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种植技术】茄科蔬菜苗期病害及其防治
一、苗期常见病害1、猝倒病属真菌病害,从种子发芽至幼苗长出3-4片真叶期间易感病,幼菌出土前感病会导致烂种,幼苗出土后感病,初期在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病斑,以后病斑迅速扩大绕茎1周,逐渐溢缩成线状,变软折倒,幼叶仍保持绿色。2、立枯病属真菌病害,多发于育苗中后期,发病初期在幼苗茎基部形成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正常,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凹陷绕病部细缩干枯,植株直立死亡。3、沤根属生理性病害,由低温高湿引起,多发生在育苗前期,表现为幼苗萎蔫,根系呈黄锈色,不发新根,根皮呈水浸状腐烂。二、综合防治对以上病害的防治,应以加强苗期栽培管理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育苗期栽培管理①苗床选择地势高燥,何阳背风,光照充足,灌排方便,土质疏松肥沃,多年没有种过茄科蔬菜的无病地块为好;②苗床施入腐熟的热性农家肥;③播前1次浇足底水,出苗后多中耕不浇水,如果必须浇水时,可在凉水中掺入适量热水淋浇,防止大水漫灌;④播后覆土不可太厚,并在表层撒一些草木灰,有利于提高床土温度;⑤播种不易过密,出苗后及时间苗、分苗,防止幼苗徒长;⑥育苗前期做好保温防寒工作。夜间加盖草苫,风大的一侧更要加厚覆盖,防止冷风和低温侵袭。⑦育苗中后期注意适时适量通风,以降低苗床内温湿度,有利于培育壮苗,增强幼苗抗病能力;⑧适量施用磷钾肥,控制氮肥施用,提高幼苗的抗逆性。2、化学药剂防治①种子消毒。播前用55-60℃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占种子重0.3%的80%代森锌、50%福美双、50%多菌灵等药剂拌种;②床土消毒。苗床如果沿用旧床,床土必须进行消毒处理,若猝倒病严重,可用70%五氯硝基苯与50%福美双或80%代森锌等量混合,每平方米床面用药8-9克与1-1.5公斤细干土拌匀制成毒土;若立枯病严重,用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5克与1公斤细干土拌匀制成药土,播种前将1/3药土撒于床面,播后将2/3药土盖于种子上面;③处理中心病株。苗床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深埋地下,并在病苗周围的土壤中撒些草木灰,或用铜氨合剂淋浇。铜氨合剂配制:用硫酸铜和碳酸铵各一份,分别磨碎后混在一起,立即用塑料薄膜包好,密闭24小时,再加水1000倍液即成;④喷药防治。幼茁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锌500倍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华宇工学院《普通生物学动物部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华宇工学院《城市公交规划与运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星职业技术学院《燃烧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磁性材料与器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能源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遥感概论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兰陵县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中考模拟最后十套:化学试题(三)考前提分仿真卷含解析
- 公司计件工资劳动合同书
- 二零二五抖音发布协议书模板
- 二零二五版月子中心月嫂服务合同书
- 2025年上半年池州市园林局招考专业技术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质量信誉考核自评报告3篇
- 药物服用指导与患者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毛绒玩具产业发展报告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理论考试试题(300题)附答案
-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婴儿车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特种设备事故压力容器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 毕业设计(论文)-可调节办公椅分析与设计
- 工业废气治理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试题及答案
- 腾讯游戏引擎技术向工业数字孪生的迁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