体和散文化特征
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最高勋章。作者简介艾青笔名的由来中国传统的“弃儿”和叛逆以歌当哭的诗人作者简介作品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论文集有《诗论》、《艾青谈诗》等。背景简介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艾青成了逃亡的难民,先是从杭州逃到老家金华,然后带着妻子,从金华逃往武汉。当时汪精卫等汉奸正热心于准备给日本鬼子当儿皇帝,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艾青陷入了迷茫、悲哀与绝望。本诗写于1938年2月。当时,艾青正和萧红、萧军、聂绀弩、端木蕻良、张仃等一批文化界朋友,应聘赴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执教,旅经陕西潼关。诗人目睹战争阴云笼罩下的北国大地一派荒凉、阴郁和纷乱的景象,心灵受到极大震动。一位朋友感叹“北方是悲哀的”,更触发了他的思绪,他便满怀深情地吟出对北国大地和人民的悲悯、同情和挚爱;同时也表达了全民族追求进步、渴望光明的理想情怀。内容评述第一节作者写出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下的中国的一系列暗淡灰黄孤苦无奈悲哀苍凉的具体意象,这些意象与严冬的严寒和肃杀相互映衬,成为中国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和象征。第二节在前面苍凉景物的基础上进一步累加,强调的是“不安”“悲苦”“逃亡”,也象征沦陷区人们当时无家可归,流落他乡。第三节是对前面的总结和概括,即北方正处于灾难、不幸、贫穷与饥饿中,而北方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景象就是当时灾难深重的中国的历史命运。
内容评述
第四节抒发作者对这片国土的热爱之情,诗人三次用了“我爱这悲哀的国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使前面反复的强调和渲染都在这里得到了反衬。这种热爱之情产生的原因是这土地埋有我们祖先的骸骨,是他们和自然、和敌人搏斗过的地方,他们“从不曾屈辱”。这是一个“永远不会灭亡”的坚强民族。诗人于此汲取了一种顽强的精神力量,坚定了必胜的信念,从而使诗歌热爱祖国的主题得到充分的表达。意象分析土地意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土地”凝结着诗人对祖国、农村劳动者、民族生命的观察、体验与思考。《北方》也以“土地”为意象,其实咏唱的仍是北方的田地、北方的土地和人民。意象分析诗的前半部分:“土地”的“悲哀”这里不但是针对自然的暴虐,而且也暗寓着对民族敌人的仇恨;而因其未予明言,反使作品具有了更广大的涵盖。诗的后半部分:悲哀的国土所蕴藏着的精神力量诗人赋予悲哀的北方以引人崇敬的精神内涵,使全诗的境界升华,使诗的“土地”意象充满了使人感奋、激动的质素,也使诗人对国土的挚爱,更为坚实,更有历史的纵深感。情感分析忧郁与礼赞忧郁的诗情,几乎弥漫在艾青所有重要的作品中,是构成其诗艺术个性的基本元素。忧郁,来源于诗人的人生经历;忧郁,来源于诗人从时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严峻、困苦、艰难和沉重;忧郁,浸透着诗人对祖国、对土地、对劳动者的深沉的爱;忧郁,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忠实态度和庄严思索。作者发现了土地所涵容的淳朴、坚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伟力,为此而再三礼赞。诗体特征自由诗体作者是新诗史上自觉而有力的自由诗体的提倡者,认为它“受格律的制约少,表达思想感情比较方便,容量比较大——更能适应激烈动荡、瞬息万变的时代”。自由诗结构自由,有语言的自然节奏而没有一定格律诗;自由诗押韵比较自由,有部分押韵的,也有自始至终不押韵的,用韵或密或疏,还可自由换韵。语言之美本诗不受外在形式的拘束,没有均齐的段式、划一的句数、字数,没有一贯的韵脚,是典型的自由体诗。语句朴素、长而舒缓,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变化与一致之间、参差错落与均匀和谐之间、繁复与单纯之间,找到了一个恰切的结合点,有很浓重的散文气息。语言又富有节奏感,各个层次之间、各句之间、各个词语之间的停顿、衔接和转折,都应和着语言的自然节奏,加上各部分中主导语句的适当反复,全诗产生了一股内在的旋律,更加强了诗的美感。语言之美作为曾在艺术之都巴黎专业研习美术的画家,诗人确有着画家的感受力,对色彩、光影、形体等的敏锐的捕捉力。诗中色调、光彩、形象兼备,它们不仅是感觉和印象的捕捉和记录,而且是一种暗示和象征。文本小结本诗描绘了北方国土的悲哀,又表达了对这悲哀的国土崇敬与挚爱的深沉感情。“土地”意象及象征意蕴,忧郁的感情基调,自由诗体的特点,感觉化的画面感。艺术赏析一、在写作上注重用形象展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铺展意象情境的基础上来抒情说理,寄情于景,融理于象。二、具有鲜明的绘画因素,表现出诗人对色彩、光线、形体的敏锐的感受力。三、基调沉郁而坚强有力,以深沉的笔调,苍凉辽阔的场景,真切地传达了诗人的感受和时代氛围。思考与练习一、艾青《北方》一诗的主旋律是什么,诗人是如何加以表现的?二、艾青提倡“诗的散文美”,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一命题的理解与评价。三、艾青原是一位画家,对于色彩和光线的使用特别敏感,请你说明在本诗中诗人是如何运用声、光、色来创造诗歌意象的?相关论述
由于深深地伤痛土地与人民的受难,他的歌声常常笼罩着薄暗的哀郁的阴影。他的诗渲染着素美的采色,淳朴而美丽;他的诗体现着大的浑厚的广阔的风貌。(吕荧《人的花朵——艾青与田间合论》)
从人道主义的爱走到了阶级的爱的作家,艾青,是显著地穿出了一般作品的水准,他作到把情绪提炼了,凝固了,再揉合了的才能的匠人。看惯了枯燥的狂嚣的人,以为他的调子过于岑寂。但是获得了艺术而且到达了战斗的目的,却成了艾青的特权之一。(端木蕻良《诗的战斗历程》)
诗中人物大多是拙朴的农民、憔夫、野妇村姑,所歌颂的是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国际贸易实务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结构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市龙口市2025年五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教育产品销售部员工培训
- 护理不良事件安全课件
- 电缆过水施工方案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9.3.4 智能翻译系统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8.3.2 自定义函数
-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收费站收费员业务知识解答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与实战(第二版)》课件 第5、6章 网络操作系统及基本应用;与世界相连
- 烟叶质量评价体系-洞察分析
- 商业广场步行街改造合同
- 公司人员优化整合实施方案
- 2024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学霸笔记
- 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 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2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卷
- Python编程基础(项目式微课版)教案1 1.1 Python概述
- 内科护理学心肌病病人的护理
-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