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课件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课件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课件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课件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朝君权的加强一、明朝的建立时间:都城:开国皇帝:1368年应天(今南京)朱元璋(明太祖)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阅读课文第88、89页,思考: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⑴改革行政机构:①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②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废丞相撤中书省

吏户礼兵刑工

按察司废行中书省布政局

都司地方: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中央:(一)改革行政机构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明朝老儒钱宰上朝后低声吟咏: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第二天,明太祖便知道了此事,随即把钱宰遣送回家为什么明太祖这么快就知道了此事?活动与探究: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喝的什么酒?”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问: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改革行政机构①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②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明朝锦衣卫印

锦衣卫的职能:由皇帝的侍卫亲军组成,明太祖让他们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由皇帝亲自指挥,不受司法部门管辖,归皇帝直接控制。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改革行政机构:①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②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3)加强思想控制:八股取士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命题范围:答题观点:文体: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必须分为八个部分八股取士:靖难之役三、“靖难之役”1399-1402年三、“靖难之役”

为什么会发生“靖难之役”?结果如何?明太祖为巩固统治,把他的二十多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去做藩王。藩王的势力日益膨胀,并威胁中央。明太祖死后,其长孙建文帝即位。为加强君权,建文帝实行削藩政策,引起皇室内部矛盾激化,终于导致了“靖难之役”的爆发。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呢?是燕王朱棣和建文帝为争夺皇位而进行的战争。

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告终。朱棣夺取了帝位。他就是明成祖,年号“永乐”

。三、“靖难之役”明成祖

明成祖是如何继续和发展强化君权的呢?

开放课堂:

四、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1421年,迁都北京,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四、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四、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2、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四、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1)1421年,迁都北京,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四、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2)继续实行削藩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厂卫特务机构

削藩废丞相撤中书省

吏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