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总的特点: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衰落(1368---1840年)(清前期)时代特征: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基本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政治上: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经济上:
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文化:
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但自然科学未得到发展;儒家思想活跃,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启蒙思想产生;文学艺术繁荣,并深刻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对外关系:
对外逐渐由开放走向保守;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明时期全图清前期全图清末期版图清前期清末期政治强化君主专制材料一前元之世,政专中书,凡事必先关报,然后奏闻。其君又多昏蔽,是致民情不达,寻至大乱,深可为戒。—余汝楫《礼部志稿》材料二太祖亦明示:“国家之事,总之者中书,分理者六部,至为要职。”……明初……宰相权力更胜于元朝。元代中书省设中书令,以太子兼领,以弹压丞相,明初则不设,丞相权力少受限制。元代中书省设员较多,……太祖于洪武九年撤平章政事、参知政事,仅留左右丞相、左右丞后,丞相权力反更为集中。且明初丞相大都由元勋宿将担任,如李善长、徐达、胡惟庸等,更使丞相之权重上加重……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研究》历史上的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
明总结:明太祖为何废丞相?亲自掌管
中书省皇帝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皇权彻底战胜相权专制皇权达新高度
殿阁大学士明成祖内阁明宣宗票拟权内阁性质:协助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职能演变:初官位较低的官员当值---后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评价(特点):始终不是明朝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一个咨询机构;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影响:
宦官参政牵制,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明代政治日益黑暗▲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产物,无决策权。不能对皇权制约。西方近代的内阁是分权民主的象征,总揽行政。有助于防止专制。设厂卫特务机构:
为加强皇权,授权“锦衣卫”掌管缉捕、刑狱之事,监视、侦查百姓的不法行为。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管辖。后来明统治者又先后设立东厂(明成祖)、西厂(明宪宗)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2012年江苏历史,4)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D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由皇帝直接管理。(2)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内阁制建立。(3)实行厂卫特务统治;八股取士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重要标志处理军务内政外交军国大计重大案件皇帝
内阁日常事务议政王大臣会议军国大事
南书房
皇太极
康熙帝
雍正帝皇权受到限制皇权得到扩大
军机处地位权力不断扩大,但完全受命于皇帝性质:中央传达机构职能:承旨办事;
跪受笔录影响: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2)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C(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B皇权和相权之争:秦建立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西汉武帝建立中朝、东汉形成尚书台——以丞相为核心的外朝权势丧失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专职制度趋于完善、相权分割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并立相权再分割元朝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元朝宰相权势过重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清朝时期雍正皇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皇帝一人裁决,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丞相位高权重康熙巩固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主权的措施及影响1.平定“三藩”之乱(三藩、策略、意义)2.降服郑克塽,设立台湾府(时间、意义)3.平定漠西蒙古准葛尔部贵族葛尔丹的叛乱4.多伦会盟(知识链接)5.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加强对西藏管理巩固统一国家维护国家主权6.抗击沙俄侵略,订立《尼布楚条约》结果和意义1.促进了民族融合。2.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为今天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清朝前期的领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近的钓鱼岛、赤尾屿,南包南海诸岛。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思考明清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策措施,较以前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抵制外来侵略结论:
康熙帝我国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①最大的贡献是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抵制西方的殖民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②其次他调整了生产关系,重视文治,缓和了民族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③但康熙帝是中国封建阶级的政治代表,他强化了君主专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阻碍了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了中国的落后。1.清军进驻台湾和设置台湾府深得入心,其根本原因是A.驱逐了荷兰殖民者B.维护了国家统一C.巩固了海防D.开发了边疆2.阅读材料:“昔秦兴土石之工,修建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宁,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康熙⑴明朝修了十多次长城,而清朝却不修长城,结合康熙帝的这两段话,想一想,清朝为何不修长城?⑵历史上还有哪一皇帝也有同样的民族思想,他采取过哪些属于这一思想的民族政策?康熙帝认为,国家的统治、边境的稳固,最主要在于“修德安民”,假如统治者以德治民,则国家根基稳固,边境自然安全。清朝通过多伦会盟,施恩于漠北蒙古,使那里的民族为清所用,这样就可以众志成城,不用在修长城。B唐太宗册封、设置机构、和亲经济传统经济繁盛农业2.双季稻大面积扩种;南方的水稻亩产提高。1.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天工开物》)3.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对于养活众多人口,发展经济作物,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有着重要意义。4.广泛植棉,使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清形成专业生产区域。有利于促进经济作物的商品化5.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自主性大为提高;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6.编撰《农政全书》,总结生产技术和经验。手工业1.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行业)。2.制瓷:3.棉纺织业:明代:瓷都景德镇在青花瓷基础上烧制出斗彩和五彩瓷;清代粉彩和珐琅彩。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到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4.造船业发达,制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学思之窗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
《柳南续笔》
请思考:你能说出棉花、棉布后来居上、盛行一时的原因吗?①棉花种植的普及;②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和工具的推广;③棉花、棉布可以御寒、生暖;④价格比丝绸低廉。商业结合必修二,总结明清商业的特点。1.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兴起。2.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商品化程度提高。3.经济作物普遍种植,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4.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5.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白银被广泛使用。6.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材料一:明代,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为独立的手工工场。苏州出现以丝织为业的“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清代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了,分工细密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了,广东的冶铁业、云南的采矿业、四川的煮盐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台湾的熬糖业等,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思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和标志?时间:标志:明代“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1.表现:(1)明代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的丝织业中机户出资购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和机工形成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机工是雇佣工人,两者已无人身依附关系;(2)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表现在:机房(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分工更加细密,雇工数量更多,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3)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总趋势,但在明清时期,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始终处在萌芽状态,整体上未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2.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原因:
两个前提:(制度是否先进,政权是否稳定)。五个条件:
一、是有相对稳定和必需的资金来源;二、是有比较充足的劳动力来源(包括数量和质量都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三、是有一定水平的生产技术,这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四、要有必备的资源,来保证产品的原料供应;五、是要有比较稳定的商品销售市场。这些前提条件是否完备,优劣状况,综合起来就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水平。资本主义经济正常发展的基本条件:思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究其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根本)⑴国家政策:国家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⑵资金: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商业资本买田置地,影响了资本的积累;
⑶劳动力: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⑸国内市场: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⑹国际市场: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落后,革新慢。⑷技术:2.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原因:评价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明清政府政治经济的发展,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都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39分)明清时期,晋商是当时国内势力最大的商帮之一。从明初到清末,他们在商界活跃了五个多世纪,但在近代衰落了。
材料一:明初的山西大同、宣府为重镇,于是山西商人以“极临边境”的优势…便捷足先登,纷纷进入北方边镇市场。明人章懋说:“圣祖以边城险远,兵饷不克,而粮运劳费,乃命商人输粟边仓,……商人喜得厚利,乐输边饷”。……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1)根据材料一说明晋商兴起的主客观原因。(8分)(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分析原因)客观:利用临近边境的优势,晋商输边饷而获厚利。(2分)
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2分
主观:诚信经营,积极进取精神(4分)材料二:明初山西的民风是“民多俭质而力农,士尚气节而务学”;到了明朝后期,山西的民风是“奢靡其习染也,……商贾家亦雕龙绣拱,玉勒金鞍”。“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才以下,方使读书应试”。(2)依据材料二说明山西的民风有什么变化?(4分
(提取信息——归纳———概括)
民风的变化:由重农变为崇商,(2分)由尚简朴变为奢糜(2分)。材料三:山西商人范世逵“占良田数百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土人呼之为百间屋。”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阻碍晋商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原因。(9分)(调动运用——分析)
①晋商将经商所得用来置地置房,影响其事业的进一步的扩大。(3分)②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不利于商业进一步发展。(3分)③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晋商发展的根本原因。(3分)(1)“重农抑商”政策
①概念(p6)
②开端: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首倡,历代沿用。
经济政策③原因:a.古代农业是决定性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存在。b.国家可以通过稳定的土地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c.将农民束缚到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d.春秋战国时期民营手工业和商业兴起,从事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统治。(商周时期一度支持)。e.统治阶层认为商人不稳定,流动性大,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矛盾。f.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不如土地经营有保障。
④目的:确保服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达到巩固统治的根本目的。⑤表现:重农:奖励农耕,劝课农桑,抑制土地兼并,兴修水利,恤贫救灾,减轻税收,禁止弃农经商,以农为本、以商为末。抑商:a.限制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堵其仕途之路,不许后代做官;b.实行专卖制度,官府垄断盐、茶等的经营,压制其发展;c.加征商税,且关卡林立;d.日常生活限制;e.明清禁止对外贸易。
中唐以来有所松动,朝廷鼓励对外贸易和实行“官商分离”政策,商人地位有所提高;明清又开始固守。但个别地方这一传统观念因人们追求财富而有所改变。⑥评价:积极:(1)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巩固国家经济基础。(2)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政治稳定。消极:(1)强化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2)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3)尤其到了明清,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总体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与“重农抑商”相对立的是黄宗羲提出的“工商皆本”,专制集权社会初期的重农抑商和晚期的工商皆本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1.含义:海禁政策: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朝贡贸易)——主要是对内的防范闭关政策: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只准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公行”(“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做出限制)。——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2)“海禁”与“闭关锁国”
材料一:1656年六月,顺治帝发布申严海禁敕谕,命令从天津至广东沿海各地,一律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与郑氏等反清势力贸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江,一贼登岸。”顺治十八年(1661年),更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材料二: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2.原因:(2012年海南卷历史,26)(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4分)①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②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③自然经济,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4分)材料二: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原因:①敌对势力消亡;②影响沿海百姓生计;③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3分)影响:①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②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③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5分)2.原因: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9篇
- 2022幼儿教师实习自我总结
- 端午节活动方案范文7篇
- 三分钟演讲稿15篇
-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汉江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监测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
- 金融防诈骗企业宣讲
- 六型班组建设
- 《脓毒症中医思考》课件
- 高中语文《陈情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 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 《西游记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单选题100道、多选题100道)
- 2024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练习21练习二十一(附答案)》教学课件
- 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 6人小品《没有学习的人不伤心》台词完整版
- GB/T 16865-1997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
- 五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高的画法 全国通用
- 民警个人季度小结范文(3篇)
- 商场商户装修入驻工作流程
- 新产品试产导入流程
- 副市长在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